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新书
¥ 82.3 6.4折 ¥ 128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秦永洲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ISBN9787516827505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28元
货号29349469
上书时间2024-12-16
社会风俗是历代相沿积久、约定俗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的总和,也是人们在衣食住行、婚丧生老、岁时节庆、生产活动、儒学思想、文化娱乐等方面广泛的行为规范。它是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的物质生活、科学文化、价值观念、文化心理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映。
一
关于风俗,中国古代有“风”“风俗”“民风”“习俗”“谣俗”等说法。
《尚书·舜典》称:“诗言志,歌咏言。”诗和歌,就是要把自己的意志、言论表达出来。上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永(咏)歌”即是此意。
《诗·魏风·园有桃》云:“我歌且谣。”东汉郑玄笺曰:“曲和乐曰歌,徒歌曰谣。”
歌是一种有宫商曲调,配以钟石管弦伴奏的诗,或者是没有伴奏,但有曲调的清唱。古代“民歌之曰”之类的歌,在一般场合下都没有管弦伴奏,即使在祭祀、乡饮等隆重场合下,高层统治者的歌有时也不用管弦。汉高祖入宗庙,“独上歌,不以管弦乱人声,欲在位者遍闻之,犹古《清庙》之歌也”〔1〕。汉高祖的歌和祭祀周文王的《清庙》之歌没有管弦,但都称作歌。齐庄公到崔杼家与棠姜偷情,“拊楹而歌”〔2〕;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3〕齐国孟尝君的食客冯驩弹剑歌曰:“长铗归乎!”〔4〕显然都没有伴奏。
《左传·僖公五年》载:“童谣云:‘丙之晨,龙尾伏辰。’”孔颖达疏曰:“徒歌谓之谣,言无乐而空歌,其声逍遥然也。”谣是没有宫商曲调,但有节奏的顺口溜。
从上述“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来看,手的动作称作“舞”,脚的动作称作“蹈”,都是用来帮助表达语言的,也是“风”的组成部分。
严格讲,风俗和民俗的含义并不完全一致。民俗的说法缺了“风”这一块内容。现代民俗学作为学科性用语,是北京大学 1922 年创办《歌谣》周刊时,在发刊词中根据英语“Folklore”确立的,这个“民俗”虽在中国古代已广为人知,但作为一个外来语,应该也涵盖了风和俗两种含义。
在实际运用中,“风”和“俗”往往混同为一个概念了。《汉书·王吉传》讲:“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户异政,人殊服。”《汉书·五行志下之上》载:“夫天子省风以作乐”,东汉应劭注:“‘风’,土地风俗也。”这里的“风”和“俗”,指的都是风俗。
二
关于社会风俗的特点,许多民俗学专家都做过系统论述,笔者在此挂一漏万,仅谈自己一得之浅见。
(一)社会风俗属于俗文化
在20世纪的文化研究中,又把文化分为雅文化和俗文化。雅文化是一种自觉的、表现为典籍形态的思想体系,流行于知识层次较高的阶层,对社会的影响深刻而狭窄。俗文化以世俗生活为中心,是民众自发的、无意识的文化心理,对社会的影响肤浅而广泛。
二者之间,只有形式上的自觉思想体系与民众直观体认,典籍形态与世俗传承的区别,实际上雅中有俗、俗中有雅,由俗到雅,由雅到俗。《论语》《孟子》中的语录不仅记载于典籍,也被世俗传诵。《诗经》原本是当时的民谣俚曲,亦即上述的“风”,后世竟成为儒家的经典。
雅俗文化之间存在一种双向互动关系,它与各种思想理论体系间互相吸收不同,具有矛盾组合性的种种特征。
,非逻辑性和多元兼容性。雅文化中矛盾对立的价值观念,抵牾相悖的思想命题,可以同时被俗文化选择和认同。孔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与墨子的“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在饮食风俗中并行不悖,而蕴涵的基本文化精神却又是一致的。
第二,雅俗文化互动中的创造性。雅文化的思想内容一旦渗透到民间,经过民众的直观体认,往往赋予更深刻的内涵和更准确的把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俗语,比孔子“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的表述,更为简明而精准。
第三,渐进而稳固的传承性。文化的真正的存在价值和真实的生命力在于俗文化。在儒学被排斥,墨学中衰的时代,社会风俗仍始终不渝地运载着儒墨思想的基本精神。所谓“礼失求诸野”,即指此。
