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库存未阅】圣像的修辞:耶稣基督形象在明清民间社会的变迁(图文版),明清基督宗教艺术,尤其是圣经的故事版画,在耶稣会来华后发展显著。本书以“耶稣降诞”故事版画为中心,比照同时期耶稣会士四福音书故事之译述,就圣经图像传译展开实证研究。耶稣降诞故事本身含有圣母童身生子、三位一体、降生救世等教义。艺术创作的“耶稣降生救世”信仰的受容及圣经图像传译与文字汉译之关系,为圣经的故事版画研究的三个面向
  • 【正版现货,库存未阅】圣像的修辞:耶稣基督形象在明清民间社会的变迁(图文版),明清基督宗教艺术,尤其是圣经的故事版画,在耶稣会来华后发展显著。本书以“耶稣降诞”故事版画为中心,比照同时期耶稣会士四福音书故事之译述,就圣经图像传译展开实证研究。耶稣降诞故事本身含有圣母童身生子、三位一体、降生救世等教义。艺术创作的“耶稣降生救世”信仰的受容及圣经图像传译与文字汉译之关系,为圣经的故事版画研究的三个面向
  • 【正版现货,库存未阅】圣像的修辞:耶稣基督形象在明清民间社会的变迁(图文版),明清基督宗教艺术,尤其是圣经的故事版画,在耶稣会来华后发展显著。本书以“耶稣降诞”故事版画为中心,比照同时期耶稣会士四福音书故事之译述,就圣经图像传译展开实证研究。耶稣降诞故事本身含有圣母童身生子、三位一体、降生救世等教义。艺术创作的“耶稣降生救世”信仰的受容及圣经图像传译与文字汉译之关系,为圣经的故事版画研究的三个面向
  • 【正版现货,库存未阅】圣像的修辞:耶稣基督形象在明清民间社会的变迁(图文版),明清基督宗教艺术,尤其是圣经的故事版画,在耶稣会来华后发展显著。本书以“耶稣降诞”故事版画为中心,比照同时期耶稣会士四福音书故事之译述,就圣经图像传译展开实证研究。耶稣降诞故事本身含有圣母童身生子、三位一体、降生救世等教义。艺术创作的“耶稣降生救世”信仰的受容及圣经图像传译与文字汉译之关系,为圣经的故事版画研究的三个面向
  • 【正版现货,库存未阅】圣像的修辞:耶稣基督形象在明清民间社会的变迁(图文版),明清基督宗教艺术,尤其是圣经的故事版画,在耶稣会来华后发展显著。本书以“耶稣降诞”故事版画为中心,比照同时期耶稣会士四福音书故事之译述,就圣经图像传译展开实证研究。耶稣降诞故事本身含有圣母童身生子、三位一体、降生救世等教义。艺术创作的“耶稣降生救世”信仰的受容及圣经图像传译与文字汉译之关系,为圣经的故事版画研究的三个面向
  • 【正版现货,库存未阅】圣像的修辞:耶稣基督形象在明清民间社会的变迁(图文版),明清基督宗教艺术,尤其是圣经的故事版画,在耶稣会来华后发展显著。本书以“耶稣降诞”故事版画为中心,比照同时期耶稣会士四福音书故事之译述,就圣经图像传译展开实证研究。耶稣降诞故事本身含有圣母童身生子、三位一体、降生救世等教义。艺术创作的“耶稣降生救世”信仰的受容及圣经图像传译与文字汉译之关系,为圣经的故事版画研究的三个面向
  • 【正版现货,库存未阅】圣像的修辞:耶稣基督形象在明清民间社会的变迁(图文版),明清基督宗教艺术,尤其是圣经的故事版画,在耶稣会来华后发展显著。本书以“耶稣降诞”故事版画为中心,比照同时期耶稣会士四福音书故事之译述,就圣经图像传译展开实证研究。耶稣降诞故事本身含有圣母童身生子、三位一体、降生救世等教义。艺术创作的“耶稣降生救世”信仰的受容及圣经图像传译与文字汉译之关系,为圣经的故事版画研究的三个面向
  • 【正版现货,库存未阅】圣像的修辞:耶稣基督形象在明清民间社会的变迁(图文版),明清基督宗教艺术,尤其是圣经的故事版画,在耶稣会来华后发展显著。本书以“耶稣降诞”故事版画为中心,比照同时期耶稣会士四福音书故事之译述,就圣经图像传译展开实证研究。耶稣降诞故事本身含有圣母童身生子、三位一体、降生救世等教义。艺术创作的“耶稣降生救世”信仰的受容及圣经图像传译与文字汉译之关系,为圣经的故事版画研究的三个面向
  • 【正版现货,库存未阅】圣像的修辞:耶稣基督形象在明清民间社会的变迁(图文版),明清基督宗教艺术,尤其是圣经的故事版画,在耶稣会来华后发展显著。本书以“耶稣降诞”故事版画为中心,比照同时期耶稣会士四福音书故事之译述,就圣经图像传译展开实证研究。耶稣降诞故事本身含有圣母童身生子、三位一体、降生救世等教义。艺术创作的“耶稣降生救世”信仰的受容及圣经图像传译与文字汉译之关系,为圣经的故事版画研究的三个面向
  • 【正版现货,库存未阅】圣像的修辞:耶稣基督形象在明清民间社会的变迁(图文版),明清基督宗教艺术,尤其是圣经的故事版画,在耶稣会来华后发展显著。本书以“耶稣降诞”故事版画为中心,比照同时期耶稣会士四福音书故事之译述,就圣经图像传译展开实证研究。耶稣降诞故事本身含有圣母童身生子、三位一体、降生救世等教义。艺术创作的“耶稣降生救世”信仰的受容及圣经图像传译与文字汉译之关系,为圣经的故事版画研究的三个面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库存未阅】圣像的修辞:耶稣基督形象在明清民间社会的变迁(图文版),明清基督宗教艺术,尤其是圣经的故事版画,在耶稣会来华后发展显著。本书以“耶稣降诞”故事版画为中心,比照同时期耶稣会士四福音书故事之译述,就圣经图像传译展开实证研究。耶稣降诞故事本身含有圣母童身生子、三位一体、降生救世等教义。艺术创作的“耶稣降生救世”信仰的受容及圣经图像传译与文字汉译之关系,为圣经的故事版画研究的三个面向

