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犁散文(采蒲台的苇名家散文典藏) 978753394292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孙犁散文(采蒲台的苇名家散文典藏) 9787533942922

正版保障 支持7天无理由

11.33 3.9折 29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犁

出版社浙江文艺

ISBN9787533942922

出版时间2015-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9元

货号3364915

上书时间2023-08-01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生命留痕
    采蒲台的苇
    张秋阁
    回忆沙可夫同志
    石子
    吃粥有感
    乡里旧闻(节选)
    亡人逸事
    芸斋梦余
    谈爱书
    牲口的故事
    书信
    谈
    谈照相
    木棍儿
    告别
    鸡叫
    黄叶
    菜花
    吃菜根
    楼居随笔
    残瓷人
    秋凉偶记(三则)
时光荏苒
    保定旧事
    在阜平
    服装的故事
    童年漫忆
    文字生涯
    书的梦
    画的梦
    昆虫的故事
    移家天津
    小贩
    老家
    转移
    看电视
    记春节
    文事琐谈
    故园的消失
    我的读书生活
    野味读书
    我的绿色书
文海拾贝
    托尔斯泰
    《善阁室纪年》序
    关于散文
    谈柳宗元
    《红楼梦》杂说
    欧阳修的散文
    与友人论学习古文
    小说杂谈(一)
    芸斋琐谈(节选)
    谈读书
    贾平凹散文集序
    序的教训(《耕堂序跋》代序)
    文林谈屑(一)(节选)
    谈笔记小说
    散文的虚与实
    小说杂谈(二)
    《金瓶梅》杂说
    文林谈屑(二)
    创作随想录
    谈作家素质
    风烛庵杂记

内容摘要
 《孙犁散文(采蒲台的苇名家散文典藏)》是荷花淀派创始人孙犁的散文精选集,其散文风格秀雅、隽永,富于抒情味。本稿拟将遴选出来的六十多篇散文按内容分为三辑:“生命留痕”,多记自己人生感悟
和亲朋故旧的人生故事;“任光荏苒”,以记叙自己的所历所闻为主;“文海拾贝”,是作者在读书和创作方面的独到心得。

精彩内容
 张秋阁
一九四七年春天,冀中区的党组织号召发动大生
产运动,各村都成立了生产委员会。
一过了正月十五,街上的锣鼓声音就渐渐稀少,地里的牛马多起来,人们忙着往地里送粪。
十九这天晚上,代耕队长曹蜜田,拿着一封信,到妇女生产组组长张秋阁家里去。秋阁的爹娘全死了,自从哥哥参军,她一个人带着小妹妹二格过日子。
现在,她住在年前分得的地主曹老太的场院里。
曹蜜田到了门口,看见她还点着灯在屋里纺线,在窗口低头站了一会,才说:“秋阁,开开门。”“蜜田哥吗?”秋阁停了纺车,从炕上跳下来开
开门,“开会呀?”曹蜜田低头进去,坐在炕沿上,问:“二格睡了?”“睡了。”秋阁望着蜜田的脸色,“蜜田哥,你手里拿的是谁的信?”“你哥哥的,”蜜田的眼湿了,“他作战牺牲了。”“在哪里?”秋阁叫了一声把信拿过来,走到油灯前面去。她没有看信,她呆呆地站在小橱前面,望着那小小的跳动的灯火,流下泪来。
她趴在桌子上,痛哭一场,说:“哥哥从小受苦,他的身子很单薄。”“信上写着他作战很勇敢。”曹蜜田说,“我们从小好了一场,我想把他的尸首起回来,我是来和你商量。”“那敢情好,可是谁能去呀?”秋阁说。
“去就是我去。”曹蜜田说,“叫村里出辆车,我去,我想五天也就回来了。”“五天?村里眼下这样忙,”秋阁低着头,“你离得开?我看过一些时再说吧,人已经没有了,也不忙在这一时。”她用袖子擦擦眼泪,把灯剔亮一些,接着说,“爹娘苦了一辈子,没看见自己的房子、地就死了,哥哥照看着我们实在不容易。眼看地也有得种,房也有得住,生活好些了,我们也长大了,他又去了。”“他是为革命死的,我们不要难过,我们活着,该工作的还是工作,这才对得住他。”蜜田说。
“我明白。”秋阁说,“哥哥参军的那天,也是这么晚了,才从家里出发,临走的时候,我记得他也
这么说过。”“你们姐俩是困难的。”曹蜜田说,“信上说可以到县里领恤金粮。”“什么恤金粮?”秋阁流着泪说,“我不去领,哥哥是自己报名参军的,他流血是为了咱们革命,不是为了换小米粮食。我能够生产。”曹蜜田又劝说了几句,就走了。秋阁坐在纺车怀
里,再也纺不成线,她望着灯火,一直到眼睛发花,什么也看不见,才睡下来。
第二天,她起得很早,把二格叫醒,姐俩到碾子上去推棒子,推好叫二格端回去,先点火添水,她顺路到郭忠的小店里去。
郭忠的老婆是个歪材。她原是街上一个赌棍的女儿,在旧年月,她父亲在街上开设一座大宝局,宝局
一开,如同戏台,不光是赌钱的人来人往,就是那些供给赌徒们消耗的小买卖,也不知有多少。这个女孩子起了个名儿叫大器。她从小在那个场合里长大,应酬人是第一,守家过日子顶差。等到大了,不知有多少人想算着她,父亲却把她嫁给了郭忠。
谁都说,这个女人要坏了郭家小店的门风,甚至会要了郭忠的性命。娶过门来,她倒安分守己和郭忠过起日子来,并且因为她人缘很好,会应酬人,小店添了这员女将,更兴旺了。
可是小店也就成了村里游手好闲的人们的聚处,整天价人满座满,说东道西,拉拉唱唱。
郭忠有个大女儿名叫大妮,今年十七岁了。这姑娘长得很像她母亲,弯眉大眼,对眼看人,眼里有一
种迷人的光芒,身子发育得丰满,脸像十五的月亮。
大妮以前也和那些杂乱人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近来却正眼也不看他们;她心里想,这些人要不得,你给他点好颜色看,他就得了意,顺竿爬上来,顶好像蝎子一样螫他们一下。
大妮心里有一种苦痛,也有一个希望。在村里,她是叫同年的姐妹们下眼看的,人们背地说她出身不好,不愿意叫她参加生产组,只有秋阁姐知道她的心,把她叫到自己组里去。她现在很恨她的母亲,更恨那些游手好闲的整天躺在她家炕上的那些人,她一心一意要学正派,要跟着秋阁学。
秋阁来到她家。在院里叫了一声,大妮跑出来,说:“秋阁姐,到屋里坐吧,家里没别人。”“我不坐了,”秋阁说,“吃过饭,我们去给抗属送粪,你有空吧?”“有空。”大妮说。
大妮的娘还没有起来,她在屋里喊:“秋阁呀,屋里坐坐嘛。你这孩子,多咱也不到我这屋里来,我怎么得罪了你?”“我不坐了,还要回去做饭哩。”秋阁走出来,大妮跟着送出来,送到过道里小声问:“秋阁姐,怎么你眼那么红呀,为什么啼哭来着
?”“我哥哥牺牲了。”秋阁说。
“什么,秋来哥呀?”大妮吃了一惊站住了,眼
睛立时红了,“那你今儿个就别到地里去了,我们一
样做。”“不,”秋阁说,“我们还是一块去,你回去做饭吃吧。”1947年春P5-8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