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旅游类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旅游文化学
¥
10.3
2.0折
¥
52
八五品
库存5件
作者钟栎娜 著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503269424
上书时间2024-12-0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钟栎娜 著
-
出版社
中国旅游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6
-
版次
1
-
ISBN
9787503269424
-
定价
5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0页
-
字数
287.0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全国旅游类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
- 【内容简介】
-
从文化学角度出发,谢贵安、华国梁在《旅游文化学》中诠释了中国关于“旅游”的概念,以及由“旅”和“游”所组成的各种相关概念,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特色和人文特征,并且大都含有伦理的意蕴。首先,旅游的概念反映了中国社会重等级、崇道德的伦理特征。其次,旅游的概念反映了中国旅游者对宗法关系的执着追求。由于受传统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国的“旅游”概念负载着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具有群体认同性及伦理归属感的民族特征,这使中国古代的旅游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魅力。以“游”为词根组成的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旅游词汇,则又是“tourism”等词所无法涵盖的。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西旅游概念的界定将趋于一致,但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民族差异仍将存在下去。
从历史学角度来看,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称旅游为“游”,游客、游子、游宴、游学、游猎、云游、遨游等,皆从游而来。还有几乎为官家所独占的“巡”字,实际意义与“游”相仿,但具有浓重的官家色彩,如巡使、巡守、巡检、巡抚、巡幸、巡视等。“观光”一词,最初体现封建君主的威严感,是指“得位帝王明习国之礼仪”。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光的含义变为“巡视考察政教风俗”。
有的学者从旅游三大主体构成部分出发,认为旅游是由旅游者(主体)、旅游资源(客体)和旅游服务(条件)三大要素构成。旅游三要素既具有各自特定的内涵,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形成旅游,产生旅游价值。
- 【目录】
-
第一章 旅游文化的本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旅游文化学研究意义
第四节 旅游文化学研究历程
第五节 旅游文化的特征
第六节 旅游文化发展历史
第二章 旅游客体的视角:文化与旅游资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中国文化旅游资源
第三节 世界文化旅游资源
第三章 旅游主体的视角:旅游者的文化过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旅游者文化身份
第三节 旅游者的文化过程
第四节 旅游对于主体文化身份的完善
第四章 旅游介体的视角:文化与旅游产业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旅游营销――跨文化的吸引
第三节 旅游开发――以文化为中心
第四节 旅游产品――实现文化的涵化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