圣像画的叙事功能在于向大众宣讲教义和福传故事,与欧洲流传的基督宗教布道经典文本互动,形成渐趋模式化的图文传译。本文意图透过耶稣降诞故事版画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中文圣经的多元文本及其社会文化处境。晚清民国时期,圣像几度翻印,仍不失为天主教劝谕、布道、宣教的重要手段,圣经新约四福音书叙述耶稣生平故事。路加福音重于耶稣出生前的叙事,核心人物是玛利亚;马太福音故事多发生在耶稣降诞后,焦点在约瑟, 品相好。

78 全新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褚潇白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26

上书时间2023-07-28

立正图书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最新上架
【正版现货,一版一印,特价出】四川基督教资料辑要,本资料包括基督宗教中天主教(Roman CatholicChurch)、基督教(Protestantism)两大教派从清代乾隆年间至20世纪后期在四川活动的历史资料,时间跨度超过了300年,范围基本上覆盖了原四川全省(包括今重庆市)各地,涉及汉族、彝族、羌族及藏族等不同民族的部分民众。本资料集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清代中叶四川天主教资料辑要,品相好
【正版现货,一版一印,特价出】四川基督教资料辑要,本资料包括基督宗教中天主教(Roman CatholicChurch)、基督教(Protestantism)两大教派从清代乾隆年间至20世纪后期在四川活动的历史资料,时间跨度超过了300年,范围基本上覆盖了原四川全省(包括今重庆市)各地,涉及汉族、彝族、羌族及藏族等不同民族的部分民众。本资料集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清代中叶四川天主教资料辑要,品相好 ¥149.90
寻找·苏慧廉:一名欧洲传教士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在中国的故事,修订版,精装图文版,带书衣,沈迦凭一己之力,历时六年,走访苏慧廉生活过的地方,找遍英美各大图书馆,利用口述和各种现存的档案文献资料,完整地书写了作为传教士、学者的苏慧廉精彩纷呈起伏跌宕的一生,还原了近代基督教在华的曲折传布、接受、互动生长的过程,也以苏慧廉一家这个个体的经历牵引出当时的一些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品相好,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寻找·苏慧廉:一名欧洲传教士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在中国的故事,修订版,精装图文版,带书衣,沈迦凭一己之力,历时六年,走访苏慧廉生活过的地方,找遍英美各大图书馆,利用口述和各种现存的档案文献资料,完整地书写了作为传教士、学者的苏慧廉精彩纷呈起伏跌宕的一生,还原了近代基督教在华的曲折传布、接受、互动生长的过程,也以苏慧廉一家这个个体的经历牵引出当时的一些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品相好,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69.90
【正版现货,一版一印】寻找·苏慧廉:一名欧洲传教士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在中国的故事(修订版),图文版,精装本,带书衣,温州基督教历史人物,苏慧廉评传,作者沈迦凭一己之力,历时六年,走访苏慧廉生活的地方,找遍英美各大图书馆,利用口述和各种现存的档案文献资料,完整书写作为传教士、学者的苏慧廉精彩纷呈起伏跌宕的一生,还原近代基督教在华的曲折传布、接受、互动生长的过程,品相好,保证正版图书,库存现货实拍
【正版现货,一版一印】寻找·苏慧廉:一名欧洲传教士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在中国的故事(修订版),图文版,精装本,带书衣,温州基督教历史人物,苏慧廉评传,作者沈迦凭一己之力,历时六年,走访苏慧廉生活的地方,找遍英美各大图书馆,利用口述和各种现存的档案文献资料,完整书写作为传教士、学者的苏慧廉精彩纷呈起伏跌宕的一生,还原近代基督教在华的曲折传布、接受、互动生长的过程,品相好,保证正版图书,库存现货实拍 ¥79.00
