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新书
¥ 31.3 5.4折 ¥ 58 全新
库存80件
作者李忠效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ISBN9787573615954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29674383
上书时间2024-12-16
本书是一部以凤凰卫视驻俄罗斯记者站站长卢宇光为主人公的纪实文学作品。卢宇光从1999年开始,一共进入战场和人质现场40余次,包括车臣战场、阿富汗战场、伊拉克战场、叙利亚战场、莫斯科人质事件现场等,战地负伤5次。
卢宇光的战地采访经历,可以说是九死一生,他也被称为“穿越死亡的无冕之王”。此书不仅记录了卢宇光作为战地记者的非凡经历,还展示了他的侠肝义胆、铁骨柔肠,对于年轻读者来说,是一部难得的励志之作。
李忠效
笔名钟笑,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2016年6月退休。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
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文学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1991年上映),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2008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等影视作品多部。
目 录
引 子 拿生命换新闻的战地记者 1
第一章 闯荡俄罗斯 4
第二章 在第一频道 19
第三章 死里逃生 35
第四章 “库尔斯克”号事件 43
第五章 异国婚姻 48
第六章 阿富汗遇险 58
第七章 加盟凤凰卫视 65
第八章 伊拉克历险记 82
第九章 别斯兰人质事件 106
第十章 俄格战争 129
第十一章 奥什骚乱 158
第十二章 死去活来 165
第十三章 一进叙利亚 182
第十四章 十进叙利亚 203
第十五章 情系雪岱山 241
尾 声 260
附 录 卢宇光战地负伤和战地采访大事记 265
后 记 270
本书是一部以凤凰卫视驻俄罗斯记者站站长卢宇光为主人公的纪实文学作品。卢宇光从1999年开始,一共进入战场和人质现场40余次,包括车臣战场、阿富汗战场、伊拉克战场、叙利亚战场、莫斯科人质事件现场等,战地负伤5次。
卢宇光的战地采访经历,可以说是九死一生,他也被称为“穿越死亡的无冕之王”。此书不仅记录了卢宇光作为战地记者的非凡经历,还展示了他的侠肝义胆、铁骨柔肠,对于年轻读者来说,是一部难得的励志之作。
李忠效
笔名钟笑,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2016年6月退休。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
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文学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1991年上映),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2008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等影视作品多部。
引子 拿生命换新闻的战地记者
我很早就知道卢宇光,因为经常在电视或网络上看到他,有时看到他在某个战场做现场报道,有时看到他作为嘉宾在专题节目中讲述他参加某次战地报道的情景。但是,我那时也就是看看热闹,从来没想过要写他的经历,只知道他是凤凰卫视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对他的其他情况一无所知。
2019年夏天,我认识了北京的一位名叫刘涛的导演,他是退役的潜艇老兵,也是电影《硬汉》的编剧之一。他听说我是潜艇兵出身的海军作家,就通过他的战友——也是潜艇兵出身的业余作者仇裕平找到我,希望我能给他写个电影剧本。他的要求是:写海军退役官兵在地方上的故事。我答应他,有合适的题材可以考虑。
2020年3月,我在手机上偶然看到一个报道:2000年,俄罗斯第一频道电视台记者卢宇光在一次去车臣采访的途中,乘坐的装甲车触雷,装甲车被炸毁,一个俄罗斯特种兵为了保护他而牺牲。卢宇光后来娶了那个特种兵的遗孀,并照顾他们母子……这个铁汉柔情的故事很吸引读者的眼球。我留意到,这篇报道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卢宇光曾是一名海军军官!
