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5.77 5.4折 ¥ 66 全新
库存210件
作者赵玉平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452239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6元
货号29559691
上书时间2024-11-03
序 言
如探宝山,如嚼甘蔗
一本好书是一座宝山。
如何在宝山当中找到宝藏?当然需要好向导。好问题就是一位好向导,在这位向导的带领下,我们终能够深入宝山找到宝藏。读《水浒传》的过程中,我想过很多问题。正是这些问题,指引我对书中的内容有了更深的领悟。
一开始看《水浒传》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水浒英雄都那么爱喝酒?见面喝酒,分别喝酒,高兴时喝酒,不高兴时也喝酒,喜事喝酒,丧事喝酒,闲着没事还是喝酒。英雄好汉行走江湖就离不开两样东西,一个是兵器,一个是酒。一手拿着酒葫芦,一手拿着大砍刀,那场面豪迈而壮烈。其实关于英雄好汉喜欢喝酒这个现象,其背后还有一个深层的原因,众所周知,古代是没有纯净水的制造和储存技术的,于是行路之人就会面临一个大问题,如何解决一路上的饮水问题,随身带的水囊里的水时间久了会变质,喝下去容易闹肚子。
酒相对于水,其优点就是不会变质,口渴了喝点儿低度数的水酒,不会闹肚子,还能解渴解乏。所以英雄随身带个酒葫芦,这跟我们走在路上拿一瓶矿泉水其实是一样的。《水浒传》中有一种说法是“水酒”,这个词很有趣,水酒水酒,像水一样的酒,拿来当水喝的酒。这个词大概描述了一种状态,就是人们并非喝酒上瘾,而是把这种低度数的酒精饮料拿来当水喝。大家看看,其实换个思路, 换个角度,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心中也就豁然开朗了。
在读水浒故事的过程中,这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指引我由浅入深,领悟到很多人生智慧。
曾经有人跟我探讨一个问题:小说里的故事都是虚构的,从这些假的故事当中能学到什么道理呢?其实,小说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浓缩生活、概括生活,即便《西游记》这样的神怪小说也不是凭空捏造的,它也反映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名地名都是假的,但是那些事情和道理却是真的。而且有很多不适合在史书中说的话, 在小说当中都可以畅快淋漓地写出来。有很多规律、很多思想在小说当中往往表现得更加清晰透彻。
我一直有这样一个观点,“小团队管理要看西游,大团队管理要看水浒”。谈到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很多人头脑中都会冒出四个字——“逼上梁山”。不过翻开原著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 这并不是组建梁山团队的主要模式。我们对原著故事稍做统计就会发现,其实“躲上梁山”这个说法更准确。很多英雄好汉正处于事业发展、人生发展的瓶颈期,前无出路,后无退路,而且面临着来自外部的巨大威胁,无奈之下才选择了上梁山。这样的英雄有三十多位,包括“七星聚义”的七条好汉,也包括“闹江州”的那些好
汉,还有杨雄、石秀、孙立、孙新都属于这种情况。
除此以外,好汉聚义的途径还有另一条,就是“降上梁山”。比较典型的包括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急先锋索超、双枪将董平, 还有神火将军魏定国、圣水将军单廷圭、百胜将韩滔、轰天雷凌振等。这些人一开始与梁山开战,在吃了败仗后被打得心服口服,然后上了梁山。无论是口服还是心服,其中都包含着一些无奈的成分,他们对梁山文化、梁山模式的认同度肯定是不那么高的。剩下的模式才是“逼上梁山”,典型的是豹子头林冲,还有行者武松。很明显,要了解梁山好汉的成长道路,林冲和武松的故事无疑是有代表性的,而且他们对梁山文化、梁山事业的认可度也,投入感也强。不过像这种情况的好汉并不多,只有不到二十位,“躲上梁山”和“降上梁山”还是占多数的。
话说到这儿,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问题,作为纵横天下的英雄团队,梁山好汉当中很多人是有私心杂念的,他们的事业心并不强, 往往为了个人私利,在无奈的情况下才加入这个团队,并且其中很多人的文化认同感、事业投入感也没有那么强。有一些人能力不强,脾气不好,境界不高,态度不够,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为“四不”成员。实际上,梁山的管理层对这样的“四不”成员保持着一种包容接纳的态度,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
