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生最爱纳兰词/古韵流芳系列 978754304190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一生最爱纳兰词/古韵流芳系列 9787543041905

正版保障 支持7天无理由

9.36 3.3折 2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苏缨

出版社武汉

ISBN9787543041905

出版时间2009-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8元

货号2941686

上书时间2023-08-01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花开花落,风雨如晦。一位翩翩浊世佳公子,渐渐清晰,缓缓向我们走来。他是满清第一词人,国初第一词手。他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他有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纳兰容若。八旗子弟,君王近臣钟鸣鼎食之家,清词三人之首。纳兰,三百年间,一位倾倒众生的奇男子。
《一生最爱纳兰词》(作者:苏缨)是一部用现代精神深层阐释古典情怀的散文随笔,对于读者了解,亲近纳兰词有很好的帮助。

目录
可耐暮寒长倚竹,便教春好不开门——《浣溪沙》(欲问江梅瘦几分)
剩月零风,人间无味——《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此恨何时已)
但是有情皆满愿,更从何处著思量——《浣溪沙》(抛却无端恨转长)
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沁园春》(瞬息浮生)
是耶非耶——《沁园春·代悼亡》(梦冷蘅芜)
锦样年华水样流——《浣溪沙》(锦样年华水样流)
人道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摊破浣溪沙》(一霎灯前醉不醒)
若问生涯原是梦——《江城子·咏史》(湿云全压数峰低)
看尽一帘红雨,为谁亲系花铃——《朝中措》(蜀弦秦柱不关情)
莲子依然隐雾,菱花暗惜横波——《清平乐》(青陵蝶梦)
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青衫湿遍·悼亡》(青衫湿遍)
谁是知音者——《清平乐·弹琴峡题壁》(泠泠彻夜)
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清平乐》(风鬟雨鬓)
博山炉烬未全灰——《浣溪沙》(脂粉塘空遍绿苔)
伴我萧萧惟代马,笑人寂寂有牵牛——《浣溪沙》(已惯天涯莫浪愁)
倚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
逗雨疏花浓淡改,关心芳草浅深难——《浣溪沙》(肠断斑骓去未还)
欲倩烟丝遮别路,垂杨那是相思树,——《蝶恋花》(眼底风光留不住)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
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蝶恋花》(萧瑟兰成看老去)
人生那不相思绝——《蝶恋花》(露下庭柯蝉响歇)
鹤孤华表,人远罗浮——《眼儿媚》(林下闺房世罕俦)
梦回疑在远山楼——《浣溪沙·咏五更,和湘真韵》(微晕娇花湿欲流)
人间何处问多情——《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谁道飘零不可怜——《浣溪沙·西郊冯氏园看海棠,因忆
香严词有感》(谁道飘零不可怜)
人生别易会常难——《浣溪沙·郊游联句》(出郭寻春春已阑)
画眉闲了画芙蓉——《浣溪沙·寄严荪友》(藕荡桥边理钓筒)
飘零心事,残月落花知——《临江仙·寄严荪友》(别后闲情何所寄)
鸳鸯拂破白萍去——《台城路·洗妆台怀古》(六宫佳丽谁曾见)
至今青海年年月,犹为萧家照断肠——《于中好·咏史》(马上吟成鸭绿江)
夜深千帐灯——《长相思》(山一程)
寻常风月,等闲谈笑,称意即相宜,——《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
万里他乡,非生非死,此身良苦——《水龙吟·题文姬图》(须知名士倾城)

内容摘要
 被王国维评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纳兰性德,现存词作349首,刊印为《饮水集》和《侧帽集》,后多称《纳兰词》。词风淡雅又不乏真情实意,哀感顽艳却并不媚俗,感情简单质朴,让无数人为之倾倒,广为传唱,一时有“家家传唱饮水词”之说。
他的词“纯任性灵,纤尘不染”,字里行间,真情天然流动,饱含着美好的感情和纯真的激情。
本书收录的纳兰性德的词,是对纳兰性德情感的真实写照。书中所附原文、注释、赏析等栏目,从多角度将词作的主题思想、创作背景、词人境况以及词作的意境、情感全面地展示出来。同时,同词情词境相契合的人物画像、山水景物,以及情景图等,通过多种视觉要素的有机结合,达到“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艺术境界。
轻轻翻开这本书,透过三百多首婉丽隽秀、明净
清婉、感人肺腑的小令长调,仿佛能看到那个拥有着
绝世才华、出众容貌、高洁品行的人站在那里,散发着一股遗世独立、浪漫凄苦的气息,华美至极,多情至极,深沉至极,孤独至极。一个才华横溢、欲报效国家而不能如愿,一个因爱而陷入爱的旋涡中挣扎的多情男子,都尘封在这本《一生最爱纳兰词》(作者:苏缨)里。

