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烙在时光里的印痕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烙在时光里的印痕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9.66 7.6折 65 全新

库存5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席慕蓉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9655953

上书时间2024-11-04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席慕蓉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
  • 版次 1
  • ISBN 9787020183067
  • 定价 6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页数 213页
  • 字数 136千字
【内容简介】


烙在时光里的印痕是席慕蓉近期新的回忆散文集。在这本书中,她以书信、记的形式追忆自己的成长经历,重新梳理了人生中重要的人和事,包括她在绘画本业上的困惑与拼搏,对诗的痴迷与信仰,以及对原乡的思念与牵挂。其中为珍贵的材料,是20世纪60年代作者留学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时,写给远在台湾的家人的家书。这些家书被作者的父亲珍藏了一生,作者直到2020年才在一次偶然的整理中,从父亲的遗物中发现了这些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信。旷野无垠,长将尽,透过一位作家的一生,读者也可以一窥过去的时代,了解一段特殊记忆中的历史。
【作者简介】

席慕蓉,祖籍内蒙古,生于四川,童年在香港度过,成长在台湾。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赴欧深造,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曾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授多年,现为专业画家。著作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六十余种,被译为多国文字,在蒙古国、美国、日本及意大利均有单行本出版发行。

内容摘要
《烙在时光里的印痕》是席慕蓉最新的回忆性散文集。在这本书中,她以书信、日记的形式追忆自己的成长经历,重新梳理了人生中重要的人和事,包括她在绘画本业上的困惑与拼搏,对诗的痴迷与信仰,以及对原乡的思念与牵挂。其中最为珍贵的材料,是20世纪60年代作者留学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时,写给远在台湾的家人的家书。这些家书被作者的父亲珍藏了一生,作者直到2020年才在一次偶然的整理中,从父亲的遗物中发现了这些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信。旷野无垠,长日将尽,透过一位作家的一生,读者也可以一窥过去的时代,了解一段特殊记忆中的历史。

精彩内容
在写诗的时候,虽然也会反复修改,但是,在“诗”与“我”之间,很少会有他者立足之地。这个“他者”,有时甚至会包括了我自己比较胆怯的阻止或者建议在内。
也就是说,写诗之时的那个自己,拥有一个特别执拗的灵魂,并不肯与平日生活里的那个席慕蓉同进退。 就譬如,平日里的我,过日子的态度比较松散,并没有一个行事历在旁按表操课。最多是在墙上的月历表面画些圈圈,提醒自己哪天要出门而已。
但是,令我惊讶的是——除非极少数的例外,只记了年份而已,原来我从年少时开始,在每一首诗写成的时候,就已经养成注记下年、月、日的习惯,仿佛是极为慎重的记号。
也因此,几十年的时光,就以诗后那一条精确的年、月、日的注记而留存了下来。有时候,甚至还有“深夜”或者“凌晨”这样更为确切的时段说明。多年之后的我,在翻读之时不禁莞尔,那个固执的人,我真是拿她没办法。
我一向是个散漫的人,可是,为什么住在我心里的那个她,却总是想要留下那些清清楚楚的时光注记呢?
——《注记》那是1991年的夏天。
在蒙古国南戈壁省的一隅,地势稍高之处,可以远眺,远眺直到天的尽头。
在一层又一层如波浪般起伏的绵长丘陵之外,浑圆的夕阳正在逐寸落下,满天金红橙黄的霞光也正逐分逐秒地变得黯淡;我们十几个从台湾结伴前来的文友,面对这一切,无人能发一语,不知如何是好。 终于,有人低声抱怨了一句:“真可惜,没带相机。”在他身后,那个带了相机的摄影家却突然笑了起来,接着说:“没用的。放心,带了相机也拍不出今天这种夕阳的光。”仿佛是为他的这句话作证明,横过天际的云朵突然都镶上了一层隐约的金边,然后又重新黯淡下去……霞光完全消失的那一刻,浩瀚的砾石滩上一片灰茫。远方不用说了,就连近处的景物都失去了轮廓线,无法分辨层次,一片模糊。人与人之间好像是置身于没有距离感可测的幽冥世界,连记忆好像都被海水漂洗过了一样。
然后,慢慢地,一切又逐渐清晰起来。
是我们的眼睛开始适应了吗?三百六十度的外围,有些颜色又逐渐显现。夜空的蓝如此纯净,如此透明。一弯新月果真如钩,那钩尖是从来不曾见过的细长,锐利极了。是因为空气的洁净和天地的广阔吗? 从来不曾经验过的时刻。
原来,在美景之后,还有更摄人心魂的美景!
无垠的夜空之下,是无垠的漠野。在天与地之间,没有一丝杂质,没有一根多余的线条;今夜,唯一的主角,就是眼前这一弯纤细锐利的新月。
十几个人看着那一弯如钩的新月,完全不能动弹,只是保持着刚才的姿势,也没有人说话,就一直那样静静地坐着。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们,唯一的念头唯一的想望,应该就是希望自己可以把眼前的一切静静地铭刻到深心之中,永不相忘吧。 ——《在戈壁》(一)刚从香港转到台湾那年,我读初二,住在厦门街底。有一天和母亲去遥远的三张犁看房子。回程时三轮车经过和平东路一段的师范大学,母亲忽然侧过头来用很轻很轻的声音对我说:“我希望你们姊妹将来都读这所大学,那该多好。”我到今天都不明白母亲为什么把声音放得那么轻、那么低。是因为太过奢侈美好的愿望,就不能太张扬,不能让这个世界过早地听到吗?
那天天色已近傍晚,朴素庄严的大学就在道路的左侧,深灰色的校名浮雕在浅灰色的门廊高处,好像离我极为遥远,所以我也没敢应声。
后来我也学着母亲,一旦有了什么奢侈美好的愿望,如果真的希望它能实现,就只敢轻声地、低低地说出来……(二)大学三年级,在新北投的家里开始认真复习我刚学会的法文短句。老师说不要怕,最好大声地念出来,多念几次,就会比较顺。其实也就是第一课第一页的几句对话而已:“这是什么?”“是张椅子。”“这是什么?”“是支钢笔。”爸妈就在隔壁房间,却忽然变得出奇地静默。我一面继续大声朗读,一面领会到他们两位可能正在抿着嘴偷笑,笑我那奇怪又生硬的发音吧。
我也想笑了,可是又有点生气。这可是我的前途我的理想哪!你们的女儿正在努力向着理想迈步,不要笑她了,好吗?
窗外的院子边上,流水的声音好像也变得安静了,好家伙,它也在偷笑吗?
我把书往桌上一抛,转身走进隔壁,果然,爸妈两人虽然都假装若无其事地看着我,可是,他们的脸色红润,眼神发亮,是刚刚笑过的样子,怎么也不能否认了……时光荏苒,亲爱的父母早已先后离世,只有这个午后的瞬间,却常常会回来找我。
——《瞬间》

【目录】


前言1

代序执笔的1

章昨

漫漫长夜3

注记6

空间8

追思10

困惑12

在戈壁15

记一则18

瞬间21

此刻的收获23

第二章朋友

谢函29

一封直白的信33

给向阳的信38

礼物41

尔雅时光45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