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序
用精进的方式写《精进》
你翻开的这本书是某一种偏执的产物。我怀疑我的脑子得了一种“怪病”:天真地以为复杂的事物背后总有简单的道理。更糟糕的是,这些道理并没有在某一个特定的学科中被完整地阐释过。它们有些源自心理学,有些源自物理学,有些不属于任何学问,只是由实践得来。
有一次我把部分书稿给朋友海贤过目,他的反应让我大为受挫,他说:“你为什么要被你看过的书束缚住?你很会思考,为什么不多写写你自己的想法?”是呀,如果我的书只是其他书的一个集合,那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于是这部分稿子就被我全部舍弃,推倒重写。
另一个启发了我的人是我的孩子。有一天我带他去南京玩,经过一片闹市时,我指着眼前一幢高楼说:“儿子啊,你看,这幢楼高不高啊?它叫紫峰大厦。”他并没有回应,而是伸出了一根手指,朝着这幢大厦指指点点,片刻后,他回头大声对我说:“86层!爸爸,有86层!”我猜他数出的层数未必准确,可为什么我没有想过去数有几层呢?我只是知道了这幢楼的名字,便以这一点知识而自足,却没想过用自己的眼睛去好好观察它,为什么?
跟这个八岁的孩子朝夕相处让我感到新鲜和惶恐。新鲜是因为当我跟随着他用一个孩子的视角去观察时,这个世界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向我敞开了。我发现,某种程度上,是我脑中纷纷攘攘的知识限制了我的思考,限制了我的观察,正像海贤向我指出的那样。若是回到一种“无知”的状态,直接面对现实的种种,是不是才是“智慧”的真正开始呢?而我惶恐的是,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我儿子那喜爱发现的头脑会不会重蹈我们成年人的覆辙,终变成一个概念和观念的容器呢?
我还有一个朋友,她曾就一个育儿问题向我求助。她说,她22个月大的孩子喜欢吮手指,以前孩子还小的时候,她觉得没什么,现在孩子快两周岁了还没改掉,她便有点焦虑了。我立即在网上查资料,想看看22个月大的孩子吮手指是不是正常。但马上我又觉察到这并没有必要。谁能规定一个孩子吮手指是不是正常啊?为什么要去找理论依据来管孩子是不是吮手指呢?重要的应该是,首先去理解这个孩子为什么吮手指,注意,是这个孩子,而不是其他孩子。
也许这个孩子是为了获得安全感,他在家里是否感到了某些焦虑和不安呢?这就需要我的这个朋友细心观察,去揣摩他的一举一动。理解这个孩子,把他当作一个独立和自主的个体,去理解他,我想这就是心理学。
可是让我非常惊讶的是,当她带着孩子去医院就这个问题咨询医生时,某位医生给的建议竟然是:“在孩子的手指头上涂上:1)黄连水,或者2)辣椒水。”天哪,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一个两岁的孩子,只是为了让他变得“正常”?
所以到底什么是心理学?我曾经以为我理解了它,后来又迷惑了。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心理学是要理解人的。可是理解人又分成不同的层次:把人作为一个物种去理解,把人作为一个群体去理解,以及把人作为一个又一个的个体去理解。这些都需要,都不可或缺。而就我的私心来说,似乎后一种理解是迫切需要的。理解每一个独特的人,这首先不是一种技法,而是一种精神。我能不能这么说:心理学首先是一种精神,其次是一种方法,后才是各种具体的知识。我们不能倒过来,只了解了各种书本上的知识,却忽略了努力理解人的这样一种精神。
更进一步思考,如果把我们所知的一切倒空,我们还能理解这个世界吗?可就算是我们什么都没倒,就能理解这个世界了吗?要知道,未知总是比已知要多。如果守住我们的已知,便是通过一个已知的框架去看世界;而如果把框架扔掉,是不是看到的世界会更大呢?
