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讲座与预测(周易讲座+周易全解+梅花易数精解+周易纳甲筮法+周易古筮考精解。著名易学家邵雍、尚秉和、金景芳、刘大钧讲周易,测人事之变,知祸福倚伏,有所为有所不为,成就顺达的人生)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32.92
5.4折
¥
245.4
全新
库存27件
作者邵雍,尚秉和,金景芳,刘大钧,吕绍纲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86932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45.4元
货号26913021
上书时间2024-11-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前言
序
这是一编于课堂上讲解《周易》的记录,是我于1985年秋至1986年夏一学年中为《周易》研讨班同志们讲的。当时录了音,以后由吕绍纲同志依据录音整理,后并由我校改一次。
我年少时嗜《周易》,历数十年不辍。年三十八以后,曾把学《周易》心得体会,写成专著一册、论文数篇问世。而今老了,行年已八十有五,余年有限,亟愿将我对《周易》的全部见解,汇成一集,交由出版社出版,以就正于海内外大方之家。
根据我不成熟的看法,认为古往今来说《周易》之书,总有二蔽。一蔽于单纯地视《周易》为卜筮之书,而不承认《周易》里边有深邃的哲学思想。二蔽于只斤斤于一词一句的诠释,而无视《周易》六十四卦的结构中存在着完整的思想体系。
兹先说一蔽。
《周易》是卜筮之书,这一点,无论从《周易》卦、爻辞本身来看,从《周礼》、《左传》、《国语》诸书的有关记载来看,或者从《汉书·儒林传》说“及秦禁学,《易》以筮卜之书独不禁”来看,都是铁一般的事实,不能否认。但是孔子作《易大传》,虽亦不讳言卜筮,却再三说“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说“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等,似《周易》又是哲学著作。这两种看法,很明显是有矛盾的。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呢?是认为二者一是一非呢,还是认为二者皆是呢?我的看法认为二者皆是。理由如下:卜筮也同其他事物一样,产生之后,绝不会长期地停留在一点上,而是要发展的。初,它的确是地地道道的卜筮。然而,经过发展以后,由于发生了质变,于是有了哲学的内容。
应当知道,卜筮这种东西,原生于无知,同时又是对无知的反抗,而渴求有知。因此,卜筮从产生的天起,就具有两重性。又卜筮之所以有灵,不能不借助于巫。巫为了取信于人,在长期发展中,很自然地不断向卜筮中输入有知因素,减少无知因素。当发展达到一定阶段时,就发生了质变。这个质变,从表面上看,好似突然,其实,在此以前,已有一个长时期的量变过程。马克思说:“哲学初在意识的宗教形式中形成。”①其情况当亦如此。抑不仅哲学的产生如此,医学的产生当亦如此。《吕氏春秋·勿躬》说“巫彭作医”,就是证明。由此可见,卜筮产生哲学,这种情况,毋宁说是一条规律,没有什么奇怪的。
在这里,还准备谈一个问题。这就是伏羲氏画八卦的问题。人们多相信伏羲氏画八卦是《易》学之始,其实,这种说法是不足据的。《礼记·曲礼上》说:“龟为卜,策为筮。”《左传》僖公十五年,晋人韩简说:“龟,象也。筮,数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证明卜筮不是一种东西。卜视象,筮视数,筮的产生在卜以后。古人习惯上多卜筮连用,只是因其性质相同罢了。
卦是什么呢?我认为刘说“卦之言画也”是对的。《仪礼·士冠礼》于“筮日”说:“筮与席、所卦者,具馔于西塾。”郑玄《注》说:“‘所卦者’,所以画地记爻。《易》曰‘六画而成卦’。”贾公彦《疏》说:“‘所卦者,所以画地记爻’者,筮法依七八九六之爻而记之,古用木画地,今则用钱。”是卦原以筮时画地记爻得名。《易·说卦传》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证明《易》之作也是生蓍、倚数在先,而立卦在后。从《易大传》所保存的筮法来看,经过“四营”“十有八变之后”,蓍即不留余迹。如果说留有余迹,那就是卦而不是蓍。正由于蓍之后不留余迹,所以,筮的发展不可考,可考见的只有卦。例如《周礼·春官》于卦说:“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至于筮则仅于“筮人”存九筮之名而已,其详已不可知。
