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新书
¥ 47.7 7.0折 ¥ 6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徐波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20266
出版时间2020-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29120473
上书时间2024-12-13
一场轰轰烈烈的黄背心反抗运动使社会转型期间法国人的纠结与痛苦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早在半个多世纪前,法国的“五月风暴”就率先在西方工业化国家拉开社会转型的序幕。在后工业化、智能化,特别是今天,法国人不得不面临“既要假期,又要罢工”后自我革命的第三种选项。
本书作者徐波以其资深外交官和中法民间交流摆渡人的特殊经历,对今天遭遇“百年不遇之大变局”的法国社会进行了一次全面巡礼,全书内容时间跨度大,叙述角度新颖,内容丰富、生动,在诸如全球化、科技革命、效益与公正、社会平等、权力腐败、移民与多元文化等目前世界各国社会转型的共同挑战性议题中,让我们看到了沸腾的法国社会后面依然存在的活力,以及法国人在如此气象万千的时代实现多种人生的可能性。
作者认为,社会转型是世界性命题,且选择总是痛苦的,而转型成功与否关键要看社会精英是否还在思考,民众是否还在坚守其对生命的初始认知。法国既盛产黄背心运动那样的革命激情,又是爱哲学、爱思辨、爱批评的思想故乡,各种民间社团更是活跃其中,人们随性,活得真实轻松,这是法国社会转型的希望,也是几十年来在法国在一片唱衰声中,依然能在国际政治、科技、文化和人文领域发挥世界大国作用的原因所在。
面对社会转型这一人类共同挑战,作者不仅提到“法国案例”的借鉴意义,还提出中法两国人民在转型期“情感交流”的 2.0 版,并由此分享了他在法国从事民间交流活动的各种故事,为中法两国交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本书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法国黄背心运动所揭示的社会转型问题,了解更多有关今日法国社会和法国人的真实现状及其精神状态,以及中法两国相关领域合作交流的情况;适合广大法国文化爱好者、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关注社会转型和治理的研究人员,以及国际政治、外交、新闻、法语等专业的师生阅读。
徐 波 法国“吴建民之友”协会主席,前职业外交官,多边文化外交与中法民间交流坚定不移的践行者。1980年开始学习法语和外交,曾在中东、欧盟常驻,后长期在法国工作生活,深度参与中法文化年、中国国家领导人首次出席与七国集团对话的法国埃维昂南北首脑峰会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曾任上海世博会中国政府总代表助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战略事务助理总干事特别顾问等职。
倡导转型期间中法人民“情感交流”2.0版,与法国前总理拉法兰等法国友人发起中法青年创新创业交流“吴建民奖学金”,组织策划中法建交50周年巴黎大皇宫“中国之夜”和“一战”华工来法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并促成华工纪念雕像永久矗立在巴黎里昂火车站,在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地方城市等方面积极推动中法民间交流。
著有《法兰西印象:一个外交官眼中的法国》、《矫情的法国人》、《跨文化沟通——国家形象的有效传播》、《从上海到巴黎,我眼中的新中国》(巴黎ODILE JACOB出版社)、《上海世博会与人类跨文化对话》、《世博礼仪》、《中国与西欧直接投资关系研究》等著作。
目录
推荐序1 法国的另一面 拉法兰
推荐序2 法国是当今世界
各国社会转型的实验室 郑永年
自 序 零距离看法国
章 一个扑朔迷离的国家
重回法国
让人费解的罢工文化
“梁上君子”有点多
恐怖袭击与法兰西的“国运”
法国的“宁静”与“闹腾”
法国式的慢生活
比慢生活还要慢的饭局
法式生活——中国中产阶级向往的生活
第二章 纠结、痛苦与希望
世界上“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变革前夜的法国——都是全球化惹的祸?
渴望改革,害怕改革
不能不说的法国族裔冲突
法国社会转型能否成功
向法兰西“衰落论”说不
第三章 “黄背心运动”与法国人的革命情怀
黄背心运动
马克龙的“大辩论”与法兰西民主制度再造
大革命、巴黎公社、五月风暴
今天的法国还会发生革命吗?