但是这又不尽然,框架提供的是一个观察的角度。扔掉框架固然也能看,但是不知不觉中,我们又会拿起另一个框架去看。完全不用框架似乎是不可能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的大多是常识的框架,个人经验的框架,而一个训练有素的专家更喜欢用所属领域的专业框架。可如果我们有更多的框架可用呢,我们眼前的世界会怎样?想想看,不同的框架,拿起又放下,就像更换了五花八门的太阳镜一样,每一次更换都改变了世界的色彩,更重要的是,我们还看到了色彩背后的成因。
一个实物之所以有这样或那样的颜色,是因为表面微观构造和分子成分的不同,使得不同的色光反射到了我们的眼睛。正如我们观察一个人,他喜欢做什么,喜欢说什么话,背后总有原因,于是我们可以调动同理心,去体察他内心的感受,尝试去理解他,这便是心理学的框架起到的作用。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万物又何尝不是依循某个“理”而存在?只不过,我们不必去假设存在一个万用共通之理。因为这样的假设本就很难证明吧。我们只需去想,它的那个独具特色的“理”是什么样的。“同此心”就是去同每一个独特之“心”。也许经过了千百次这样的探究以后,我们会发现这么多不同的“理”背后,还有少数几个更通用的、更深层的“理”,这便是后话了。当我们见到时,自然便会见到。
所以这就是我这一偏执的源起,我想做一个元知识的探索者,去发现更多的框架,去看到世界更多的色彩,去抚摸现实更多的纹理,就像一个小女孩收集很多娃娃,就像一个小男孩摆弄许多汽车。当然,小女孩也可以摆弄汽车,小男孩也可以热爱公仔,谁规定过呢?
导语摘要
本书延续拓展学习力的主旨,是一本从微观到宏观启发解决问题方式思维的心理学书籍。作者从视角、层次、组合、限制的角度,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小事物,帮助读者建立看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轨迹,又从进化、迁移、循环的宏观视角,给读者各个素质的层级提升,给予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指导。
这本书将帮助你——
◎ 激发多元【视角】,飞跃思维壁垒
◎ 进入更大或更小的【层次】,发现成功的关键——暗知识
◎ 内外兼修,实现基本技能的叠加和【组合】
◎ 思考【限制】的价值,逆向创造新的可能性
◎ 以时间之轴预见未来,寻找自己【进化】的“生态位”
◎ 触类旁通,用【迁移】打破学科间的“任督二脉”
◎ 高效运转,进入【循环】,实现从限制到自由的跃升
◎ 精细化改造,力求稳定,渐入【完美】化境
作者简介
采铜
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习、思维方法研究者,《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作者,个人公众号“采铜的创想世界”。
《精进》曾获“亚马逊新锐作家”,以较真的精神、理想主义的情怀赢得无数人点赞。
目录
序——用精进的方式写《精进》
01视 角
——掌握观察之道
观看寻常之物
四种观法,可“盘”万物
以完整眼光,致知阅世
02层 次
——潜入知识的深海
商业世界中的隐藏知识
用层次思维理解系统
学会在系统中拣选模块
03组 合
——理解万物构造之法
探访“篾匠姑娘”
优化模块化系统的方法
用模块化的方式解决问题
04限 制
——唤醒沉睡的创造力
在限制中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把限制作为解决问题的线索
理解限制,打破惯性
05进 化
——洞悉变与不变的法则
并不新奇的“新物种”
文明演进,知来藏往
进化给我们的启示
06迁 移
——跃入求知的通途
与原生场景脱钩,发现通用结构
让从“知”到“行”变得可行
知识迁移的目标是解答你的核心问题
07循 环
——让才能盘旋而上
循环的价值
用精巧的循环设计改造学习
走稳能力的台阶,需循序渐进
08完 美
——精进者臻于至善
稳定性: 完美的基石
做自己严苛的观察者和批评家
精细化改造:在更小的尺度下功夫
内容摘要
本书延续拓展学习力的主旨,是一本从微观到宏观启发解决问题方式思维的心理学书籍。作者从视角、层次、组合、限制的角度,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小事物,帮助读者建立看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轨迹,又从进化、迁移、循环的宏观视角,给读者各个素质的层级提升,给予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指导。
