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克绍《伤寒解惑论》四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李克绍《伤寒解惑论》四讲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6.49 7.6折 35 全新

库存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姜建国 主编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24734

出版时间2015-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5元

货号23717920

上书时间2025-01-18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李克绍先生的《伤寒解惑论》以其独到的学术观点、缜密的论证思维,在伤寒学术界影响巨大。作为李克绍伤寒学术思想的研究著作,本书重点在于分析先生的治学方法、治学思维,从而更多的优秀伤寒研究者、提高中医医师的理论思维能力和临床辨证水平。

作者简介
姜建国,生于1953年4月,山东省荣成市人。为山东中医学院首届伤寒专业研究生,师从徐国仟、李克绍老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被评为“山东省省级教学名师”“山东省名中医”,为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资助建立“姜建国名医工作室”,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齐鲁伤寒学术流派”建设项目。曾先后担任3版全国统编《伤寒论》教材主编,学术代表作有《伤寒思辩》《伤寒析疑》《伤寒释难》《伤寒论品读》等。

目录


讲 李克绍先生小传

一、锲而不舍,自学典范

二、治学严谨,善于读书

三、临证灵活,斲轮老手

四、诲人不倦,一代良师

五、求异创新,伤寒大家




第二讲 关于“《伤寒论》中几个基本概念的认识”

一、关于广义和狭义伤寒

二、关于三阴三阳和六经

三、关于传经实质与伤寒日数




第三讲 关于“学习《伤寒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要正确理解当时医学上的名词术语”

二、关于“读于无字处和语法上的一些问题”

三、关于“内容不同的条文要有不同的阅读法”

四、关于“要有机地把有关条文联系在一起”

五、关于“解剖方剂,注意方后注”

六、关于“要和《内经》《本草经》《金匮要略》结合起来”

七、关于“要与临床相结合”

八、关于“对传统的错误看法要敢破敢立”

九、关于“对原文要一分为二”




第四讲 关于附编“伤寒方古为今用”

一、五苓散治验

二、小柴胡汤治验

三、四逆散治验

四、当归四逆汤治验

五、吴茱萸汤治验

六、真武汤治验

七、芍药甘草汤治验

八、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验




附《伤寒解惑论》

李克绍论文三篇



内容摘要
李克绍先生的《伤寒解惑论》以其独到的学术观点、缜密的论证思维,在伤寒学术界影响巨大。作为李克绍伤寒学术思想的研究著作,本书重点在于分析先生的治学方法、治学思维,从而更多的优秀伤寒研究者、提高中医医师的理论思维能力和临床辨证水平。

精彩内容
节太阳病
  太阳主卫外,所以太阳病是表病。足太阳的经脉上额交颠,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抵腰,人循膂,络肾,属膀胱。所以太阳受病,不能卫外,又邪人经络,就会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病在表,应当发汗。有汗为太阳中风,宜用桂枝汤;无汗为太阳伤寒,宜用麻黄汤。又因膀胱是太阳之腑,所以太阳的变证,有时能“热结膀胱,其人如狂”。
  第二节阳明病
  阳明主里,所以阳明病是里热病。里热外蒸,就不恶寒,反恶热。腹满、便秘的为阳明腑证,宜攻下,可选用三承气汤;自汗、口渴、脉洪大的,为阳明经证,宜清热,用白虎汤。阳明腑为胃与大肠,所以其病理是“胃家实”。足阳明的经脉起于鼻之交頞中,下循鼻外,手阳明的经脉夹鼻孔,故凡出现口干、鼻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是热在阳明经络,是必衄之征。
  第三节少阳病
  少阳为少火,喜条达不喜郁闭。少火被郁,就口苦、咽干、目眩。兼目赤、耳聋、胸中满而烦的,为少阳中风;头痛发热、脉弦细的为少阳伤寒。手、足少阳的经脉,分别布膻中,循胸胁,所以外邪袭人少阳的经络,又能出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半表半里的症状。治宜散郁火、枢转少阳,与小柴胡汤。
  第四节太阴病
  脾脏属太阴,凡脾脏虚寒,不能运化,出现腹满而吐、自利不渴的,就是太阴病。治法当温中祛寒,宜四逆辈。足太阴的经脉,从膝股内前廉,人腹、属脾、络胃,所以太阳病误下,外邪陷入太阴,经脉壅滞时,能出现腹满时痛,或大实痛。治宜和太阴、通脾络,选用桂枝加芍药汤,或桂枝加大黄汤。
  第五节少阴病
  少阴是心、肾二脏,藏精而主火。凡心肾两虚,脉微神衰的,就是少阴病。治宜急救回阳,选用白通汤、四逆汤等。也有肾水亏虚,导致心火炽盛,心中烦,不得卧的,这是少阴病的变型,宜育阴泄火,用黄连阿胶汤。手少阴的经脉上夹咽,下膈络小肠,足少阴的经脉循喉咙,所以病在少阴的经络,能出现咽痛,或下利便脓血。咽痛的,选用甘草汤、桔梗汤、苦酒汤、半夏散及汤等。下利便脓血的,用桃花汤,或用刺法以泻经络之邪。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