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摘要
“夫工师之为巨室,度材比于变理阴阳;名医之制方剂,炮炙通乎鬼神造化。史家诠次群言,亦若是焉已尔。是故文献未集,则搜罗咨访,不易为功。观郑樵所谓八例求书,则非寻常之辈所可能也。观史迁之东渐南浮,则非心知其意,不能迹也。此则未及著文之先事也。及其纷然杂陈,则贵决择去取,人徒见著于书者之粹然善也,而不知刊而去者中有苦心而不能显也。既经裁取,则贵陶镕变化。人第见诵其辞者之浑然一也,而不知化而裁者中有调剂而人不知也。即以刊去而论,文劣而事庸者无足道矣。其间有介两端之可,而不能不出于一途;有嫌两美之伤,而不能不忍于割爱。佳篇而或乖于例,事足而恐徇于文。此皆中有苦心而不能显也。如以化裁而论,则古语不可入今,则当疏以达之;俚言不可杂雅,则当温以润之。辞则必称其体,语则必肖其人。质野不可用文语,而猥鄙须删;急遽不可以为宛辞,而曲折仍见。文移须从公式,而案牍又不宜徇;骈丽不入史裁,而诏表亦岂可废。此皆中有调剂而人不知也。”——章学诚
吾国自前清末季废止科举改设学校以来,一般学子及社会中人之需要中外通史藉资挹揽,不可谓不亟矣。然迄今已达二十余年,西洋通史之著作虽已有相当之成就;而本国通史之纂辑,则求其能合现代所谓新史学眼光者反寥若晨星焉。此何故耶?岂吾国史才不逮西洋耶?则如清代史家章学诚其人者,其史学见解之卓绝精微,在著者眼中观之,有时且远驾西洋名史之上。《文史通义·书教》篇中所论之记注撰述及《史德》篇中所论之天人之际,即吾人今日新史学上所谓史料与著作之关系及主观客观之辨别也,其精审透辟,即其一例。然而吾人迄今尚无一部差强人意之中国通史焉,则又何耶?著者愚见以为此盖因吾国编纂通史之人尚未能如西洋史家之能利用新方法耳。此则吾国学术上之环境有以致之,非吾国史家之过也。
目录
自序
导言历史研究法与社会科学
一、历史研究法——历史之性质——历史研究法之间接性质——历史之作用
二、社会科学——此名词之旧义——实在之意义——社会科学之性质
三、社会科学中历史研究法之必要——对于现代现象之研究——对于现象演化之研究
上编 社会史料研究法
章 史料之理论
一、史料之性质——史料为一种过去行为之遗迹——产生史料各种必要工作之解析:文笔,语言,思想,信仰,智识;各种工作与实际真相之连锁
二、史料之来历——知人论世之必要——决定来历之各种步骤
第二章 考订之原理
一、考订之必要——轻信之自然倾向,轻信之动机
二、考订之雏形——证据观念,司法证据理论之不足,分析之必要
三、分析
四、考订之步骤
第三章 史料来历之考订
一、史料来历之考订之条件
二、社会科学材料上之特殊困难
第四章 诠释之考订
一、初步之分析——分解为原质——实际上之方法——智识之限制——进行之速度
二、诠释之考订——语言文字——文义——迂曲之意义——此种工作之结果
第五章 诚伪及正确之考订
一、二种考订功夫之特殊条件——诚伪,变更原因,进行方法——正确、错误之原因,发见错误之方法
二、共通之工作——审问,史料产生之一般状况,各种工作之特殊条件,可疑之事件——结果
第六章 事实之利用
一、断定事实之困难——实际上之解决
二、容有之事实——极难诬罔之事实——极难致误之事实——非常之断语适足为一种真相之假定
三、各种独立观察之暗合——正当暗合之条件——研究断语是否独立之方法,来历之考订——独立观察之比较
第七章 事实之编比
一、事实编比之条件——由史料中提出之事实状况,程度,性质,及盖然性之不同
……
下编 社会史研究法
结论
何炳松先生学术年表
《通史新义》简评
内容摘要
“夫工师之为巨室,度材比于变理阴阳;名医之制方剂,炮炙通乎鬼神造化。史家诠次群言,亦若是焉已尔。是故文献未集,则搜罗咨访,不易为功。观郑樵所谓八例求书,则非寻常之辈所可能也。观史迁之东渐南浮,则非心知其意,不能迹也。此则未及著文之先事也。及其纷然杂陈,则贵决择去取,人徒见著于书者之粹然善也,而不知刊而去者中有苦心而不能显也。既经裁取,则贵陶镕变化。人第见诵其辞者之浑然一也,而不知化而裁者中有调剂而人不知也。即以刊去而论,文劣而事庸者无足道矣。其间有介两端之可,而不能不出于一途;有嫌两美之伤,而不能不忍于割爱。佳篇而或乖于例,事足而恐徇于文。此皆中有苦心而不能显也。如以化裁而论,则古语不可入今,则当疏以达之;俚言不可杂雅,则当温以润之。辞则必称其体,语则必肖其人。质野不可用文语,而猥鄙须删;急遽不可以为宛辞,而曲折仍见。文移须从公式,而案牍又不宜徇;骈丽不入史裁,而诏表亦岂可废。此皆中有调剂而人不知也。”——章学诚
