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敦煌·神秘的密教(平装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解读敦煌·神秘的密教(平装版)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7.5 7.5折 49.8 全新

库存2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彭金章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779811

出版时间2011-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23976800

上书时间2024-11-03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密教是秘密佛教的简称,为佛教的重要支派,起源于公元2世纪流行于印度的大乘佛教,是大乘佛教进一步神秘化、通俗化、世俗化的结果。它明显的特征是:高度组织化的咒术、神秘化的仪轨和世俗信仰;“三密为用”是密教独特的义理,密教认为,如果口密、身密、意密三密与诸佛的身、口、意相应,便可成佛,即通过口诵真言(口密)、手结印契(身密)、心作观想(意密),便能修成正果。
自密教产生之日起,便开始向周边地区传播。由现存资料可知,公元2世纪后半叶,密教便随着大乘佛教,从陆路经中亚、沿丝绸之路陆续传入中国。
敦煌自古就是中国西部的边陲重镇,地处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中转站,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是密教传入的必经之路,因而敦煌留下了很多的密教遗迹。
敦煌密教分汉传和藏传两类,其中汉传密教遗迹数量之多、保存之完整、延续时间之长,均为中国之。从敦煌藏经洞所出《大方等陀罗尼经》、《杂咒经》、《诸尊陀罗尼经》等密教经典表明,这些源自印度,以祈愿、隆福、驱魔、除害为宗旨的释迦杂咒,隋代以前就在敦煌地区传播,但直到隋代才开始为时人接受,而影响却极其有限。自初唐以后,大量密典被汉译,其中不少密典在敦煌藏经洞中发现有写本,无疑是密教在敦煌地区广为传播的证据。整个唐代以及五代、宋初,密教经典不仅种类越来越多,而且不少密教经典还把诸多原来属于显教的神祗及其功能移植到密教经典中,使得密教神祗的地位越来越高,诵持密典、供奉密教神祗所获得的功德远远多于显教,因而密教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再加上倍受唐朝皇帝敬重和推崇的密教大师不空曾于天宝年间(公元753~754年)在河西弘法、译经,更大力刺激敦煌汉传密教进一步发展,并推动汉密逐渐走向繁盛。
然而,随着更神秘、更深奥,因而具有更大吸引力的藏传密教于西夏中、晚期传播于瓜、沙二州后,汉传密教也就逐渐衰败。而藏传密教则由于西夏和蒙元皇室的扶持,获得了长足地发展,藏传密教的艺术形象不仅出现于敦煌石窟,而且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关于敦煌藏传密教信仰的来源,学术界看法比较一致,都认为来自西藏。但对于传入时间则有分歧。有的认为早在中唐时期就传入敦煌。有的则认为西夏中、晚期才开始在敦煌出现。
在对密教的研究过程中,题材的界定,也是一个受人关注的问题。在敦煌石窟中,密教形象多以造像或壁画的形式出现,且一般以密教经典作为依据。其中依据密教经典绘制的壁画有三类形式:一类的形式与通常所见的显教经变类似,但是表现的内容已经由显教教义转变为密教教义的经变画,称为密教经变;一类是表现密教修法坛城的密教曼荼罗。其布局严谨而规范,一般是佛和菩萨在有圆轮、方形并四门的坛城中说法;第三类则介于以上两类之间,既无坛城形式,又与经变形式有明显不同,我们将此类密教壁画称为非典型的坛城,亦归属密教曼荼罗。还有一些界限模糊不清,但是学术界已经约定俗成的曼荼罗,也都归属在第三类。这三类壁画,学术界一致认为属于密教壁画题材。
但是,由于密教发展过程复杂,传播形式秘密而繁缛,因此对敦煌壁画中密教艺术形象的界定也相当复杂。许多原来属于显教经典的壁画题材,后来进入密教经典,成为密教壁画题材;或者是原来属于显教的艺术形象,后来进入密教经变或密教曼荼罗,成为密教壁画的组成部分。学术界对这些壁画则看法不一致,有的认为,源自显教经典的艺术形象,被密教所利用,进入密教经变或密教曼荼罗,它们仍然属于显教的艺术形象,不应属于密教题材。但也有认为,随着密教经典在汉地的传播和密教的发展,一部分显教经典的新译或重译也受到影响,在其中往往夹杂有密教的密咒或陀罗尼的内容。这样的显教经典实际上已经不是纯粹的显教经典。而源自印度的密教传到中土后,为了自身的发展,吸收了诸多原属于显教的神祗以及在中土创造的神祗进入了密教殿堂,以壮大密教神祗队伍。因而一些常见的显教形象以及中土创造的神祗也出现于密教经变或密教曼荼罗中。像这样有显教形象的密教经变或密教曼荼罗,应归属于密教体系。笔者在本卷的论述中采用了后一观点。
从敦煌石窟现存大量壁画可知,原属显教常见或中土创造的艺术形象,并不是同时加入到密教行列,而是在密教不断壮大发展的过程中,一个一个逐步成为密教经变或密教曼荼罗的一部分。就汉传密教而言,比如毗卢舍那佛、毗沙门天王、毗琉璃天王、文殊变、普贤变、地藏、天王及以观音菩萨为主尊而又不属于《法华经•观世音普门品》的观音经变等,是从盛唐时期加入密教神祗的。提头赖叱天王、毗沙门决海、东方不动佛、西方无量寿佛、五台山图等,是中唐时期进入密教行列的。毗楼博叉天王、毗沙门赴那叱会是晚唐时期才为密教所接纳。水月观音、天鼓音佛、胜音佛、宝相佛、南方不动佛、迦楼罗王等,到五代、宋初才成为密教的神祗。由于密教在其传播中不断吸收新成员,到五代、宋初密教神祗众多,队伍壮大,标志着敦煌密教的繁盛。在西夏、元代,汉传密教神祗再无新成员加入,密教题材种类和密教形象的数量也均少于五代、宋初,反映了汉传密教正逐渐走向衰落。而此时藏传密教异军突起,延续到明、清,久盛不衰。

