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一版一印】汉代的谣言,汉代史籍记载的流言、讹言、妖言、谣言、谶言等,多发生、流传于西汉成、哀、平,东汉桓、灵之世以及两汉之际、汉魏之际。对历史文献所记载的流言、讹言或“谣言”及其相关语境进行认真考察和研究,将有助于历史学者提示官式文本、主流思维之外的另类真相或史观,解读特定历史时空中的群体心态和社会心理氛围,描绘出更多维、多层、多彩的历史图像,品相好,保证正版图书,库存现货实拍,发货快
  • 【正版现货,一版一印】汉代的谣言,汉代史籍记载的流言、讹言、妖言、谣言、谶言等,多发生、流传于西汉成、哀、平,东汉桓、灵之世以及两汉之际、汉魏之际。对历史文献所记载的流言、讹言或“谣言”及其相关语境进行认真考察和研究,将有助于历史学者提示官式文本、主流思维之外的另类真相或史观,解读特定历史时空中的群体心态和社会心理氛围,描绘出更多维、多层、多彩的历史图像,品相好,保证正版图书,库存现货实拍,发货快
  • 【正版现货,一版一印】汉代的谣言,汉代史籍记载的流言、讹言、妖言、谣言、谶言等,多发生、流传于西汉成、哀、平,东汉桓、灵之世以及两汉之际、汉魏之际。对历史文献所记载的流言、讹言或“谣言”及其相关语境进行认真考察和研究,将有助于历史学者提示官式文本、主流思维之外的另类真相或史观,解读特定历史时空中的群体心态和社会心理氛围,描绘出更多维、多层、多彩的历史图像,品相好,保证正版图书,库存现货实拍,发货快
  • 【正版现货,一版一印】汉代的谣言,汉代史籍记载的流言、讹言、妖言、谣言、谶言等,多发生、流传于西汉成、哀、平,东汉桓、灵之世以及两汉之际、汉魏之际。对历史文献所记载的流言、讹言或“谣言”及其相关语境进行认真考察和研究,将有助于历史学者提示官式文本、主流思维之外的另类真相或史观,解读特定历史时空中的群体心态和社会心理氛围,描绘出更多维、多层、多彩的历史图像,品相好,保证正版图书,库存现货实拍,发货快
  • 【正版现货,一版一印】汉代的谣言,汉代史籍记载的流言、讹言、妖言、谣言、谶言等,多发生、流传于西汉成、哀、平,东汉桓、灵之世以及两汉之际、汉魏之际。对历史文献所记载的流言、讹言或“谣言”及其相关语境进行认真考察和研究,将有助于历史学者提示官式文本、主流思维之外的另类真相或史观,解读特定历史时空中的群体心态和社会心理氛围,描绘出更多维、多层、多彩的历史图像,品相好,保证正版图书,库存现货实拍,发货快
  • 【正版现货,一版一印】汉代的谣言,汉代史籍记载的流言、讹言、妖言、谣言、谶言等,多发生、流传于西汉成、哀、平,东汉桓、灵之世以及两汉之际、汉魏之际。对历史文献所记载的流言、讹言或“谣言”及其相关语境进行认真考察和研究,将有助于历史学者提示官式文本、主流思维之外的另类真相或史观,解读特定历史时空中的群体心态和社会心理氛围,描绘出更多维、多层、多彩的历史图像,品相好,保证正版图书,库存现货实拍,发货快
  • 【正版现货,一版一印】汉代的谣言,汉代史籍记载的流言、讹言、妖言、谣言、谶言等,多发生、流传于西汉成、哀、平,东汉桓、灵之世以及两汉之际、汉魏之际。对历史文献所记载的流言、讹言或“谣言”及其相关语境进行认真考察和研究,将有助于历史学者提示官式文本、主流思维之外的另类真相或史观,解读特定历史时空中的群体心态和社会心理氛围,描绘出更多维、多层、多彩的历史图像,品相好,保证正版图书,库存现货实拍,发货快
  • 【正版现货,一版一印】汉代的谣言,汉代史籍记载的流言、讹言、妖言、谣言、谶言等,多发生、流传于西汉成、哀、平,东汉桓、灵之世以及两汉之际、汉魏之际。对历史文献所记载的流言、讹言或“谣言”及其相关语境进行认真考察和研究,将有助于历史学者提示官式文本、主流思维之外的另类真相或史观,解读特定历史时空中的群体心态和社会心理氛围,描绘出更多维、多层、多彩的历史图像,品相好,保证正版图书,库存现货实拍,发货快
  • 【正版现货,一版一印】汉代的谣言,汉代史籍记载的流言、讹言、妖言、谣言、谶言等,多发生、流传于西汉成、哀、平,东汉桓、灵之世以及两汉之际、汉魏之际。对历史文献所记载的流言、讹言或“谣言”及其相关语境进行认真考察和研究,将有助于历史学者提示官式文本、主流思维之外的另类真相或史观,解读特定历史时空中的群体心态和社会心理氛围,描绘出更多维、多层、多彩的历史图像,品相好,保证正版图书,库存现货实拍,发货快
  • 【正版现货,一版一印】汉代的谣言,汉代史籍记载的流言、讹言、妖言、谣言、谶言等,多发生、流传于西汉成、哀、平,东汉桓、灵之世以及两汉之际、汉魏之际。对历史文献所记载的流言、讹言或“谣言”及其相关语境进行认真考察和研究,将有助于历史学者提示官式文本、主流思维之外的另类真相或史观,解读特定历史时空中的群体心态和社会心理氛围,描绘出更多维、多层、多彩的历史图像,品相好,保证正版图书,库存现货实拍,发货快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一版一印】汉代的谣言,汉代史籍记载的流言、讹言、妖言、谣言、谶言等,多发生、流传于西汉成、哀、平,东汉桓、灵之世以及两汉之际、汉魏之际。对历史文献所记载的流言、讹言或“谣言”及其相关语境进行认真考察和研究,将有助于历史学者提示官式文本、主流思维之外的另类真相或史观,解读特定历史时空中的群体心态和社会心理氛围,描绘出更多维、多层、多彩的历史图像,品相好,保证正版图书,库存现货实拍,发货快

