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战争法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41.4
5.3折
¥
78
全新
库存25件
作者熊梅 姬娜 冯争争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
出版时间20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9652365
上书时间2024-11-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熊梅 姬娜 冯争争 著
-
出版社
上海人民
-
出版时间
2012
-
版次
1
-
ISBN
9787208185821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0页
-
字数
155千字
- 【内容简介】
-
中国古代战争法研究提出中国古代战争法的概念,并作为研究对象,从中西比较研究的角度入手,运用法学理论的分析工具,探讨中国古代战争规则发展的内在机理,为战争法理论提供了更丰富的思想资源。核心观点包括:中国古代战争法是中国古人天下观的产物,天下观是中国古代战争法产生的理论前提;兵与刑的关系是阐释中国古代战争法起源的重要坐标;仁与利构成了中国古代战争法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军礼是中国古代战争法规则体系的载体。
- 【作者简介】
-
:
熊梅,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军队司法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军事法学教学和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军队级课题多项。
- 【目录】
-
前言001
章 天下观:中国古代战争法的理论前提011
一、“天下”的内涵014
二、天下观与战争的定义018
三、天下观与敌友关系的判断021
(一)识别敌人022
(二)仁者024
四、天下观与战争行为的规制029
五、天下观与战后治理的理想范式034
(一)通过“服人”实现“天下”和谐035
(二)通过“兼并”重构“天下”等级038
第二章 兵与刑:中国古代战争法溯源043
一、兵刑合一:战争的法律缘起046
二、兵刑分离:兵与刑的内外异用049
三、中国古代战争法的形成053
(一)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053
(二)共享的理念056
(三)宗法观念与战争礼的形成057
第三章 仁与利:中国古代战争法的价值体系061
一、春秋早期以“仁”为价值取向的战争法思想064
(一)《司马法》的“仁”本主义与战争目的边界065
(二)孔子的“爱有等差”与战争的合法068
(三)孔子“正名”思想与战争权问题074
(四)孟子的“仁者”与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082
二、春秋末期至战国以“利”为价值取向的战争法思想089
(一)墨子的“兼爱”与以“利”为导向的战争遏制思想090
(二)舍“仁”取“利”——孙子战争法思想价值的与协调099
第四章 杀人之中又有礼:中国古代战争法的规则体系111
一、“礼”——规制战争的法律依据114
(一)“礼”的法律意义察114
(二)战争与“礼”的连接118
二、中国古代的开战规则121
(一)战争主体合于“礼”122
(二)战争目的合于“礼”130
三、中国古代的交战规则142
(一)通牒请战144
(二)闻丧止伐149
(三)穷寇勿追150
(四)礼遇国君151
(五)礼待来使154
第五章 中国古代的军事占领规则157
一、中国古代军事占领规则的内容160
(一)关于战败国的政权161
(二)关于战败国之民的人身和财产权利166
二、中国古代军事占领规则的价值基础168
(一)如何认识占领者的统治权169
(二)如何认识占领者与被占领者的关系175
三、中国古代军事占领规则的利益动因179
(一)如何降低治理成本179
(二)如何提高战争效益182
第六章 中国古代战俘的权利保护185
一、“俘”的辨189
二、战俘权利的表现及其局限193
(一)战俘权利的表现193
(二)战俘权利的局限197
三、战俘权利的来源199
(一)民本思想的兴起
——战俘权利来源的观念因素201
(二)宗法制度的维护
——战俘权利来源的制度因素205
(三)取胜的军事需求
——战俘权利来源的实力因素208
结论215
参文献222
后记232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