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旅游(第二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民俗旅游(第二版)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5.88 8.0折 45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陆慧,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18579

出版时间2014-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28518779

上书时间2024-11-03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中国民俗旅游》是一门内容广博、事象繁杂,理论性与实践性均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所用教材既要强调民俗学学科的理论性和科学性,又要注重旅游学科的应用性与可操作性,使学生在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认知的同时,能够进行精彩的、有一定深度的民俗风情导游讲解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产业开发与应用,为此,本次修订在2009年出版的版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知识的更新,使之与当代旅游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以确保教材内容的准确性和先进性;同时在体例上增加了实践环节的比例,注重实用能力的培养,除了在每章后提供该章内容的小结和练习外,还在本书的开始部分增加了本门课程的实训指导,力争为大家提供一个全面的、系统的、适应现代旅游产业发展趋势的比较科学的教学用书。  《中国民俗旅游》讲授学时约为40学时,共计12章内容,包括我国在饮食、茶艺、酒水、服饰、居住、交通、人生礼仪、节日、游艺及信仰方面的民俗内容,着力探讨了各个民俗事象与旅游之间的关系以及进行旅游开发的途径与思考等内容。本书的特点如下:(1)编写体系的合理性  本书在有限的学时内,从民俗学视角,着重介绍与旅游产业应用比较紧密的中国传统民俗中相关文化事项及其在旅游产业中的开发应用,既注重民俗文化的系统性,又兼顾旅游产业的应用性。(2)编写内容的实用性  本书从旅游学视角,有目的地选取能为旅游产业开发应用的较大的民俗事象为内容,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3)编写体例的科学性  本书以方便开展教学活动为根本宗旨,在编写体例上采用新形式,突出了教材编写体例的科学性。(4)注重能力的培养  《中国民俗旅游》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中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特点,本书在编写中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5)配套资源的立体化  本书配套资源丰富、齐全,方便教师授课。配套的“辅助教学资源包”主要供选用本书授课的老师参考之用,内容包括教学用课件(陆慧设计、制作)、教学大纲(陆慧编写)、课后测试题十套(陈丹编写)。如有“辅助教学资源包”需求的教师可登录http://www.abook.cn进行下载。  本书由辽宁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授陆慧主编,本溪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宁宇先生主审。其中陆慧编写了第1章、第2章、第4章、第5章、第6章、第8章、第9章及课程实训相关内容,石斌编写了第7章,陈丹编写了第3章、第11章,孙建竹编写了第10章、第12章。  本书对于信仰民俗进行了忠于历史的、原始的讲述,以求全面了解并科学研究民俗信仰。本书在编写中,参阅了许多专家、学者的相关论著,在此深表谢意!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水平有限,书中如有偏颇、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将不胜感激。

导语摘要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崛起与发展,民俗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书旨在阐述与旅游相关的诸多民俗事象,使民俗文化与旅游文化交相辉映,加深读者对旅游文化内涵的民俗视角的领悟及对旅游产业应用的理解。  本书以民俗和民俗旅游的基本概念、内涵开篇,从实用的角度,系统阐述了与旅游相关的诸多民俗事象,包括我国的饮食民俗、茶艺民俗、酒水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人生礼仪民俗、节日民俗、游艺民俗、信仰民俗等相关内容,着力探讨了各个民俗事象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关系及开发应用。  