第四,渗透的广泛性和承载的无意识性。雅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的君子品格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甚至影响到那些杀人越货的江洋大盗和黑社会集团,形成了“盗亦有道”,讲求江湖信义等荒谬而合理的江湖道德品格,而杀人不眨眼的李逵放掉有“孝顺之心”的李鬼,还给了他十两银子,并没认识到这是传承了儒家的孝道。
第五,雅文化对俗文化的制控性。两千年来,作为正统统治思想的儒学始终控制着社会风俗的发展方向。孔子的“移风易俗”为历代统治者奉行不悖,“子曰”成为判定一切是非的标准。
(二)社会风俗是一种普遍的道德维存力量
除行政、法律手段外,包括计划经济时代在内的道德维存力量主要有四个:,追求个体品格完善的道德自律;第二,社会舆论监督力量的他律;第三,朝廷、政府表彰、旌扬等道德回报机制的激励;第四,互利、互惠的道德等价交换。这四种维存力量都属于社会风俗的范畴。
儒家思想很早就提出了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廉、温、良、俭、让、恭、宽、敏、惠等伦理道德素质。社会风俗不断承接着儒家雅文化层次规范化的引导,将其落实到世俗社会。仅以饮食为例,讲座次、举案齐眉是礼;食君禄、报王恩是忠;吃饭穿衣敬父母是孝;宣传孔融让梨是悌;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饭千金是信义;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食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折腰是廉节。岁月的推移又不断增加着风俗的约束力和权威性,使它成为一种强固的社会舆论监督力量,一方面激励着人们加强个体品格的自律,抑制着社会公德的沦丧;另一方面,一些陈规陋俗也摧残着人们的心灵,束缚着人们的正当行为。
所以中国传统道德的真正存在价值在于社会风俗之中,在俗文化层次无不流动着雅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国国情根的呼唤。
(三)越往远古,社会风俗就越是国家政治的组成部分
早出现的媒人是国家法定的官员,《周礼》中的“媒氏”,齐国的“掌媒”,都是官媒。齐国的掌媒负责“合独”,是齐国的“九惠之教”之一。设立媒妁是行的婚姻法,它与安定民生、培养税源、富国强兵的统治政策联系在一起,亦即它是一种政府行为。公元前 651 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订立的盟约竟然有“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其中,“诛不孝”“无以妾为妻”,都属于社会风俗的内容。
不光是婚姻,其他风俗莫不如此。如岁时节庆,《尚书·舜典》孔颖达疏曰:“节气晦朔,皆天子颁之。”古代祭祀是政治权力的象征,“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西周的五礼吉、凶、军、宾、嘉等,都是国家制定的有关风俗方面的礼制。后来衣食住行、婚丧生老等方面的风俗都是那时奠定的,因此本书把它称作“礼俗”。
中国古代社会前期的统治者都深知移风易俗、观览风俗的重要性,不同程度地保留着远古氏族民主遗风。
《管子·正世》载:“料事务,察民俗。”
《礼记·王制》载,天子“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
《汉书·艺文志》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证也。”
(四)远古的社会风俗,反映了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对大自然奥妙的探索,对自然、神灵的征服、改造和利用,对人类险恶生存环境的抗争,对远古人类生活的创造和开拓
《国语·鲁语上》记载的柳下惠语,明确说明了远古祭祀的宗旨:“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扞大患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殖百谷百蔬的柱和弃、平九土的后土、成命百物的黄帝、治水的大禹等,“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也。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为明质也;及天之三辰(日、月、星),民所以瞻仰也;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非是不在祀典”。古人还按照这一宗旨,对后来的神灵进行改造:观音菩萨的杨柳枝、净水瓶要为农业普降甘霖,佛教的四大天王要职司“风调雨顺”,老天爷、玉皇、龙王、雷公、电母、风伯、雨师都要在农业社会挂职。