俗话说“人分三六九等,木有花梨紫檀”,管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需求层次不同,团队呈现多样化。有人为理想、为事业、为荣誉、为了自我实现,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也有人纯粹就是为了房子、车子、票子来参加这个任务;还有人为了吃喝玩乐、增进感情,要求加入团队。对待这些人,不仅要包容、要接纳,而且要想
办法满足。既考虑高层需求,也考虑低层需求。千里马不要草料,它要的是草原;但是小毛驴不要草原,它要的就是吃吃喝喝。对这样的成员应该考虑高低匹配、人岗匹配和待遇匹配,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在实践当中一点一点培养他,一点一点磨炼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铁打的队伍是在打铁的过程中一点一点磨
炼出来的,并不是从一开始就人人都过硬的。所以说管理工作为什么有挑战,为什么复杂?因为团队多样化,成员五花八门,确实存在那种“四不”成员,对这样的人确实需要一边使用、一边培养,一边满足、一边改造。总而言之,要想有五湖四海的事业,先要有五湖四海的队伍;要想有五湖四海的队伍,先要有五湖四海的胸怀。水泊梁山这个团队的员工构成比较复杂,其中有皇室贵胄、江
湖豪杰、草莽英雄,有官员、商人、读书人,还有蟊贼。这些人如何正确安排,合理使用,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问题。梁山团队人数很多,但职位资源比较有限,属于典型的“狼多肉少”。想想看弹丸之地,要安排一百零八位员工,而且这些人都是带着刀来的, 习惯用拳头说话,安排好了我管你叫大哥,安排不好咱们就刀兵相见。所以人员安排风险、难度都非常大。但实际上,梁山团队把这个问题解决得很好,做到了有先有后,有高有低,而且领先的不牛,落后的不闹,人人都满意。这里边的一些带队伍和管人用人的方法确实值得讨论。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会把我们阅读《水浒传》的体验升华到一个新高度。
其实,对每一段故事、每一个情节,我们都可以问出很多问题。学问学问,会学还要会问。比如宋江三打祝家庄的故事,一开始宋江吃了败仗,打祝家庄可以在江湖上立威,同时又能锻炼队
伍,还能得一些钱粮,这都是好的想法。但是在这个想法的基础上,宋江的后续表现不是特别理想,直接导致损兵折将、战斗失利。其实关于打祝家庄这件事,我们可以从一般的做人做事和管人管事的常识出发,问几个基本问题:既然要打祝家庄,是野战,是攻坚战,是里应外合,还是围点打援、诱敌深入?对敌人的战斗实力和防守情况掌握多少信息?对手是不是铁板一块?有没有同情我们、支持我们的人?我们的优缺点是什么,敌人的优缺点是什么? 人、财物、信息、时间等资源怎么配合?这场战斗分几步进行,每一步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配合什么样的动作?对于这些问题,如果想不清楚就贸然行动,那肯定要失利。说到这,我们可以做一个具体比喻,好比说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中行走,他心中有一个目的地,接下来就应该打开地图,先选择一条可靠的路径,计划一下,是乘公交、地铁,还是自驾?是走环路、中轴线,还是穿街过巷避开拥堵?把路径选好后是配置资源,人力、物力、资金、信息、时间都应该搭配好。路径和资源的事情解决了,重要的事情出现了,就是确定步骤,要去这个地点分几步走,步到哪个点,第二步到哪个点,第三步到哪个点?每一步采取什么动作,耗费多少时间,完成任务的进度是百分之多少?这些都要想好才行。
通过以上比喻我们会发现,把一个好的想法落到实处变为现实,离不开三个重要的元素:路径、资源、步骤,特别是在确定步骤的时候,必须保证数量指标和基本动作的配合。以上这种思路就叫“行动地图”。做事情不仅要有好的想法,还必须有可靠的行动地图。宋江第三次打祝家庄为什么成功?因为有行动地图了,确定了里应外合的思路,配置了人力、物力、财力,把战斗过程分成侦察
阶段、卧底阶段、佯攻阶段、诱敌阶段和强攻阶段,每一步又确定了时间、地点、具体动作,在这一套行动地图的指引之下,战斗顺利地取得了成功。总而言之一句话:光有好的想法是不够的,光下决心、有热情也是不够的,一定要善于把行动意图变成行动地图, 这样才能成功。
从2014 年到2018 年,我用四年时间讲了四部《水浒智慧》的内容,主题分别是:部——梁山头领那些事儿,第二部——英雄是怎样炼成的,第三部——好汉的成长故事,第四部——梁山能人启示录,这个系列总的主题是“水浒智慧”。
