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犯罪总论的新展开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犯罪总论的新展开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58.01 7.9折 199 全新

库存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荣春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3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29543577

上书时间2024-11-04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马荣春
  •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3
  • 版次 1
  • ISBN 9787576408317
  • 定价 19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本著由“上篇:犯罪绪论”和“中篇:犯罪构成”、“下篇:犯罪形态”所构成。其中,“上篇:犯罪绪论”部分包括第一章“犯罪概念与特征”和第二章“罪名与罪状”。本部分先对犯罪概念、犯罪特征及其延伸性问题作了论证和解答,接着对罪状的定义、罪状的分类、罪状的明确性、罪名的分类与作用以及罪名的确定原则、确定方法与认定思维作了论证与解答。“中篇:犯罪构成”包括第三章“犯罪构成外在关系与四要件犯罪构成再肯定”、第四章“犯罪主体与犯罪客体”、第五章“犯罪主客观要件之一:犯罪主观要件”、第六章“犯罪主客观要件之二:犯罪客观要件”。本篇对犯罪构成所分解出来的诸多具体问题作了论述与解答。 “下篇:犯罪形态”包括第七章“犯罪形态之一:共犯形态”和第八章“犯罪形态之二:犯罪阶段形态与罪数形态”。本篇对共犯形态问题先后展开了共犯本质、共犯形态的追认、承继共犯、共犯脱离、共犯的共犯论述,并对共同犯罪的有关概念予以辨正或重新表述。接着,本篇又先后对犯罪阶段形态与罪数形态展开论述,且对犯罪着手、“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中止、犯罪未遂、犯罪既遂、数罪标准、一罪分类等具体问题作出论证与解答,且提出了犯罪阶段形态认定与罪数认定的整体性思维。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马荣春,生于1968年5月25日,江苏东海人;中山大学法律史专业硕士研究生,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南京师范大学刑法学博士后。自读小学开始,文学遂成为特别喜好,高考本科志愿顺序依次是中文、历史和法律,但最后读了商业中专。中专毕业后,先后在东海县商业系统做过统计员和保管员,同时参加法律专业自学考试,曾经做过2年律师并在法院工作3年;先后任教于南昌大学、江苏大学和扬州大学,现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律系教授;江苏省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案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南京市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5部,完成省部级课题4项,获得中国法学会第十三届“青年法学论坛”征文二等奖、中国法学会第十三届“法学家论坛”征文二等奖、第一届“方德法治研究奖”三等奖、江西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十四届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二等奖等奖项;位列全国高校人文社科学者期刊论文排行榜(2006—2018)第40名。
【目录】
【目录】

 

 

上篇犯罪绪论

 

 

第一章犯罪概念与特征003

 

第一节犯罪概念003

 

第二节犯罪特征012

 

第三节犯罪概念与特征的延伸性问题解答051

第二章罪状与罪名068

 

第一节罪状的定义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068

 

第二节罪状的广狭义分类079

 

第三节罪状的特征分类080

 

第四节罪状的内容分类105

 

第五节罪状的结构分类108

 

第六节罪状的功能分类110

 

第七节罪状的明确性115

 

第八节罪名的分类与作用131

 

第九节罪名的确定原则、确定方法与认定思维138

 

 

中篇犯罪构成

 

 

 

第三章犯罪构成外在关系与四要件模式再肯定157

 

第一节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157

 

第二节犯罪构成与刑法典的关系165

 

第三节犯罪构成与犯罪形态的关系173

 

第四节对四要件犯罪构成批判的纠正与新疑虑的消除181

 

第五节对四要件犯罪构成的内序确定与核心重申209

第四章犯罪主体与犯罪客体217

 

第一节犯罪主体的必要性217

 

第二节刑事责任能力224

 

第三节人工智能犯罪主体化批判231

 

第四节犯罪客体的必要性257

 

第五节犯罪客体的分层与分类264

 

第六节犯罪客体对违法性本质的包含270

 

第七节犯罪客体对非罪化事由的包含306

第五章犯罪主客观方面之一:犯罪主观方面349

 

第一节罪过形式的“知欲构造”349

 

第二节刑事违法性认识364

 

第三节期待可能性379

 

第四节罪责性的要素增减与构造性392

 

第五节犯意转化406

 

第六节“主观的超过要素”之否定428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