这本书将帮助你——
◎ 激发多元【视角】,飞跃思维壁垒
◎ 进入更大或更小的【层次】,发现成功的关键——暗知识
◎ 内外兼修,实现基本技能的叠加和【组合】
◎ 思考【限制】的价值,逆向创造新的可能性
◎ 以时间之轴预见未来,寻找自己【进化】的“生态位”
◎ 触类旁通,用【迁移】打破学科间的“任督二脉”
◎ 高效运转,进入【循环】,实现从限制到自由的跃升
◎ 精细化改造,力求稳定,渐入【完美】化境
主编推荐
采铜
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习、思维方法研究者,《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作者,个人公众号“采铜的创想世界”。
《精进》曾获“亚马逊新锐作家”,以较真的精神、理想主义的情怀赢得无数人点赞。
精彩内容
用精进的方式写《精进》你翻开的这本书是某一种偏执的产物。我怀疑我的脑子得了一种“怪病”:天真地以为复杂的事物背后总有简单的道理。更糟糕的是,这些道理并没有在某一个特定的学科中被完整地阐释过。它们有些源自心理学,有些源自物理学,有些不属于任何学问,只是由实践得来。
有一次我把部分书稿给朋友海贤过目,他的反应让我大为受挫,他说:“你为什么要被你看过的书束缚住?你很会思考,为什么不多写写你自己的想法?”是呀,如果我的书只是其他书的一个集合,那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于是这部分稿子就被我全部舍弃,推倒重写。
另一个启发了我的人是我的孩子。有一天我带他去南京玩,经过一片闹市时,我指着眼前一幢高楼说:“儿子啊,你看,这幢楼高不高啊?它叫紫峰大厦。”他并没有回应,而是伸出了一根手指,朝着这幢大厦指指点点,片刻后,他回头大声对我说:“86层!爸爸,有86层!”我猜他数出的层数未必准确,可为什么我没有想过去数有几层呢?我只是知道了这幢楼的名字,便以这一点知识而自足,却没想过用自己的眼睛去好好观察它,为什么?
跟这个八岁的孩子朝夕相处让我感到新鲜和惶恐。新鲜是因为当我跟随着他用一个孩子的视角去观察时,这个世界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向我敞开了。我发现,某种程度上,是我脑中纷纷攘攘的知识限制了我的思考,限制了我的观察,正像海贤向我指出的那样。若是回到一种“无知”的状态,直接面对现实的种种,是不是才是“智慧”的真正开始呢?而我惶恐的是,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我儿子那喜爱发现的头脑会不会重蹈我们成年人的覆辙,最终变成一个概念和观念的容器呢?
我还有一个朋友,她曾就一个育儿问题向我求助。她说,她22个月大的孩子喜欢吮手指,以前孩子还小的时候,她觉得没什么,现在孩子快两周岁了还没改掉,她便有点焦虑了。我立即在网上查资料,想看看22个月大的孩子吮手指是不是正常。但马上我又觉察到这并没有必要。谁能规定一个孩子吮手指是不是正常啊?为什么要去找理论依据来管孩子是不是吮手指呢?重要的应该是,首先去理解这个孩子为什么吮手指,注意,是这个孩子,而不是其他孩子。
也许这个孩子是为了获得安全感,他在家里是否感到了某些焦虑和不安呢?这就需要我的这个朋友细心观察,去揣摩他的一举一动。理解这个孩子,把他当作一个独立和自主的个体,去理解他,我想这就是心理学。
可是让我非常惊讶的是,当她带着孩子去医院就这个问题咨询医生时,某位医生给的建议竟然是:“在孩子的手指头上涂上:1)黄连水,或者2)辣椒水。”天哪,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一个两岁的孩子,只是为了让他变得“正常”?
所以到底什么是心理学?我曾经以为我理解了它,后来又迷惑了。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心理学是要理解人的。可是理解人又分成不同的层次:把人作为一个物种去理解,把人作为一个群体去理解,以及把人作为一个又一个的个体去理解。这些都需要,都不可或缺。而就我的私心来说,似乎最后一种理解是最迫切需要的。理解每一个独特的人,这首先不是一种技法,而是一种精神。我能不能这么说:心理学首先是一种精神,其次是一种方法,最后才是各种具体的知识。我们不能倒过来,只了解了各种书本上的知识,却忽略了努力理解人的这样一种精神。
更进一步思考,如果把我们所知的一切倒空,我们还能理解这个世界吗?可就算是我们什么都没倒,就能理解这个世界了吗?要知道,未知总是比已知要多。如果守住我们的已知,便是通过一个已知的框架去看世界;而如果把框架扔掉,是不是看到的世界会更大呢?
