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型期党的社会凝聚力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转型期党的社会凝聚力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9.95 7.1折 56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长芬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5237863

上书时间2024-11-05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赵长芬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11
  • 版次 1
  • ISBN 9787520307871
  • 定价 5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88页
  • 字数 18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任务极其艰巨、环境极其复杂、考验极其严峻。凝聚共识,聚合力量,攻坚克难,是重大而迫切的时代命题。《转型期党的社会凝聚力研究》以凝聚力为切入点,以政党与社会关系为分析的逻辑起点,创见性地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梳理了执政党社会凝聚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系统形态。以此为纲,从价值目标凝聚、组织凝聚、政策凝聚、媒介凝聚等方面系统探讨了中国共产党提升社会凝聚力的主要路径。
【作者简介】
  赵长芬,1979年生,山东临沂人,现为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执政党建设、沂蒙精神。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山东省青少年研究规划重点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获临沂大学“青年教学能手”称号,主持校级精品课程1门。已出版专著2部,合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相关成果获厅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市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2项。
【目录】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概述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 重点难点及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理论分析:凝聚力与执政党社会凝聚力
第一节 执政党社会凝聚力概念分析
一 凝聚力
二 政党凝聚力
三 执政党社会凝聚力
第二节 执政党社会凝聚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 执政党的价值目标
二 执政党领袖与执政体系
三 执政绩效与制度正义
四 执政道德与执政形象
五 社会心理与外部环境
第三节 执政党社会凝聚力的价值功能及主要系统形态
一 执政党社会凝聚力的价值功能
二 执政党社会凝聚力建设的主要系统形态

第二章 历史与现状:党的社会凝聚力建设的历史考察与现状分析
第一节 局部执政时期党的社会凝聚力建设
一 局部执政时期党的社会凝聚力建设历程
二 局部执政时期党的社会凝聚力建设的历史经验
第二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党增强其社会凝聚力的传统路径
一 执政党意识形态的绝对权威
二 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三 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
四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党的社会凝聚力
一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及主要特征
二 社会转型期党增强其社会凝聚力的优势
三 社会转型给党增强其社会凝聚力提出重大挑战

第三章 价值凝聚:价值目标与中国梦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目标
一 社会主义价值目标
二 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目标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二节 意识形态认同
一 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与功能
二 意识形态与政党社会凝聚力
三 坚持共产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
第三节 党和人民的共同理想与信念
一 理想引领方向信念凝聚力量
二 党和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
三 中国梦凝聚力量

第四章 组织凝聚:政党权威与组织网络
第一节 党的核心领导集体与执政骨干队伍
一 党的核心领导集体
二 党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
三 依法执政取信于民
四 治理权力腐败提高党的执政公信力
第二节 重构党的组织网络
一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战略性资源
二 转型期基层党组织增强社会凝聚力面临的困境
三 完善执政党的组织网络
第三节 建设服务型党组织
一 服务型党组织的基本内涵
二 服务型党组织服务到位才能凝聚人心
三 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路径选择

第五章 政策凝聚:执政体系与民生政策
第一节 开放执政体系
一 扩大公民政治参与
二 政治协调与政治沟通
三 录用社会精英
四 吸收社会优秀分子入党
第二节 民生:增强党的社会凝聚力的根本保障
一 民生的概念阐释及其特征
二 发展民生是增强党的社会凝聚力的根本保障
三 积极构建深得民心的民生政策体系
第三节 公平配置社会资源与社会机会
一 社会公正的基本含义
二 公平配置社会资源
三 公平配置社会机会

第六章 媒介凝聚:大众传媒与非政府组织
第一节 大众传媒:党凝聚社会的重要抓手
一 大众传媒在党凝聚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二 大众传媒的新特点及对党的社会凝聚力的重要影响
三 新形势下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增强党的社会凝聚力
第二节 非政府组织:党凝聚社会的重要桥梁
一 执政党的治理理念
二 政党与非政府组织
三 充分利用非政府组织增强党的社会凝聚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