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腔(纪念珍藏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花腔(纪念珍藏版)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0.87 4.7折 65 全新

库存1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洱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ISBN9787536085343

出版时间2018-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5元

货号25278680

上书时间2024-11-08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我已经记不起我和李洱是如何认识的,好像当时他还在华东师大吧,华东师大中文系号称“全国好的中文系”,盛产诗人、小说家、评论家,所以,从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花城》任编辑开始,便与华东师大的诸多才子才女建立工作联系,他们也会向我推荐暂露头角的文学新秀及其作品,可能我是通过这样的推介与李洱联系上的。

大概是千禧年前后,李洱的中短篇小说开始在主流文学刊物出现,并引起关注。譬如《导师死了》,还有《午后的诗学》《夜游图书馆》等等,一看这些题目这么“知识分子”,就可以猜到这个作者应该是大学里的,还是读研究生出来的。

以知识分子为人物形象、知识分子生态、人际关系为题材,以及知识分子话语写作,成为李洱早期创作的显著特征,这与他不仅在大学漫长的求学经历、还在大学多年的教学经历密切相关。

我也在这个期间与李洱建立联系,向他约稿,一直等待他的新作。李洱很聪明,说话幽默,脑子转得很快,也有点自由散漫。他说他正在写个长篇小说,不过写得比较费劲,经常自我推翻,写作进展缓慢。

终于等到了《花腔》。

长篇小说《花腔》(发表在《花城》杂志2001年第6期)成为这个时期李洱的知识分子立场写作的集大成者,当然,《花腔》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一面世,在文学界就引起极大反响,被普遍认为是2001-2002年度秀的长篇小说之一。2001年,它与莫言的《檀香刑》一起获得首届21世纪鼎钧双年文学奖,并入围第6届茅盾文学奖。

《花腔》的手稿,我足足通读了三遍。作为李洱的长篇小说,它初让我感到有点生涩,同时它文字里散发出的巨大能量也让我无法忽略它的存在,我有再读它的浓厚兴趣。



导语摘要

    一个扑朔迷离的故事。葛任的外孙,“葛任研究会”的负责人,多年来一直穷力追究他外祖的生死之谜。白医生、特工阿庆、范将军三个人,立场不同,目的不同,三份珍贵的口述实录。故事与故事之间距离遥远,互相生发,却又蕴藏矛盾,又仿佛与历史过不去,它们与已书写的史料南辕北辙,迷雾重重。



作者简介

李洱


男,1966年生于河南济源,198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在高校任教多年,后为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兼任《莽原》杂志副主编,现任职于中国现代文学馆。当代中国文坛重要的作家之一,始终坚持知识分子写作立场,百科全书式描写巨变的中国。著作有《导师死了》《现场》《午后的诗学》《遗忘》等中短篇小说,《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等长篇小说。《花腔》2002年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10年被评为三十年(1979-2009)中国十佳长篇小说。曾获第三、第四届“大家文学奖”(荣誉奖)、首届“二十一世纪鼎钧双年文学奖”、第十届“庄重文文学奖”、首届“华语传媒文学图书奖”。作品被译成德语、意大利语、法语、英语、韩语、日语、西班牙语等多种文字。



目录
卷首语




部  有甚说甚第二部


第二部  向保证


第三部  OK,彼此彼此


 


附录  


历史的花腔,花腔的历史——首发责任编辑手记(林宋瑜)


李洱与《花腔》(魏微)



内容摘要

    一个扑朔迷离的故事。葛任的外孙,“葛任研究会”的负责人,多年来一直穷力追究他外祖的生死之谜。白医生、特工阿庆、范将军三个人,立场不同,目的不同,三份珍贵的口述实录。故事与故事之间距离遥远,互相生发,却又蕴藏矛盾,又仿佛与历史过不去,它们与已书写的史料南辕北辙,迷雾重重。