但是这又不尽然,框架提供的是一个观察的角度。扔掉框架固然也能看,但是不知不觉中,我们又会拿起另一个框架去看。完全不用框架似乎是不可能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的大多是常识的框架,个人经验的框架,而一个训练有素的专家更喜欢用所属领域的专业框架。可如果我们有更多的框架可用呢,我们眼前的世界会怎样?想想看,不同的框架,拿起又放下,就像更换了五花八门的太阳镜一样,每一次更换都改变了世界的色彩,更重要的是,我们还看到了色彩背后的成因。
一个实物之所以有这样或那样的颜色,是因为表面微观构造和分子成分的不同,使得不同的色光反射到了我们的眼睛。正如我们观察一个人,他喜欢做什么,喜欢说什么话,背后总有原因,于是我们可以调动同理心,去体察他内心的感受,尝试去理解他,这便是心理学的框架起到的作用。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万物又何尝不是依循某个“理”而存在?只不过,我们不必去假设存在一个万用共通之理。因为这样的假设本就很难证明吧。我们只需去想,它的那个独具特色的“理”是什么样的。“同此心”就是去同每一个独特之“心”。也许经过了千百次这样的探究以后,我们会发现这么多不同的“理”背后,还有少数几个更通用的、更深层的“理”,这便是后话了。当我们见到时,自然便会见到。
所以这就是我这一偏执的源起,我想做一个元知识的探索者,去发现更多的框架,去看到世界更多的色彩,去抚摸现实更多的纹理,就像一个小女孩收集很多娃娃,就像一个小男孩摆弄许多汽车。当然,小女孩也可以摆弄汽车,小男孩也可以热爱公仔,谁规定过呢?
精彩文摘以完整眼光,致知阅世观察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一课,可惜这一课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缺失的。发现始于观察。观察带来问题,问题又会引起我们的沉思。而观察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能灵活变换我们的视角和焦点。
穿越概念的“丛林”比如铅笔是一个八面体,它有六个侧面和两个端面,如果不观察它的每一个面,就不可能完整地认识它。可在我们身处的世界里,铅笔又是一个如此简单的东西,大多数的物、事、人、情都比它复杂。因而可以说,所有东西都是“多面体”。它们不止有八面玲珑,很可能有十几个、二十几个“面”,或者更多,只不过这其中,有些“面”是有形的,有些“面”是无形的,有些“面”浮于浅表,有些“面”隐于深谷。
如果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视角是固定唯一的,那么就相当于,我们只看到了它的一个面,在这种注视下,多面体坍缩成了一个平面。由此,我们从其中得到的信息是残缺的,观感是片面的,认知是有偏差的。只有善于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灵活地调整我们的焦点,才可能完整地认识一个事物。
我们周遭的任意一件东西,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只不过这些复杂性被我们有意无意忽略了。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用“概念”去理解这个世界,而不是用自己的眼睛。
当我们用“概念”去认识一个东西时,只需要瞥一眼就可以了。假设现在,你面前放着一个光线可穿透的容器,你只需定睛一瞧,就可判断这是一只玻璃杯。而“玻璃杯”只是一个概念。概念简化了信息,它帮我们把事物分门别类。见一物而知其类别,是一瞬间就能完成的事,我们不能称这个过程为观察。
但是你能够仅凭“玻璃杯”这三个字还原出眼前的杯子吗?不能。因为有很多细节你不知道。如果你想搞清楚这个玻璃杯是怎么设计的,有什么特别之处,看一眼是不够的,只知道概念是不够的,你需要反复看,用不同的方式去看。这意味着你要选择不止一个焦点。或许前一秒你观察的是杯子的沿口,下一秒你就聚焦在杯子的底部了。
“每次作一意求之”每一次视角的选择都意味着挑选一部分信息,而忽略其他的信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片面的深入”。因为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某一个瞬间能同时处理的信息数量是非常少的,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并行”处理太多的东西,我们只能一个一个来。比如当我们研究几何构型时,我们可以先暂时把材质构成、外观纹饰和生产工艺放在一边。这也与我平日里对高手的观察相符,一个高手的明显特征是观察和思考的有序性,而普通人则往往会一股脑儿地把不同的东西杂乱无章地搅和在一起。
