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正版全新,绝无盗版,可开发票

89.9 5.7折 159 全新

库存8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1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5-21

石坪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1
  • 版次 1
  • ISBN 9787111694090
  • 定价 15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0页
  • 字数 342.000千字
【内容简介】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基于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分析,从智能网联汽车概述、系统功能仿真测试、关键零部件测试、整车测试、信息安全测试、功能安全测试6方面系统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技术及评价方法,提供了现阶段较为完整的测试链条的技术解析和特点分析;同时,针对系统级和整车级的评价给出了成体系的评价方法及相应的评价指标。本书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联合同济大学教授陈虹等共同编写,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主审。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对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开展设计验证、产品测试,以及相关政府主管机构研究制定标准具备较高的参考价值,对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科研工作者、检测认证行业从业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学生也有较大参考作用。
【作者简介】
陈虹教授,1997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主攻预测优化控制与汽车控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空天智能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特聘专家,曾任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倡议并推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创建车辆控制与智能化专业委员会,并担任首任专委会主任。

先后主持973课题,基金委重大、重点和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项目20余项;提出准无限时域非线性及动态博弈预测控制方法,单篇SCI他引超400次,为该领域经典文献;提出汽车悬架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使系统在满足安全性前提下提高乘坐舒适性,单篇SCI他引超100次;提出了感知决策延时和图像不清/丢帧的特征建模方法,研制了红旗HQ430智能驾驶模拟系统;提出了汽车系统的数据/机理混合建模、控制与评价方发,成功应用于稳定性控制和换挡控制等汽车电控系统的研发与测试。
【目录】


前言

第1章智能网联汽车概述/

1.1智能网联汽车概况/

1.1.1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概念/

1.1.2智能网联汽车国内外发展历程/

1.1.3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技术/

1.1.4智能网联汽车的主要特点/

1.2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评价/

1.2.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的意义和必要性/

1.2.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的体系理论/

1.3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智能网联汽车的系统功能仿真测试/

2.1测试场景库/

2.1.1测试场景/

2.1.2测试场景构建/

2.1.3测试场景库的应用/

2.2基于软件在环的智能网联汽车仿真测试/

2.2.1测试环境模型/

2.2.2整车模型/

2.2.3环境感知系统模型/

2.2.4Panosim仿真测试应用/

2.2.5软件在环虚拟仿真测试技术/

2.3基于硬件在环的智能网联汽车仿真测试/

2.3.1环境感知系统的硬件在环测试/

2.3.2控制执行系统的硬件在环测试/

2.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测试/

3.1毫米波雷达/

3.1.1产业现状/

3.1.2毫米波雷达技术简介/

3.1.3毫米波雷达测试/

3.2激光雷达性能测试/

3.2.1激光雷达发展历程/

3.2.2激光雷达传感技术的定义及分类/

3.2.3激光雷达传感技术的工作原理/

3.2.4激光雷达传感技术的特点/

3.2.5激光雷达性能测试/

3.3车载摄像头的测试/

3.3.1车载摄像头发展现状/

3.3.2车载摄像头相关标准/

3.3.3车载摄像头测试/

3.4定位模块性能测试/

3.4.1车辆高精度定位系统简介/

3.4.2导航定位国内外标准情况/

3.4.3定位性能测试/

3.4.4精度定位技术发展方向探讨/

3.5车载通信终端/

3.5.1蓝牙、Wi-Fi性能测试/

3.5.2基于LTE-V2X的车载信息交互系统性能测试/

3.6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

3.6.1产业现状/

3.6.2工作原理/

3.6.3标准及政策现状/

3.6.4ETC OBU测试/

3.7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智能网联汽车的整车测试/

4.1整车硬件在环测试/

4.1.1封闭场地整车硬件在环测试/

4.1.2转鼓平台整车硬件在环测试/

4.1.3整车硬件在环测试的意义/

4.2封闭测试场地的构建/

4.2.1封闭测试场地的场景柔性构建/

4.2.2封闭测试场地的道路环境设计/

4.2.3封闭测试场地的气象条件模拟/

4.2.4封闭测试场地的V2X路侧系统/

4.3封闭测试场地的测试/

4.3.1封闭测试场地的测试项目/

4.3.2封闭测试的测试仪器/

4.3.3封闭测试的测试方法/

4.4开放道路测试/

4.4.1开放道路测试概述/

4.4.2开放道路测试的测试设备/

4.4.3开放道路测试的测试方法/

4.5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智能网联汽车的信息安全测试/

5.1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概述/

5.1.1基于统计分析的入侵检测方法/

5.1.2基于预定义规则的入侵检测方法/

5.2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威胁分析/

5.2.1终端层安全风险/

5.2.2传输通道安全风险/

5.2.3云平台安全威胁/

5.3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关键技术/

5.3.1汽车安全技术/

5.3.2移动终端安全技术/

5.3.3通信网络安全技术/

5.3.4信息服务平台安全技术/

5.3.5数据安全保护技术/

5.4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测试方法/

5.4.1符合性测试/

5.4.2渗透测试/

5.5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评价方法/

5.5.1赋权方法调查/

5.5.2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5.6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智能网联汽车的功能安全测试/

6.1功能安全概念阶段/

6.1.1相关项定义/

6.1.2危害分析和风险评估/

6.1.3功能安全概念/

6.2ALKS的功能安全分析/

6.2.1相关项定义/

6.2.2HARA分析/

6.2.3安全目标/

6.3ALKS的功能安全测试准备/

6.3.1测试内容和目的/

6.3.2测试准备/

6.4ALKS的功能安全测试/

6.4.1测试场景/

6.4.2测试步骤/

6.5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智能网联汽车系统级和整车级评价方法/

7.1系统级评价方法/

7.2整车级评价方法/

7.2.1智能网联汽车整车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7.2.2智能网联汽车评价目的及意义/

7.2.3智能网联汽车评价方法流程分析/

7.2.4智能网联汽车评价指标框架/

7.2.5安全性评价/

7.2.6舒适性评价/

7.2.7能效评价/

7.2.8SAW智能度评价/

7.3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