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情绪心理学 9787554610220
  • 微情绪心理学 9787554610220
  • 微情绪心理学 9787554610220
  • 微情绪心理学 9787554610220
  • 微情绪心理学 978755461022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微情绪心理学 9787554610220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

7.92 2.0折 39.8 全新

库存29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浩天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ISBN9787554610220

出版时间2017-1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30039883

上书时间2024-01-20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马浩天著的这本《微情绪心理学》介绍了如何通过表情、肢体动作、语言识破他人的情绪,从而在交际中掌握主动权。讲解了怎样控制、疏导、排解消极情绪,避免其泛滥成灾,以及如何挖掘积极情绪。通过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使消极情绪得以宣泄和排解,从而挖掘潜藏的积极情绪。这样,我们就等于掌握了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

目录
目录
第一章打开情绪的密码箱

微情绪知多少
情绪究竟从何而来?
情绪ABC理论:非理性信念欺骗了你?
钟摆效应:情绪也有周期
巴纳姆效应:他人总能左右你的情绪
心理测试 你的情绪稳定吗

第二章表情是表达情绪的主要途径

眉毛会泄漏玄机?
会“说话”的眼睛?
从眼神看情绪?
嘴部小动作展示各种情绪?
下巴也能窥探人心?
微笑不够自然可能是假笑?
心理测试 测测你的情绪控制能力?

第三章不会撒谎的肢体动作

不同手势传达不同情绪
从抓挠耳朵看不同情绪
摸鼻子可能是在撒谎
双臂交叉暗示排斥
双手叉腰的含义
腿上动作展现情绪变化
不同走姿体现不同心情
心理测试 测测你的内心有多脆弱

第四章通过语言揭开情绪的伪装

透过声音辨别情绪
语速揭露内心变化
言语过于恭敬者或怀戒心
从言谈方式看穿对方心理
要学会听“话中话”
识破言不由衷的反话?
心理测试 情绪类型测验

第五章控制好自己的不良情绪

走出绝望,解决冲突是关键?
消除遗憾情绪,放下心中的负累
克服猜疑心理,抑制主观臆断
控制焦虑,用释放摆脱煎熬
化解嫉妒,抑制攀比心?
控制生气,扑灭心中的怒火
抑制逃避,直面生活中的挫折
心理测试 你的易怒指数是多少

第六章“晒情绪”需要注意几个事项

不要刻意压制自己的情绪
表达情绪,必须遵循几项原则
选择合理的时机,让情绪“晒晒太阳”
倾诉要选对倾听对象
表达情绪≠情绪化
抛弃不当的表达方式
心理测试 测测你的抑郁指数

第七章“踢走”消极情绪的七种方法

ACT疗法:接受与实现
暴露疗法:与恐惧面对面较量
音乐疗法:在音乐中恢复平静
半饥半饱法:正确对待压力?
色彩法:情绪跟随色彩发生变化
艺术疗法:用艺术净化情绪
心理测试 伯恩斯焦虑量表

第八章挖掘积极情绪的“宝藏”

时刻坚持希望
拥抱热情,乐享生活
在工作中投入激情?
用利导思维引导情绪?
自信是累积出来的?
心理测试 测测你有多乐观?

第九章情绪难逃思维的牢笼

期待过高:要求太高导致内心焦躁
错贴标签:消极暗示导致情绪起伏?
罪责归己:盲目揽错导致不堪重负
以偏概全:偶遇挫折就一蹶不振
主观臆断:偏见容易带入感情色彩?
杞人忧天:庸人自扰导致郁郁寡欢?
心理测试 你的情绪是否“过火”了

后记
识情绪,察心理?