《连山》、《归藏》、《周易》三易是否都蕴藏着哲学思想?由于《连山》早亡,《周易》将在后面详细讲,现在只谈《归藏》。《归藏》又名《坤乾》。《礼记·礼运》说:“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郑玄《注》以为《坤乾》即《归藏》,其说可信。《归藏》所以又名《坤乾》,说者谓其书首坤次乾也是有道理的。《归藏》亦久亡。今可知者,只有两点:一、《归藏》首坤次乾与《周易》卦序首乾次坤相反;二、孔子得《坤乾》后,用《坤乾》之义,可以观殷道。贾公彦《疏》说:“夏之四时之书,殷之坤乾之说并载前王损益,阴阳盛衰。”贾说《坤乾》,虽未必得实,可以断言,《归藏》不是单纯的卜筮之书。关于《归藏》首坤次乾问题,从表面上看,似无关宏旨。其实不然,如果深入地加以考察,就会发现,这里边大有文章。《史记·梁孝王世家》褚先生补编记窦太后说:“殷道亲亲,周道尊尊,其义一也。”景帝不解其意,问诸大臣通经术者。袁盎说:“殷道亲亲者立弟,周道尊尊者立子……周道太子死立嫡孙,殷道太子死立其弟。”这里提出“殷道亲亲,周道尊尊”,很明显,是谈君位继承制问题。然而,其意义远不止此。实际上,“殷道亲亲”是重母统。重母统反映还存在氏族制的残余。“周道尊尊”是重父统。重父统反映这时阶级统治已完全确立。《礼记·表记》说“母亲而不尊,父尊而不亲”,是亲亲是重母统,尊尊是重父统之证。《归藏》首坤次乾,而《周易》首乾次坤,正是“殷道亲亲”与“周道尊尊”的另一反映。请看,《易·系辞传上》开头句便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这句话从表面上看,好似只解释《周易》首乾次坤。其实,它正说明《周易》、《归藏》二书的思想,有本质的不同。实际上这里边就包括君尊臣卑,父尊子卑,夫尊妻卑在内。推广开来说,周人的宗法制、分封制、礼制等,也无不以这一思想为基础。可见,殷道亲亲、周道尊尊或首坤次乾、首乾次坤,无异是我们了解殷周两代历史的一把钥匙,何等重要,学《易》者断不可等闲视之。
《连山》、《归藏》二易久亡,《周易》则与《连山》、《归藏》不同,至今还保存相当完好。特别是孔子以绝人之资,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著成《易大传》,对《周易》作了全面的深入的阐发,把《周易》里所蕴藏着的思想揭露无遗,使卜筮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发生了一次质变。应当承认,这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可是,某些说《易》者,却熟视无睹,依旧视《周易》为单纯的卜筮之书,亦可谓大惑不解了。
以下说二蔽。
我认为,《易大传》与《易经》(《周易》本文)有密切不可分的关系。《易大传》是专为解释《易经》而作的。《易经》端赖有《易大传》为作解释才是可以理解的。近些年来,有人妄图割裂《易大传》与《易经》的关系。说没有《易大传》也能把《易经》解释明白。还有人说孔子没有作过《易大传》,《易大传》是战国人作的,是汉人作的。我不同意这些说法。我认为这些说法纯是无稽之谈。
我认为《易大传》是孔子所作,证据确凿,无可否认。一、孔子作《易大传》,其说首见于《史记》。《史记》作者司马迁之父司马谈受《易》于杨何。杨何为孔子九传弟子明见《史记·儒林传》,故其说为可信。二、孔子作《易大传》,不但其天才、功力有过人者,也依赖于他当日的历史条件。
关于孔子作《易大传》的历史条件,前此不见有人谈,有必要在这里谈一谈。
孔子生时,《连山》存否不可知。《归藏》则由于《礼运》语及《坤乾》、《左传》襄公九年称“遇艮之八”,知尚存无疑。又《易·说卦传》说“坤以藏之”,“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如以《归藏》首坤与《连山》以纯艮为首之说例之,则很可能是《连山》、《归藏》二易遗说之幸存者。还有同篇“乾,健也。坤,顺也”至“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一大段文字,亦绝不是孔子所能作,当是袭用旧说。不仅如此,《左传》昭公二年,韩宣子聘鲁,观书(《易象》与《鲁春秋》)于太史氏,说:“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可见韩宣子就是不把《周易》看作是单纯的卜筮之书的人。综上所述,可以证明孔子生时所能见到的易学轶闻旧说尚多。正是由于孔子具备了这样多的优越条件,所以他能著成此书。战国人、汉人无此条件,怎能著成此书呢?如“卦气”、“纳甲”之类,真正是汉人所作。这些东西,怎能同《易大传》比拟呢?