汉朝的谣言,作者并对此类信息的“历史真实性”及其与特定历史语境之间的关系作出更完整的解读,作者吕宗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硕士、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东亚系哲学博士。专攻秦汉与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史、制度史、文化史、社会史,以及民间信仰和古典文献。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战国秦汉研究室主任,主要著作包括《中国民间诸神》《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品相好,保证正版图书,库存现货实拍

52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吕宗力 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207

上书时间2023-11-21

立正图书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最新上架
【正版现货,一版一印,特价出】姜白石集编年笺校(上、下册)全二册,精装本,竖排繁体,整理点校本,《夏承焘全集》系列之一,夏承焘先生进行古籍整理的代表作,是对宋代词人姜夔的诗、词、文章进行编年、校对、笺注。全书共包含《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姜白石诗编年笺校》《姜白石从稿辑校》三个部分。夏先生于姜夔研究用力尤多,三编合刊,总名之曰《姜白石集编年笺校》。本书出版,既可资窥白石学术之全,亦可征夏老治白石之勤
【正版现货,一版一印,特价出】姜白石集编年笺校(上、下册)全二册,精装本,竖排繁体,整理点校本,《夏承焘全集》系列之一,夏承焘先生进行古籍整理的代表作,是对宋代词人姜夔的诗、词、文章进行编年、校对、笺注。全书共包含《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姜白石诗编年笺校》《姜白石从稿辑校》三个部分。夏先生于姜夔研究用力尤多,三编合刊,总名之曰《姜白石集编年笺校》。本书出版,既可资窥白石学术之全,亦可征夏老治白石之勤 ¥99.99
【正版现货,一版一印】姜白石集编年笺校(上、下册)全二册,精装本,竖排繁体,整理点校本,本书是《夏承焘全集》系列之一,是夏承焘先生进行古籍整理的代表作,是对宋代词人姜夔的诗、词、文章进行编年、校对、笺注。全书共包含《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姜白石诗编年笺校》《姜白石从稿辑校》三个部分。夏先生于姜夔研究用力尤多,三编合刊,总名之曰《姜白石集编年笺校》。本书出版,既可资窥白石学术之全,亦可征夏老治白石之勤
【正版现货,一版一印】姜白石集编年笺校(上、下册)全二册,精装本,竖排繁体,整理点校本,本书是《夏承焘全集》系列之一,是夏承焘先生进行古籍整理的代表作,是对宋代词人姜夔的诗、词、文章进行编年、校对、笺注。全书共包含《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姜白石诗编年笺校》《姜白石从稿辑校》三个部分。夏先生于姜夔研究用力尤多,三编合刊,总名之曰《姜白石集编年笺校》。本书出版,既可资窥白石学术之全,亦可征夏老治白石之勤 ¥99.90
【正版现货,一版一印】白瑜先生访问记录,《口述历史系列:白瑜先生访问纪录》回顾白瑜先生的政治经历,其中涉及湖南省学生运动、驱张运动,苏俄留学期间国共两党的斗争与合作,国共早期重要政治人物追忆等内容,对苏俄初期政局与建设、国共两党早期政治活动及重要历史事件都有深入的分析。品相好,保证正版图书,库存现货实拍,下单即可发货,可读性强,参考价值高,适合收藏与阅读,非常经典,值得一读,学术价值高,白瑜口述史
【正版现货,一版一印】白瑜先生访问记录,《口述历史系列:白瑜先生访问纪录》回顾白瑜先生的政治经历,其中涉及湖南省学生运动、驱张运动,苏俄留学期间国共两党的斗争与合作,国共早期重要政治人物追忆等内容,对苏俄初期政局与建设、国共两党早期政治活动及重要历史事件都有深入的分析。品相好,保证正版图书,库存现货实拍,下单即可发货,可读性强,参考价值高,适合收藏与阅读,非常经典,值得一读,学术价值高,白瑜口述史 ¥69.00
