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9787521100723
  • 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9787521100723
  • 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9787521100723
  • 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978752110072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9787521100723

18.24 3.1折 58 八五品

仅1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希阿荣博堪布

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

ISBN9787521100723

出版时间2018-09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9787521100723

上书时间2024-08-31

书匠老刘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继畅销书《次第花开》《透过佛法看世界》《生命这出戏》《寂静之道》之后,希阿荣博堪布的全新力作。
★希阿荣博堪布,是这个时代深具影响力的作家,在全世界拥有上百万读者,启发并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态度。
★本书凝聚了作者和历代传承上师的智慧,开示出内心安宁与快乐的根本方法。
★历时七年,希阿荣博堪布将自己经年修行的心得,浓缩成这本贴近现代人生活的修心指南。
★本书围绕藏地家喻户晓的传世经典《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展开,带你深度领略清净无染的古老智慧。
★本书列举大量现代案例,针对现代人修学的误区,抽丝剥茧解决困惑,鼓舞前行。
★当你的修行遇到困难,这本书会带给你“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持续力量,让你在修持佛法的道路上保持着赤子般的好奇和热情。
★长久以来我们勤耕生活却荒芜了心田,这本书恰如甘露,在它的滋润下,杂草丛生的荒地终将成为自在安乐的源泉。
"

作者简介
希阿荣博堪布,1963年生于四川甘孜州德格县,幼年即开始跟随家乡寺院的高僧大德修学佛法。十六岁开始对显密教法进行系统完整的闻思修。二十一岁到喇荣五明佛学院,依止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仁波切继续修学佛法。二十四岁成为堪布。之后在喇荣五明佛学院执教,传讲包括五部大论、《大幻化网》在内的诸多显密法要。深受海内外佛弟子的尊敬和喜爱。堪布在德格玉隆阔建立了扎西持林闭关院、养老院、医院,并对周边寺庙的发展给予护持,支持帮助培养僧才。同时,堪布长期资助众多贫困家庭,解决就医和孩子上学等问题。堪布对佛法的开示精妙而平实,由其开示、随笔结集出版的《次第花开》《寂静之道》《生命这出戏》《透过佛法看世界》,自问世以来一直是佛教类书籍中的畅销书。

目录
\\\"前言
金线般的传承
第一章佛法修持的基础
一、出离
二、发心
三、三殊胜
四、成为法器
五、闻思修的障碍
六、文字般若
七、四想和六度
八、入座与座间修法
第二章暇满难得
一、出离心
二、暇满
三、无暇
四、结语
第三章诸行无常
一、无常观
二、暇满无常
三、修行与无常
四、关于死亡,我们知道多少?
五、死亡对修行者意味着什么?
六、无常的遍在
七、微细的无常
八、结语
第四章三界无安
一、瓶中飞舞的蜜蜂
二、六道之于我
三、谁入地狱
四、饿鬼与旁生
五、生而为人
六、阿修罗与诸天
七、结语
第五章因果不虚
一、事实的金石声
二、如是因如是果
三、无欺因果
四、结语
第六章安乐可期
第七章依止上师
一、甄别上师
二、修有所成
三、依师三问
后记
\\\"

内容摘要
\\\"《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耕耘生活的同时,别让心田荒芜了《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是一部修心著作,由当今深具影响力的作家希阿荣博堪布历时七年撰著而成,针对现代生活特点,结合传统心灵修持的次第和方法,详细完整地介绍了调柔内心、降服烦恼的禅修方法。
在这个崇尚物质享受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质量比以往得到了极大提升,却鲜有人关注精神世界的修持,拥有得越多,内心越空虚浮躁,终日不得安乐自在。而“禅修”,这个看似与现代快节奏生活毫不相干的名词,却足以成为熄灭我们烦恼之火的甘露,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肯付诸实践。
人们的烦恼五花八门、层出不穷,这世界也很难找到两个拥有完全相同烦恼的人,这使得心灵禅修的具体方法、标准,很难一概而论。为了使更多人受益,本书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在调伏烦恼的过程中,我们该如何觉察和关照自心、将会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并获得身心轻安。
其实,在与烦恼开战的日日夜夜中,你并不孤独,这本书将成为你的友伴,指引你通过缺憾重重的生活,发掘深藏于心田的安乐之源。
\\\"

