• 我在现场(摄影家口述)/口述上海 978754449150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在现场(摄影家口述)/口述上海 9787544491501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

27.72 4.8折 58 全新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岚//郑正恕

出版社上海教育

ISBN9787544491501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30659443

上书时间2024-01-20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这部口述历史聚焦了上海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有影响的新闻摄影代表作品,并作了深度采访和挖掘,由拍摄者从自己的角度,讲述拍摄初衷、拍摄经历和社会反响,对自己的新闻摄影作品作出今天的解读,因其经历都为现场亲历的“瞬间”,加之新闻摄影记者的职业敏感和要求,许多细节娓娓道来,令人印象深刻。

目录
杨溥涛:时刻把相机带子紧紧扣在手腕上
王义:照相机和盒子炮都是武器
方聿根:为妇女同胞拍了半辈子照片
尹福康:近距离拍摄,让我过足了瘾
贾振福:我的相机里有真实的历史
左家忠:我的镜头始终对准工厂与工人
陈春轩:我镜头里的革命题材和日常场景
吴四一:用相机记录了松江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变化
周孟春:医院里的专职摄影师
胡秀珍:先进暗房后端相机
金桂泉:我的激情燃烧的摄影岁月
薛宝其:就做个“平民摄影家”
唐载清:我拍南京路上好八连
夏永烈:法国人说“你的照片会说话”
施志勤:我只会用镜头说话
杨志明:我的26次航拍
洪南丽:四十岁后走上专业体育摄影之路
徐裕根:醉心于教育摄影
张蔚飞:奔波在时政摄影第一线
陈卫中:在摄影中闯出一片新天地
崔益军:不是在摄影,就是在去摄影的路上
龚建华:最大愿望就是做一名文艺的摄影记者
雍和:纪实照片可以解读一段历史
后记

内容摘要
 用镜头记录历史瞬间,用专业诠释摄影人生,摄影家们带领我们重回现场。
全书收录了20多位新闻摄影记者的口述,基本涵盖了上海当代新闻摄影主要代表人物,勾勒了上海新闻摄影记者的代际传承,也是第一次把新闻摄影记者由历史现场的“他者”角度变成“主角”,具有特殊的意义。

精彩内容
 时刻把相机带子紧紧扣在手腕上口述:杨溥涛整理:郑正恕王岚杨溥涛,1925年生,江西省丰城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毕业于杭州大学(原之江大学)文学院,结业于上海华东新闻学院讲习班。
1949年起,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新闻摄影局摄影记者、新华通讯社摄影记者、新华通讯社上海分社摄影记者、摄影组组长、分社党组成员。1987年8月离体返聘。
1993年至1997年。受聘任新华社中国图片报上海记者站站长。1995年至2007年,任上海万国图片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曾受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高校教师职务系列摄影学科评议组成员、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新闻系专精研究生硕士学位答辩委员会委员。在负责主持新华通讯社上海分社摄影组工作期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新闻工作者。离休以后,继续从事新闻摄影采编工作,2009年被评为上海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曾任上海市文联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新闻摄影学会副主席,是上海离退休高级专家协会会员。
我的导师齐观山我的摄影经历和我的导师齐观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我出身书香门第,父亲北大毕业,从过政也经过商。
我曾在杭州之江大学读过书,后毕业于杭州大学。应该说,我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我大学毕业时新中国诞生了!
怀着一腔热血,我来到了首都北京,进了新华社开始了自己的新闻摄影工作。当时,新华社摄影记者室主任就是齐观山同志。他红小鬼出身,是解放战争时期党一手培养起来的新闻摄影记者。平津战役、淮海战役中许多经典之作都出自他之手。土改期间,他拍摄的《斗地主》被新闻界一致认为是最好的经典力作。你看了照片,就永远不会忘记照片中那位老农苦大仇深的眼睛!能在这样一位组长领导下展开工作,我感到很幸福。
新华社的新闻摄影工作是紧张而繁重的。有一次,我被派去北京火车站拍迎接外宾照片。要知道,当时的北京火车站又破又旧,黑压压的铁皮棚顶,把站台光线压得暗暗的。我当时还是新手,还没掌握1秒钟曝光的奥秘。结果,回到社里冲洗出来的底片影像模糊。可第二天要见报的呀,当时把我吓得差点哭了出来。齐观山老师知道了这一
情况,安慰我说不要紧张。接着,他自己打电话给当时的中央新闻电影记录制片厂,说明了理由,请他们支持一下新华社,剪一段外宾抵达北京车站的软片过来。
从这件事上,我知道了新闻摄影记者肩上的责任有多重。1952年夏,北京大学学生在秦皇岛组织夏令营活动,我跟队随访,拍摄了学生们与中央领导一起联欢跳舞的照片。我兴冲冲地回到北京,在仔细观看了我的照片后,齐观山老师望着一脸欢喜的我,指出了我作品中的瑕疵与不足。从这件事上,我再次体会到新闻摄影要不断追求创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