吴耀宗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吴耀宗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199.00
【正版现货,库存未阅,特价出】越缦堂日记(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册)全18册,共计18本,精装本,据原刻本影印,晚清四大日记之一,《越缦堂日记》是李慈铭积四十年心力,铢积寸累而写成,日记共包括《甲寅日记》《越缦堂日记乙集-壬集》《孟学斋日记》《受礼庐日记》《祥琴室日记》《息荼庵日记》《桃花圣解庵日记》《荀学斋日记》《苟学斋日记后集》
【正版现货,库存未阅,特价出】越缦堂日记(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册)全18册,共计18本,精装本,据原刻本影印,晚清四大日记之一,《越缦堂日记》是李慈铭积四十年心力,铢积寸累而写成,日记共包括《甲寅日记》《越缦堂日记乙集-壬集》《孟学斋日记》《受礼庐日记》《祥琴室日记》《息荼庵日记》《桃花圣解庵日记》《荀学斋日记》《苟学斋日记后集》 ¥1888.00
【正版现货,库存未阅】邓之诚文史札记(上、下册)全二册,精装本,修订本,本书摘录北京大学教授邓之诚先生1933年5月至1959年12的日记,将其中的文史札记、师友往还等内容,进行标点整理,展示邓之诚先生的学术思想、学术成果,记录一个时代的侧影。本书系邓瑞先生对其父亲邓之诚先生二十六年间的日记进行整理而成,时限自1933年5月至1959年冬。邓之诚先生的日记,逐日有记,几乎不间断。品相好,学术价值高
【正版现货,库存未阅】邓之诚文史札记(上、下册)全二册,精装本,修订本,本书摘录北京大学教授邓之诚先生1933年5月至1959年12的日记,将其中的文史札记、师友往还等内容,进行标点整理,展示邓之诚先生的学术思想、学术成果,记录一个时代的侧影。本书系邓瑞先生对其父亲邓之诚先生二十六年间的日记进行整理而成,时限自1933年5月至1959年冬。邓之诚先生的日记,逐日有记,几乎不间断。品相好,学术价值高 ¥119.00
【正版现货,全新未阅,带原装精美函套,非常适合收藏】陈寅恪诗笺释(精装繁体字增订本),全二册,精装本,陈寅恪的著述乃至诗作博大精深,影响深远。陈寅恪研究亦成为海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的显学。本书是目前为止唯一的陈寅恪诗笺注本,具有极高学术水平,初版后,备受各方极高评价,是陈寅恪研究史上的代表作之一。陈寅恪的诗作享誉全国以至海外,向为学术界和读者所推崇。本次注解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学术意义。国内首次注解出版
【正版现货,全新未阅,带原装精美函套,非常适合收藏】陈寅恪诗笺释(精装繁体字增订本),全二册,精装本,陈寅恪的著述乃至诗作博大精深,影响深远。陈寅恪研究亦成为海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的显学。本书是目前为止唯一的陈寅恪诗笺注本,具有极高学术水平,初版后,备受各方极高评价,是陈寅恪研究史上的代表作之一。陈寅恪的诗作享誉全国以至海外,向为学术界和读者所推崇。本次注解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学术意义。国内首次注解出版 ¥388.00
【正版现货,库存未阅,带原装精美函套,适合收藏】陈寅恪诗笺释(精装繁体字增订本),全二册,精装本,陈寅恪的著述乃至诗作博大精深,影响深远。陈寅恪研究亦成为海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的显学。本书是目前为止唯一的陈寅恪诗笺注本,具有极高学术水平,初版出版后备受各方极高的评价,是陈寅恪研究史上的代表作之一。陈寅恪的诗作享誉全国以至海外,向为学术界和读者所推崇。本次注解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学术意义。国内首次注解出版
