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言作品解读 作者亲笔签名本
  • 莫言作品解读 作者亲笔签名本
  • 莫言作品解读 作者亲笔签名本
  • 莫言作品解读 作者亲笔签名本
  • 莫言作品解读 作者亲笔签名本
  • 莫言作品解读 作者亲笔签名本
  • 莫言作品解读 作者亲笔签名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莫言作品解读 作者亲笔签名本

28 7.4折 38 九品

仅1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扬 编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g1

上书时间2021-06-2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扬 编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12
  • 版次 1
  • ISBN 9787567500891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2页
  • 字数 26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莫言作品解读》是国内知名学者对莫言各时期代表作品的解读之汇编,涵盖莫言所有的长篇小说和中、短篇佳作,清晰展现莫言30年文学创作的轨迹,推介读者读懂莫言的作品,读懂莫言的人生历程。中国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只念过小学的莫言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天才,他的内心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简介】
  杨扬,1963年生,浙江余杭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燕京学社2005~2006年度高级访问学者。中国作协会员。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曾在《文学评论》、《上海文学》、《文艺理论研究》等期刊发表六十多篇论文,参与《新世纪万有文库》(辽宁教育出版社)、《世纪的回眸丛书》(珠海出版社)、《20世纪学术大典·中国文学卷》(福建教育出版社)等大型丛书的编选工作,已出版个人专著《商务印书馆:民间出版业的兴衰》、《文学的年轮》等五种。曾担任上海中长篇小说奖初评委,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读书班成员,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终评委,中国小说学会年度排行榜评委和《上海文学》编委。
【目录】
被记忆缠绕的世界——莫言创作中的童年视角(程德培)
现代小说中的意象——序莫言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李陀)
红色的变异——从《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到《红蝗》(夏志厚)
小说的读法——莫言的《白狗秋千架》(程光炜)
《红高粱家族》与长篇小说的当代变革(张清华)
知识分子的民间想象——论莫言的《红高粱家族》故事叙事的文本意义(宋剑华)
论《天堂蒜薹之歌》(杜迈可)
叙事语境转换中的现实关怀——从《红高粱家族》到《天堂蒜薹之歌》(王西强等)
莫言创新趋向探源——兼评长篇小说《十三步》(朱珩青)
艺术的叛逆——评《十三步》(张云龙)
一种孤独远行的尝试——《酒国》之于莫言小说的创新意义(黄善明)
莫言:恋乳的痴狂(邓晓芒)
莫言:反讽艺术家——读《丰乳肥臀》(张军)
千言万语何若莫言(王德威)
神秘的全知叙事者——评莫言小说《红树林》(贾蔓)
当死亡比活着更困难——《檀香刑》中的人性分析(谢有顺)
《檀香刑》:一部成功的“中国小说”(周政保)
是大象,还是甲虫?——评《檀香刑》(李建军)
李博士:你认识大象与甲虫吗?(俞敏华)
有一种叙述叫“莫言叙述”——评长篇小说《第四十一炮》(吴义勤)
以低调写作贴近生活——关于《第四十一炮》的对话(莫言杨扬)
叙事狂欢与价值迷失——评莫言的《第四十一炮》(李钧)
“大我”与“大声”——《生死疲劳》笔记之一(李敬泽)
重生——评《生死疲劳》(史景迁)
狂言流言,巫言莫言——《生死疲劳》与《巫言》所引起的反思(王德威)
发展的悲剧和未完成的救赎——读莫言《蛙》(管笑笑)
历史观念重构、罪感意识表达与语言形式翻新——评莫言长篇小说《蛙》(王春林)
原罪与救赎——读莫言长篇小说《蛙》(吴义勤)
莫言与中国精神(李敬泽)
编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