我把这条信息转给刘涛,他喜出望外,认为这正是他想拍的题材:有海军背景,有战场硝烟,有铁血男儿,有儿女情长,这个题材好像就是为他“定制”的。他请我当编剧,他负责找投资。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我开始寻找卢宇光的联系方式。由于他常驻莫斯科,一直到2020年9月初我才和他联系上。这还是凤凰卫视的王瑞雪先生帮的忙。
北京与莫斯科,远隔千山万水,又是疫情期间,我们不能见面,给采访带来很大困难,好在现在通信方便,我们可以用微信进行交流。因为卢宇光曾在海军服役,他有几个朋友也是我的朋友,这使我们比较容易拉近距离。我们很快达成共识:在收集素材写电影剧本的同时,顺便写一本书,再写一部电视连续剧的剧本。
这无疑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我曾写过“美国律师”“加拿大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现在又要写一个“驻莫斯科的中国记者”。我自己都觉得我挺能干的:人在国内,笔写天下。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本书是“一期工程”,后面还有“二期”“三期”。好戏在后头。
为写此书,我专门上网购买了一些资料,其中包括吕宁思的《凤凰卫视新闻总监手记》。吕宁思在书中这样写道:
记者,是个让人骄傲的称号,也是当代世界最危险的职业之一。
一个优秀的记者,就算死到临头,最后的一分钟也应该在进行新闻报道……这就是真正的新闻工作者的精神所在。
卢宇光曾参加过第二次车臣战争、阿富汗战争、“莫斯科人质事件”“别斯兰人质事件”等危险环境中的报道,之后又参加了伊拉克人质事件(2002年)、俄格战争、叙利亚战争(十几次进入叙利亚)等的报道,在战场上5次受伤。由于3次进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采访受到核辐射,在阿富汗、伊拉克战场受到贫铀弹辐射,还有早年在雪岱山服役时受到雷达电磁波辐射,他曾于2012年11月18日出现“放射性冠状动脉炎引发心肌梗死”,昏迷了很长时间,最后又从死亡线上“爬”了回来。
卢宇光无疑就是吕宁思所说的那种“优秀的记者”。他的老班长、海军大校于广琳称他是“拿生命换新闻的世界级战地记者”,此言不虚。
卢宇光认为,单位领导和老班长于广琳的溢美之词都是他前进的动力,他很清醒,他就是一个普通记者,在尽记者的本分而已。实际上,我在写他的故事的时候,也没有把他当作“高大全”的英雄来写,更没有把他当“人生楷模”来写。毋庸讳言,他身上有很多缺点,但是他运气好,遇到了很多“贵人”,也是机缘巧合,他干上了他喜欢干的职业,遇到了能发挥他的特长的机会,让他在“莫斯科人质事件”的报道中“一战成名”。
他用他学的俄语,用他的顽强精神,穿越各个战场,出生入死,这才创造了辉煌的事业。
卢宇光是海军转业干部的骄傲,因此我愿意写他的故事。
第一章 闯荡俄罗斯
一、一波三折
1993年7月4日,卢宇光手持朋友老范帮他办的商务签证进入俄罗斯,老范派了一个姓周的公司女职员接待他。老范本人没有露面。周小姐将卢宇光安顿在莫斯科北部的一个地方,那里是由山东商人购置的地产,华人集中居住区,卢宇光住在一个民宿性质的住宅里。
出国之前,卢宇光向朋友借了500美元。刚到莫斯科,办一个签证就一下花掉了一半,剩下的250美元,他不得不精打细算,节省着花。
在上海时,老范一边让卢宇光给他当助手,给他的公司办事,一边给卢宇光办理留学的入学手续。但是,卢宇光当助手期间,公司只管吃住,没有报酬。卢宇光心中盘算:这什么时候能赚够学费呢?他只好到了那里再作打算。
当时俄罗斯时局不稳,文物市场也很混乱。老范用他之前在那边赚的钱,到农村去收购各种文物。他找卢宇光给他当助手,其实不是让卢宇光帮他打理生意,而是让卢宇光跟着周小姐走村串户地收购文物。
卢宇光本来是想帮助老范做事的同时赚点儿学费,下一步去莫斯科大学读书,但当看清老范的真实意图之后,他的心一下就凉了半截,他通过周小姐转告老范:不想做这种事情。