主编推荐

李洱

男,1966年生于河南济源,198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在高校任教多年,后为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兼任《莽原》杂志副主编,现任职于中国现代文学馆。当代中国文坛重要的作家之一,始终坚持知识分子写作立场,百科全书式描写巨变的中国。著作有《导师死了》《现场》《午后的诗学》《遗忘》等中短篇小说,《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等长篇小说。《花腔》2002年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10年被评为三十年(1979-2009)中国十佳长篇小说。曾获第三、第四届“大家文学奖”(荣誉奖)、首届“二十一世纪鼎钧双年文学奖”、第十届“庄重文文学奖”、首届“华语传媒文学图书奖”。作品被译成德语、意大利语、法语、英语、韩语、日语、西班牙语等多种文字。



精彩内容

将军,有甚说甚,那消息是田汗告诉我的。那时我还在后沟。干你们这一行的,定然晓得枣园后沟。对,那里有一所西北公学,还有一个拘留所。我自然是在拘留所里。我在那里住了两个来月。那天晚上,当田汗来后沟看我的时候,我想,他定然是看着同乡之谊,来给我送行的。唉,我可能活到头了。按说,我是学医出身,也上过战场,死人见多了,不应该感到害怕。可是,一看到他,一闻到他身上的酒气,我的胆囊还是缩紧了,就像一下子掉进了冰窖。我做梦也没想到,田汗是来告诉我那样一个消息的。

他把我领了出来。走出那个院子,我看到了他的卫士。他们离我们十几步远,猫着腰来回走着,就像移动的灌木。此外还有几个站岗放哨的人,他们拿的是红缨枪。(在夜里)那红缨看上去是黑色的。此时,朔风劲吹,并且开始下雪。一个卫士走了过来,递给田汗一件衣服。那衣服是用斜纹布做成的,就像医院里的病号服。它比老乡织出来的土布软和,唯有首长和刚到延安的学者才有穿的份儿。不瞒你们说,当田汗把它披到我肩头时,我忍不住流泪了,鼻涕也流了出来。田汗看着我,想说些什么,但一直没有说。我的脑子更乱了。在外面站了一会儿,他说,这里太冷了,还是回后沟吧。他没有把我送进拘留所,而是把我带进了一间暖烘烘的窑洞。看到墙上贴的列宁像和教室分布图,我方才晓得那是西北公学的一间办公室。他把鞋脱了下来,掏出鞋垫,用火钳夹住,悬在火盆上方烤着。一个卫士进来要替他烤,他摆了摆手,命令他站到外面去,不许放一个人进来。窑洞被他的鞋烤得臭烘烘的,再加上炭火的烟气,我的眼睛就被熏得眯了起来。不怕你们笑话,当时我觉得那味道很好闻,很亲切。他翻开自己的裤腰,逮住一只虱子丢进了火盆,我听到叭的一声响。而后,他又逮了几只,不过,他没有再往火里扔,而是用指甲盖把它们挤死了。

他身上的酒气,让人迷醉。他掏啊掏的,从身上掏出一个酒葫芦。他把酒葫芦递给我,而后又掏出两只酒杯,用大拇指在里面擦了一圈。他给自己倒了一杯,也给我倒了一杯。他说:“喝吧。怎么?还得我给端起来?”这是两个月来,次有人请我喝酒。我又流泪了。当他又从怀里掏啊掏的,掏出两只猪蹄的时候,我赶紧咬住了嘴唇,不然,我的口水就要决堤而出了。田汗问我这酒怎么样,我说,好啊,真好啊。葛任没死的消息,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听说的。我刚啃了一口猪蹄,就听他说:“有件事,给你说一下,葛任还活着。”我吃了一惊,一下子站了起来,就像被火烧了屁股。



媒体评论
本书的语言修养和丰富性,对历史中贮存的各种相关语言资源的开发与参悟,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巧妙的运用比比皆是。二十世纪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各种主要文化身份的语言特色在小说中应有尽有,并且很好地凭借小说叙述使其达到艺术的整合。它真正实现了世界性小说形式与本土现实之间的统一。

——李洁非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