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越阶层差异:上海工人的组织与生存(1945—194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跨越阶层差异:上海工人的组织与生存(1945—1949)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9.26 5.5折 89 全新

库存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贺江枫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2819785

出版时间2023-09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89元

货号29632802

上书时间2024-11-03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一
梁元生
贺江枫教授的新书《跨越阶层差异:上海工人的组织与生存(1945—1949)》行将出版,邀我写序。我感到极其荣幸,乐于在书前讲几句话,表达我对江枫“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做学问态度及广阅资料和精研细琢的史学精神的敬佩。
贺江枫现在是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教授,也是中国近现代史学术界的有为青年。他的论文和书籍资料丰富、意见独特,成一家言,都是同行极为关注和欣赏的。而江枫这条学术之路,可以说是从这本书开始的。《跨越阶层差异:上海工人的组织与生存(1945—1949)》原稿建基于他在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的博士学位论文《革命、党争与社会控制:1945至1949年国民政府与上海工人关系研究》,经过再三审核和修订而成为这本专著。
贺江枫200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再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深造,获得硕士学位。2010年夏天毕业后,他来到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成为历史系的博士生。我是他的论文指导老师。
贺江枫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受过严格的历史学训练,来港前已经有几篇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发表。其中包括相当有分量的学报,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中国经济史研究》及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出版的《史林》。以这样的年青学者来说,他的表现可算是非常出色的。
贺江枫的学术研究兴趣很广,主要集中于近现代史,对民国时期上海的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尤其措心。2010年8月他从北京来到香港,在中文大学历史系选定中国近现代史为主要研究范围,他的博士学位论文以民国后期上海工运为研究重点,探讨国共之争下的工人组织、生活与工运情况。在上海史研究此一领域中,国内外曾有不少著作,一般学者的研究兴趣似乎都集中于晚清及民国初期。这一方面是由于档案资料的丰富,另一方面是中外学者对上海的都市文化和现代化经验有特别的兴趣。贺江枫对工人运动的研究在当时可以说是另辟蹊径,而他在沪港努力搜寻资料之外,还跑到中研......



导语摘要

1945~1949年,上海劳资争议爆发的频率达到自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来的最高峰,劳资关系紧张。为应对危局,国民党政权转变工运策略,从压制工运转变为控制劳工,引导工运组织为其所用,垄断工运的领导权,注重将帮会组织纳入体制。但国民党政权内部并没能集中工人运动的力量,而是分为工人福利委员会、劳工协进社、三青团等多方势力。它们彼此互相争斗限制了国民党劳工组织的发展,为中共的城市革命提供了机遇。党争成为国民党难以逾越的障碍。



作者简介

贺江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华民国史、中国近代民众运动史,先后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抗战时期华北地方实力派(1931—1945)》等课题多项,曾获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目录

绪论/001
第一章困境与嬗变:上海工人日常生活与群体特质/025
一阶层差异及其超越/026
二日常生活的贫困化/035
三劳工群体的政治化/045
四帮会组织的社团化/053
第二章为生存呐喊:上海劳资争议的再度勃兴/064
一劳资争议的常态化与集中化/066
二抗争政治的多元面相与不平衡性/075
三为生存而斗争/087
第三章保障基本生存权:上海工人生活费指数制度/098
一劳工诉求与政府因应:生活费指数制度的形成/100
二权力的傲慢:生活费指数的冻结与重启/109
三秩序的崩溃:金圆券改革的破坏性影响/129
第四章劳资调和的悖论:上海劳资评断委员会/139
一上海劳资争议调解机构的分歧/140
二劳资评断委员会的设立与组织结构/147
三劳资评断委员会的职能:法案的制定与颁布/153
四劳资评断委员会的职能:调解劳资争议/162
第五章控制劳工:上海工人福利委员会/172
一组织结构与成员/179
二三重面相:工会、国民党与帮会/187
三军事化的秘密组织/197
四有限的改良主义/202
第六章争夺群众:派系纠葛与国民党工会组织的裂变/217
一中国劳工协进社的挑战/219
二三青团对工人运动的介入/233
三国民党派系纠葛之影响/248
第七章联合起来:上海工人的组织动员与阶级形塑/253
一稳健与积极/254
二工人群体的组织化/262
三斗争与合作/270
四控制与反控制/275
第八章在激进与谨慎之间:1948年申新九厂工潮/281
一经济诉求与党派之争/282
二动员与罢工/300
三暴力镇压的悲剧/308
四无声的反抗/317
结语/326
参考文献/345
后记/356



内容摘要

1945~1949年,上海劳资争议爆发的频率达到自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来的最高峰,劳资关系紧张。为应对危局,国民党政权转变工运策略,从压制工运转变为控制劳工,引导工运组织为其所用,垄断工运的领导权,注重将帮会组织纳入体制。但国民党政权内部并没能集中工人运动的力量,而是分为工人福利委员会、劳工协进社、三青团等多方势力。它们彼此互相争斗限制了国民党劳工组织的发展,为中共的城市革命提供了机遇。党争成为国民党难以逾越的障碍。



主编推荐

贺江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华民国史、中国近代民众运动史,先后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抗战时期华北地方实力派(1931—1945)》等课题多项,曾获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