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47.92 6.9折 ¥ 69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英国Breathe编辑部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55664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9元
货号29563288
上书时间2024-11-03
本期《呼吸》以“去自然里更新自己”为主题,探讨自然能给予我们的精神力量。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渴望拥抱自然,这种渴望甚至超过了旅行。毕竟,对于一般人来说,旅行常常是精心准备的结果,是辛苦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的放松,或者完成一个重要事情之后的自我奖励。而拥抱自然,享受野外,则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它可以是在家里的阳台种植,是家附近的一片绿地、一片树林,是前往野外露营,甚至是走向遥远的荒野。
我们需要重回自然的怀抱,让内心宇宙跟自然相连,跟更大的世界相连。
内容包含
• 主题文章 | 听心理学家李松蔚聊聊荒野的自在,听《荒野会谈》制片人袁西讲述大自然的自由与开放,看旅行类出版人张瑾自然审美的变化,听护林员大罗感受到的自然疗愈
• 幸福 | 森林、梦境、淋浴,甚至屏幕中的野生动物,都能带来疗愈
• 生活 | 学会利用恐惧的力量,直至克服它
• 正念 | 倾听身体的声音,珍视身体的力量
• 创造力 | 艺术是自由的,没有任何“必须”;探寻每幅画背后的故事
• 逃离 | 探访海的秘境、重温一本旧书、甚至体味一下自己的格格不入,都是一次秘密的逃离
……
Breathe编辑部,创刊于英国,旨在帮助读者获得更平静、更轻松的体验。Breathe编辑部的内容宗旨是帮助你“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每一期都包含清新的插画、手工制作及艺术内容,还包括专业心理内容,帮读者从压力中解脱出来,找到更大的幸福。 -
到荒野去
走进“Z 世代”的精神旷野
自然如何改变了我的审美
和大自然相处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
呼吸好物
呼吸灵感生活
Wellbeing幸福
森林药房
重温旧梦,焕发新生
治愈的力量
沐浴的疗愈力
放学之后
屏幕里的野生动物园
有条不紊的生活
Living生活
如何警惕粗鲁,保持礼貌
兰花恋歌
保持勇敢
奢侈演变史
Mindfulness正念
理智先行,情感在后
关怀正在消失
静坐、观察、重复
心灵的错觉
倾听身体的声音
Creativity创造力
每幅画背后的故事
街头阅读
无拘无束的创造力
悄然而至的蓝色
变废为宝的艺术
Escape 逃离
环球视野
神话与魔法
海的礼物
温故而知新
格格不入的乐趣
本期《呼吸》以“去自然里更新自己”为主题,探讨自然能给予我们的精神力量。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渴望拥抱自然,这种渴望甚至超过了旅行。毕竟,对于一般人来说,旅行常常是精心准备的结果,是辛苦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的放松,或者完成一个重要事情之后的自我奖励。而拥抱自然,享受野外,则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它可以是在家里的阳台种植,是家附近的一片绿地、一片树林,是前往野外露营,甚至是走向遥远的荒野。
我们需要重回自然的怀抱,让内心宇宙跟自然相连,跟更大的世界相连。
内容包含
• 主题文章 | 听心理学家李松蔚聊聊荒野的自在,听《荒野会谈》制片人袁西讲述大自然的自由与开放,看旅行类出版人张瑾自然审美的变化,听护林员大罗感受到的自然疗愈