老范很恼火,通过周小姐告诉卢宇光,不给他的签证办延期了。
卢宇光脾气很倔,从来不会向强迫他做事的人低头。他当即从老范那里出来了。幸亏这时他身上还有100多美元,不然就要流落街头了。
这时候,一个叫胡丽芬的华人大姐收留了他。胡丽芬的父亲是部队老干部,她本人也当过兵,她父亲转业后来到俄罗斯做贸易。她自己也做一点儿生意,其中有一项业务是签证代理。卢宇光是在胡丽芬给他送签证的时候认识她的。
胡丽芬在卢宇光最困难的时候向他伸出了援手。
胡丽芬让卢宇光帮她做一些事情,每月付给卢宇光150美元。当时莫斯科的物价很低,一般中等家庭每月50美元就能生活得很好。卢宇光孤身一人,每月可以省下100美元。
卢宇光打听了一下,莫斯科大学的学费不高,一年只要500美元。这时胡丽芬的公司重新给他发了邀请函,并给他办理了新的签证。
这期间,卢宇光委托国内的朋友,把他当年在辽宁师范大学外语系俄语海军班的结业证拿去做了公证。
卢宇光在胡丽芬那里干了一段时间,就去报考了莫斯科大学新闻系,攻读硕士学位。
卢宇光读研时学的专业是新闻传播学和新闻评论学。硕士生不像本科生要每天去上课,而是拿着导师开的书单,自己去读就行了,当面授课的时间很少,所以卢宇光有大量的时间可以做别的事情。
卢宇光的导师叫伊柳申·鲍里斯·符拉基米耶维奇,是当时莫斯科大学新闻系的副主任。伊柳申是乌克兰人,军人出身,参加过二战,曾被授予上校军衔。当时他已经70多岁了,说俄语时有很重的乌克兰口音,一开始卢宇光听不惯他说的俄语,上课时有些内容听不懂。他讲的广播电视概论、新闻写作、新闻传播等,观念有些陈旧,卢宇光认为他已经落伍了。更要命的是,他还保留着军人的习惯,时间观念很强,对卢宇光的要求非常严,有时甚至有些不讲理。
二战时期,伊柳申是军事记者,跟随苏军部队打到柏林。他有一块“罗马”牌手表,上面刻有德文,据说手表曾经的主人是一位德军上将。这应该算是战利品,他却说是他捡来的,谁知道他是怎么弄到手的。如果这是他正常缴获的战利品,以他当时的资历和级别,这种战利品应该不会落到他的手上。
他喜欢在卢宇光面前炫耀他的“罗马”牌手表。但是,由于手表年头太久,表的运转已经不正常了,时快时慢。他要求学生必须按时到教室上课,不允许迟到1分钟。可问题是,他不是按正常的时间执行这个要求,而是以他的手表时间为准。他对卢宇光说:“宇光,你要记住,上校的时间总比少校的时间要准,你要以上校的时间为准。”
对此,也是军人出身的卢宇光表示理解。过去打仗的时候,大战之前大家都要对一下表,就以最高领导的手表时间为准,确定几点冲锋、几点撤退、几点转移。可是,现在不是打仗,而且他那块罗马表又不准,这常常让卢宇光无所适从,苦不堪言。有好几次,卢宇光都想换导师了。
不过,在其他方面,伊柳申对卢宇光还是特别关照的。伊柳申资格老,在莫斯科有很多资源,介绍了很多人给卢宇光认识,因此对卢宇光日后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后来卢宇光到俄罗斯第一频道实习,就是伊柳申推荐的。
卢宇光后来回想起这段往事,庆幸自己没有换导师。伊柳申教授无疑是卢宇光人生道路上的“贵人”之一。卢宇光后来能取得那么多成绩,也是与伊柳申教授的帮助分不开的。后面我还会说到他。
二、加盟《路迅》
卢宇光在胡丽芬那里工作期间,就听说莫斯科有一本中文杂志《路迅》,但对它的其他情况了解得不多。到莫斯科大学上学以后,他住在学生宿舍里。有一天,他发现了一本中文杂志《路迅》,是手刻油印的,A4纸那么大的开本,每期70多页。那时互联网还不发达,莫斯科的华人更是没人上网,他们所了解的新闻,大多是来自这本油印的《路迅》杂志。
杂志售价很低,在华人圈里很受欢迎。后来卢宇光了解到,这个杂志是一个中国留学生办的,杂志社地址就在莫斯科大学,在离他住的那栋楼不远的另一栋楼里。
一个下午,卢宇光循着杂志上的地址,找到了那家杂志社。那是一栋老楼,杂志社租了两个房间,房间都很小。杂志主编姓周,是莫斯科大学地理系的留学生,吉林长春人,一边留学,一边做生意。还有一个女孩,是他的女朋友,也是吉林人。卢宇光在吉林珲春待过几年,说起来他们还算半个老乡。
主编小周听说卢宇光当过兵,还当过新闻干事和记者,就对他说:“老卢,你到我这儿来试试?”