内容摘要
这是一本研究人类情绪,进而分析人格特征的心理学手册。
全书共分九章,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表情、肢体动作、语言识破他人的情绪,从而在交际中掌握主动权。还讲解了怎样控制、疏导、排解消极情绪,避免其泛滥成灾,以及怎么挖掘积极情绪等内容。
识破他人的情绪,从而更好地与他人相处;解密自己的情绪,从而乐享幸福的生活。这就是出版此书的目的,也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精彩内容
下巴也能窥探人心从下巴的前伸和收缩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情绪,它和内心的变化密切相关,看似很平常的下巴,其实能向我们传达重要的信息。
与其他面部表情不同,下巴的动作并不明显,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大家对它的关注度往往很低。不过,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情绪,的确能展现人们的心理变化。经验丰富的人,可以从下巴入手,看出人们的情绪,进而对他们的心理进行解析。
比如,收起下巴表示隐忍,耷拉下巴表示困乏,紧缩下巴表示驯服。在心理学家看来,那些经常收缩下巴的人大多胆小如鼠,内心不安,处在一种担忧的状态中。一般情况下,他们做事情总是小心谨慎,只注重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目光。这类人不会轻易相信别人,所以经常拒人于千里之外。
那么,不同的下巴动作,分别表示什么样的情绪呢?
1.高扬下巴高扬下巴的人一般都很傲气,有些过于自信,觉得自己永远不会犯错,就算犯了错,也会因为好面子而强词夺理。一般情况下,这类人具有较高的优越感,也有很强的嫉妒心,不愿意承认别人的成功,对别人的成绩通常不屑一顾。另外,高扬下巴的人自尊心都比较强,难以容忍那些不尊重他的人。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当人们高扬下巴时,往往是在向他人显示自己的无畏、高傲和强势,甚至是傲慢的个性和态度。所以,高扬下巴总能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
2.单个手指托下巴把食指按在脸颊上,用拇指托住下巴,别的手指卷曲着放在下巴和嘴唇之间。一般情况下,摆出这种姿态的人,比较严谨,并且内心持有强烈的批判态度或正打算用截然相反的观点去说服对方。与人交谈时,假如有人做出这种动作,那么你就要注意,对方接下来也许就要反驳你了。在社交场合,他们一般不太喜欢说话,也不怎么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因为他们很难找到能够和别人一起交流的话题。因此,这类人会给人一种性格孤僻的感觉,不容易被周围的人理解。不过,心理学家经研究发现,这类人虽然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性格比较随和,很容易接近,只是在社交中不太主动。
3.单手竖向托下巴用手掌托住下巴,指头卷曲着放在鼻子上不停地点。说明此人现在非常无聊,或者对你说的话不感兴趣。从表面上看,他似乎是在托着下巴思考什么问题,实际上他只是在自顾自地玩手指。
4.单手横向托下巴用手掌托住下巴,再用手指托住脸颊,说明此人正在认真思考。假如你在劝说一个人,对方做出这种动作,则说明他已经开始动摇,做出这种动作,其实是在评估、判断你所说的话。
5.双手托下巴像小女孩一样双手托下巴,其实是在寻求自我安慰。经常用双手托下巴,其实是把自己的手想象成可依赖的对象,表明此人有心事且不太在意周围的情况,一心沉浸在自我的思绪里,也可能是觉得对方说的话特别无聊,幻想自己在其他地方获得快乐。
6.抚摸下巴其实,抚摸下巴也是托下巴的一种形式,只不过是托的时间比较短暂罢了。假如在抚摸下巴的同时,还伴随着面部抬高、面带笑容,则表明此人正得意扬扬。一般情况下,这类人具有充足的信心,甚至有些自负,对他人的态度也不够真诚。另外,抚摸下巴还是内心不安、孤独的表现。
心理小课堂
FBI认为,许多方法都可以被用来分析并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变化。其中,从下巴窥探人心,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FBI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得出:下巴的动作的确表现得十分细腻,同时也很难被人发现,不过它是一个解析人们心理秘密的好方法。FBI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仔细观察并分析了一个人的下巴:1.抬高下巴FBI认为,抬高下巴的人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不懂得遮掩情绪。这种人性格直爽、为人诚恳,对喜欢的人能够坦诚相待,对不喜欢的人也不会强颜欢笑。由于他们爱憎分明,态度过于鲜明,所以给人一种冷漠的感觉,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得罪他人。
2.收回下巴FBI认为,收回下巴,并将下巴压得很低的人,一般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难以容忍被人轻视。如果有人轻视他们,他们很容易勃然大怒,并且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对抗轻视他们的人。他们不屑于理会那些和他们耍心眼的人,经常会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他们愚蠢。由于性格直爽,以算计别人为耻,所以他们表现得光明磊落。
3.下巴和头部保持一致下巴和头部保持一致的人性格比较温和,对任何人都很温顺,就算是遇到那些令他们反感的人,他们也只是态度冷淡,而不是针锋相对。这样的人比较理智,也比较稳重,不会放任自己被情绪牵着走,为人处事都讲究一定的原则。