本书内容丰富,结构严谨,体例新颖,打破了以往民俗和旅游分而论之的格局,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本书在版的基础上补充了该门课程的实训指导,从而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本书适合于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课堂讲授,同时也可作为旅游、文化等行业的培训教材,对于从事旅游业的企业家、行业管理人员、旅游文化官员和旅游文化工作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二版前言版前言课程实训指导第1章 绪论  11.1 民俗与民俗学 21.1.1 民俗  21.1.2 民俗学  61.2 民俗与旅游 81.2.1 旅游及旅游资源  81.2.2 民俗与旅游  81.2.3 民俗旅游及民俗旅游资源 10第2章 中国饮食民俗132.1 中国饮食民俗概述 132.1.1 中国饮食民俗的产生 142.1.2 中国传统的饮食结构 142.1.3 中国民间饮食的特点 152.2 中国传统饮食习俗 162.2.1 日常食俗 162.2.2 节日食俗 172.2.3 人生礼仪食俗 192.2.4 宗教信仰食俗 192.2.5 少数民族食俗 202.3 中国烹饪及特色风味 232.3.1 中国八大菜系 232.3.2 地方特色风味 252.3.3 少数民族佳肴 282.4 中国饮食文化与旅游 292.4.1 中国饮食文化及其内涵 292.4.2 中国的饮食礼仪及禁忌 302.4.3 饮食民俗与旅游 33第3章 中国茶艺民俗363.1 中国茶俗概述363.1.1 饮茶方式的发明 373.1.2 中国饮茶的历史 373.1.3 民间茶叶的采摘 383.2 茶的类型及特色 393.2.1 绿茶 393.2.2 红茶 403.2.3 白茶 413.2.4 黄茶 413.2.5 黑茶 423.2.6 青茶 433.2.7 花茶 443.3 中国茶艺茶俗463.3.1 茶具艺术 463.3.2 茶饮艺术 473.3.3 茶的礼俗 513.4 少数民族茶俗523.4.1 北方地区少数民族的茶俗 523.4.2 南方地区少数民族的茶俗 543.5 中国茶文化与旅游 553.5.1 品茶的文化内涵 553.5.2 茶道与茶德 563.5.3 中国茶文化的意蕴 573.5.4 中国茶文化与旅游文化 57第4章 中国酒水民俗614.1 酒的起源与发展 624.1.1 酒的起源624.1.2 酒的发展634.2 酒的种类及代表 644.2.1 黄酒644.2.2 白酒674.2.3 啤酒704.2.4 果酒714.2.5 配制酒724.2.6 乳酒724.3 饮酒习俗724.3.1 民间的饮酒习俗734.3.2 少数民族饮酒习俗754.4 中国酒文化与旅游 784.4.1 中国酒文化鉴赏 784.4.2 酒与旅游 81第5章 中国服饰民俗845.1 服饰民俗概述855.1.1 服饰民俗的构成及体现 855.1.2 服饰民俗的惯制及表现 865.1.3 服饰民俗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885.2 中国服饰民俗的发展 905.2.1 先秦时期 905.2.2 秦汉时期 905.2.3 魏晋南北朝时期 915.2.4 隋唐时期 915.2.5 宋元时期 925.2.6 明清时期 925.2.7 民国时期 935.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945.3 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 955.3.1 东北及北部地区少数民族服饰 955.3.2 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 975.3.3 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 985.3.4 中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 1015.4 服饰民俗与旅游 1035.4.1 服饰民俗的旅游文化内涵 1035.4.2 服饰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1045.4.3 开发服饰民俗旅游资源的注意事项 105第6章 中国居住民俗1076.1 居住民俗概述1076.1.1 居住民俗的概念及特征 1086.1.2 居住民俗的影响因素  1086.1.3 我国住室的造型 1096.2 我国的居住习俗 1106.2.1 住房的分布与坐落 1106.2.2 住房的造型和工艺 1116.2.3 居室的建筑和入住 1116.2.4 居住建房和居室的信仰 1136.2.5 居住禁忌 1166.3 我国民居的特色 1166.3.1 汉族民居的特色 1176.3.2 少数民族民居的特色 1226.4 居住民俗的旅游开发 1256.4.1 居住民俗的旅游价值 1256.4.2 居住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 1266.4.3 居住民俗的旅游开发 126第7章 中国交通民俗1297.1 交通民俗概述1307.1.1 交通民俗的形成与发展 1307.1.2 交通民俗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1317.1.3 交通与通信民俗 1337.2 我国陆路交通民俗 1337.2.1 陆路交通设施 1337.2.2 陆路交通工具 1367.2.3 陆路交通信仰习俗 1397.3 我国水路交通民俗 1417.3.1 水路交通设施 1417.3.2 水路交通工具 1427.3.3 水路交通信仰 1457.4 交通民俗的旅游应用 1457.4.1 交通民俗与旅游交通 1457.4.2 交通民俗旅游资源的特点 1477.4.3 交通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147第8章 人生礼仪民俗1508.1 生诞习俗1508.1.1 诞生礼仪1518.1.2 成年礼仪1528.2 婚嫁习俗1538.2.1 传统的婚姻观念1538.2.2 传统婚礼的仪式程序1568.2.3 中国当代婚姻礼俗1578.3 寿庆习俗1618.3.1 祈寿礼俗1618.3.2 寿诞礼俗1628.4 丧葬习俗1648.4.1 报丧礼仪1658.4.2 停尸礼仪1658.4.3 出殡礼仪1668.4.4 丧葬方法1678.4.5 葬后祭祀1698.5 人生礼仪民俗的旅游应用171第9章 中国节日民俗1739.1 节日民俗概述1739.1.1 