精彩内容
 这种分类手法,充分体现着老百姓和小资的一大区别。比如喝咖啡,老百姓会说“来一杯咖啡”.小资会说“一杯蓝山”,虽然专家说中国从没进口过真
正的蓝山咖啡豆,但“蓝山式”就足够情趣了。细节
决定小资,所以小资的眼里不存在作为泛称的咖啡,而只有一个个具体的咖啡品种;小资的诗里也不存在作为泛称的梅花,而只有江梅、雪梅这样的细分。
江梅的特点,一言以蔽之,是清瘦、孤傲,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就可以拟人了,于是有了下一句“只看愁损翠罗裙”。两句话连起来看,字面意思是说:要
问江梅到底瘦成什么样了,只要看看那女子的裙子是不是又显肥了。这个修辞非常巧妙,用后半句来揭示前半句所谓的江梅其实是指一位江梅一样清瘦、孤傲的女子。而她的瘦,不是因为发育不良,而是因为“愁”。为什么愁,下一句交代得更加巧妙“麝篝衾冷惜余熏”。
“麝篝”是燃麝香的熏笼,“麝篝衾冷惜余熏”顺畅的语序应该是“衾冷麝篝惜余熏”,说那女子觉得被窝有点凉了,去看熏笼,麝香已经烧完了,那残留的香气和温度分外惹人怜惜。——文人总能把龌龊的思想表达得非常优美、非常含蓄。在诗歌套语里,如果说一个女子嫌被窝冷,通常只暗示着一个原因:想男人了。这里还有第二层意思,因为在古代男权社会,话语权把握在男人手里,女人很少会写诗来想男人,而男人想女人的时候,常常会假托女人的口吻,或者假想女人的生活情景,写那个女人在思念自己。
——如果女方实在不具备对等的才华来作自己诗词唱和的红颜知己,那就由男方亲手捉刀,玩左右手互搏好了。
下片开头两句对仗,是《浣溪沙》这个词牌的精华部分,容若这里写的是“可耐暮寒长倚竹,便教春好不开门”,这是描写女主角的生活:天晚了,冷了,倚着竹子,就算春光好天气也不把房门打开。
“可耐”即无奈、可叹。“倚竹”是个诗歌套语,出处在杜甫的“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写贵家女子生活的沦落和沦落之后保守的节操。而春光明媚也不开门则说明了至少两种可能性:一是她心里不痛快,把自己封闭了起来:二是她心里想着某个遥远的情郎,因为得不到爱情的慰藉,便对撩动的春光也
无动于衷了。这女子到底是什么人呢?末句给出了答案:“枇杷花底校书人”,这是用唐代才女薛涛的典故,王建有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女校书”、
“枇杷花”、“闭门居”都在王建这首诗里找到了出处。
“校书”本是“校书郎”的简称,是一种官职,通常由有学问的人担任,负责校对皇家藏书。李白有个叫李云的族叔就作过校书郎,李白为他写过一首《宣城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其中名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尽人皆知。要作校书郎这个官,需要才学,也需要细心,薛涛二者兼备,名气又大,便被当地的长官戏称为“女校书”。逐渐地,这个雅号的使用范围被扩大了,变成了乐伎的代称,就好像我们现在称妓女为副处级干部一样。
这里有一点值得仔细区分,古代的乐伎、歌伎并不是妓女,她们是卖艺不卖身的,对这一点,政策上有严格规定。比如在歌舞业最发达的宋代,如果按照现在的分类,歌伎属于合法的演艺人员。但另一方面,歌伎属于贱民,没有独立的户籍。官伎隶属于官府,属于乐籍;私伎隶属于主人,和牛马猪样一个地位,可以被主人自由买卖,也广为士大夫所蓄养,宋词名家如欧阳修、苏轼等等,概莫能外。
官伎又分几种,大家读宋词和宋史的时候会常见
到“营伎”这个词,这不是随军慰安妇,而是特指隶属于地方政府的官伎,其管理机构叫乐营,负责人称乐营将,所以地方上的官伎便被称为营伎。
宋代对官伎是有管理制度的,官员们可以使官伎佐酒,但卖淫嫖娼是被严令禁止的。史料里记载过一
些官员因为越界受到惩处的例子,所以有的书里讲宋词多是嫖客写给妓女的美丽情书,这是没有事实根据的。P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