古人凭借着感性的、质朴的认识来同危害人类的现象抗争。除夕“逐傩”,是为了驱逐邪鬼。经过一冬的干燥,春天一打雷,极容易引起火灾,便产生了远古禁火寒食的风俗。春季是瘟疫、流行感冒的易发季节,古人到郊外水上祓禊防疫。进入夏季五月,蛇、蝎、蜈蚣、蜂、蜮等五毒虫和蚊、蝇等都进入旺季,受伤后的伤口也容易发炎。由于它给人们带来的种种不幸,所以将其视为恶月,于是产生了五月端午的戴五色丝、插艾草、簪石榴花、饮雄黄酒等种种风俗。甚至是孕妇“见兔其子缺唇,见麋其子四目”,以及怀孕期间的诸多禁忌,也反映了古人对危害人类生育现象的抗争意识。古代多近亲结婚,缺唇、
连体、多指等怪胎现象屡屡恐怖着人们,为了优化一切影响胎儿发育的生长环境,才产生出种种附会。而每一种附会都向科学真理的边缘靠近一步,后终于探索到怪胎的原因:“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繁)。”回首先民们的蹒跚足迹,就能领略到社会风俗中蕴涵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和征服自然的顽强信念。风俗的传承是为了弘扬这一可贵文化精神,为了寄托对幸福吉祥、平安如意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果仍然痴迷上述的种种说法,则演
变为陋俗,演变为对自然、对宗教神灵的屈服、迷信。
三
风俗绝不仅仅是裸露在社会生活表层的现象,它沟通着历史与现实、物质与观念、道德与法律,折射着中华五千年的沧桑变革,至今仍有着不可估量的存在价值。
但愿读者朋友通过拙作,丰富知识,启迪思维,更新观念,接受民族精华的洗礼,冲破世俗偏见的误区,用风俗史的眼光观察社会,体味人生,以崭新的精神风貌面对 21 世纪的现代化社会生活。这是本书的宗旨,也是本人的奢望。
在本书编著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国内外学者的论著,除直接引用原文外,恕不一一注明。本人水平有限,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朋友和方家教正。
本书立足于21世纪的时代进程和学术研究成果,着重对具有普遍性的传统风俗进行介绍,共分服饰、饮食、居住、行旅、岁时节日、婚姻、生老、丧葬、儒学九章内容。在叙述中,将传统风俗与现代社会,雅文化与俗文化紧密接轨,对所涉及的风俗事象、物象,由风俗衍生出的典故、成语、谚语,均考述源流嬗变和风俗传承。对传统风俗在现代人心理深层和行为习惯中的存在形式,及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均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以透视、品评、辨析等形式,联系古今,进行深层次的剖析。
本书立足于21世纪的时代进程和学术研究成果,着重对具有普遍性的传统风俗进行介绍,共分服饰、饮食、居住、行旅、岁时节日、婚姻、生老、丧葬、儒学九章内容。在叙述中,将传统风俗与现代社会,雅文化与俗文化紧密接轨,对所涉及的风俗事象、物象,由风俗衍生出的典故、成语、谚语,均考述源流嬗变和风俗传承。对传统风俗在现代人心理深层和行为习惯中的存在形式,及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均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以透视、品评、辨析等形式,联系古今,进行深层次的剖析。
秦永洲,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山东省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社会风俗史、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教学。曾承担并完成国家*“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立项项目。著有《中国社会风俗史》《山东社会风俗史》《颜之推与颜氏家训》等20多部作品。
章 服饰风俗
节 人类服饰探源 / 001
第二节 中国的传统服饰 / 002
一、头衣:冠、弁、冕、巾 / 002
二、上衣 / 011
三、下衣 / 016
四、足衣 / 018
第三节 中国历史上的服饰变革 / 022
一、秦汉冠服制的确立 / 022
二、唐代的服饰新潮 / 022
三、明朝恢复汉族衣冠 / 027
四、清初的服饰变革 / 033
五、近代剪辫易服风潮 / 037
第四节 佩饰和化妆 / 042
一、男子的佩饰和化妆 / 042
二、女性美容和化妆 / 046
第五节 妇女缠足 / 053
一、缠足陋俗的流行 / 053
二、天足运动和民国劝禁缠足 / 055
三、新形状与旧观念握手言和 / 056
第六节 中国传统服饰观念透视 / 057
一、“非其人不得服其服”与服饰的
等级观念和角色心态 / 058
二、“洁身自好”与个体内在品格 / 060
三、“改正朔,易服色”与服饰的政治功能 / 063
四、女性服饰美容的发达与男尊女卑 / 064
第二章 饮食风俗
节 从茹毛饮血谈起 / 066
第二节 中国传统的食物 / 068
一、主食 / 068
二、副食 / 073
三、中国传统的美食烹饪 / 079
第三节 雅俗共饮的茶 / 085
一、饮茶习俗的形成 / 085
二、中国的茶道 / 087
三、古今名茶 / 089