4.下巴随目光而转移与人沟通时,下巴随目光而转移的人,往往比较沉稳、踏实,他们明理重义、爱憎分明,原则性非常强。他们有很强的自制力,不放任自己,也不轻易对人发脾气,更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与人计较,就算被人占了便宜也不会太在意。
控制生气,扑灭心中的怒火当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时,我们既不可以因为无节制的宣泄而灼伤自己和他人,也不能因为一直压抑而加重我们的身心负担。因此,我们要学会在怒火刚露出苗头时就将它扑灭。
心理学研究表明,脾气暴躁,经常发火,既会增加诱发心脏病的致病因素,又会增加患其他病的可能性。少发火的人,死亡率和心脏病复发率都会大大下降。因此,我们要有效地抑制愤怒的情绪,让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情。
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因为有许多方法能扑灭心中的怒火。那么,具体来说,我们应该怎样给情绪降温呢?
1.放慢语速,调整心情在生气时,你可以试着调整自己的呼吸,使呼吸逐渐均匀,并在心中暗示自己:“保持放松,一定要冷静。”假如你的情绪依然很激动,不妨先把眼睛闭上,然后想一想那些让自己高兴的事情,并尝试着从他人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如此一来,你自然就能冷静下来了。
2.抑制怒火,冷静反应如果有人冲你大喊大叫或以语言为武器攻击你,你该如何招架呢?置之不理,或者是以牙还牙?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不做出任何回应。因为事情已经发生,你无力更改,也无法控制对方的行为。如果进行反击,只会激化双方的矛盾,让事情变得更糟糕。而不做出任何回应则可以“釜底抽薪”,让对方想发飙都难。
3.找到自己发怒的原因想要发怒时,可以待情绪稍微冷静下来后,找到自己发怒的原因。比如,是因为朋友总是嘲笑你的体形和衣着吗?是因为上司总是说你不努力工作,让你受了委屈吗?是因为父母总是无端地批评你,不顾你的感受吗?
4.正视症结弗吉尼亚?威廉姆斯曾说:“关键在于,不要总是说‘我气坏了’却无所作为。你需要确定自己生气的原因,然后向前去。”只需要一个简单的要求或行动,就可以产生一定的效果。所以,假如你发怒的原因是你的妻子没有经过你的同意买了一套昂贵的化妆品,那么你就要正视症结,让她承诺下次大笔消费前务必征求你的意见。
5.不要说粗话互相体谅是扑灭心中烈火的最好方式,所以你要学会体谅对方。就算你非常生气,也不能骂对方是“傻瓜”“笨蛋”,甚至是更粗野的词语,否则就等于把对方当成了自己的敌人,也就不可能为对方着想了。
6.暂时走开
当你感觉特别生气,已经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时,最好暂时走开,换一个场合,先离这个让你生气的人远一点。你可以把自己关进房间独自待一会儿,也可以找个地方让自己平静一下心情。
7.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怒气冲冲的人很容易被情绪冲昏头脑,做出无法挽回的事情,所以要给情绪降降温。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你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当别人惹你生气,你有大打出手的冲动时,不妨听一听舒缓的音乐,去公园散散步,到湖边吹吹风,等等,以这种转移自己注意力的方法扑灭心中的怒火。
心理小课堂
美国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将生气的人的血液中含有的物质注射到小老鼠身上,并观察小老鼠的反应。刚开始时,这些小老鼠表现呆滞,胃口尽失,每天都不吃不喝,仅仅过了几天,就一命呜呼了。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也做了类似的实验,他收集了人们在不同情况下的“气水”,也就是收集在生气、悔恨、悲痛和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呼出的“气水”,将它们做对比。结果也证实,生气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他将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水”放到化验水中,发现化验水无杂无色,清澈透明,而悔恨时呼出的“气水”沉淀后呈蛋白色,悲痛时呼出的“气水”沉淀后呈白色,生气时呼出的“气水”沉淀后呈紫色。把“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只过了几分钟,大白鼠就没了生命体征。
通过这个实验,爱尔马得出结论:人哪怕只生气十分钟,也会耗费大量精力,其程度等同于参加了一次三千米赛跑;生气时的生理反应非常剧烈,分泌物比其他情绪产生的分泌物更为复杂、更具有毒性。
所以,容易生气的人很难健康、长寿。一个人大发脾气或生闷气时,生理上会产生一系列变化,导致人体各个部位都受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比如,当一个人生气时,心跳就会加速,心脏受到怒气的侵入,就会导致心慌、心痛、胸闷、肺胀,最终伤心损肺。另外,生气时会出现气极忧虑、胃感饱胀不思饮食的现象,久而久之必然会影响胃肠消化功能,伤脾伤胃。甚至,人在发怒时心理状态还会失常,导致情绪高度紧张,神志恍惚。处在这样恶劣的心理状态和不良情绪下,大脑中的“脑岛皮层”就会因为受到刺激而改变大脑对心脏的控制,影响心肌功能,引起突发的心室纤维颤动,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搏动停止而死亡。因此,从自身健康的角度考虑,也应该主动扑灭心中的怒火。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