精彩内容
\\\"前言
宁玛派是藏传佛教最古老的教派,她所传授的大圆满法被称为九乘佛法的顶巅。古老的预言说:当铁鸟在空中飞翔,铁马在地上奔跑时,密法尤其无上大圆满法将广弘于世。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见证了这个预言成为现实——大圆满法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弘扬,许许多多人因而得以接触、学习、修持被历代传承者们秘密守护的无上密法。这是何等幸运的一件事。
传统上,开始修持大圆满法之前,要先修出离心、菩提心、净除业障、积累资粮等前行。前面的基础打不好,后面便如冰湖上盖楼,终不能长久稳固。因此,真正致力于修持正行的人皆对前行非常重视。
藏地流传最广的前行引导文,是十九世纪著名的学者和大成就者华智仁波切根据其上师的口述,整理、编写而成的《普贤上师言教》。这部著作“摄集了藏地兴盛的萨迦、格鲁、噶举、宁玛派的引导文及广弘于汉地的净土、华严、禅宗等一切显密修要,并且具有持明传承殊胜之加持”。我曾在多位上师前听受口传及窍诀。以前法王如意宝在喇荣五明佛学院,每年藏历神变月,都会讲授一遍《普贤上师言教》。
2010年冬,我借助以往的录音带,再次温习前行引导文。从前上师们的言传身教,许多珍贵的记忆又被唤醒。我把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些体会、联想和思考记录下来,成为一本可能只对我个人有意义的笔记。开始没想过要发表,因为觉得已经有那么多殊胜的前行引导文在那里,如果想了解和修持,尽可以去学习那些著作,没必要再来看我的赘言。后来,偶然的机会,有道友读到笔记中的一些片断,觉得很有共鸣,于是强烈建议我公开这些文字,说我尽管自己觉得对多数人不会有价值,但有关前行引导的文字,多一篇也没关系,说不定会对一些人有帮助呢。我一想,也对,权当是给有兴趣的人在学习《普贤上师言教》之余,多看一篇延伸读物吧。于是便有了《前行笔记》在网络上的陆续发表。
最初的几篇文章发出去后,反响颇为热烈。许多读者都说文章给他们很大的帮助和启发,并慷慨地分享自己修学佛法的经验和困惑,这让我感到意外,也很受鼓舞。我没想到,有这么多对佛法的修持感兴趣或正在前行的路途中奋力坚持的人们,会对我的文章报以这样热情的反馈。他们希望这些文章能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情况,解答他们在学佛时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进一步结合藏传佛教尤其大圆满法门传统的修持次第来展开,那样的话可能会让更多人受益。
在大家的鼓励下,我开始对《前行笔记》后面尚未发表的部分进行修改,主要是更详细深入地探讨了在现代社会中修持佛法所面临的挑战。显然,一个生活在现代尤其是城市里的人,他在修学佛法时遇到的问题,他对很多事情的感受,他的困惑和诉求,与生活在十九世纪的藏族人会有不同。虽然佛法关注的是无论身在何时何地的人都避免不了的一些共同问题,诸如生老病死、执著、放下,但这些词语背后的具体所指,仍然会根据人的处境不同而不尽相同。修行人需要把佛法与自身结合起来,而不是观修别人的无常,觉察别人的烦恼,放下别人的执著,背诵复杂而陌生的名词,到头来,道理或许懂了一些,自身的烦恼还是没减少。
《前行笔记》从2010年动笔,至今已有七年的时间。内容的增改需要这么久吗?当然不是。因缘不具足,事情就很难成办,而因缘复杂且微妙。当然我自己的观念也起了一些作用吧。大圆满前行主要是实修,理论、概念性的内容不多,我总认为修行是比较个人化的一件事,每个人面临的具体问题是不同的,有时候你需要摔一些跤,走一些弯路,需要经历一番上下求索的困顿,才有可能找到你自己的答案。我们太习惯于被告知现成的答案了,这使得修行浮于表面。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学佛多年之后,仍然会有勇气时不时问自己:“我学佛究竟是为了什么?”因为这个问题是有标准答案的——学佛是为了解脱生死、证悟实相、救度众生,我们不想再费力自己去找答案,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不想做看上去不正确的事——佛陀、祖师们已经明确告诉你了,你还要千百次地自问干什么、仿佛对标准答案不理解、没信心?可我们真的知道什么是生死?又真的相信解脱吗?我们可以假装别人的经验就是自己的经验,别人的证悟就是自己的证悟,但最终,我们无法假装别人的解脱就是自己的解脱。生死关头,装不过去的。