中国基督宗教史 一种跨文化视野(图文版),635-1949年,本书将编年史和专题史相结合,在跨文化的视野下深入考察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涉及政教关系、文化侵略、文化交流、福音传道及基督教的社会服务、教育、本色化、处境化等问题。该书进而指出,传递者和接收者影响力的消长最终成就了基督教的中国化,这一变化证明中国不是一个封闭的国家,新的东西即便是与本土文化存在很大差异的基督教,也能成为中国化基督教
中国基督宗教史 一种跨文化视野(图文版),635-1949年,本书将编年史和专题史相结合,在跨文化的视野下深入考察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涉及政教关系、文化侵略、文化交流、福音传道及基督教的社会服务、教育、本色化、处境化等问题。该书进而指出,传递者和接收者影响力的消长最终成就了基督教的中国化,这一变化证明中国不是一个封闭的国家,新的东西即便是与本土文化存在很大差异的基督教,也能成为中国化基督教 ¥119.00
【正版现货,一印一印】中国基督宗教史研究(635~1949):一种跨文化视野,精装本,第一篇 编年史,第二篇 专题史,本书是中西学者共同合作撰写中国基督教史的一次尝试,旨在借鉴并融合过去30年所涌现之中西研究方式及成果。通过编年史和专题史两个部分,力图呈现一部可读性、准确性、跨学科性兼备的中国基督教史读本,帮助我们更好地体认基督教中国化的历史现象。将编年史和专题史相结合,在跨文化的视野下深入考察
【正版现货,一印一印】中国基督宗教史研究(635~1949):一种跨文化视野,精装本,第一篇 编年史,第二篇 专题史,本书是中西学者共同合作撰写中国基督教史的一次尝试,旨在借鉴并融合过去30年所涌现之中西研究方式及成果。通过编年史和专题史两个部分,力图呈现一部可读性、准确性、跨学科性兼备的中国基督教史读本,帮助我们更好地体认基督教中国化的历史现象。将编年史和专题史相结合,在跨文化的视野下深入考察 ¥118.00
【正版现货,库存未阅】历史的苦心,在现代史学发展过程中,陈寅恪以独特的方法拓展史学研究的疆域。特点有三:以象征证据,包括典故、文本写作机制和不言自明的行为方式,推论和还原历史现场;强调“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重建古人面对各种情境时种种可能的做法以及表达的意向,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根据自己对现实的真切感受,在历史中寻求历史的教训,赋予现实情感,在史中求史识”
【正版现货,库存未阅】历史的苦心,在现代史学发展过程中,陈寅恪以独特的方法拓展史学研究的疆域。特点有三:以象征证据,包括典故、文本写作机制和不言自明的行为方式,推论和还原历史现场;强调“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重建古人面对各种情境时种种可能的做法以及表达的意向,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根据自己对现实的真切感受,在历史中寻求历史的教训,赋予现实情感,在史中求史识” ¥83.00
【正版现货,一版一印】历史的苦心,在现代史学发展过程中,陈寅恪以独特的方法拓展史学研究的疆域。特点有三:以象征证据,包括典故、文本写作机制和不言自明的行为方式,推论和还原历史现场;强调“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重建古人面对各种情境时种种可能的做法以及表达的意向,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根据自己对现实的真切感受,在历史中寻求历史的教训,赋予现实情感,在史中求史识”
【正版现货,一版一印】历史的苦心,在现代史学发展过程中,陈寅恪以独特的方法拓展史学研究的疆域。特点有三:以象征证据,包括典故、文本写作机制和不言自明的行为方式,推论和还原历史现场;强调“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重建古人面对各种情境时种种可能的做法以及表达的意向,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根据自己对现实的真切感受,在历史中寻求历史的教训,赋予现实情感,在史中求史识” ¥79.00
【正版现货,库存未阅】论语遇上圣经: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正面交会,基督教与儒家之对话的理论探讨已有所建树,但实际步骤尚待加强,本书及《论语》《圣经》对读活动即是这一工程的重要尝试。作者沉潜于《论语》与《圣经》的妙语金句之中,对东西方的这两大经典做了独特的对比与透视,相互参照,彼此发明,尤其力挺《论语》之普世价值。品相好,保证正版图书,库存现货实拍,下单即可发货,可读性强,参考价值高,适合收藏与阅读
