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真出售:“七月诗派”代表诗人绿原书法
  • 保真出售:“七月诗派”代表诗人绿原书法
  • 保真出售:“七月诗派”代表诗人绿原书法
  • 保真出售:“七月诗派”代表诗人绿原书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保真出售:“七月诗派”代表诗人绿原书法

1800 六品

仅1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题名云海

年代1998

类别水墨(黑白)

材质纸本

装裱形式立轴

尺寸68 × 38 cm

款识钤印戊寅年春月、绿原于北京/绿原

货号b00494

上书时间2021-09-2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六品
立轴挂绳已断,画心中间出现裂痕
商品描述
绿原(1922年11月8日—2009年9月29日),原名刘仁甫,曾用译名刘半九。诗人、作家、翻译家、编辑家。湖北黄陂人。获第37届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金环奖的中国作家。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诗坛广受关注,早期诗作《小时候》被收入台湾教科书。抗战胜利前后,绿原的爱国战斗诗篇,在进步学生和年轻的读者中广为流传,为“七月诗派”后期重要代表之一。1949年后曾在长江日报社和中共中央宣传部任职, 因受胡风案件牵连,丧失自由七年,在囚禁中自学掌握了德语,获释后转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1980年胡风案件平反,恢复中共党籍,离休前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新时期,绿原译作《浮士德》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优秀文学翻译彩虹奖。2007年六卷本《绿原文集》出版,2017年十卷本《绿原译文集》出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篡的《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之7《绿原研究资料》1991年初版后2009年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再版。《歌浓如酒 人淡如菊——绿原研究纪念集》2010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绿原1922年11月8日出生于湖北黄陂,父母早亡。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逼近武汉,初中毕业的绿原随众西迁,流亡中开始写作。1939年,绿原在《时事新报》副刊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爸爸还不回来》;1941年8月在《新华日报》发表处女诗作《送报者》,此后作品以新诗为主,并参与复旦大学“诗垦地“社的活动。1942年绿原考入从上海迁到重庆的复旦大学外文系,其诗作已引人注目,胡风在桂林编辑《七月诗丛》,主动向他约稿,当年年底为他出版首部诗集《童话》。抗战胜利前后,绿原所写的抗战爱国的战斗诗篇,在进步的学生集会中被朗诵,在年轻的读者中广为传颂,绿原遂成为"七月诗派"后期的重要代表之一。
1944年,绿原在大学里被国民党当局征召为来华参战美军当译员,短期译训班结业后因“思想有问题”被分配单位退回,又被分到"中美合作所",他不知所措地写信求教胡风是否可去,胡风对"中美合作所"的性质不了解,建议他不去。当局因他未去报到而向校方下达通缉令,胡风又托朋友何剑熏帮他离开重庆,介绍他到川北岳池县一所中学教书。不料10多年后,这封求教信竟成了胡风通过他勾结国民党的"铁证",而他也由此长期被媒体和社会误为"美蒋特务"。
1947年,胡风在上海编辑《七月诗丛》第二辑及《七月文丛》,又收入绿原的两部诗集《又是一个起点》和《集合》。同年,绿原回到武汉,次年以笔名绿原作姓名加入中共地下党。1949年5月武汉解放,《长江日报》创办,绿原调任文艺组副组长;1953年又调往北京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组长,次年出版诗集《从一九四九年算起》。
1954年胡风撰写《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后称"三十万言书"),绿原曾看过部分内容。当年7月,胡风将"三十万言书"递交习仲勋转呈中央高层,1955年全国开展大规模批判和清查"胡风反革命集团"的运动。胡风夫妇于5月16日遭逮捕和抄家,抄出大量私人通信,被选录为报纸批判和政治清查的"罪证"——其中包括绿原1944年的那封信,经过删节编排,收入《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第三批材料》,由《人民日报》加编者按于6月10日公开发表。于是绿原成为人人皆知的"特务",而那封信也“坐实”了胡风与国民党有勾结。1955年5月17日,绿原被隔离审查。公安部查实他没有去过中美合作所,但已公布的"罪证"和推论无人再否定。在单独监禁了五年后,于1960年8月绿原被转送到秦城监狱。在审讯结束后的六年监禁中,为防止精神走向异常,并在日后还能为社会服务,绿原凭借原有的英文功底自学了德文。1962年获释后,被安排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译所。四年后再次经历文革十年的磨难。
       1980年,中共中央发文为“胡风集团”案平反,绿原恢复中共党籍,次年出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副主任, 1983年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1985年定为编审,1988年离休,2009年9月去世。逝世前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              绿原曾是20世纪40年代的“七月派”诗人,更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作家,从他第一本诗集《童话》开始,走的就是一条不断自我超越之路,他把战斗的情思与艺术的独创性结合起来,把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与西方诗歌的现代手法结合起来,在中国的新诗发展史上写下有影响的一页。绿原被认为是四十年代诗人中的杰出者之一,在政治化的年代里,他是少数保持了作品的艺术品位的创作者[7]。绿原的第一部诗集《童话》,就显示了他针砭时弊,抨击腐败政治的鲜明特色,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他即有“政治诗人”之称。有学者认为,中国现代的自由诗,到1949年在国民党统治区达到成熟,而这个高度是以绿原为代表的[8]。
新时期以来,绿原创作的诗歌被认为“意境更恢弘,思想更开阔,融入诗人自己的生存体验,达到了更高的哲理境界。”绿原一生历经磨难,解放前曾遭遇国民党当局的政治迫害,在大学即被通缉而不得不离校逃亡;解放后又蒙冤二十五年,但他始终珍惜与诗神相遇合的缘分,生平著作等身,著有《童话》《集合》《又是一个起点》《人之诗》《人之诗续篇》《另一支歌》《我们走向海》《绿原自选诗》《向时间走去》等诗集;《绕指集》《非花非雾集》《苜蓿与葡萄》《再谈幽默》《寻芳草集》《半九别集》《绿原说诗》《寻觅集》《沧桑片羽》等文集。其主要译作有《浮士德》《里尔克诗选》《请向内心走去》《拆散的笔记簿》《日安课本》《德国的浪漫派》《现代美学析疑》《叔本华散文选》《莎士比亚的少女和妇人》、莎士比亚新剧《爱德华三世·两个贵亲戚》等。2007年武汉出版社出版了六卷本的《绿原文集》。201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十卷本的《绿原译文集》。这部散文随笔集分为五个篇目,内容丰富,信息密度大,以当今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为大背景,忆人、忆事、著述、编译等诸多方面的回顾与感悟,表达了作者的历史文化观念和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怀。 绿原是一位跨越了中国现代、当代两个文学史阶段的诗人,一位独具特色的翻译家,也是评论家和编辑家。曾荣膺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金环奖”(1998)、鲁迅文学奖优秀文学翻译彩虹奖(1998)、国际华文诗人笔会“中国当代诗魂金奖”(2003)、首届“中坤国际诗歌翻译奖”(2007)。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立轴挂绳已断,画心中间出现裂痕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