《易大传》对《周易》的阐发,既全面又深刻,佳篇络绎,奥义无穷。兹择其主要者,列举如下:
一、明确地指出《周易》是哲学著作。
例如《易·系辞传上》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下之道。”(今本“天下”作“天地”,兹从《经典释文》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周易》把整个自然界作为摹写的底本,因而它与整个自然界是一致的。正由于它与整个自然界一致,所以,它能把自然界中变化发展种种规律性的东西包括无遗。同篇又说:“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这段话是自问自答,后又补充一句,说如此而已,岂有他哉?孔子为什么这样提问题呢?很明显,这就是因为当时大多数人都把《周易》看作是单纯的卜筮之书。这里的“冒天下之道”与上文所说的“弥纶天下之道”,意思略同。“冒”和“弥纶”都是无所不包。不过,在“弥纶天下之道”下面紧接着讲的是“幽明”、“死生”、“鬼神”,而在“冒天下之道”下面紧接着讲的是“通志”、“定业”、“断疑”,二者还有区别。看来,前一个“天下之道”重在自然方面,后一个“天下之道”重在社会方面。所谓“开物成务”亦为天下之道所包,不同的是它比说天下之道要具体些。“开物”是指创始,“成务”是指完成。当然,天地间每一种事物都有这个问题,所以,它也是天下之道所包。同篇又说:“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什么是“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呢?译成今语,就是认识自然和认识社会。“神物”是指蓍来说的。《易·说卦传》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是其证。将说“兴神物”,先说“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表明蓍之所以神,并不在它本身,而在于有“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作为前提条件。即蓍好似电脑一样,筮前已在蓍里输入自然和社会信息。《易·系辞传下》又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这段话同上文说“弥纶天下之道”、“冒天下之道”的意思基本一样,不同的是在这里又从卦有六爻这个角度讲了一次。
总之,《周易》是蕴藏着鲜明的哲学思想,而不是单纯的卜筮之书。这一点,孔子已作了反复的、不厌其烦的说明,如果不存成见,就不应该不相信了。
二、我认为组成《周易》有四个要素:是蓍,第二是卦,第三是爻,第四是辞。《易大传》对这四个要素逐一作了详悉的阐释。兹举例如下:
1释蓍、卦和爻《易·系辞传上》说:“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
这是对蓍、卦、爻三者不同性质的说明。德是性质,圆的意思是无定。是说在筮法中,蓍经过“四营”、“十有八变”之后,得出什么卦不一定。“神”应据“阴阳不测之谓神”和“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两个神字的意思作解。这个“神”字,就是指蓍的结果变化莫测来说的。“方”与“圆”相反,它是确定。因为卦是蓍的记录,所以蓍无定而卦则是确定的。“知”是说成卦以后,吉凶悔吝可知。“易以贡”的“易”是变化的意思。《易·系辞传上》说:“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其义。“贡”是告。告什么呢?《易·系辞传上》说:“爻者,言乎变者也。”告,就是告刚柔相推所产生的变化。
《易·说卦传》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
这是对蓍、卦、爻三者产生次序先后的说明,“幽赞于神明而生蓍”是释蓍。
“幽赞”是在暗地赞助。“幽赞于神明而生蓍”是什么意思呢?是说蓍从表面上看是神明,其实它并不神明,它之所以神明是圣人在暗地里赞助它。怎么在暗地里赞助它呢?这就是在上文所说的,它之所以称神物,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为前提条件。