什么是智慧?翻字典、搜网络,得到的答案基本都是这样的: 智慧就是聪明才智,它是人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这个答案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要讨论智慧,首先要讨论一下智力。很显然,有智慧的人一定是有智力的,但是智力又不是智慧的全部。简单来说,智力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包括记忆、想象、逻辑、判断、思维、表达,甚至更基础的感觉知觉,还包括更高级的创造力,但以上这些都不足以概括智慧的全貌。我们观察一下日常生活就会发现,管不住情绪的人没智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没智慧,缺乏慈悲之心的人没智慧,耍小聪明、自寻烦恼的人没智慧,爱占小便宜、没有长远眼光的人没智慧,损人利己、心术不正的人没智慧。把以上这些现象整合起来看,智慧除了包含智力,还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情绪情感、意志品质、基本价值观。大家可以看出,其实智力解决了“术”的问题,而其他因素解决了“道”的问题。做一个比喻,道是方向盘,术是发动机,发动机特别好但方向盘把控不住,
是肯定要翻车的。说到这里,我们分享几句关于智慧的话:
过去的一切都是智慧的镜子; 人的智慧是快乐的源泉;
智慧是一盏指路明灯;
使人发光的不是衣服上的珠宝,而是心灵中的智慧; 可以遇到一千个学者,不一定遇到一个有智慧的人; 一两自己的智慧抵得上一千斤别人的智慧。
增长智慧确实对我们每个人都特别重要,但是增长智慧靠读书、靠做题、靠背诵就可以了吗?显然是不够的。“知一丈不如行一寸”,知道一千个道理不如扎扎实实去落实一个道理。我们要做的就是从眼前的生活开始,从日常小事开始,训练行为模式,培养小的习惯。九思书院一直强调的“五个一”,其实就是帮大家培养智慧的好方法。把以上内容综合在一起,差不多我们就能理解智慧的基本内涵,浓缩成一句话就是:道与术,把握度,知行合一有思路。
一位企业家曾发表过这样的观点:“我爱听营销的课、市场的课,另外,技术流程或者考核激励的课也挺好的,我就是不怎么爱听文化思想类的课程,觉得都太虚了,学来学去也不能立竿见影地产生效益。”类似的观点我也听到一个同学说过,他认为学战略、学文化都太虚了,这样的选修课有点浪费时间,还不如扎扎实实听一门技术课或者财务课,能学到点儿实实在在的东西。其实每次听到这样的说法我都有点感慨,世界只有一个,大家的理解方式各有不同,我们没必要强求一致,但是有些道理确实有必要好好地讲一讲。我在“选人用人定成败”的课程当中讲过一个特别典型的案
例,就是水泊梁山的“英雄排座次”,这次排座次其实相当于岗位安排和考核奖励,这是梁山绩效管理的一次重大行动。不过请大家注意,在英雄排座次之前,梁山的管理层还做了一件事情,就是竖起一面杏黄旗,上写四个大字“替天行道”。“树大旗”这件事相当于明确战略、传播文化。很显然,前面的绩效管理、考核奖励、职位安排就比较实,而后边的确定战略、传播文化相对就比较虚,这两件事都非常有必要。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树大旗在前, 排座次在后,这种先后顺序是很耐人寻味、引人深思的。
从总体上讲,围绕看得见的东西进行思考、实施管理、做出决策,这叫作“务实”;而围绕看不见的东西进行思考、实施管理、做出决策,这叫作“务虚”。我们所看到的那些分析表格、研究流程, 或者说绩效考核、职位安排都属于务实的管理;与此相对应的探讨战略、探讨文化或者说探讨思想,都属于务虚的管理。
历史经验证明,“务实”决定你走多快,“务虚”决定你走多远。如果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只抓“务实”的活动,不抓“务虚” 的活动,造成的结果就是速度很快,但是走不远。这种局面就有点像以前手机当中的贪食蛇游戏,那条蛇的速度确实很快,并且会成长、会壮大,尽管它的速度很快,却始终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活动,而且随着它越来越大,问题会越来越多,终会撞死在自己的体系上。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其实只有效率,没有格局。总而言之,“务实”管理决定你走得有多快,“务虚”管理决定你走得有多远,只有做到了阴阳平衡、虚实结合,才能够行稳致远、成就事业、成就人生。
我们在学习文化的过程中,会遇到两种人:一种是“一棍子打
死”“一笔抹杀”,另一种是通通正确、通盘接受。其实这两种观念都违背“扬弃”的精神,都缺乏辩证的眼光和传承真理的态度,用这样的思路对待传统文化,就不是在传播真理,而是在制造错误。连小孩子都知道吃甘蔗的时候,养分要吸收,渣子就吐掉,学文化如同吃甘蔗,吸养分和吐渣子缺一不可。比如讲“水浒智慧”这个主题,有人会说,你讲梁山好汉、讲宋江他们这些人,你是不是觉得他们处处都该学,事事做得都对?很明显不是。比如黑旋风李逵喜欢滥杀无辜,在“真假李逵”这个故事当中就有非常残忍的杀戮场面;还比如宋江在收霹雳火秦明的过程当中,一夜之间把城外居民区屠成白地,有很多无辜的百姓都遭殃了。像这种事情在《水浒传》这本书里还真有不少,所以在解读的过程中,我们是要进行辨别和筛选的。有家长问我,孩子能不能读《水浒传》,我建议是小孩子可以读一个少儿版的《水浒传》,等长大成人了,认知成熟了,有分辨能力了,再读完整版的原著。学习传统文化既不能全盘肯定, 更不能全盘否定,“凡事走向,就会走向反面”。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无论是读四大名著、二十五史,还是钻研诸子百家,都要启动辩证思考的能力,发挥“扬弃”精神,按照嚼甘蔗的思路去做, 具体来说就是“三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邪取正。