【正版现货,库存未阅】论语遇上圣经: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正面交会,基督教与儒家之对话的理论探讨已有所建树,但实际步骤尚待加强,本书及《论语》《圣经》对读活动即是这一工程的重要尝试。作者沉潜于《论语》与《圣经》的妙语金句之中,对东西方的这两大经典做了独特的对比与透视,相互参照,彼此发明,尤其力挺《论语》之普世价值。品相好,保证正版图书,库存现货实拍,下单即可发货,可读性强,参考价值高,适合收藏与阅读 ¥198.00
【正版现货,全新未阅】陈垣集(新版),布面精装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文选,陈援庵文选,本集收录元也里可温教考、回回教入中国史略、〈切韵〉与鲜卑、商朝与殷朝、佛牙故事等40多篇文章。是一代史学大师陈垣(援庵)先生的学术著作精选集,陈援庵先生与陈寅恪先生并称“史学二陈”,陈在元史、历史文献学、宗教史等领域皆有精深研究,留下十几种专著、百余篇论文的丰富遗产,陈垣字援庵,中国杰出历史学、宗教史学家、教育家
【正版现货,全新未阅】陈垣集(新版),布面精装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文选,陈援庵文选,本集收录元也里可温教考、回回教入中国史略、〈切韵〉与鲜卑、商朝与殷朝、佛牙故事等40多篇文章。是一代史学大师陈垣(援庵)先生的学术著作精选集,陈援庵先生与陈寅恪先生并称“史学二陈”,陈在元史、历史文献学、宗教史等领域皆有精深研究,留下十几种专著、百余篇论文的丰富遗产,陈垣字援庵,中国杰出历史学、宗教史学家、教育家 ¥83.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褚潇白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3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95550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5页
  • 字数 320千字
【内容简介】
  《圣像的修辞:耶稣基督形象在明清民间社会的变迁》以符号人类学为主要方法,探讨明清时期基督教和反基督教绘画中耶稣基督形象的呈现形态及其人类学意识。《圣像的修辞:耶稣基督形象在明清民间社会的变迁》力图呈现如下三个层面的内涵:首先,基督教绘画中耶稣基督形象的符号形式;其次,各种不同形式之耶稣基督形象的符号微调过程;最后,通过分析种种耶稣基督形象的表现方式,呈现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大变动时代不同社会群体的人类学意识。《圣像的修辞:耶稣基督形象在明清民间社会的变迁》较细致地分析了基督教绘画艺术的赋予形式,尤其是它所基于的民俗文化折射在耶稣基督形象上的要素,以显示各种不同形态基督教绘画的特殊的修辞学含义。
【作者简介】
褚潇白,浙江海宁人, 1978 年初夏生于上海徐家汇。复旦大学文艺学(西方美学)硕士,艺术人类学博士。
研究方向:宗教文化的符号人类学解读、民族地区传统知识研究。
主要论文:
1 、《拜占庭圣像画中的精神性动感》,《社会科学》, 2002 年第 9 期;
2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佛寺文化与植物多样性保护》,《佛教文化》, 2007 年第 3 期;
3 、《记忆·对话·真理性意味——由独龙族文面习俗研究现状引发的困惑与反思》,《云南社会科学》, 2007 年第 5 期;
4 、《反观与超越——拜占庭圣像画中基督形象的本体论意义》,《人文艺术》第七辑, 2007 年 12 月,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宗教类) 2008 年第 6 期;
5 、《“禅学研究”与“禅学体修”》,《法音》, 2008 年第 4 期;
6 、《从埃及亡灵画到拜占庭圣像画》,《世界宗教文化》, 2008 年第 4 期;
7 、《佛教造像与慈悲之美》,《佛教文化》, 2008 年第 5 期;
8 、《儒家与基督教伦理中的“诚信”与人格》,《中国宗教》, 2008 年 9 月;
9 、《论云南省德钦县佳碧村传统藏族民居的风格与改良》,《中国藏学》, 2009 年第 4 期;
10 、《社会反常与文化应激中的艺术创作——试析北平辅仁大学基督宗教图像本土化尝试( 1930-1949 )》,《基督教思想评论》, 2009 年 8 月;
11 、《明清之际中国基督教绘画中的基督形象》,《神学美学》第三辑, 2009 年 10 月;
12 、《弗洛罗夫斯基的文化神学及其历史方式》,《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 2009 年 12 月;