佛陀的开示、祖师的教言、前辈的经验,好比是专为医治我们轮回绝症的千金良方,但光有高明的医生、对症的药方是不够的,病要好起来,终究得靠自己老老实实吃药。拿大圆满前行来说,怎么才能修有所成?没别的办法,就是老老实实去修。别总以为凡事都有个窍门,总想走捷径。该吃的苦,别想少吃。甚至该有的困惑,也别总想着去避开。困惑往往蕴藏着豁然开朗的机会。
《前行笔记》某种程度上像是《普贤上师言教》的一个简单使用说明。两本书在结构、顺序、每一章的主题上是大体一致的。很多时候读者可能需
要对《普贤上师言教》的内容有所了解,才能知道《前行笔记》到底在讲什么以及为什么那样讲。
我在本书中提出了很多问题,关于前行,关于《普贤上师言教》,关于我们自己。其实这些问题,我更希望是修行者在依照前行引导文修持的过程中自己提出来,并努力去寻找答案的。
由于篇幅的关系,这本《前行笔记》只包含了大圆满前行中的外前行部分,内前行我们会在另一本书里探讨。
外前行主要是讲暇满人身的珍贵难得、无常的遍在、生命的忧患、因果不虚,以及修行者如何跟随上师修学佛法。这些内容又称为共同外前行,并非只是修学密宗大圆满法门的人才需要去考虑和观修,而是人天乘、声缘乘、大乘共同的修法。
外前行旨在调柔相续,生起知苦离苦之心。人天乘的出离心表现在厌离三恶道的痛苦,希求今生来世得善趣的安乐。声缘乘和大乘共称为解脱道,声缘乘的出离心表现在希望自己出离轮回的痛苦,而大乘则是智不住轮回,悲不入涅槃。
为什么其他许多引导文中简单概括的外前行,我们在这里却用了厚厚一本书来讨论?
华智仁波切曾把外前行比喻为耕耘田地。他说,就像杂草丛生的坚硬荒地无法长出像样的庄稼,如果我们的内心混乱刚强,那么修什么法门也难见成效,所以要通过外前行把心田里的杂草乱石除去,翻整耕耘,使之成为种子播下去便能茁壮生长的良田,为后面的修行做好准备。需要花费多大工夫去翻整田地,取决于田地荒芜的程度。同样道理,要花多少时间、精力去修外前行,要看内心调柔的程度,并没有一概而论的标准。
在如今这样一个崇尚速成效果的时代,前行可想而知是会被许多人忽视的,尤其看似在讲常识的外前行。大家希望跳过前行而直接进入正行,直接证悟实相。然而,不要说见到实相,我们有太多人的问题是连眼前最基本的人生现实也认不清。有太多的选择,太多的诱惑和可能性,太多的道理和借口,太多逃避的手段,使人远离自身的现实。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能需要比以往时代的人更重视外前行的原因。我们的心更混乱、更僵硬,更无法容受安乐的种子生根发芽。
本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佛法修持的基础》主要讲的是修行之旅开始之前应做的准备,包括对佛法中一些基本概念的了解、心态的调整、静坐的入门技巧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
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以暇满难得、诸行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为主题,讲出离心是如何一步步培养出来的。具体而言,通过观修暇满难得和寿命无常,我们将不再贪恋、希求今生今世的享乐;通过轮回过患、因果不虚的修法,我们将断除对来世生于善趣、享受人天安乐的希求,并间接对谋求自利的心行产生厌恶。
然后是第六章和第七章。对谋取今生、后世、自利的心行生起厌离,就必然追求解脱,为此务必要思维解脱的功德利益,并认识到解脱道只有具足法相的上师善知识才能宣说,因此要知道如何去依止善知识。
基本的结构和逻辑就是这样。
我不知道这本书最终会对多少人有帮助,但它至少给了我巨大的帮助——它让我一次次查阅《普贤上师言教》,思考、观修其中的内容,不断从华智仁波切的智慧开示中汲取灵感。每一次重温都有新的发现。
阿琼仁波切的《前行备忘录》也给予我很大启发。
其他主要的参考典籍包括《楞严经》《百业经》《入行论》《入中论》《米拉日巴尊者传》等。
我的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的加持,是我所有微弱善根和灵感的源泉。没有他,我无法坚持下来。在本书的另一篇序言《金线般的传承》中,我简单介绍了大圆满龙钦宁提法脉和法王如意宝的传承,这里不再赘述。感恩佛陀的慈悲和祖师大德们的加持。也感恩所有协助我完成这本书的道友。
希阿荣博藏历火鸡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公元2018年1月9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