卢宇光说:“可以。”
卢宇光给《路迅》编了一期杂志,小周觉得卢宇光编的新闻非常符合他的口味,而且销路很好,就把卢宇光正式聘为《路迅》的编辑,月薪300美元。
在莫斯科,当时月薪300美元已是很高的工资了。
后来小周把整个编辑工作都交给了卢宇光。卢宇光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路迅》作为杂志,出版周期长,新闻时效性差,不如改为报纸。小周接受了他的建议,将杂志改为报纸。那时已经出现打字机,卢宇光学会了打字、印刷。小周还专门花了2万元人民币,从北京买了一台排版机。这样一来,报纸越办越漂亮,发行量也“呼呼”往上走,一开始一周三刊,后来改为一天一刊,一天十多个版面。卢宇光从采访、写稿到编辑、排版、印刷,一个人顶好几个人,大大减少了小周在其他方面的开支。虽然这么忙,但他在莫斯科大学的专业课程没受影响。小周还帮助他把商务签证变成了学生签证。
《路迅》的发行工作(其实就是卖报纸)由一个中年妇女负责,她叫曲远芳,1958年出生,当时35岁,卢宇光称她曲大姐。曲远芳是吉林省延吉市人,来莫斯科很久了,和卢宇光一见如故。她很能干,风里来雨里去,《路迅》的一大半销量是她完成的。她在莫斯科认识很多华人,并有一副热心肠。她经常带着卢宇光去和那些华人交朋友。
有一天,她对卢宇光说:“胡丽芬到处找你,你见不见?”
卢宇光说:“那得见啊!”
当初他离开老范,在最困难的时候,是胡丽芬收留了他,并让他攒够了上大学的学费。卢宇光是个知道感恩的人,胡丽芬对他的帮助,他永远不会忘,只是不知道胡丽芬找他做什么。
卢宇光在约定的地方和胡丽芬见了面。胡丽芬开门见山地说:“宇光,你这个小报纸不行,我们要办大报纸,要办《莫斯科晚报》。”
卢宇光说:“办大报纸必须有投资啊,投资怎么办?”
胡丽芬说:“我认识一个人,原来是你们海政文工团的舞蹈演员,叫胡江波,因为年纪大不能跳了,转业后就来莫斯科了。他是浙江人,你们是老乡,让他来投资。”
胡江波在莫斯科的生意做得很火,他有一个兵营皮夹克店,向全俄罗斯批发皮夹克。胡丽芬把卢宇光带到了位于莫斯科南部的柳布列诺兵营店去见胡江波。在那里,卢宇光看见,胡江波的拉达车后备厢里有很多成捆的100元美钞,之前卢宇光还从没见过这么多钱。
胡丽芬向胡江波介绍说:“这是卢宇光,《路迅》的主编。”
其实《路迅》的主编是小周,卢宇光只是一个普通编辑。
胡丽芬说:“卢宇光要是离开《路迅》,《路迅》就倒了。”
胡江波大大咧咧地和卢宇光握手,说:“这也是我军的啊!和大姐一样。”又问胡丽芬:“大姐,你要多少投资?”
胡丽芬说:“买设备起码要1万美元吧!”
胡江波说:“我给你2万!”
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在此之前,卢宇光就有了离开《路迅》的念头,原因是他感觉自己不被尊重。小周的女朋友每天计算卢宇光上班的时间,他从宿舍走到编辑部需要多少时间,她都会掐表计算,因为她自己走过一次,然后就用这个时间来要求卢宇光。有一天,她对卢宇光说:“卢宇光,你又迟到了!”
卢宇光问:“我怎么迟到了?”
她说:“我都给你算过了。”
卢宇光听了这话非常不高兴,当时就说:“我不干了!”
小周说:“大哥,是不是在我这儿干得不舒服啊?”