“参天两地而倚数。”
“倚数”是立数。立什么数呢?是立筮法中五十有五大衍之数。参、两是古语。《周礼·天官·疾医》说:“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逸周书·常训》说:“疑意以两,平两以参。”参、两在这里有交错的意思。“天”是指一、三、五、七、九,五天数,合为二十有五。“地”是指二、四、六、八、十,五地数,合为三十。“参天两地”不是别的,就是指
“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来说的。
“观变于阴阳而立卦”是释卦,是说卦是由于观察蓍的变化结果是阴是阳而得出来的。“发挥于刚柔而生爻”是释爻,是说爻是由一卦六画的刚柔变化来决定的。爻是对卦的发挥。总的看来,以上两条都是谈蓍、卦、爻的。蓍与卦是形与影的关系。没有蓍,不会有卦。卦与爻是全体与部分的关系,爻是对卦的进一步发挥。
2释辞
《易·系辞传上》说:“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
三极之道也。”又说:“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
这是说辞有两种:一种是卦辞,亦名彖,它是一卦的总说明;另一种是爻辞,它是一卦六爻的各个说明。卦辞是说明彖的。彖在这里有不变的意思。爻辞则是说明变的。
吉凶悔吝是古人在卜筮时通用的术语。应当注意孔子都是从人事问题上作了解释,毫无神秘气氛。
《易·系辞传上》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这段话是孔子将要说明《周易》的特点,先提出一个“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问题。意思是说书是记录语言的,但不能穷尽语言。语言是表达思想的,但不能穷尽思想。也就是说二者作为工具来说,都有局限性。下面是借有人发问,说,这样说,圣人(“圣人”指作《易》者)的思想是不能了解的吗?以下则是孔子答语,他说,圣人利用一阴一阳等符号来穷尽思想,利用卦爻来穷尽世间复杂多变的情况,在卦爻下面又分别加上辞来穷尽语言。实际上这一段话也是解释辞的。
关于《周易》里辞的问题,不准备在这里详细谈了。这里着重谈两个问题,一个是蓍,另一个是卦。蓍,《易大传》有讲筮法专章,但今本有错简和缺文,兹校正如下: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大衍之数五十(应为“五十有五”,今本脱“有五”二字),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蓍在《易》中,至关重要。可是,过去谈《易》的,却多半重视卦,而不重视蓍。不悟蓍是卦之所从出,蓍不明,卦亦难明。
为了避免词费,筮法的细节不准备在这里谈了。在这里只就有关六十四卦的结构问题谈一谈。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至“当期之日”这一段话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从蓍这个角度来看,乾坤二卦在六十四卦中实居于特殊地位。乾纯阳,坤纯阴。乾坤二卦代表天地,代表宇宙,代表自然界。乾坤是一个的矛盾统一体。“当期之日”,是说乾坤二卦总策数为三百有六十,相当于四时运行一周的三百六十日。“期”是一周,亦即一年。对于这个矛盾统一体来说,表明它也是运动发展,而形成一个单元。“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是指《周易》上下篇六十四卦的总策数来说的。“当万物之数”表明《周易》六十四卦的结构正是《序卦》所说的“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所谓“天地”就是指乾坤二卦。“万物”就是指包括乾坤在内的全《易》六十四卦。
卦,在《易大传》中,具体地谈六十四卦结构的,有下列几条。
《系辞传上》说:“乾坤其《易》之蕴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这是从卦这个角度来说明六十四卦结构的。由于卦是蓍的记录,卦当然同蓍是一致的。“乾坤其《易》之蕴邪”是说《周易》六十四卦变化发展的机缄都蕴藏在乾坤二卦之中。这里用的是疑问口气,其实,词疑意不疑。这样做只是表示谦慎。“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这是足成上句话的意思。“成列”表明已不是蕴,而是展开了。