所以选择观察的视角就是选择一种信息过滤的方式。在当下的焦点之外,与焦点无关的信息就屏蔽掉好了。在没有无关信息干扰以后,你就可以专注地去观察、分析、整理焦点之上的信息。等这个步骤完成,当然你可以再作变换,另选一个焦点,重复上面的步骤。
这个方法的最早来源可能要追溯到苏东坡。有亲友曾问他该如何读书,他回信中提出了一种逐次选择关注焦点的方法:“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如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翻译成大白话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说,就是一本好书一定要读好几遍(“作数过尽之”),每读一遍只盯着某一个方面的主题(“每次作一意求之”),与该主题无关的都不用管,屏蔽掉(“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比如他还谈到,如果是《汉书》这样的史书,每读一遍可以选取的焦点包括治道、人物、官制、兵法、财货,等等。如果读书都这样读,便可以达到“精窍”之功。
其实“每次作一意求之”的方法完全可以推而广之,因为它非常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因为人的认知活动有赖于心理学家称为“工作记西,而工作记忆的容量是非常有限的。如果同一时间,人的头脑里塞入太多的东西,那么势必会顾此失彼,难以应对。打个比方,在一个堆满杂物的房间,人是无法辗转腾挪的,转个身都困难;只有在一个有充足空间的房间里,人方可以跳舞、健身、打滚以及做任何想做的事情。所以基本的方法就是,把一个并行、复合的过程,加以重构,变成一个串行、逐次的过程。
放大了看,“每次作一意求之”是普适的思考和学习方法。先分开,逐一处理,再想办法整合,放到一个整体中去考虑,思维的条理性就体现于此。
信息应多方合拢,人事须考虑周全所谓“读物”的方法,跟“读书”也是一样。选择不同的视角,然后一个一个去看、去分析,最后把所了解到的一切都聚拢在一起,就能得到一个完整的答案。
但是“读物”这件事也有其独特的价值,那就是它更加地接近思考和行动的终点。因为一个器物的功能是“用”,而书本的功能是“读”。也就是说,一个器物的构成要素,是为了“用”而组合到一起的,因而研究透了一个器物,从知识论的角度来看,也就意味着你知道了当什么样的知识组合在一起时,能实现某种特定的功用,也就是说,一件器物本身就提供了关于如何“学以致用”的一组答案。通过读物,我们就能知道知识是如何整合在一起的,以实现某个现实的目的。
比如刚才我们把铅笔拆出来了读,铅笔的背后有数学、物理学、化学和工程学的知识,又与设计、审美、创意等相关联,如果单独去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碎片,我们可以通过看书,通过网络搜索来实现,但是这些都只是碎片而已,我们很难独立地把不同学科的东西整合在一起。但是通过“铅笔”这个桥梁,我们能实现多学科知识的“小范围”融合。
也许你从没有认真思考过,像铅笔这样的小东西,背后有着这么多知识可以挖掘。但是事实确实如此。甚至可以说,我们日常所见到的任何东西,随意选取一样,只要深挖下去,都会发现是深不见底的。即便深挖这些东西对我们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好处,但是作为一种思维练习也是极好的。
除了“读物”之外,我们还要学会如何“读人”。如果说全面“读物”的主要障碍是“概念先行”,那么“读人”的主要障碍就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在我们当下的文化中无处不在,比如“80后”“90后”这样的称谓,以代际划分来给人分类,就容易形成刻板印象。这种划分好像在暗示,80年代生的人都很相似,90年代生的人都很相似,而80年代生的人和90年代生的人又很不相似。其实不管什么年代的人,都是参差百态,各有不同。还有一种性别的刻板印象,“女博士”“女司机”这种称谓被赋予了某种歧视的含义,都是刻板的。还有出身和家境的不同,也会让人以刻板印象处之,“富二代”常常暗含着一种“纨绔子弟”的意思,但是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