 



导语摘要

密教是秘密的宗教么?
为什么密教诞生于印度?
密教如何翻越喜马拉雅山传入中国?
为什么有汉传密教与藏传密教之分?敦煌石窟如何记录密教在中国传播的历程?
《解读敦煌·神秘的密教(平装版)》通过对敦煌石窟现存的密教造像和壁画的研究分析,阐述了敦煌密教的分类(即分为汉传密教和藏传密教),敦煌密教的来源,汉传密教在中国的传播,藏传密教的异军突起和汉传密教的衰落。



作者简介

敦煌研究院,敦煌学研究的科研单位,也是保护敦煌石窟(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和其它文物的文博单位。

樊锦诗,原敦煌研究院院长,现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自1963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已在敦煌研究所坚持工作40余年,被誉为“敦煌女儿”。主要致力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

彭金章,敦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甘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具有田野考古发掘的领队资格。主持多项考古发掘,主要有莫高窟北区考古发掘,发现重要遗迹和珍贵遗物,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主持莫高窟96窟等遗址发掘;主持甘肃省锁阳城址、骆驼城古墓群等发掘。主持多项全国科研项目,任国家“九五”社科重点科研项目“敦煌莫高窟北区洞窟考古学研究”和*人文社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2年度重大项目“敦煌石窟个案研究”课题组负责人。此外,对敦煌密教进行系统研究。 近年在国内外发表的学术专著有《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三卷)、《敦煌石窟全集
密教画卷》。主要论文有《敦煌莫高窟考古新发现》、《莫高窟北区考古纪略》、《莫高窟第14窟十一面观音经变》、《莫高窟第76窟十一面观音经变》、《莫高窟第14窟十一面观音经变》、《莫高窟第76窟十一面八臂观音考》等数十篇。


 