第四章 一个人不能只有一种生活
法国人的“自我”意识
忧郁、自我怀疑、爱批评
人人都是哲学家
法国人的多样人生
法国人的“停薪留职”机制
第五章 有一种创造叫法国
法国究竟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没有法国,这个世界不好玩
法国人的精神特质
今天的法国公共知识分子
读书是一项全民运动
法国馈赠世界的礼物
第六章 法国人与政治
希拉克为什么如此受法国人爱戴
言论自由与政治正确
法国人如何将公权“关进笼子”
政治家、权力与性
政治家之间的关系及下野后的他们
法国为什么没有“官二代”
法国青年与政治
戴高乐依然是法国人无限拥戴的政治家
第七章 深入骨髓的平等思想
为什么是法国人写了《21 世纪资本论》?
法国人对公平的执着
波澜壮阔的社会公益大实践
男女平等——法国平等文化的另一面镜子
《社团法》——法国和谐社会的“定海神针”
第八章 寻找全球化世界中的法兰西新坐标
从《美国陷阱》看今天的法美关系
法国与德国
法国与欧盟建设
法国与阿拉伯世界
法国与非洲
第九章 法国与中国
中法关系是一种心心相印的情感关系
巴黎大皇宫“中国之夜”
里昂火车站的华工雕像
从“吴建民奖学金”看中法青年交流的明天
结语 新冠肺炎冲击下的法国社会转型再思考
一场轰轰烈烈的黄背心反抗运动使社会转型期间法国人的纠结与痛苦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早在半个多世纪前,法国的“五月风暴”就率先在西方工业化国家拉开社会转型的序幕。在后工业化、智能化,特别是今天,法国人不得不面临“既要假期,又要罢工”后自我革命的第三种选项。
本书作者徐波以其资深外交官和中法民间交流摆渡人的特殊经历,对今天遭遇“百年不遇之大变局”的法国社会进行了一次全面巡礼,全书内容时间跨度大,叙述角度新颖,内容丰富、生动,在诸如全球化、科技革命、效益与公正、社会平等、权力腐败、移民与多元文化等目前世界各国社会转型的共同挑战性议题中,让我们看到了沸腾的法国社会后面依然存在的活力,以及法国人在如此气象万千的时代实现多种人生的可能性。
作者认为,社会转型是世界性命题,且选择总是痛苦的,而转型成功与否关键要看社会精英是否还在思考,民众是否还在坚守其对生命的初始认知。法国既盛产黄背心运动那样的革命激情,又是爱哲学、爱思辨、爱批评的思想故乡,各种民间社团更是活跃其中,人们随性,活得真实轻松,这是法国社会转型的希望,也是几十年来在法国在一片唱衰声中,依然能在国际政治、科技、文化和人文领域发挥世界大国作用的原因所在。
面对社会转型这一人类共同挑战,作者不仅提到“法国案例”的借鉴意义,还提出中法两国人民在转型期“情感交流”的 2.0 版,并由此分享了他在法国从事民间交流活动的各种故事,为中法两国交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本书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法国黄背心运动所揭示的社会转型问题,了解更多有关今日法国社会和法国人的真实现状及其精神状态,以及中法两国相关领域合作交流的情况;适合广大法国文化爱好者、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关注社会转型和治理的研究人员,以及国际政治、外交、新闻、法语等专业的师生阅读。
徐 波 法国“吴建民之友”协会主席,前职业外交官,多边文化外交与中法民间交流坚定不移的践行者。1980年开始学习法语和外交,曾在中东、欧盟常驻,后长期在法国工作生活,深度参与中法文化年、中国国家领导人首次出席与七国集团对话的法国埃维昂南北首脑峰会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曾任上海世博会中国政府总代表助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战略事务助理总干事特别顾问等职。
倡导转型期间中法人民“情感交流”2.0版,与法国前总理拉法兰等法国友人发起中法青年创新创业交流“吴建民奖学金”,组织策划中法建交50周年巴黎大皇宫“中国之夜”和“一战”华工来法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并促成华工纪念雕像永久矗立在巴黎里昂火车站,在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地方城市等方面积极推动中法民间交流。
著有《法兰西印象:一个外交官眼中的法国》、《矫情的法国人》、《跨文化沟通——国家形象的有效传播》、《从上海到巴黎,我眼中的新中国》(巴黎ODILE JACOB出版社)、《上海世博会与人类跨文化对话》、《世博礼仪》、《中国与西欧直接投资关系研究》等著作。
零距离看法国
2019 年盛夏,我有机会在北京见到中信出版集团朱虹女士,她告诉我中信出版集团与法国有缘,原因是近两年连续出版了两本法国的畅销书,一本是托马斯·皮凯蒂的《21 世纪资本论》,另一本是皮耶鲁齐的《美国陷阱》。朱女士顺势问我,可否根据我在法国的经历,用中国人的眼光写一本介绍当今法国社会的书?
