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学史讲义
  • 中国经学史讲义
  • 中国经学史讲义
  • 中国经学史讲义
  • 中国经学史讲义
  • 中国经学史讲义
  • 中国经学史讲义
  • 中国经学史讲义
  • 中国经学史讲义
  • 中国经学史讲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经学史讲义

实拍图内有几页黄色,不影响阅读实拍图

50 九品

仅1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予同 著;朱维铮 校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loc

上书时间2024-08-10

水英书店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周予同 著;朱维铮 校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6
  • 版次 1
  • ISBN 9787208107762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85页
  • 字数 18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经学史讲义(外2种)》主要是周予同先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复旦大学历史系开设的中国经学史课程的讲义。内容主要是讲述经学史中古文经学、今文经学中的师承、流派、人物、著述、主要观点,以及经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作用与影响,是研究中国经学史的重要入门书之一。
【作者简介】
周予同,一八九八年一月生于浙江瑞安。一九一六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师承钱玄同。在校五年,为工读主义学生社团领袖,于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与匡互生共同“火烧赵家楼”。一九二一年毕业后辗转南北文史学科。曾在商务印书馆主编《教育杂志》,历任安徽大学、暨南大学教授兼院长、系主任等,并任开明书店编辑兼襄理。一九四九年起任复旦大学史地系(后改历史系)教授,历兼系主任、副教务长。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便为著名的民主斗士,曾得毛泽东致函问候。隶身中国民主同盟,于一九四九年后相继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上海市文教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历届人大代表、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史学会理事等。一九六五年末挺身为吴晗辩护,次年成为上海首名被报刊公开批判的“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一九六八年被绑架到曲阜当作尊孔复辟对象揪斗,从此瘫痪失明卧床。一九八一年七月去世,享年八十三岁。
周予同从事中国人文历史的教学研究长达六十年,早年专冶教育和教育史,三十岁以后主要研究中国经学史。在两个领域都著作等身。终身论著包括经学史论著、教育史专著以及教科书等,总计在五百万字左右。
朱维铮,1936年——2012年,籍贯江苏无锡。生于抗战,随亲逃难,辗转川鄂晋陕诸省,至考上中学,已二度被解放矣。年十八入复旦大学历史系。此后五十二年,经历颇复杂,任助教十八年,始晋讲师。此后在本系历任副教授、教授、忝居博导,应北美西欧东亚二十来所院校聘,担任客座教授或高级访问学者,并获德国汉堡大学授予荣誉哲学博士。论著涉及中国的经学史、史学史、思想文化史及晚清学术史各个领域。著有《走出中世纪》及增订本并二集,《音调未定的传统》,《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壶里春秋》,《重读近代史》,《维新旧梦录》(合作),《孔子思想体系》(合作)等;编注有《中国历史文选》修订本上下册,《章太炎选集》注释本(合作),《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校注本,《清代学术概论》导读本,《章太炎全集》第三卷(《煊书》《检论》三种合校本),《康有为卷》,《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一卷等;主编有《传统文化的再估计》、《儒家社会与未来社会》、《基督教与近代文化》等论文集,以及《中国近代学术名著》十卷等:另曾参与主持编纂《中国文化》研究集刊、《中国文化史丛书》、《学术集林》、《九州学林》等。
【目录】
中国经学史讲义
上编导论
第一章研究经学史的目的与方法
第二章经学史参考书目举要
一理论指导
二群经通论
三经学历史:通史类、断代史类
四经学史料:传记类、目录类、文物制度类
第三章经的定义
一从字源学来看“经”的意义
二从文献学来看“经”的意义
三“五常说”、“专名说”、“通名说”、“文言说”
四经的几个特点
第四章经的范围及领域
一六经
二五经与“乐”之有无问题
三七经
四九经与十二经
五十三经
六十四经与二十一经
第五章经学的学派
一经学及其派别综述
二两派说
三三派说
四四派说
五新三派说
第六章经学史的分期
一经学史的开端问题
二四期说
三六期说
四十期说之一
五十期说之二
六二期三世说
中编经学史诸专题
第一章孔子与墨子
一儒、儒家、儒教
二孔子与经学的开端
三墨子与经典的关系
第二章孟子与苟子
一“儒分为八”
二孟子与经学
三荀子与经典传教
第三章董仲舒与刘歆
一董仲舒与今文经学
二刘歆与古文经学
第四章东汉经学
一《白虎通》的研究
二许慎之学
三郑玄的“通学”
第五章玄学与儒学
一“玄”之含义与玄学研究
二王弼与何晏
三阮籍与嵇康
四裴颇与郭象
五晋代《春秋》学的新“集解”
第六章汉学与宋学
一汉学与宋学的区别
二宋学的萌芽:唐朝后期《春秋》学
三宋学的正式开始
……
中国学校制度
中国经学史研究五十年——《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