以上就是我在准备“水浒智慧”这个系列内容的时候,产生的一些思考和体会,整理出来和各位朋友分享,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赵玉平
2023 年3 月
北京
本书是赵玉平老师用新角度、新解释、新传播方式,以睿智幽默的风格,对我国经典名著《水浒传》进行的管理学、心理学和博弈论方面的独到解析,书中系统地阐释了水浒英雄的处世哲学和行事理念。赵老师多年潜心研究和挖掘了传统经典中的别样精彩,使中国传统文化作品焕发出现代科学的光芒,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本书让你在重温经典的同时,学*领导者成功的道理,领悟人生哲思,让你的心智得到启迪。本书同名电视节目共四部,自2015年在央视首播以来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已成为《百家讲坛》的经典系列之一。
赵玉平,河北丰宁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博士,北京九思书院创办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中外高校的特聘教授,特警学院客座教授。连续十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主讲节目收视率领先,是《百家讲坛》受欢迎的主讲人之一。被媒体评为“十大国学讲师”和“十大管理培训师”,北京邮电大学十大受学生欢迎教师、受欢迎 MBA 课程教授,荣获jiaoyu部教育论坛征文一等奖,所讲管理学课程获评北京邮电大学精品课程一等奖。
主要从事领导理论、人力资源和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研究,通过新角度、新解释、新传播方式,对我国经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进行了管理学、心理学和博弈论方面的独到解析,挖掘了传统经典中的别样精彩。著有畅销图书《向诸葛亮借智慧》《跟司马懿学管理》《曹操的启示》《刘备的谋略》《水浒智慧》等,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出版的管理类专著曾入选国内十大财经畅销书名。
部 梁山头领那些事儿
讲 危机发生之后 3
第二讲 交朋友的奥秘 21
第三讲 日常交往的策略 42
第四讲 宋江的领导才能 63
第五讲 逆境中的自我调整 85
第六讲 相逢何必曾相识 104
第七讲 领导团队有底气 123
第八讲 心服口服有诀窍 142
第九讲 宋江不是接班人 162
本书是赵玉平老师用新角度、新解释、新传播方式,以睿智幽默的风格,对我国经典名著《水浒传》进行的管理学、心理学和博弈论方面的独到解析,书中系统地阐释了水浒英雄的处世哲学和行事理念。赵老师多年潜心研究和挖掘了传统经典中的别样精彩,使中国传统文化作品焕发出现代科学的光芒,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本书让你在重温经典的同时,学*领导者成功的道理,领悟人生哲思,让你的心智得到启迪。本书同名电视节目共四部,自2015年在央视首播以来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已成为《百家讲坛》的经典系列之一。
赵玉平,河北丰宁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博士,北京九思书院创办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中外高校的特聘教授,特警学院客座教授。连续十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主讲节目收视率领先,是《百家讲坛》受欢迎的主讲人之一。被媒体评为“十大国学讲师”和“十大管理培训师”,北京邮电大学十大受学生欢迎教师、受欢迎 MBA 课程教授,荣获jiaoyu部教育论坛征文一等奖,所讲管理学课程获评北京邮电大学精品课程一等奖。
主要从事领导理论、人力资源和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研究,通过新角度、新解释、新传播方式,对我国经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进行了管理学、心理学和博弈论方面的独到解析,挖掘了传统经典中的别样精彩。著有畅销图书《向诸葛亮借智慧》《跟司马懿学管理》《曹操的启示》《刘备的谋略》《水浒智慧》等,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出版的管理类专著曾入选国内十大财经畅销书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