目录

前 言

章 神秘的佛教宗派——密教

1.密教是秘密的宗教吗? 19

2.为什么印度产生了密教? 24

3.什么是曼荼罗? 27

4.密教有形象信仰吗? 30

5.谁是密教尊神的老师? 
34

6.密教造像与其他佛教造像有什么不同? 38

7.遥远印度的密教是如何传入中国的? 42

8.印度波罗密教在中国留下了哪些印记? 
46

9.中国密教有几大分支?  50

10.汉传密教与藏传密教有什么异同? 53

11.高僧玄奘信仰密教吗?  56

12.中国密教是如何发展壮大的? 61

13.舶来的密教怎样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 
66

14.中国早的密教遗迹在哪里? 68

第二章  汉传密教在中国的传播

1.汉传密教的创始人是谁? 71

2.为什么密教在盛唐壮大起来? 
74

3.盛唐时期的敦煌密教出现了哪些新形象? 
76

4.为何称莫高窟148窟为盛唐的密教经典?  82

5.唐武宗灭佛是否抑制了密教发展的势头? 
86

6.敦煌汉传密教为什么会在中唐出现繁盛景象? 90

7.敦煌石窟的中唐密教形象发生了哪些变化? 94

8.为什么说敦煌晚唐时汉传密教辉煌? 97

9.晚唐敦煌有哪些经典的密教洞窟? 100

10.五代、北宋的汉传密教为什么依然繁盛? 
106

11.方塔里的密教场所是什么样子? 111

12.敦煌的哪尊十一面观音堪称艺术之? 116

13.哪种汉传密教经变在敦煌石窟中数量多? 119

14.不空羂索观音经变如何成为密教传统题材? 124

15.为什么千手千眼观音经变在敦煌深入民心? 128

16.敦煌汉密鼎盛时期的千手千眼观音有何特点? 132

第三章  藏传密教异军突起和汉传密教的衰落

1.藏传密教为什么会在西夏时期兴起? 139

2.敦煌初兴的藏传密教传播什么? 
142

3.藏密的兴起是否给敦煌的汉密带来了冲击? 
145

4.元代的宗教政策对藏传密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48

5.为什么说敦煌是藏传密教的传播中心? 
151

6.元代敦煌石窟中的藏、汉两种密教哪种占据主流地位? 154

7.藏传密教的神秘寺院究竟什么样? 159

8.藏传密教的神秘寺院到底归属哪一派? 165

附录一  敦煌石窟密教遗迹统计表

附录二  敦煌石窟隋至元代密教遗迹种类与数量统计表

附录三  敦煌大事记


 



内容摘要

密教是秘密的宗教么?

为什么密教诞生于印度?

密教如何翻越喜马拉雅山传入中国?

为什么有汉传密教与藏传密教之分?敦煌石窟如何记录密教在中国传播的历程?

《解读敦煌·神秘的密教(平装版)》通过对敦煌石窟现存的密教造像和壁画的研究分析,阐述了敦煌密教的分类(即分为汉传密教和藏传密教),敦煌密教的来源,汉传密教在中国的传播,藏传密教的异军突起和汉传密教的衰落。



主编推荐

敦煌研究院,敦煌学研究的科研单位,也是保护敦煌石窟(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和其它文物的文博单位。
樊锦诗,原敦煌研究院院长,现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自1963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已在敦煌研究所坚持工作40余年,被誉为“敦煌女儿”。主要致力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
彭金章,敦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甘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具有田野考古发掘的领队资格。主持多项考古发掘,主要有莫高窟北区考古发掘,发现重要遗迹和珍贵遗物,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主持莫高窟96窟等遗址发掘;主持甘肃省锁阳城址、骆驼城古墓群等发掘。主持多项全国科研项目,任国家“九五”社科重点科研项目“敦煌莫高窟北区洞窟考古学研究”和*人文社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2年度重大项目“敦煌石窟个案研究”课题组负责人。此外,对敦煌密教进行系统研究。 近年在国内外发表的学术专著有《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三卷)、《敦煌石窟全集密教画卷》。主要论文有《敦煌莫高窟考古新发现》、《莫高窟北区考古纪略》、《莫高窟第14窟十一面观音经变》、《莫高窟第76窟十一面观音经变》、《莫高窟第14窟十一面观音经变》、《莫高窟第76窟十一面八臂观音考》等数十篇。

 