【正版现货,库存未阅,带原装精美函套,适合收藏】陈寅恪诗笺释(精装繁体字增订本),全二册,精装本,陈寅恪的著述乃至诗作博大精深,影响深远。陈寅恪研究亦成为海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的显学。本书是目前为止唯一的陈寅恪诗笺注本,具有极高学术水平,初版出版后备受各方极高的评价,是陈寅恪研究史上的代表作之一。陈寅恪的诗作享誉全国以至海外,向为学术界和读者所推崇。本次注解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学术意义。国内首次注解出版 ¥365.00
【正版现货,库存未阅】陈寅恪诗笺释(精装繁体字增订本),全二册,精装本,带原装精美函套,适合收藏,陈寅恪的著述乃至诗作博大精深,影响深远。陈寅恪研究亦成为海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的显学。本书是目前为止唯一的陈寅恪诗笺注本,具有极高学术水平,初版出版后备受各方极高的评价,是陈寅恪研究史上的代表作之一。陈寅恪的诗作享誉全国以至海外,向为学术界和读者所推崇。本次注解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学术意义。国内首次注解出版
【正版现货,库存未阅】陈寅恪诗笺释(精装繁体字增订本),全二册,精装本,带原装精美函套,适合收藏,陈寅恪的著述乃至诗作博大精深,影响深远。陈寅恪研究亦成为海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的显学。本书是目前为止唯一的陈寅恪诗笺注本,具有极高学术水平,初版出版后备受各方极高的评价,是陈寅恪研究史上的代表作之一。陈寅恪的诗作享誉全国以至海外,向为学术界和读者所推崇。本次注解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学术意义。国内首次注解出版 ¥350.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吕宗力 著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10
  • 版次 1
  • ISBN 9787308091299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326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启真论丛
【内容简介】
  《汉代的谣言》汉代史籍记载的流言、讹言、妖言、谣言、谶言等,多发生、流传于西汉成、哀、平,东汉桓、灵之世,以及两汉之际、汉魏之际。对历史文献所记载的流言、讹言或“谣言”及其相关语境进行认真考察和研究,将有助于历史学者提示官式文本、主流思维之外的另类真相或史观,解读特定历史时空中的群体心态和社会心理氛围,描绘出更多维、多层、多彩的历史图像,对此类信息的“历史真实性”及其与特定历史语境之间的关系作出更完整的解读。
【作者简介】
吕宗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硕士(1982)、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东亚系哲学博士(1995)。专攻秦汉与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史、制度史、文化史、社会史,以及民间信仰和古典文献。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战国秦汉研究室副主任,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副教授、人文学部署理主任,北京大学一香港科技大学一弗吉尼亚大学联合学院执行院长。主要著作包括《中国民间诸神》(合著)、《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主编)、《日知录集释》(合编)、《陔余丛考》(合编)、《困学纪闻》(合编)、PoweroftheWords:ChenPro一phecyinChinesePolitics,AD265—518,等等。
【目录】
绪言
第一章流言与讹言
第一节流言
一、“管蔡流言”
二、众人流传之言
三、“流言惑众”
第二节讹言
一、诈伪,讹误,变化,流动之言
二、怪诞,妖异之言
三、灾异,社会危机与讹言
第三节汉代官方对流言、讹言的态度及其理论背景