朱女士的美意让我倍感荣幸,其原因有三:一是本人能与皮凯蒂和皮耶鲁齐一起同在大名鼎鼎的中信出版集团出书,对我当然是件好事;二是2020 年是我学习法语的第40 个年头,我觉得没有比写一本书来纪念我与法国人打交道40 年更有意义的了;三是2020 年是戴高乐将军逝世50 周年,也是中法建交第56 个年头。当年戴高乐以其战略家的眼光和魄力承认新中国,并由此为法国人民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两国交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频繁,如今中法社会都遇到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国人民如何互信互爱、合作共赢,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这是我们都要回答的问题。我想,如果我的这本书写好了,也许对中国读者了解今天的法国有帮助,从而对推动中法在新时期的全面合作有益。
从严格意义上讲,法国社会的全面转型并非始于今天,它早在1968年5 月巴黎左岸拉丁街的那场举世闻名的“五月风暴”就已开始,以天主教为伦理核心的保守的法国社会在这场社会风暴的冲击下瞬间民风大开,消费主义和个人自由至上、家庭解体、政府威权瓦解,为张扬个性解放而“禁止说禁止”(Interdir d’interdir)成为一种社会文化,而这一文化从那一刻起又漫延到整个西方世界并成为今天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不同的是,作为这场变化的始作俑者,即使在今天的西方文化中法国人还是显得鹤立鸡群,甚至前卫和激进,因此,法国人的社会转型就显得更具有某种先锋意义。
随着美苏两大阵营冷战的结束,世界进入全球化,资源、资本、技术、信息、市场甚至人员都可以在全球自由流动与配置,法国那套战后以来自鸣得意的经济组织模式突然遇到史无前例的严峻挑战,而与60 多年前那场思想伦理转型挑战相比,法国人今天明显感受到这种经济模式转型给他们带来的巨大痛苦。于是,他们在大声呼吁:“要市场经济,不要市场社会!”在他们的矛盾心态中,他们在警惕和排斥政府的权威时又特别需要政府的保护,并希望政府在残酷的全球经济竞争中能继续保证他们稳定的就业、漫长的假期、体面的退休生活和各种可能的福利制度。
简而言之,这就是法国持续半个多世纪的社会转型的根源,或者说是在新的全球化条件下法国社会之“百年不遇之大变局”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
诚然,面对这样剧烈博大的社会转型变化,我的描述充其量也只是管中窥豹,要全面解读或得出某种结论几无可能,但本书的所见所闻皆出自真实生活和真切感受,而非道听途说,对读者朋友了解全球化浪潮下法国人如何应对这场史无前例的社会转型,以及这种深刻的社会转型给他们熟悉的生活、观念和治理文化所产生的强烈冲击,可能有一点帮助。
自然,我更想透过光怪陆离的法国社会,透过那些矛盾、对立甚至荒诞的现象告诉读者,法国不是只有罢工、黄背心或漫长的假期,法国人的社会转型也不是只有迷茫与痛苦。在这个沸腾的社会里,法兰西民族依然像个顽童,他们活得真实、轻松,许多人还在寻梦或造梦,因此,这个国家拥有了世界第四多的诺贝尔奖和世界多的菲尔兹奖。不管手机或电商给这个世界带来多大的便利,他们依然喜欢街头的店铺,喜欢看书,喜欢讨论哲学问题,酷爱美食和社团生活,乐于在生命的长河中体验不同的人生。
换言之,这样的社会转型过程并非宿命论或悲观主义的。如果我们不是从GDP 这样的经济增长维度考量,而是换一个角度,根据社会人文发展指标看法国,我们的结论或许还会更乐观!是的,环顾当今世界,又有哪个国家不是处在社会转型之中?又有哪个社会的转型不像法国那样痛苦?
