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新书
¥ 41.2 5.2折 ¥ 79 全新
库存16件
作者阿兰·科班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30340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9元
货号29416320
上书时间2024-12-13
前言
从19世纪起,科学家们开始对风有了更多的了解。此前,面对这所谓的空穴来风,人们只能根据它引发的一系列感觉来体验和描述它。这种无形的、连续的、莫测的流动因此被赋予了变幻不定、转瞬即逝等特征。风多变而易逝,又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这就是人们对它的来源和去向知之甚少的原因。
人人都能感受到风的存在、风的力量和风的影响:它时而轻送;时而尖叫、咆哮、呼号。它有时是噪声、喧闹声;有时,它似乎在呻吟,像灵魂在痛苦中悲诉,背负着永恒的诅咒。风的能量会引起恐惧:狂风发起猛攻、席卷四周、鞭挞掀翻物体、将它们连根拔起。这就是为什么在人们眼中它代表了愤怒。除此之外,风在来去间也起着携带、运输、散播的作用。它带走水分,拨动火苗;有时又像一阵叹息、一丝轻抚,像情人的化身。
人对风的感觉不尽相同:在这里,它寒冷刺骨;在别处,它令人窒息。自古以来,人们认为风有净化、清洁的能力,但毫不夸张地说,它也可以是发臭的、有毒的。维克多·雨果笔下的风是“广袤的呜咽、空间的吐纳、深渊的呼吸”,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会引发人们的恐惧、惊骇和憎恨。
自19世纪初开始,人们逐步懂得了风,弄清楚它的成因,了解它的形成机制和它的路径;同时人们也不断地在山巅、在沙漠、在广袤的森林腹地甚至在高空,刷新自己对风的体验。
此外,人们感知和感受风的方式也因为“随天气变化而阴晴不定的敏感内心”(moi météorologique)这一概念的逐渐形成而得到了极大丰富。自那时起,风作为一种文学对象,不断为作家提供创作灵感。人们想象风、讲述风、幻想风的方式也逐步改变,(比如)加入了崇高的元素、德国诗歌中对自然的歌颂以及浪漫主义对风的想象;更不用说史诗对风的重新诠释,几个世纪以来,赋予了风至关重要的地位。
如果要深入了解人们对风的体验,我们将首先回顾18世纪末科学革命的成果,尤其是对空气成分的发现;随后描述对大气环流的进一步理解,以及对风的全新体验;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相关的美学原则——是它们决定了这种纵贯天地的自然之力在人们心中激发的情感。
之后,我们将简要介绍自古以来众多艺术家、作家、旅行者是如何对这种无与伦比的力量——这不可破译的风之谜进行阐释和幻想的。这些参考资料结合在一起后,在新的知识和经验引领下,推动了18世纪和19世纪风的意象的革新。
总之,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就这样展现在历史学家眼前;更何况,风还有更重要的一层意义,即作为时间和遗忘的象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好好思考约瑟夫·儒伯特(Joseph Joubert)说过的这句话:“我们的生活是由风编织而成的。”
这是一本以风为研究对象、视角新颖奇特的历史小书。
风作为西方文学经常呈现的一个对象,常被当作歌颂自然的力量、活力的象征性符号,科班在《风的历史》中带领读者开启了一次从18世纪到今天对风的科学和文化探寻,通过广泛搜集了西方科学对风的研究成果,以及西方文学史、文化史围绕风的创作,描写了人类对风的认识和利用的历史。从气象学到天文学,从战争到发电……风在给人类社会带来能量和灾难的同时,也不断改变和激发着人们对于自然的想象。
阿兰·科班(Alain Corbin),法国历史学家、教授,任教于法国巴黎大学。科班的作品受年鉴学派的影响,从大型集体结构转向了心态史、感性史等微观史学,著作颇丰,有《树的历史》《无知的历史》《女性与雇佣》《情绪的历史》等。
曲晓蕊,法国里昂三大让·穆兰大学哲学系当代美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原生艺术研究者,译有《戈达尔访谈录》《图像的肉身》《时间的律动》《感性的抵抗》等书。
目录
前言 / I
我们应该好好思考约瑟夫·儒伯特说的:“我们的生活是由风编织而成的。”
章 难以理解的风 / 001
人们有时把空气看作是一种可怕的混合物,它混杂了烟雾、硫化物、水蒸气、挥发物、油脂和盐分。
第二章 大众文化中的风 / 027
通常,人们用风来标记方位,根据风来制定捕鱼、采集和狩猎的策略。
第三章 风弦琴 / 037
有一种乐器在这个时期出现并逐步成为潮流:那就是风弦琴。风因此成了名副其实的乐器演奏家。
第四章 风的新体验 / 065
风为气球提供了基本动力,但在静谧、流畅、纯洁的体验中人们往往会忘记它的存在;直到贴近地面时,又再次听到它那嘈杂而具有威胁性的呼吸,它似乎就像在海上肆虐时一样,宣告着危险和死亡的威胁。
第五章 (完整题目请见书) / 103
他开口下令,一股狂风突起,掀起了海浪;海员们被抛上天空,又跌落深渊;他们脚下脆弱的船身在风浪中剧烈地旋转摇晃。他们呼喊着耶和华的名字,乞求他的拯救。
第六章 史诗所展现的风的力量 / 123