“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是说乾坤二卦交错运动发展,至既济已达到尽端。这时乾坤毁了,《易》亦不见了。“《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这句话又是对上句话的补充。是说当《易》不可见的时候,乾坤这个矛盾统一体的变化发展几乎是止息了。“几乎息”,实际上是没有息,也不可能息。因为在宇宙里,时间是无限的,空间是无限的,物质运动也是永远不会停止的。所谓“乾坤毁”,“《易》不可见”,仅仅是完成了一个较大的发展过程罢了。《序卦》于未济说:“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正是说明这个问题。
《系辞传下》说:“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这也是对《周易》六十四卦结构的说明。门字用得极好。门有两扇,而且出入时有开有合,正像乾坤两卦在六十四卦中所起的作用一样。《系辞传》在另一个地方说:“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正可以看作是这个门字的注脚。“乾,阳物也;坤,阴物也。”是说乾坤二卦是对立的统一体。“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这句话如与乾卦彖传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以及坤卦彖传说“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参看,就很容易了解。实际上,它就是“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的具体说明。“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以”的意思是用。用什么呢?是用“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用它干什么呢?是用它来反映自然界的变化发展,用它来了解变化发展的规律。孔子说过:“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所以变化之道就是神,也就是规律。
《系辞传上》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这一大段话,实际上也是对《周易》六十四卦结构的说明。大意也是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就是指所生的万物而言。由“刚柔相摩”至“一寒一暑”,则是对“变化见矣”的申释。申释得何等具体、生动、精切!古人不用“斗争”这个词,其实,“相摩”、“相荡”就是说对立面的斗争。
认真考察《易大传》上述三条的说明,足以肯定《周易》六十四卦结构是有完整的思想体系了。
不但如此,《易·说卦传》说:“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也就是说在三画卦里,形成八卦的乾坤也是处于特殊地位,其余六卦则是由乾坤二卦交错而成。它与六画卦乾坤变化发展为六十四卦的思想基本上一致。这一点,在《周易》六十四卦的卦爻中也有反映。例如贲卦彖传说:“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
苏轼《东坡易传》说:“《易》有刚柔往来、上下相易之说。而其著者,贲之彖传也。故学者治是,争推其所从变。曰泰变为贲。此大惑也。一卦之变为六十三,岂独为贲也哉?徒知泰之为贲,又乌知贲之不为泰乎?凡《易》之所谓刚柔往来相易者,皆本诸乾坤也。乾施一阳于坤,以化其一阴,而生三子。凡三子之卦有言刚来者,明此坤也,而乾来化之。坤施一阴于乾,以化其一阳,而生三女。凡三女之卦有言柔来者,明此本乾也,而坤来化之。非是卦也,则无是言也。”程颐《易传》说:“卦之变皆自乾坤。先儒不达,故谓贲本是泰卦。岂有乾坤重而为泰,又由泰而变之理?下离本乾,中爻变而成离。上艮本坤,上爻变而成艮。离在内故云柔来,艮在上故云刚上,非自下体而上也。乾坤变而为六子,八卦重而为六十四,皆由乾坤之变也。”