第四节 中国的酒文化 / 091
一、酒的流程 / 091
二、古代饮酒的习俗 / 095
第五节 饮食器具 / 103
一、古代的炊具 / 103
二、古代的饮食器 / 106
三、饮食器具的文化意蕴和食俗 / 111
第六节 中国饮食文化品评 / 114
一、饮食结构与中国人的个性 / 115
二、饮食与中国人的人格尊严 / 117
三、饮食等级与消费观念 / 119
四、中国饮食文化与思维方式 / 121
第三章 居住风俗
节 构木为巢的启示 / 123
第二节 传统住居的基本结构 / 126
一、四合院 / 126
二、堂、室、火炕 / 127
三、门户、门楼、门匾、石狮 / 128
四、墙和影壁 / 131
五、卜宅 / 133
第三节 由矮趋高的室内家具 / 133
一、由席地跪坐到垂足而坐
——席、榻、胡床、椅凳、蒲墩 / 133
二、几、案、桌、八仙桌、抽屉桌 / 135
三、楎椸、箧笥、簏、橱、柜 / 139
四、床、帐、屏风、户帘 / 140
第四节 古代的庭院经济 / 142
一、庭院树果 / 142
二、六畜 / 145
三、树果六畜的文化意蕴 / 150
第五节 中国人的家园意识巡视 / 153
一、封闭的文化圈与中国人的内向心态 / 153
二、住居礼仪与安守本分的个性 / 154
三、睦邻择邻与中国人的邻里观念 / 155
四、墨子、庄子的思想与中国人的
家园保护意识 / 156
第四章 行旅风俗
节 古代行旅之程 / 157
第二节 旅游的类型 / 162
一、帝王巡游 / 162
二、文人士大夫的旅行 / 165
三、商旅之游 / 170
四、宗教之游 / 171
五、民俗节日游 / 173
第三节 出行礼俗 / 175
一、“逢吉方行,遇凶则止”的卜行、择吉 / 176
二、祖道 / 178
三、饯饮送别 / 180
四、折柳送别 / 182
五、赠别 / 183
六、洗尘 / 184
第四节 徒行和行旅工具 / 185
一、徒行 / 186
二、行缠 / 187
三、车 / 187
四、步辇、肩舆、轿子 / 195
五、船 / 198
六、马、驴、骡、骆驼 / 201
七、火车、汽车、电车、自行车、轮船 / 205
第五节 道路、旅店、长亭 / 206
一、道路 / 206
二、旅店 / 208
三、长亭 / 210
第六节 中国行旅风俗观览 / 211
一、停留在“国内”“海内”的旅行范围 / 212
二、层次鲜明的旅游主体 / 213
三、重收获和“天人合一”的旅游价值观 / 214
四、行旅中感悟出的智慧 / 215
第五章(上)岁时风俗
节 年、月、季和古代的历法 / 219
一、年、月、季 / 219
二、农历和阳历 / 222
第二节 一日之内的计时 / 224
一、六十甲子 / 224
二、日晷和漏刻 / 225
三、十二时辰 / 227
四、更和鼓 / 228
第三节 二十四节气 / 230
一、少昊氏以鸟名官 / 230
二、七十二候 / 231
三、二十四节气歌 / 233
四、二十四节气与置闰 / 234
五、二十四节气与三伏、九九 / 235
第四节 节气向节日的演变 / 238
一、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 239
二、二至:夏至和冬至 / 253
三、中国岁时风俗探析 / 263
第五章(下)节日风俗
节 节日的由来和演变 / 266
第二节 除夕和元旦 / 269
一、由元旦到春节的流变 / 269
二、除夕 / 270
三、元旦 / 277
第三节 元宵节 / 287
一、元宵节的起源 / 287
二、放灯、观灯和歌舞百戏 / 289
三、吃元宵 / 292
第四节 清明节 / 293
一、清明节探源 / 293
二、清明节的风俗活动 / 296
第五节 端午节 / 304
一、恶月恶日的恐怖 / 304
二、天师符、五时图、五色丝、艾草、菖蒲酒、
石榴花、雄黄 / 305
三、龙舟竞渡和伍子胥、曹娥、屈原 / 307
四、角黍 / 309
第六节 七夕节 / 311
一、牵牛星和织女星的传说 / 311
二、乞巧与看牛女相会 / 312
三、曝衣晒书 / 314
第七节 中秋节 / 315
一、中秋节的起源 / 316
二、月宫的传说 / 318
三、中秋月饼 / 321
第八节 重阳节 / 322
一、重阳节的起源 / 322
二、重阳节的风俗活动 / 323
三、重阳节的传说 / 330
第九节 传统节日点评 / 331
一、教化万民的工具 / 332
二、农业文化的印记 / 333
三、阖家团圆的旋律 / 334
四、自强不息的精神 / 336
五、传统技艺的载体 / 336
六、个体品格的陶冶 / 337
第六章 婚姻风俗
节 婚姻形态的演变和定型 / 339
第二节 婚姻媒介 / 344
一、媒妁婚和冰人、月老 / 344
二、指腹婚和童养媳 / 347
三、收继婚 / 349
四、入赘婚和典卖婚 / 350
五、冥婚 / 353
六、自由婚 / 354
第三节 婚 礼 / 355
一、六礼 / 357
二、合卺、拜舅姑、庙见 / 361
三、两汉婚礼的变异 / 365
四、催妆、餪女、拜堂
——婚礼的进一步演变 / 368
第四节 婚姻禁忌 / 370
一、同姓不婚 / 370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