毫无疑问:是风,站在那些航海家及其航行计划的对立面,在众多章节中它们都与狡诈凶残的人物联系在一起。
第七章 奥西恩和汤姆逊:启蒙时代对风的想象 / 149
是风,而不是大海,服从着神的调遣,时而表达它的平静,时而表达它的愤怒,时而表达统治人间的天堂气氛。
第八章 甜美的微风和温柔的西风 / 163
女人的身体永远不会拒绝风的抚慰,这无疑会让情人欲火难耐。显然,她愉快地接受这样的抚摸:它抚过她的双眼,她的秀发,她的娇唇;总之,那为爱人带来无限诱惑的所在。
第九章 19世纪的风之谜 / 179
北风终日“在一个没有什么可看的国家”吹着,每天掠过“被虚空诅咒”的大地。
第十章 在20世纪的风中短暂徜徉 / 195
在极地风暴中,欧仁·苏笔下注定要不断迎风行走的流浪的犹太人,出现在地球的边缘。是风鼓起了幽灵船上的帆,陪伴着那些同样被社会排斥的人。
第十一章 风、戏剧和电影 / 205
如果《麦克白》的场景里没有了风,女巫出现的旷野,国王被谋杀的场景里,又都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尾声 / 215
在凯尔盖朗群岛,吹着一股无名之风,在曾经有风吹过的所有其他地方,人们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在我原本以为的这个死亡山谷里,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人们说风才是世界的创造者。
注释 / 223
这是一本以风为研究对象、视角新颖奇特的历史小书。
风作为西方文学经常呈现的一个对象,常被当作歌颂自然的力量、活力的象征性符号,科班在《风的历史》中带领读者开启了一次从18世纪到今天对风的科学和文化探寻,通过广泛搜集了西方科学对风的研究成果,以及西方文学史、文化史围绕风的创作,描写了人类对风的认识和利用的历史。从气象学到天文学,从战争到发电……风在给人类社会带来能量和灾难的同时,也不断改变和激发着人们对于自然的想象。
阿兰·科班(Alain Corbin),法国历史学家、教授,任教于法国巴黎大学。科班的作品受年鉴学派的影响,从大型集体结构转向了心态史、感性史等微观史学,著作颇丰,有《树的历史》《无知的历史》《女性与雇佣》《情绪的历史》等。
曲晓蕊,法国里昂三大让·穆兰大学哲学系当代美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原生艺术研究者,译有《戈达尔访谈录》《图像的肉身》《时间的律动》《感性的抵抗》等书。
从19世纪起,科学家们开始对风有了更多的了解。此前,面对这所谓的空穴来风,人们只能根据它引发的一系列感觉来体验和描述它。这种无形的、连续的、莫测的流动因此被赋予了变幻不定、转瞬即逝等特征。风多变而易逝,又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这就是人们对它的来源和去向知之甚少的原因。
人人都能感受到风的存在、风的力量和风的影响:它时而轻送;时而尖叫、咆哮、呼号。它有时是噪声、喧闹声;有时,它似乎在呻吟,像灵魂在痛苦中悲诉,背负着永恒的诅咒。风的能量会引起恐惧:狂风发起猛攻、席卷四周、鞭挞掀翻物体、将它们连根拔起。这就是为什么在人们眼中它代表了愤怒。除此之外,风在来去间也起着携带、运输、散播的作用。它带走水分,拨动火苗;有时又像一阵叹息、一丝轻抚,像情人的化身。
人对风的感觉不尽相同:在这里,它寒冷刺骨;在别处,它令人窒息。自古以来,人们认为风有净化、清洁的能力,但毫不夸张地说,它也可以是发臭的、有毒的。维克多·雨果笔下的风是“广袤的呜咽、空间的吐纳、深渊的呼吸”,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会引发人们的恐惧、惊骇和憎恨。
自19世纪初开始,人们逐步懂得了风,弄清楚它的成因,了解它的形成机制和它的路径;同时人们也不断地在山巅、在沙漠、在广袤的森林腹地甚至在高空,刷新自己对风的体验。
此外,人们感知和感受风的方式也因为“随天气变化而阴晴不定的敏感内心”(moi météorologique)这一概念的逐渐形成而得到了极大丰富。自那时起,风作为一种文学对象,不断为作家提供创作灵感。人们想象风、讲述风、幻想风的方式也逐步改变,(比如)加入了崇高的元素、德国诗歌中对自然的歌颂以及浪漫主义对风的想象;更不用说史诗对风的重新诠释,几个世纪以来,赋予了风至关重要的地位。
如果要深入了解人们对风的体验,我们将首先回顾18世纪末科学革命的成果,尤其是对空气成分的发现;随后描述对大气环流的进一步理解,以及对风的全新体验;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相关的美学原则——是它们决定了这种纵贯天地的自然之力在人们心中激发的情感。
之后,我们将简要介绍自古以来众多艺术家、作家、旅行者是如何对这种无与伦比的力量——这不可破译的风之谜进行阐释和幻想的。这些参考资料结合在一起后,在新的知识和经验引领下,推动了18世纪和19世纪风的意象的革新。
总之,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就这样展现在历史学家眼前;更何况,风还有更重要的一层意义,即作为时间和遗忘的象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好好思考约瑟夫·儒伯特(Joseph Joubert)说过的这句话:“我们的生活是由风编织而成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