吾国自前清末季废止科举改设学校以来,一般学子及社会中人之需要中外通史藉资挹揽,不可谓不亟矣。然迄今已达二十余年,西洋通史之著作虽已有相当之成就;而本国通史之纂辑,则求其能合现代所谓新史学眼光者反寥若晨星焉。此何故耶?岂吾国史才不逮西洋耶?则如清代史家章学诚其人者,其史学见解之卓绝精微,在著者眼中观之,有时且远驾西洋名史之上。《文史通义·书教》篇中所论之记注撰述及《史德》篇中所论之天人之际,即吾人今日新史学上所谓史料与著作之关系及主观客观之辨别也,其精审透辟,即其一例。然而吾人迄今尚无一部差强人意之中国通史焉,则又何耶?著者愚见以为此盖因吾国编纂通史之人尚未能如西洋史家之能利用新方法耳。此则吾国学术上之环境有以致之,非吾国史家之过也。
精彩内容
《通史新义(120年纪念版)》:
间接之遗迹为文字,吾人通常专称之为史料。史料为物仅能使吾人直接认识撰述史料者之思想而已;盖史料仅系心理事实之遗迹也。然吾人可以凭藉史料间接以求得外部之事实。社会科学并不用另一种之史料。人口学之史料或系人口计算之元素(人数、长短、轻重及价值等之衡量),或系用算学或几何形式所表示之计算结果。经济之史料或系统计,或系制度之描述(调查、报告、专篇著作等),或系公私所定各种制度施行之规则。原理史之史料系著作家或宣传者之作品。一言以蔽之,社会科学所利用者仅文字一端而已。史料原理之得以成立其故即在于此。
文字与社会事实如何能发生关系乎?吾人欲了解此种关系——往往间接而迂远——吾人不能不分析史料所以出世之条件,而且不能不重新实现产生史料时必要之各种步骤。必如此而后吾人方知经过此种步骤以后能否在史料与事实之间寻出关系俾吾人得以藉此明了事实之真相。
此种分析工作当然抽象而烦琐,吾人为便利起见,试在社会史料中取一极简单之报告为例。试任取一种统计之报告而分析其出世之各种步骤,以达观察者直接获得此种事实之出发点;换言之,即此种书面报告成立之出发点;则吾人所得者有如下述。
吾人试取此报告,在直接方面,吾人所见者白纸上之墨迹也。此种墨迹如何产生乎?当然出诸作报告者之手。吾人于此而遇个中介,即文字是也;亦并于此而遇种错误之原因;即撰人所书之文字或有乖误,或有脱落是也。
此种墨迹并非任意下笔者也,其形式盖随一种书写制度而为观察者所深知者。由此种墨迹,吾人乃追纵观察者所欲书诸纸上之符号,在吾人所用之文字制度中,此种符号盖表示一种语言之音韵,而为撰人所能发音者。吾人于此乃遇第二个中介,即文字之符号是也;而且并遇第二个错误之原因,如撰人而不识音韵学,则此种错误之机会极多。例如不谙音韵学之人或误末为未,或误干为千,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吾人欲得其真义,非能以语音表出之不可。
语言本身不过一种心理思想上之生理符号而已。当发言之时,撰人必怀有一种思想。吾人于此乃遇第三个中介,即语言是也。吾人欲追溯撰人之思想而明了其字义,吾人不能不了解撰人所用之语言。而且于此又遇第三种错误之原因。撰人对于此种语言或不甚了解,或以习用之意义加诸外来新字之上,例如误“考订”为“批评”,或误“评论”为“抨击”,皆其著例。
然在文字上所表出之思想不尽系撰人心中所信仰之思想。例如彼自谓彼之为佛教徒乃戏言耳,或谓彼之自称为百岁老人乃夸言耳之类。吾人于此乃遇第四个与第五个之中介;吾人审察其文义时,不能不追溯撰人真正所抱之观念,并藉此观念以审察撰人诚心所信仰者为何。而且于此又遇第四种与第五种错误之原因,即夸饰及诬罔是也。
吾人至是乃深入撰人之心理状态,而了然于其所信仰者为何。如吾人所欲研究者仅系原理问题,则吾人工作至此已告完成,毋庸再进;因史料已能以撰人信仰诏示吾人也。研究社会原理之历史,实际上各种步骤即止于此。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