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福建文脉丛书(全456册 原箱装)
¥
290070
6.4折
¥
450000
全新
仅1件
作者刘曙初, 吴伯雄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ISBN9787540256920
出版时间2019-12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450000元
货号2404
上书时间2024-03-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文脉,即文化的发展脉络。中华民族在代代相承中创造了光辉而悠久的中华文脉。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山川地理、风俗人情和社会发展等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若干特色鲜明的区域文脉。这些区域文脉既拥有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历史记忆,又具有彼此不同的突出个性,共同组成中华文脉的洪流。福建文脉就是这些区域文脉中的重要一支。
福建位于中华大地的东南,西北背靠武夷山,东部面朝东海,属于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三明市万寿岩遗址表明,早在十八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福建区域内就有人类活动。此后经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福建的历史绵延向前。秦汉时期,闽越族在此建立闽越国,至元封元年(前一一○)爲汉武帝所灭。从汉代开始,北方汉人不断移民入闽,促进了区域的社会发展。唐宋以来,随着海上交通的兴起,福建成爲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连接中国与世界,东南亚、阿拉伯、波斯、印度等域外文明在此留下了诸多印记。进入近代,随着中国被迫卷入世界现代化进程,福建因爲特殊的地理位置,较早开放门户,得风气之先,迈出追求现代化的步伐。
在漫长的历史中,福建形成了深厚而独特的文脉。隋唐五代时期,在中国经济中心南迁的大趋势下,大量北方人士迁闽,李椅、常衮等地方官重视文教,兴办学校,福建文化初露峥嵘。至宋代,福建文化大放光彩,一跃而成爲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有宋一代福建进士约七千人,占宋代进士总数的五分之一,有五十一位闽人担任宰执【一】。因此,时人称: 『今世之言衣冠文物之盛,必称七闽』【二】。明清时期福建文化与时俱进。明代福建进士两千一百一十六人,在全国位居第四,按每百万人口的进士数计算,则高居全国第一【三】清代福建进士一千三百九十九人,在全国位 居第八,按每百万人口的进士数计算,则与河北并列全国第二【四】近代以来,福建文化经历中西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再次迎来高峰,涌现了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林则徐、沈葆桢、严复等人。
在福建文脉中,宋明时期的理学熠熠生辉,引人瞩目,在理学史乃至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北宋中期,海滨四先生陈襄、陈烈、周希孟、郑穆在闽中提倡儒道,转移风气。至北宋后期,理学宗师程颢、程颐的四大弟子中游酢和杨时都是福建人,尤其杨时自洛返闽,广收门徒,创立道南学派,成爲洛学到闽学的过渡。北宋末至南宋前期,胡安国、胡宪、胡寅、胡宁、胡宏叔侄父子传经说理,衍生湖湘学派。与此同时还有程颐的弟子王苹、三传弟子林光朝,二人论学都有重视 『心』的倾向,是江西陆九龄、陆九渊心学的先声。
道南学派的南剑三先生杨时、罗从彦、李侗师徒前后相承,至南宋中期,李侗的弟子朱熹从福建登上历史舞台,博采衆家,融会贯通,创立了体大思精的思想体系,成爲理学的集大成者。在朱熹的影响下,福建涌现了很多理学家,他们讲学著述,薪火相传。南宋后期,蔡元定、蔡沈、黄榦、陈淳、真德秀等弘扬朱熹学说,各有发挥。
元代朱熹的学说受到统治者的高度推崇,皇庆二年(一三一三)六月,元仁宗下诏各地将朱熹等人从祀孔庙,十一月又下诏恢复科举,指定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爲标准参考书,此举标志着朱子学成爲国家的统治思想。而在福建本地,熊禾、陈普、吴海等设帐乡间,传授朱子理学,延续朱子理学在福建的法脉。
明初爲了统一思想,巩固统治,成帝下令以朱熹的四书学著作爲基础编修《四书大全》,此书是明代科举取士的标准书,也是明代四书学的奠基性著作,成爲儒学从五经之学到四书之学的转折点。来自福建建安(今建瓯)的杨荣是主要纂修官之一,爲朱熹理学的流传作出了重要贡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