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运行机制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运行机制研究

全新正版

68 全新

库存5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文亮、肖美丹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2

版次0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2-02

博文苑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文亮、肖美丹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2
  • 版次 01
  • ISBN 9787030426505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6页
  • 字数 297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运行机制研究》在借鉴国内外校企合作创新和创新网络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结构模式及运行机制。首先,从开放式创新和持续创新的角度,建立了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结构模式;其次,对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特征对知识转移绩效的作用机制,以及校企合作创新网络成员间知识集成的耦合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进而构建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信任机制、学习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最后,提出了促进和完善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发展的对策。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内涵与特征
1.2.1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内涵
1.2.2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特征
 1.3 本书内容结构
第2章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础与结构模式分析
 2.1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础
2.1.1 校企合作创新的影响因素与动力模型
2.1.2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构成要素
2.1.3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结点联结链
2.1.4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生命周期
 2.2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传统结构模式
 2.3 基于开放式创新的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结构模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运行机制的理论模式分析
 3.1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运行机制的内涵与理论模型
 3.2 信任机制
3.2.1 信任机制的原因剖析
3.2.2 信任机制的影响因素
3.2.3 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信任机制形成动因分析
3.2.4 信任机制的演化过程
3.2.5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信任机制的建立
 3.3 学习机制
3.3.1 基于网络生命周期的组织学习机制分析
3.3.2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学习机制的层次分析
3.3.3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学习机制的实现
 3.4 利益分配机制
3.4.1 利益分配机制的原因剖析
3.4.2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
3.4.3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利益分配的模型分析
3.4.4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利益分配机制的建立
 3.5 激励机制
3.5.1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中参与成员激励机制的分析
3.5.2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激励机制的运作模型
 3.6 协调机制
3.6.1 冲突产生的原因分析
3.6.2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协调机制的建立
 3.7 河南校企合作创新网络调查分析
3.7.1 调查情况介绍
3.7.2 调查结果分析
3.7.3 调查结论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学习机制分析
 4.1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学习机制的内涵
 4.2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学习机制的要素分析
4.2.1 从网络节点角度分析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学习机制的要素
4.2.2 从过程论的角度分析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学习机制的要素
4.2.3 从学习结构角度分析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学习机制的要素
4.2.4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学习机制的框架模型
 4.3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4.3.1 概念模型
4.3.2 研究假设
4.3.3 实证模型
 4.4 变量的测量
4.4.1 因变量
4.4.2 自变量
4.4.3 控制变量
 4.5 统计分析与回归分析
4.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5.2 信度与效度检验
4.5.3 共线性分析
4.5.4 相关分析
4.5.5 按变量分类回归分析
4.5.6 逐步回归分析
4.5.7 统计分析结果
 4.6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4.6.1 网络成员的个体性因素与组织间学习效果回归结果讨论
4.6.2 网络成员的容斥性因素与组织间学习效果回归结果讨论
4.6.3 网络知识的属性因素与组织间学习效果回归结果讨论
4.6.4 网络组织的结构性因素与组织间学习效果回归结果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转移机制分析
 5.1 组织学习的概念及维度
5.1.1 组织学习的概念
5.1.2 组织学习的过程及能力测量维度
 5.2 吸收能力的概念及维度
5.2.1 吸收能力的概念
5.2.2 吸收能力的维度和主要影响因素
 5.3 知识转移的概念及维度
5.3.1 组织间知识转移的过程和模式
5.3.2 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5.3.3 知识转移绩效概念及维度
 5.4 理论假设与概念模型构建
5.4.1 理论假设的提出
5.4.2 概念模型
5.4.3 变量的定义与测度项
 5.5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5.5.1 问卷设计
5.5.2 数据收集
 5.6 模型检验与回归分析
5.6.1 描述性统计
5.6.2 信度和效度分析
5.6.3 多元回归分析
 5.7 结果分析与讨论
5.7.1 网络中心度对知识转移绩效的作用机制分析
5.7.2 网络规模对知识转移绩效的作用机制分析
5.7.3 网络关系强度对知识转移绩效的作用机制分析
5.7.4 网络关系稳定性对知识转移绩效的作用机制分析
5.7.5 网络关系的互惠性对知识转移绩效的作用机制分析
5.7.6 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分析
5.7.7 潜在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集成的耦合机制分析
 6.1 相关概念界定
6.1.1 知识的内涵与特征
6.1.2 耦合的内涵
6.1.3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集成的耦合
 6.2 影响因素分析与耦合模式设计
6.2.1 典型国家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6.2.2 影响因素分析
6.2.3 耦合模式设计
 6.3 耦合机制设计
 6.4 理论模型构建
 6.5 统计分析
6.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5.2 信度和效度分析
 6.6 路径分析
6.6.1 变量间的积差相关
6.6.2 复回归模型的构建
 6.7 结果分析和讨论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启示与展望
 7.1 深化“协同创新”网络发展理念
 7.2 将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发展为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网络
 7.3 推动“创新网络”向“创新生态网络”转变
 7.4 践行“开放式创新”的网络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河南省校企合作创新网络运行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学习机制》调查问卷
 附录3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特征与知识转移绩效关系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4 《河南省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集成现状》调查问卷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