按苏说:“凡《易》之所谓刚柔往来相易者,皆本诸乾坤也。”程说:“卦之变皆自乾坤……乾坤变而为六子,八卦重而为六十四,皆由乾坤之变也。”其说极是,足破旧说之谬。不过他们还不能从理论高度认识问题,不认识在这里边还有一个思想体系问题,特别是他们不认识乾坤二卦居于特殊地位,有着《易》之蕴、《易》之门的意义,是由于一是纯阳,一是纯阴,二者共成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当然,我们今天如果不是学习马克思主义,也是不认识的。试思,《周易》和为《周易》作大传的孔子,在几千年以前已经具有如此高度的思想,而且能把这一思想熟练地应用于实际,该是多么了不起!怎能不令人惊叹!作为炎黄子孙的中国人,理应引以自豪,乃竟有人百般诋毁它,亦可悲矣。
我于1985年,接受了主持《周易》研讨班的任务。顾名思义,研讨班自应以研究讨论为主。乃开班后,发生了变化,事实上变成了以我一个人为主讲的“周易讲座”。研讨仅间周举行一次。当然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原因是参加研讨班的同志们,尽管对《周易》有兴趣,但都是知之不多。他们不是不想研讨,而是研讨不起来。
我讲《周易》,基本上是根据我所了解的程度来讲的。我敬佩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说法。我讲的,都是我知道的;不知道的,就不讲。例如《杂卦》的排列顺序有没有意义?它是按照什么原则排列的?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就不讲。我讲《系辞传》很少采取前人旧说。讲六十四卦就不然,采取前人旧说较多。我于前人的说法中,重视王弼《周易略例》,其次,则是程颐《易传》。我讲六十四卦多用程《传》之说,于项安世、俞琰之说,间亦有所甄采。朱熹《周易本义》的“卦变”之说和坚持《周易》为卜筮之书以及相信河图、洛书等,其识不如程《传》远甚,我坚决不取。
本讲座共二十一讲,已整理校改完毕。兹特把我对《周易》一书的看法和我讲《周易》时所采取的态度,撮记于此,以谂读者。
金景芳
1987年3月于吉林大学
导语摘要
《周易》为六经之首,是我国*重要、影响*的经典,历来解说注释极多,包罗万象,众说纷纭,也是*难理解*难学习的典籍。本书恪遵孔子作《易大传》所开辟的道路,重在揭示《周易》所蕴藏的思想智慧;纠正了不少前人对孔子《易大传》的错误理解和传本《系辞传》在讲筮法部分的错简和脱字;《周易》的精华在于思想,而思想主要寓于六十四卦的结构之中,本书讲清了六十四卦的结构。金景芳和吕绍纲博采诸家之长,继承了程氏传的解读,对《易经》和《易传》做了详细的讲解,在义理上加以演发,卦象上有所扩展,是了解《周易》文字和义理的经典和极佳的入门书。
作者简介
<金景芳(1902—2001),辽宁省义县人,著名易学家、历史学家、文献学家。1923年毕业于辽宁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40年考入乐山复性书院,师从马一浮、谢无量等先生,从事儒学研究。1941年到四川三台的东北大学工作,任文书组主任、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全国解放后任东北文物管理处研究员、东北图书馆研究员兼研究组组长。1954年调入东北人民大学(后更名“吉林大学”),历任历史系教授、历史系主任、历史系名誉系主任、古籍研究所教授、顾问、博士生导师。著有《周易全解》、《周易讲座》《孔子新传》等著作,有易学研究上独树一帜,有很大影响。
吕绍纲(1933—2008 ),辽宁盖县人,著名易学家。1954年就读于吉林大学历史系,1979年任金景芳教授助手,1993年评为博士生导师。著有《周易全解》(与金景芳先生合作)、《周易阐微》等著作。html />
目录
《周易讲座》目录
序
讲 绪论
第二讲 系辞传上
第三讲 系辞传下
第四讲 说卦 序卦 杂卦
第五讲 乾卦 坤卦
第六讲 屯卦 蒙卦 需卦 讼卦
第七讲 师卦 比卦 小畜 履卦
第八讲 泰卦 否卦 同人 大有
第九讲 谦卦 豫卦 随卦 蛊卦
第十讲 临卦 观卦 噬嗑 贲卦
第十一讲 剥卦 复卦 无妄 大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