节日的来源与节日民俗1749.1.2 节日民俗的特征及分类 1749.1.3 关于新兴节日 1769.2 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 1779.2.1 春节 1779.2.2 元宵节 1799.2.3 二月二和立春 1799.2.4 寒食节和清明节 1809.2.5 端午节 1839.2.6 七夕节和鬼节 1839.2.7 中秋节 1849.2.8 重阳节 1849.2.9 腊八节和冬至 1859.3 少数民族节日及习俗 1859.3.1 北方地区少数民族的主要节日及习俗 1859.3.2 南方地区少数民族的主要节日及习俗 1889.4 中国的节日民俗与旅游1949.4.1 节日民俗与旅游的互动关系 1949.4.2 节日民俗旅游的类型 1969.4.3 节日民俗旅游的开发 196第10章 中国游艺民俗 19810.1 游艺民俗概述 19810.1.1 游艺民俗的概念19910.1.2 游艺民俗的范围19910.1.3 我国游艺民俗的特色20010.2 中国民间游艺 20110.2.1 民间口头文学20110.2.2 民间歌舞表演20310.2.3 民间游戏玩耍20410.2.4 民间竞技比赛20510.2.5 民间杂艺表演20710.3 中国民间工艺 20810.3.1 民间美术作品20810.3.2 民间传统雕塑21010.3.3 民间手工织绣21110.3.4 民间玩具艺术品21310.3.5 编织工艺21510.3.6 陶瓷制品21710.4 游艺民俗的旅游开发21810.4.1 游艺民俗旅游开发的意义21810.4.2 游艺民俗的特征21810.4.3 游艺民俗的旅游开发21910.4.4 游艺民俗旅游开发的注意事项220第11章 中国信仰民俗 22211.1 信仰民俗概述 22211.1.1 信仰民俗的范围22311.1.2 信仰民俗的特征22411.1.3 民间信仰的原始形态22511.2 信仰民俗中的迷信22911.2.1 占卜类22911.2.2 禁咒类23011.2.3 巫蛊类23111.2.4 祭祀类23211.3 俗神信仰与生活禁忌 23311.3.1 民间俗神信仰23311.3.2 民间生活禁忌23511.4 信仰民俗的旅游开发 23911.4.1 民间信仰成为旅游资源的原因23911.4.2 民间信仰旅游开发的途径24011.4.3 民间信仰旅游资源开发的要点241第12章 中国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24312.1 中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4312.1.1 民俗庸俗化24412.1.2 民俗旅游项目过于艺术化、舞台化24412.1.3 匆忙上马,开发粗糙 24412.1.4 开发重点不突出 24412.1.5 民俗旅游商品雷同化 24412.2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24412.2.1 因地制宜原则 24412.2.2 特色原则 24512.2.3 游客中心原则 24512.2.4 文化原则 24512.2.5 多样性与专题性相结合原则 24512.2.6 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原则 24612.2.7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相结合原则 24612.3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 24612.3.1 本原式——天然民俗村寨、原生民俗开发 24612.3.2 主题公园式——民俗文化村 24712.3.3 资源凝聚式——民俗博物馆 24912.3.4 节会式——节庆、集会 25112.3.5 物品式——民俗商品 25212.4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25312.4.1 项目(景观)应体现乡土性、古朴性 25312.4.2 开发应总揽全局,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形成整体 25412.4.3 开发应由点到线、面,循序渐进 25412.4.4 针对客源市场,灵活运用开发形式 25412.4.5 按区位,梯次开发 25512.4.6 宣传与开发同步 25512.4.7 正确处理好古今关系 255参考文献257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崛起与发展,民俗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书旨在阐述与旅游相关的诸多民俗事象,使民俗文化与旅游文化交相辉映,加深读者对旅游文化内涵的民俗视角的领悟及对旅游产业应用的理解。  本书以民俗和民俗旅游的基本概念、内涵开篇,从实用的角度,系统阐述了与旅游相关的诸多民俗事象,包括我国的饮食民俗、茶艺民俗、酒水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人生礼仪民俗、节日民俗、游艺民俗、信仰民俗等相关内容,着力探讨了各个民俗事象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关系及开发应用。  本书内容丰富,结构严谨,体例新颖,打破了以往民俗和旅游分而论之的格局,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本书在版的基础上补充了该门课程的实训指导,从而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本书适合于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课堂讲授,同时也可作为旅游、文化等行业的培训教材,对于从事旅游业的企业家、行业管理人员、旅游文化官员和旅游文化工作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