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骗局 美国商业欺诈简史9787543230972
  • 骗局 美国商业欺诈简史978754323097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骗局 美国商业欺诈简史9787543230972

4.47 0.5折 98 八五品

仅1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爱德华·J.巴莱森|责编:程筠函|译者:陈代云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ISBN9787543230972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9787543230972

上书时间2024-01-1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文明的每一次发展,每一次社会变革,每一项引人注目的发明,都带来了一种把钱从傻瓜口袋里掏出来的新方式。它可能是,并且通常只是旧骗局演变后的伪装,但它对于受害者而言,确实是新的,因此是有效的。”从大名鼎鼎、饱受争议的“马戏之王”P.T.巴纳姆,到21世纪初美国最大诈骗案的制造者伯纳德·麦道夫,从19世纪声名狼藉的避雷针销售策略,到本世纪盛行的低价宣传策略,甚至一再发生的庞氏骗局,两百年来,我们是否依然跳入同样的骗局?
商业创新带来的,究竟是商业发展的天使,还是欺诈的魔鬼?
这是一部从未停止与骗子角力的美国商业史,也是我们所有人与骗局的斗争故事。

作者简介
爱德华·J.巴莱森,杜克大学历史和公共政策系副教授、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副教务长。《航行失败:内战前美国的破产和商业社会》(Navigating Failure: Bankruptcy and Commer Society in Antebellum America)作者。

目录
部分  欺诈与美国资本主义的演变

章 反欺诈规制的持久困境

第2章 形形色色,欺诈永不眠

欺骗的持久性

现代市场中的新人问题

欺骗性实践与经济决策心理学

第二部分 19世纪“购者自慎”的世界(19世纪10年代至80年代)

第3章 千疮百孔的法律

成文法律

法律在行动——民事与刑事法庭

法律在行动——行政法规

第4章 曝光的渠道

为欺诈情报创造市场

看门人的悖论

欺诈的哨兵和“购者自慎”

第三部分 专业化、道德主义和精英对欺骗的攻击(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

第5章 现代行政国家的开端

扩大检查和许可制度的领域

加强企业会计核算

发明反邮件欺诈法律

第6章 创新、道德经济和邮政局长的和平

西尔斯-罗巴克与邮政当局

创新、吹牛和道德模糊

邮件诈骗的不确定性

第7章 商人们为终结所有欺诈行为而战

一群专业的反欺诈斗士

有组织的警戒的必要性

资本家集体主义的范围

第8章 程序正义的困惑

反康斯托克派

商业“线索派系”

联邦贸易委员会早期的反欺诈斗争

第四部分 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呼吁(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

第9章 向“卖者自负”迈进

制度设计和知识基础

执行上的挑战

构筑反欺诈州的堡垒

0章 消费主义与反欺诈政策的重新定位

扩大反欺诈联盟

一波监管行动

追溯教育和执法的路径

1章 反欺诈州的承诺和限制

揭露民权时代的欺诈行为

切断商业和金融的联系

集体诉讼的范围

重新启用市场的监管过滤器

商业改进局和自我监管的磨损

第五部分 市场的反击(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

2章 新自由主义与商业欺诈的重新发现

放松监管的多面性

格林斯潘时代美国的企业创新和商业欺诈

监管行动的范围

监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幽灵

注释

内容摘要
在本书中,作者根据美国历史脉络阐述了美国资本创新和商业欺诈之间的关系,以及美国的私人组织和政府机构为遏制经济欺诈所做的尝试和努力。他将美国历目前一些有名的欺诈丑闻放到更长的历史中去探讨,认为我们单纯地依靠“买者自负风险”的政策,将公共教育、敏感的披露规则和定向执法综合在一起也可能会产生商业欺诈。这些有名的商业欺诈包括P.T.巴纳姆(他有一句名言:每一分钟都有一个傻瓜产生。)、庞氏骗局和麦道夫诈骗案。作者通过阐述美国如何与商业欺诈做斗争并很终带来经济的蓬勃发展,来提醒读者这样一个事实:美国的资本主义建立在社会信任这个不稳定且艰难的基础之上。

主编推荐
在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流中,总是难以避免精明的投机商、剑走偏锋的交易者以及狡猾的骗子。从“大娱乐家”巴纳姆到美国历目前优选的诈骗案制造者伯纳德·麦道夫,这种骗局的盛行在美国短短几百年的历史中似乎更为突出。对商业自由精神的崇拜使得这一局面变得更加复杂,人们更难将激进的销售做法和骗子的欺骗性手段区分开来。与此同时,来自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对欺诈的关注和斗争从未停止。
作者在本书中提供了理解美国历史的一个独特视角,即从巴纳姆时代到麦道夫时期的美国商业是如何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私人部门对于欺诈行为的态度是如何演变,以及这反过来又如何促进和改变了政府的监管态度,从而对商业造成进一步的影响。视角独特,叙述性较强,对于读者来说,是一个了解美国商业演变的特别角度;对于当下迭出的“新瓶装旧酒”的骗局,也不失为一个警示,引人深思。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