精彩内容

主编寄语
众所周知,中国的佛教与儒家和道教曾经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中国佛教美术艺术与佛教相生相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国佛教美术艺术应佛教需要而成长,应佛教发展而发展,对弘扬佛教教义和佛教思想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佛教美术艺术也是中国古代美术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中国古代美术的发展。
中国佛教美术留下了无数的遗迹、遗存和遗物,但历史上诸多古刹名寺因战火、天灾、人祸而灰飞烟灭,寺庙建筑中的佛教艺术也随之消失殆尽。唯开凿于山崖的佛教石窟寺虽历经沧桑,仍大多得以保存。敦煌曾经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交通枢纽,商业贸易的集散之地,是世界上四大文化、六大宗教、十余个民族文化的融汇之处,在敦煌适宜的土壤上,辉煌的敦煌莫高窟及其佛教艺术应运而生。敦煌莫高窟迄今保存了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2000多身彩塑、5座唐宋窟檐。敦煌莫高窟是中国现存规模的佛教石窟寺遗址,是世界上历史延续悠久、保存完整、内容丰富、艺术精美的佛教艺术遗存,代表了公元3至14世纪中国佛教美术艺术的高度成就。
然而,敦煌莫高窟这处千年佛教圣地,由于历史原因,公元16世纪以后,竟成为被历史遗忘的角落,它的丰富内涵和珍贵价值长期鲜为人知。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发现的藏经洞,出土了公元4至10世纪的文书、刺绣、绢画、纸画等文物5万余件。其中文书,大部分是汉文写本,少量为刻印本。汉文写本中佛教经典占90%以上,还有传统的经史子集和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官私文书”等。除汉文外,还有古藏文、范文、回鹘文、粟特文、于阗文、龟兹文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
藏经洞及其文物的发现,引起了学界的震惊,中外学者以藏经洞文献研究为发端,开始关注敦煌莫高窟,从而引发了对敦煌莫高窟和敦煌地区石窟佛教艺术研究的热潮。在这个敦煌研究的热潮中,1944年,一个保管和研究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肃北五个庙石窟)的机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在大漠戈壁的敦煌莫高窟中诞生了。
六十多年来,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离开了繁华的都市,来到了西部边陲的敦煌莫高窟安家创业。他们住土房、喝咸水、点油灯,严寒酷暑,大漠风沙,孤独寂寞,磨灭不了他们心中神圣的追求,为了保护敦煌石窟,为了研究和解读敦煌石窟艺术,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敦煌人”默默地奉献着青春、智慧、家庭,乃至人生。
经过几代敦煌学者对敦煌石窟长期深入细致的调查、整理、考证、研究,敦煌石窟壁画的尊像画(指大彻大悟、大智大勇的佛、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菩萨,虔诚修行、以求自我解脱的弟子、威武勇猛、守护佛法的天王、力士,轻歌曼舞的伎乐飞天等等佛教众神),释迦牟尼故事画(指佛教教主释迦牟尼生前救度众生的种种善行故事,今生诞生宫廷、犬马声色的太子生活、出家修行、降魔成道、教化众生的传奇故事)、经变画(指隋唐时期中国艺术家根据大乘佛教经典创作绘制的大幅壁画)、佛教东传故事画(指宣扬佛教东传、佛法威力、佛迹灵验等等神奇故事)、神怪画(指佛教接纳的中原汉地流行的传统神话和神怪形象)、供养人画像(指为祈福禳灾而出资开窟造像的功德主及其眷属的礼佛画像)、图案纹样(指装饰各洞窟建筑、彩塑和壁画的图案纹样)等七类专题性如同天书般的内容逐渐得以认识、揭示和解读。
通过研究,学者们不仅解读了作为敦煌石窟主体的佛教的题材内容、思想、教义及其演变发展,而且还揭示出壁画表现的人间所没有的佛教众神和他们所居住的佛国世界,其素材无不取自于现实人间世界。揭开佛教教义的神秘面纱后,可以看到,敦煌壁画中名目繁多的佛国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反射。展示在人们眼前的不只是虚幻的佛国世界,而且是一千年敦煌和河西的形象历史,是一千年丰富多彩的古代社会生活,是一千年内涵博大的文化,是一千年壁画和彩塑艺术的发展史。因此,敦煌石窟被誉为“佛教艺术宝库”和“中世纪的百科全书”。今天,当历史图像资料已经成为凤毛麟角的时候,通过博大精深的敦煌壁画认识中国古代历史和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此次出版的“解读敦煌”系列丛书,是由敦煌研究院的资深专家和摄影师共同完成的一套内容详备、体例新颖、面向广大读者的通俗读物。本系列丛书具有三大优势:
一、 全面涵括了敦煌石窟的建筑、壁画、彩塑以及出土文书的内容,体系浩大、内涵丰富;
二、 由敦煌研究院资深专家组成的作者队伍,将他们数十年的研究成果,以佛教、艺术、社会三大类多专题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向读者解析敦煌石窟的奥秘;
三、 由敦煌研究院资深摄影师拍摄的两千副精美照片,向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多姿多彩的敦煌石窟艺术。
本丛书将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杰出艺术成就和东方古代文化的辉煌,向全世界讲述历史留在敦煌的繁华和一个个悠远的故事。
好,我们通过出版“解读敦煌”系列丛书,以纪念藏经洞发现110周年,敦煌研究院建院66周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4周年。
樊锦诗
2010年6月20日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