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染病学(第4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传染病学(第4版)

10.1 1.9折 53 八五品

库存3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翁心华、张婴元 编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

版次4

装帧平装

货号9787309063752

上书时间2023-11-01

智愚图书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翁心华、张婴元 编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9
  • 版次 4
  • ISBN 9787309063752
  • 定价 53.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2页
  • 字数 627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复旦博学·临床医学系列·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传染病学(第4版)》系统介绍了我国常见传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的基本知识。全书共分8章3个附录,分别为总论、病毒性疾病、立克次体病、细菌性疾病、螺旋体病、深部真菌病、寄生虫病和其他。其他部分包括发热、医院感染、感染性休克、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抗病毒药物、抗寄生虫药物、临床微生物学、传染病与生物恐怖。该部分内容多为综合性资料、综合征或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为多种感染性疾病所共有。此外,鉴于传染病学发展的新动态,一些新出现的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也列入《传染病学(第4版·附光盘1张)》。附录包括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观察期,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
【作者简介】
    翁心华,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7月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传染病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内科学会及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现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感染病杂志》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科(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之一。从事感染病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0余年,是国内著名感染病学家之一。曾参与国家“863”、“973”、“十一五”攻关等多项重大传染病研究项目,在国内以及国际重要杂志发表专业论文200余篇。作为“囊虫病的诊断与治疗”课题研究成员获卫生部科学技术成果乙等奖,“对链球菌以及结核病的研究”也分获上海市科学进步二、三等奖。长期从事传染病学教学研究,主编或副主编多部《传染病学》教材,是第11、12、13版《实用内科学》副主编,《现代感染病学》主编,并参加编写其他大型专业书籍20余部。
    张婴元,女,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分配至该校附一医院(现华山医院)传染病科,1972年至该院抗生素临床应用室继续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1984一1985年获世界卫生组织奖学金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附属医院进修临床药理。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所长、内科(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之一、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抗感染药临床评价及临床药理研究、细菌耐药性防治研究。擅长于感染性疾病诊治,包括疑难重危感染者的救治。承担并完成有关感染病诊治、抗感染药合理应用及细菌耐药性防治等科研项目1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教育部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等。科研项目获奖包括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先后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感染化疗学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中国抗生素杂志》、《中国临床医学》编委。数十年来从事医学本科生、研究生等的教学工作,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近20名,编写大型参考书8本,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指导研究生撰写论文4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传染病的特征
第二节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
第三节 传染病的诊断
第四节 传染病的治疗和预防

第二章 病毒性疾病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
第二节 麻疹
第三节 水痘
第四节 流行性腮腺炎
第五节 病毒性肝炎
第六节 脊髓灰质炎
第七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八节 流行性出血热
第九节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第十节 狂犬病
第十一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第十二节 巨细胞病毒感染
第十三节 艾滋病
第四节 天花
第五节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第三章 立克次体病
第一节 流行性斑疹伤寒
第二节 地方性斑疹伤寒

第四章 细菌性疾病
第一节 白喉
第二节 百日咳
第三节 猩红热
第四节 伤寒与副伤寒
第五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
第六节 细菌性痢疾
第七节 霍乱
第八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九节 化脓性脑膜炎
第十节 鼠疫
第十一节 布鲁菌病
第十二节 炭疽
第十三节 结核病
第四节 厌氧菌感染
第五节 败血症

第五章 螺旋体病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病
第二节 莱姆病

第六章 真菌性疾病
第一节 念珠菌病
第二节 曲霉病
第三节 隐球菌病
第四节 肺孢菌病

第七章 寄生虫病
第一节 阿米巴病
第二节 疟疾
第三节 弓形虫病
第四节 日本血吸虫病
第五节 并殖吸虫病
第六节 华支睾吸虫病
第七节 姜片虫病
第八节 绦虫病与囊虫病
第九节 包虫病
第十节 类圆线虫病
第十一节 丝虫病
第十二节 旋毛虫病
第十三节 钩虫病
第四节 蛔虫病
第五节 蛲虫病

第八章 其他
第一节 发热
第二节 医院感染
第三节 感染性休克
第四节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第五节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第六节 抗病毒药物
第七节 抗寄生虫药物
第八节 临床微生物学
第九节 传染病与生物恐怖
附录1 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和观察期
附录2 小儿各种预防接种实施程序表
附录3 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