• 幸福 | 森林、梦境、淋浴,甚至屏幕中的野生动物,都能带来疗愈
• 生活 | 学会利用恐惧的力量,直至克服它
• 正念 | 倾听身体的声音,珍视身体的力量
• 创造力 | 艺术是自由的,没有任何“必须”;探寻每幅画背后的故事
• 逃离 | 探访海的秘境、重温一本旧书、甚至体味一下自己的格格不入,都是一次秘密的逃离
……
Breathe编辑部,创刊于英国,旨在帮助读者获得更平静、更轻松的体验。Breathe编辑部的内容宗旨是帮助你“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每一期都包含清新的插画、手工制作及艺术内容,还包括专业心理内容,帮读者从压力中解脱出来,找到更大的幸福。 -
到荒野去
文 | 李松蔚
我算不上户外爱好者,但去年也有好几次郊外露营的经历。原因很简单:想找个地方跟朋友们聊聊天。特殊时期,商场关门,饭店不能堂食,连工作都改成了线上。一家人闷在家里的时间长了,大眼瞪小眼,再待下去就要憋出病来。呼朋唤友,自备食物,在北京的郊区找一片没人的荒野,幕天席地,吃吃喝喝,这是一种刚需。能去的只有纯粹的荒野——光秃秃的山和水。当然不如景区好看,但景区有人看管,有人就能把我们拒之门外。那段时间看到“人”都紧张,人的规则一会儿一变,今天欢迎我们,明天就被要求不得欢迎。但荒野是不设防的,大自然平等地欢迎每一个人。
当你回来,自然始终能接住你
这时候你不得不佩服,它到底是自然,远比人类有更温厚和更博大的胸怀。人类随便怎么折腾,它都是这么一直稳稳当当的。你随时需要,它随时在,“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人类折腾了好几千年,一会儿造房子,一会儿建城市,一会儿又向大自然宣战。它都不跟你计较。 你总有一天折腾累了,回来的时候,它始终能接住你。
在不确定的时候,自然提供了确定感。
因为确定,所以松弛。我以前觉得,城市的人有好好的房子不住,非要去户外露营,有自讨苦吃的现代病。说到底,还是因为跟大自然不熟,害怕离开赖以生存的人造空间。何况我又缺乏这方面的手艺,连简单的帐篷也搭不好,跟那些一身剽悍之气的户外爱好者比起来,未免相形见绌。去了几次,就不再有这种担心了。
去户外就是玩,想怎么玩都行,一顿饭从白天折腾到夜晚,大家都是手忙脚乱。很放松。好就好在放松。
风景倒是次要的——我这人也没什么欣赏的眼光。有山有树就不错,再有一条小溪,就完美了。 好的时间是黄昏。太阳落山的时候,是传说中的“逢魔时刻”。从天边洒下金色和玫红色的光,一切都美得不真实。朋友们坐在草地上聊天,聊着聊着就静下来,呆呆地望着天出神。
有人会掏出手机拍照。时光很好,但如果都用来拍照未免可惜。时间转瞬即逝,每一分钟的色彩都不一样。你忘了在哪里,忘了要说什么。直到天色渐渐暗下去,再想接前面的话茬,早不知道聊到哪里去了。可是,聊什么重要吗?不说话也很好。
需要美的时候,自然就这样提供了美感。
自然的美是松弛的,这是它有魅力的地方,一切都未定型。“未定型”的意思是,没有一定之规, 谁来都行,做什么都无所谓。它不会指导你,也不太会束缚你。就像小孩子光着脚踩进小溪里,可以玩一下午,你根本不担心他会无聊,他自己能想出一百种玩法。如果是人类发明的玩具,往往只有确定的一种玩法——清清楚楚地写在说明书上。人会制造出各种各样的好东西,但每样东西都带上了人的意志。一旦带有意志,就定型了。
人是这样一种生物:仗着有几分灵巧,常常忘了自己有多渺小,由此产生了很多无谓的不安, 觉得有太多事都需要靠自己掌控了。这时候在自然里感受一下自己的渺小,会是一种治愈。
躺在野地里,看着低垂的无边无际的星空,每一个光点都是一个遥远的世界。我们也只是尘埃。多你一个或少你一个,有多大区别呢?放心,我们没那么重要。
很少有让人放心的地方了。在人造的世界里,处处都是限制。每个结构都有对应的角色和标准:格子间是用来办公的,谁在这里摸鱼,就会有点惴惴不安;饭店是有来吃饭的,吃完之后还坐着不走,就会遭人白眼;在图书馆是要保持安静的,大吵大闹就会被人赶出去。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样的事,都有或明或暗的标准,你必须时刻观察自己的言行。有些标准已经微妙到了不可捉摸的地步。有个笑话是:在有些地方,去咖啡馆如果不是为了跟人谈生意,也不是坐下来玩手机,而只是为了喝一杯咖啡,这个人就显得有点不正常。