第二章妖言
第一节“妖”字在先秦秦汉文献中的语义
第二节“妖言”在秦汉历史论述中的语义
第三节秦汉史中的妖言案例
一、秦诸生“为訞言以乱黔首”案
二、淮南王刘安“荧惑百姓,妄作妖言”案
三、张寿王“诵不详之辞,作祆言欲乱制度”案
四、眭弘,夏侯胜等的谶言式妖言案
五、杨恽“作为妖言”案
六、甘忠可“汉当更受命”案
七、楚王英造作图谶妖恶大故案
八、以妖言惑众的“妖巫”“妖贼”
第四节汉朝当局对“妖言”的因应之道
一、西汉的严刑峻法
二、东汉层出不穷的“妖恶禁锢”案与当局的四次特赦令
第五节两汉思想界解构“妖言”污名的论述策略
一、颠覆论述策略
二、历史叙事中的论述策略
三、神秘主义论述策略

第三章谣言
第一节歌谣是汉代社会与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民间歌谣在汉代政治思想论述中的独特定位
第三节民间歌谣作为舆论在政治实践中的影响与功用
一、倾听歌谣,顺应民意
二、善用歌谣,操控民意
三、歌谣的政治影响力与局限性
第四节民间舆论与两汉的舆论监督
一、汉代中央对地方行政的监督机制
二、西汉丞相“问疾苦”,刺史采“讹言”,特使“观风俗”
三、东汉的“举谣言”

第四章谶言和谶谣
第一节谶言
一、什么是谶言?
二、谶言的载体
三、谶言的来源
四、皇朝更替,天命转移与谶言论述
五、谶言信仰与汉代社会心态
第二节谶谣
一、元成时期谶谣
二、两汉之际谶谣
三、桓灵时期谶谣
四、灵献时期谶谣
五、谶谣的来源
六、谶谣信仰论述
第三节谶言、谶谣也是谣言

第五章政治神话与民间传说
第一节政治神话
一、开国之君神话
二、继体之君神话
三、刘邦开国神话
第二节民间传说
一、神君传奇
二、“俗说”与“俗言”
第三节神话、传说与谣言

第六章观察与思考
第一节谣言的史料和历史价值
第二节谣言的起源——浮浪不根,不断流动
第三节谣言因何而生,因何而盛?
第四节谣言的表现形式、传播和建构
一、谣言的表现形式
二、谣言的传播和建构
第五节谣言惑众——在传播中凝聚共识
第六节谣言与舆论
一、谣言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从民间歌谣看谣言对公众的影响力及其局限性
三、从民间歌谣看舆论引导
四、谣言与舆论监督
第七节信谣、传谣心态试析
一、“天惑其意,不能自止”?
二、“谣言止于真相”?
三、“谣言止于智者”?
四、谣言凭什么成谶?
第八节如何消解谣言的负面影响——“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附录一纬书与西汉今文经学
附录二东汉碑刻与谶纬神学
附录三感生神话与汉代皇权正当性的论证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