其他:
1 、翻译作品:儿童文学《公主与妖魔》(乔治·麦克唐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
2 、《云南中甸藏族自治区民居现状调查报告》,云南生物多样性及传统知识保护协会, 2007 ;
3 、《上海天主教现状调查报告》、《上海基督教现状调查报告》(荣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宗教与和谐社会”调查项目“突出贡献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008 ;
4 、“生物多样性与传统知识丛书”《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民族地区保护与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传统技术》(副主编、主笔),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9
【目录】
读褚潇白《圣像的修辞》



致谢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主题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素材

第一章 明末至清中叶基督教艺术中的耶稣基督形象

第一节 耶稣基督画像的展现及反应

一 基督宗教画像的流布方式

二 反应

第二节 从祈福标记到宗教符号

一 无名者耶稣基督

二 《程氏墨苑》的成年基督

第三节 符号的意义扭结与呈现

一 十字架与救赎

二 《诵念珠规程》与《天主降生出像经解》中的十字架耶稣

第四节 符号表现形式的微调

第二章 内地会传教画的耶稣基督形象

第一节 耶稣基督形象的制作者

第二节 寓言叙事的中心与边缘

第三节 寓言叙事中的救赎母题

第三章 太平天国运动的耶稣基督形象

第一节 天兄耶稣之所指

一 奇梦叙述中的天兄耶稣

二 拜上帝教的神功崇拜

第二节 天兄耶稣之谱系

一 家族伦理与人间基督

二 差遣的单数形式

三 差遣的复数形式

第三节 天兄耶稣之经世

一 差遣的经世特征:代赎

二 差遣之空间性分析视野中的耶稣基督形象

三 差遣之时间性分析视野中的耶稣基督形象

第四章 19世纪反教漫画中的耶稣基督形象

第一节 民俗性符号的二元结构

一 乡绅群体话语的符号学分析

二 反教画中符号的身份分析

第二节 强化二元性符号结构的外在要素

一 耶稣符号的情绪分析

二 二元结构斥力之加深

第三节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耶稣基督形象(一)

一 “非基督徒/基督徒”和“人/兽”之二元对峙

二 猪作为符号的权力疆界分析

三 民间传言的符号方式

第四节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耶稣基督形象(二)

一 清末教案:非理性背后之理性

二 反教运动的知识论基础

第五节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耶稣基督形象(三)

第五章 《天路历程》中文版的耶稣基督形象

第一节 《天路历程》的民族志修辞学(一)

一 《天路历程》的民族志形式

二 《天路历程》不同版本的修辞学

第二节 《天路历程》的民族志修辞学(二)

一“门”的隐喻性转义

二 《天路历程》之章回体叙事

第三节 《天路历程》的民族志修辞学(三)

第四节 《天路历程》的本体性修辞学

第五节 《天路历程》的本土性修辞学

第六章 土山湾画馆与耶稣基督形象

第一节 耶稣基督形象和美的深描

一 耶稣基督形象的深描

二 美的形式之情景相关分析

第二节 耶稣基督形象的空间形式重塑

第三节 耶稣基督形象的内在空间形式

第四节 耶稣基督形象的外在空间形式

一 耶稣基督形象与有位格的人

二 美的符号与记忆的治疗

结论

第一节 耶稣基督形象的变形:本土性意识的多维呈现

一 主动方变形

二 接收方变形

第二节 代赎意识与自我救赎意识:变形过程中的张力

第三节 还原为本土性意识的本土化问题

参考文献

中英文摘要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