在社会转型这个世界性命题前,我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看一个社会的精英阶层是否还在思考,民众是否还在坚守其对生命的初认知,社会在面对财富日益集中、贫富差距拉大、权力腐败、人口加速流动、文化日益多元时,是变得更加对立、激进和撕裂,还是依然充满活力、友善、信任、包容、开放和积极向上。
加缪(Albert Camus)在其小说《西西弗斯的神话》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选择什么道路并不重要,只要有达到目的的意志就足够了。”
在焦虑、痛苦的社会转型面前,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过程又何尝不像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那样要坚定不移地把肩上的石头往山顶上扛,去做一项看似重复却不断接近伟大目标的平凡工作?在这样的一种貌似没有变化的社会中,我们是否能从法国人的努力中看到类似的意愿?是否能看到那一缕社会转型的曙光?
由于文化、语言和习俗差异带来的沟通障碍,法语叫“树叶挡住了大树”,中国人叫“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中法两国之间的沟通和认知同样存在着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为此,我衷心希望本书能让国内的读者从法国社会怪诞和的“树叶”后面窥视到法国社会这棵大树依然长青,看到法国人爱抱怨、爱游行的背后是他们对生活依然饱满的热情。他们正在努力克服自身社会转型带来的阵痛,在争取给他们的子孙带来更公平社会的同时,也试图给今天的世界带来更多的法国式的人文关怀。
我要特别感谢老朋友拉法兰总理给拙作写序。我们相识20 多年,他是一位非常受人尊敬的政治家,更是一位可爱的长者,一位智者、绅士,其高雅、博学和富有激情与同情心的人格魅力,让我看到法国人对法国社会转型的信心和希望所在。
本书初完稿于2019 年圣诞节,但由于接下来的一场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此书出版暂被搁置了一段时间。不料法国也不幸被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击倒,成千上万的法国人接二连三地被病毒夺走生命,法国全社会苦不堪言,孤独、恐惧、痛苦、迷茫、失望与希望成为我与法国人这段难忘的共同闭关生活的写照。
在这段中法两国时钟停摆的日子里,面对死神,我与法国朋友们通过电话、微信、WhatsApp(脸书旗下的一款通信应用)、脸书和邮件等相互问候与鼓励,并通过一起重读加缪的小说《鼠疫》,体会病毒如何凸显我们生活中的那些谬误、冷漠和无知,思考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的生活和生命的意义。
因此,法国式的禁足也让我对法国社会的转型思考有了新的维度和深入思考的时间。如果说新冠肺炎考问的是我们每个人对生命的态度,那么本书涉及的社会转型问题就是生命意义在法国人社会生活中所要呈现的那种形式,我所要揭示的就是转型期间法国人精神生活的本质。
衷心希望这样一本断断续续写就、由本人亲眼见证的有关法国社会转型问题的书籍,能让读者朋友与我一起对当今的法国社会问题开展一次巡礼,并进行一次共同的深入思考。
感谢中信出版社洪勇刚先生、朱虹女士,特别是策划编辑李琛、刘淑娟二位女士为本书出版所做出的努力。
谨将此书献给关注社会转型问题并有志于促进新时期中法友好关系的中国青年朋友们。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