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明黄河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简明黄河史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1.51 6.0折 69 全新

库存3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辛德勇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77196

出版时间2023-09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9元

货号29632002

上书时间2024-11-03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这是一部探究黄河及黄河文明的普及性著作,吸收近年来有关黄河史研究的成果,系统地叙述了中国古代认识、开发和利用黄河的历史过程、黄河河道的变迁、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演变历史以及黄河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



作者简介

辛德勇,男,1959年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古地理与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史学会历史地理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研究,旁涉中国古代政治史、地理学史、地图学史、水利史、出版印刷史、天文学史等学科领域。主要著作有《隋唐两京丛考》《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建元与改元:西汉新莽年号研究》《旧史舆地文录》《石室賸言》《旧史舆地文编》《制造汉武帝》《祭獭食蹠》《海昏侯刘贺》《中国印刷史研究》《史记新本校勘》《发现燕然山铭》《海昏侯新论》《生死秦始皇》《辛德勇读书随笔集》《通鉴版本谈》《正史版本谈》等。



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黄河之水天上来?


第二章  九地黄流乱注


一  银川附近的河道变迁


二  河套地区的河道变迁


三  龙门—潼关段的河道变迁


四  孟津—武陟段的河道变迁


五  战国中期以前的下游河道


六  战国中期到西汉末年的下游河道


七  东汉至北宋前期的下游河道


八  北宋后期的下游河道


九  金人统治时期的下游河道


十  元代至清代中期的下游河道


十一  清代中期以后的下游河道


十二  下游河道变迁的总体趋势及其成因


十三  下游河道上的分支水道


第三章  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一  黄土地的烙印


二  消逝的绿野


三  淤塞的湖泊


四  湮没的城池


五  沉沦的丘冈


六  伸展的海岸


第四章  宣房塞兮万福来


一  大禹治水的传说与疏、障两种治河方略


二  瓠子决口的堵塞与堵口技术的发展


三  贾让的治河三策与独流、分流两派


四  王景治河与堤防修护制度的完善


五  北流、东流之争与改河问题


六  潘季驯“束水攻沙”与治沙派


七  胡定的“汰沙澄源”方案与全河派


第五章  直是万顷黄金钱


一  水利灌溉工程与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


二  漕运系统与国都的繁荣


第六章  淘尽古今人物去


一  诸子百家学说的渊源


二  勾践迁都与千古一帝殒命


三  破釜沉舟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后  记



内容摘要

这是一部探究黄河及黄河文明的普及性著作,吸收近年来有关黄河史研究的成果,系统地叙述了中国古代认识、开发和利用黄河的历史过程、黄河河道的变迁、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演变历史以及黄河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



主编推荐

辛德勇,男,1959年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古地理与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史学会历史地理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研究,旁涉中国古代政治史、地理学史、地图学史、水利史、出版印刷史、天文学史等学科领域。主要著作有《隋唐两京丛考》《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建元与改元:西汉新莽年号研究》《旧史舆地文录》《石室賸言》《旧史舆地文编》《制造汉武帝》《祭獭食蹠》《海昏侯刘贺》《中国印刷史研究》《史记新本校勘》《发现燕然山铭》《海昏侯新论》《生死秦始皇》《辛德勇读书随笔集》《通鉴版本谈》《正史版本谈》等。



精彩内容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

这首气势磅礴的豪迈诗篇,抒发了千百万炎黄子孙对黄河 这条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炽热情怀。在这条大河上下,孕育了我 们伟大的民族和文明。伴随着它奔腾不息的洪流,我们中华民 族走过了悠长的历史岁月。

摊开中国地图便可以看到,黄河像一条长带,曲折萦回,由西向东贯穿中国北部。

地理学家按照地势的高低,把中国比作三级阶梯。最高的一级阶梯是谓之“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由青藏高原向东, 地势呈梯状陡降,依次递降到第二、第三两级阶梯。在北方, 第二级阶梯的东界是太行山、崤山、熊耳山一线。此线以东,是最低一级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

黄河从青藏高原上的青海省境内流出后,顺着这阶梯形的地势逐级而下,依次流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七个省区,最后进入山东省境内,流向渤海,总流程 5464 公里,整个流域面积 79.5 万多平方公里。按干流长度计算,它是中国第二大河流,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

5000多公里长的黄河,就像一条长龙,滚动在中国的北部。这条长龙的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特性,变化多端。

根据黄河的水文特性,地理学家把黄河干流划分成了上游、中游和下游三大河段。

从黄河源头到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为黄河的上游,河道长3400多公里。上游河段又可以划分成几个次级的河段。其 中龙羊峡以上河段,流经于青藏高原之上,天寒地冻,水分蒸 发渗漏损耗极少。由龙羊峡到青铜峡河段,峡谷和川地呈串 珠状相间分布,峡深川广,河道忽而展宽、忽而狭束,变化明显。由青铜峡到河口镇一段,河床平缓,两岸有大片的带状冲积平原,著名的银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都在这一段上。

黄河的中游河段是从河口镇到河南郑州桃花峪,流程1200多公里。从河口镇到山西河津禹门口(即龙门所在),黄河穿行于险峻的峡谷之间,水深流急,两岸是著名的黄土高原。出 禹门口后,进入汾、渭两河谷地,河面骤然开阔,水流趋于平 缓。至陕西潼关后又进入中条山与崤山之间的丘陵峡谷地段,水势渐趋湍急,著名的三门峡就在这一段上。

从桃花峪到河口是黄河的下游河段。这一段长约780公里,穿行于平原地带,河道宽阔平坦,水流缓慢,多年淤积的泥沙,已使河床高出两岸平地,成为世所罕见的地上“悬河”。 在黄河干流两侧,陆续汇入了许多支流,不断为干流补充着水量。其中比较重要的支流有十几条。在上游河段,有大夏河、洮河、大通河和湟水;中游支流最多,有窟野河、无定河、汾河、北洛河、泾河、渭河;下游支流最少,主要有伊洛河、沁河和大汶河。数不清的溪流川谷,汇聚成了滔滔黄河,滚滚奔向大海。

但是,黄河最初的源头在哪儿呢?这是古往今来每一个站在黄河岸边的人都自然而然发出的疑问。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其答案早已成为常识。可是我们的祖先,为得到这一看似简单 得不能再简单的答案,却苦苦探求了将近两千年的时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