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日记-留德岁月-(全六册)
2
¥
298
全新
仅1件
作者季羡林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12-2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季羡林
-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7
-
版次
1
-
ISBN
9787210063780
-
定价
29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内容简介】
-
《季羡林日记:留德岁月》(1934-1946)简介
1930年,季羡林考入清华大学西洋系,师从吴宓、叶公。
1934年,获得清华大学文学学士学位的季羡林,在山东济南中学高中任语文教师。
1935年,被德国哥廷根大学录取。季羡林从山东济南出发,开始十余年的负笈游学生涯。先是在北平短暂逗留,后途经东三省,进入俄罗斯大地,取道波兰,来到德国哥廷根大学,师从印度学、梵语学家恩斯特·瓦尔德施米特学习梵文、巴利文和佛学。因为战争的原因,恩斯特·瓦尔德施米特被征入伍。已经退休的艾密尔·西克教授——吐火罗语的第一代解读者,以垂暮之年,出山上课。季羡林师从西克教授学习吐火罗语、《十王子传》、《大疏》、《梨俱吠陀》。正是这两位恩师,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了青年学子季羡林父亲般的关爱和呵护。
1937年,季羡林开始兼任哥廷根大学汉学系讲师。
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季羡林经当时在英国医治眼睛的老师陈寅恪介绍,从德国回中国出任北京大学文学院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兼主任,时为北大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
《季羡林日记:留德岁月》(1934-1946),在季羡林留学德国期间,正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作为二战的策源地,季羡林亲历了这场战争。也正是这段经历,成为了季羡林学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季羡林在这期间完成和发表在德国最权威刊物上的几篇非常厚重的论文,都以当时印欧语言学领域最前沿的问题为关注点,引起了轰动,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同时,正是这十多年确定了他终生的研究方向,奠定了他学术研究的牢固基础。战争一结束,季羡林放弃了在德国的教职和英国剑桥大学的邀请,辗转取道回到阔别十余年的祖国怀抱。
季羡林先生在德国哥廷根大学苦读十余年,《季羡林日记:留德岁月》(1934-1946)洋洋六卷,煌煌一百五十余万字的日记,真实记录了一代大学者万里悲秋常作客的游子生活和艰难苦恨繁霜鬓的求学生涯。向世人首次全景呈现季羡林先生求学德国的艰难历程,展示了他刻苦律己、发奋求成的可敬精神和心念祖国、心无旁骛的高尚品德。为纪念先生仙逝五载,由江西人民出版社独家出版,重温一代学术大师的往昔风采。
- 【作者简介】
-
季羡林(1911.8.2—2009.7.11),山东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 【目录】
-
第一卷1934.11.24~1936.10.4
第二卷1936.10.5~1938.3.24
第三卷1938.3.25~1939.11.15
第四卷1939.11.16~1942.1.19
第五卷1942.1.20~1944.3.17
第六卷1944.3.18~1946.8.12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