在哪里可以自由地摸鱼或者工作、吃饭或者喝咖啡、单纯地发发呆或者大吵大闹而没人管呢? 只有荒野。在未定型的世界,你才会拥有一切可能。
在处处都被规定好的地方,自然也提供了原始感。
荒野这个说法显得过于神秘。大概现代人也跟杰克·伦敦笔下的那条狗一样,向往一种原始的灵性回归。而我喜欢一种更朴实的描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这是种荒腔走板的感觉。“村”和“店”都是人类发明的结构。它们太复杂。每一个结构都在要求你扮演某种角色和遵循某套规则,你就会把自己当一回事。人类致力于把自己当一回事,用理性的一砖一瓦搭建起现代文明的堡垒。从一幢一幢的房子,到一座一座的城市,每个结构都是坚固的、安全的,也是与其他结构保持隔离的。这是保存自己方便省事的方法。但总有一些时候,我们希望从那里面出来,去什么都没有的地方撒个欢儿。
在什么都没有的地方,也可以不把自己当一回事。
去吧!做个渺小的人
去年参与了一个谈话节目,它叫《荒野会谈》,是跟几个朋友聊天,全程都在户外录制。这一期《呼吸》也有对主创的采访。很多人会想,聊天节目在哪里录不都一样吗?如果可以,在室内录制更节省成本,天气和光线也更可控。但节目组还是不辞辛劳地把整个摄制过程都放在了户外,我确实会有不一样的感触。在荒野聊什么、怎么聊,仿佛也没有标准,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跟在演播室里正襟危坐的感觉不同。你没有一个具体的身份,没有角色或是阵营,你也无所谓自己“应该”或者“不应该”有什么观点。如果你累了,也可以自己放空一会儿,听听其他人怎么说。有鸟,有风,还有些捣乱的虫子。大家坐在帐篷旁,一边烧水一边聊天。
有一次聊着聊着下起雨来,我们停下来看了一会儿雨。人在没有被驯化之前,就是这样交流的吧。现代人把自己驯化得越来越精细,未定型的场合也越来越少。我们在网上浏览各种资讯,给自己贴上不同的标签:职场人、小镇做题家、“90 后”、INFP、不婚主义者、A 爱豆的粉丝、B 艺人一生黑……我们时时刻刻维护着一种甚至多种立场,不要说交流了,就连一个人生活都不得不接受这样或那样的限制。比如,我说自己参与了几次户外活动,头脑里就会不自觉地响起冷笑声:“户外,你那也叫户外吗?”当然了,没有人真的这么说,那是我想象出来的审视的目光。我们就是被这些眼光摆弄来摆弄去:作为这个角色,我真的合格吗?
我们还是不安的,每天都努力地按照标准,维持着正常生活,已经不相信在不遵循任何标准的情况下,也有一种轻轻松松的活法。道理谁都可以讲,“放松,只要做自己就好”,但什么才是做自己呢?每天辛苦地活着,难道就没有在做自己吗?还是要找一个灵性的、松弛的、 觉醒的自己,才是做自己呢?“做自己”也成了一种限制。你看,人把自己逼到了什么份儿上: 先给自己贴上各种标签,撕下来,再贴上一个的——你要成为你自己。
不用那么麻烦,走出门,去荒野中躺一下。你可以不正常,也可以继续假装正常。可以放松,也可以不放松。可以摘下标签,也可以一直贴着,反正没人看。自然后给人的,就是不被人看到的空间。
所谓做自己,就是不需要提心吊胆地被别人看。在没有人的地方,用舒服的节奏呼吸,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蠢事,就够了。那些户外的“老炮”愿意把这件事搞得很有情调,那是他们的玩法。你也有你的方式。在这期《呼吸》中,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与自然的呼应,有旅行家、护林员,有很多种生活美学。你跟他们的玩法都不一样,没问题。大自然懒得管你。在这里你可以随便怎么样。笨拙,沮丧,怀疑自己不够精彩,都可以。
偶尔需要这样把自己丢出去,不用做任何准备,没有技术门槛。我们是从自然中走出来的,随时可以回去看看。去吧!做个渺小的人,没有谁要求你该怎样活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