卢宇光说:“不是,不是。”
小周说:“我给你加钱。”
可见小周是真心想留他。
卢宇光说:“不行,我要走。我这个人喜欢直来直去,我要走的原因,一是在你这儿,老是闷在房间里,空气也不好;二是我刚到莫斯科走投无路时,是胡大姐收留了我,她现在要办一个报纸,叫《莫斯科晚报》,让我去当主编。我们是创业阶段,尽管条件有限,但可以慢慢来。”
小周听了这番话很生气。他心里清楚,如果《莫斯科晚报》办起来,卢宇光就是他的竞争对手了。
卢宇光说:“小周,我是讲义气的人,你放心,所有的排版软件,我都会移交给接我的班的人。”
小周说:“你不用移交给别人,交给我就行了。”
卢宇光就把所有的东西交给小周了。小周会操作计算机,很快就接手了所有事务。
三、创办《莫斯科晚报》
胡丽芬在莫斯科南部的华沙大街租了一个大套房,生活环境很好,工作条件也很好。
办报需要招人,莫斯科的人工费很贵,为了节省开支,卢宇光就想从国内招。他有一个战友叫姜春生,在丹东市某外事部门工作。
就这样,卢宇光从姜春生说,希望在丹东招几个用五笔输入法打字比较快的人。姜春生爽快地答应了。
卢宇光从丹东招了3个打字非常快的姑娘,办好手续,带到了莫斯科。
《莫斯科晚报》办起来以后,势头很好,真把《路迅》给压下去了。原来《路迅》的销售曲远芳也投奔《莫斯科晚报》这边来了。《莫斯科晚报》报纸每天印1200份,能卖掉800多份,其中有600多份是曲远芳卖掉的。她性格非常开朗,办起事来风风火火。她每到一个市场,不管你要不要,先给你一大沓报纸,那些华人和她都很熟悉,一份报纸很便宜,也不好意思不要。
曲远芳每天要跑很多路,用不了多久,就会跑坏一双鞋。
胡丽芬很会算账,生意经营得很好,报纸主要是靠广告赚钱,工作人员收入也不错。可是,因为管理上的问题,卢宇光从丹东招来的3个姑娘,有两个和她闹掰了,被《路迅》挖走了。
就在《莫斯科晚报》办得风生水起的时候,一个叫文锦化的华人老板出现了。
有一天,文锦化找到卢宇光说:“卢宇光,你到我这里干吧!我准备办一份《莫斯科华人报》,要把《莫斯科晚报》给‘毙’了。我每月给你500美元。你来也得来,不来也得来。”
卢宇光本来是不吃这一套的,但是他很快就感受到了文锦化给他带来的压力。一天,报社来了几个俄罗斯警察,说要对报社进行检查,但也没说要查什么,东看看,西瞧瞧,然后就走了。卢宇光心里明白,这实际上就是文锦化在警告他。
卢宇光想了想,好汉不吃眼前亏,再说了,每月500美元的薪酬,也比胡丽芬给的高。后来他就跟胡丽芬说了文锦化要办报纸的事,问她:“怎么办?”
胡丽芬说:“那就既办《莫斯科晚报》,也办《莫斯科华人报》,这样行不行?”
卢宇光就把胡丽芬的想法和文锦化说了。文锦化也认识胡丽芬,就把胡丽芬和卢宇光请到了莫斯科人民宾馆,一起商谈此事。
人民宾馆紧挨着莫斯科最大的华人市场——切尔基佐沃市场。
文锦化对卢宇光说:“你帮我把《莫斯科华人报》弄起来,我当社长,你当总编。”
文锦化当时是莫斯科华人圈儿里数一数二的人物,有很多企业。有人说,他在莫斯科跺一脚,华人圈儿都会颤一颤。
文锦化当社长,卢宇光当总编,这样一来,无形之中也抬高了卢宇光的身份。
《莫斯科华人报》是大报,文锦化舍得往报社投钱。
一开始,胡丽芬想和文锦化合作,后来由于种种问题,胡丽芬退出去了,继续办她的《莫斯科晚报》。
卢宇光在办报期间,认识了总统医院的医生达尼娅,达尼娅对卢宇光说:“老卢,你一个人在这里多苦!我把热尼娅介绍给你做女朋友吧!”
热尼娅是俄罗斯总统医院的护士。卢宇光和热尼娅相处一段时间后,恋情无疾而终,但继续保持着普通朋友关系。
热尼娅当护士工资非常低,各种补助加起来还不到100美元,而且不太喜欢护士这个职业,倒是非常喜欢当编辑。卢宇光就把她招进《莫斯科华人报》报社,让她做他的助理,月薪150美元。热尼娅非常高兴。
本来报纸办得很顺,但让卢宇光没有想到的是,文锦化的女朋友比《路迅》主编小周的女友还要苛刻,她说卢宇光违反了这个规章、那个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