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轼的朋友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苏轼的朋友圈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7.98 5.4折 108 全新

库存87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瑞祥

出版社岳麓书社

ISBN9787553818559

出版时间2023-09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08元

货号29632457

上书时间2024-11-03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 苏轼这一生

古往今来,苏轼无疑是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是才华横溢的文艺天才,是受读者拥护的智慧人物。

暂且抛开苏轼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成就,单从经历来看,苏轼的人生跌宕起伏,生与死、贫与富、顺与逆、南与北、信任与攻讦、朋友与敌人、朝堂与江湖、繁华与荒芜、豪迈与多情,交织错杂,起落不定,足以构成荡气回肠的乐章。

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苏轼出生于眉州眉山县。这是个典型的乡绅之家;爷爷苏序是个快乐逍遥的农村老头儿,好喝酒却经常喝得烂醉,不读书却能诌几句诗;父亲苏洵二十五岁才懂得发奋,热衷功名却屡考不中;母亲程氏是青神县的大家闺秀,知书达理又能相夫教子。

良好的遗传基因、自足的经济条件、和睦的家庭关系、自由的生活方式,就像空气、水和肥料一样,滋养、培育了苏轼这棵幼苗。

在苏轼八岁时,苏洵外出游学,把苏轼送到天庆观跟随道士张易简读书。四年后苏洵游学归来,开始认真教导子女。不过苏轼的史学观和人生观,受母亲程氏影响极大,母亲为他点评历史上的人物,帮助他分清忠奸善恶。苏轼很小就表示,要像汉朝范滂那样,做一个正直而勇敢、为追求真理不惜奉献生命的人。

长大后的苏轼灵活而机敏,不拘礼教,在儒学大盛的时代,他创立的蜀学最自由、最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苏轼没有自己的立场,他在细节上可以变通,在大节上决不妥协——即便后来与王安石缓和了关系,仍坚决反对王安石陪祀宋神宗。也许从幼时读《范滂传》那一天起,这种为人处世的原则就牢固地扎根于他的心底,从来没有动摇。

十九岁,苏轼娶青神县王弗为妻,昔日活泼好学的天才少年长大成人了!父亲带着他和小他两岁的弟弟苏辙前去谒见知益州张方平,希望得到张方平的赏识和举荐。张方平惊叹于兄弟二人的才华,待以国士。张方平介绍他们到京城拜谒欧阳修,让他们在更高、更辽阔的天空中翱翔。

嘉祐二年(1057),苏轼、苏辙参加了由欧阳修主考的科举,欧阳修盛赞苏轼的文章,举为第二,认为“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这一科,兄弟二人都中了进士,苏洵在欧阳修的宣扬下,文章被士大夫认可,父子三人名动京师,后来均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



导语摘要

如果苏东坡也有“朋友圈”,是什么体验?

诗友、书友、画友、酒友、驴友,无所不有;诗词、书法、绘画、吃食,无所不谈;天生的乐天派、悲天悯人的大诗人、黎民百姓的好朋友都不足以概况这位大宋天才。

本书以苏轼的“朋友圈”为观察点,在丰富的史料基础上,从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米芾、秦观、黄庭坚等众多北宋人物入手展现苏轼与大宋三十多位文化精英的命运交织和人生纠葛。作者细致地按照时间脉络,结合苏轼当时所处的境况遭遇,解读苏轼的诗词作品。通过苏轼与家人、师友、知己、政敌、弟子等人的社会交往,读者可一览北宋文人圈的艺术生活,窥见“乌台诗案”牵涉的诸多往事,充分了解苏东坡人格魅力和极其丰富的一生,在“群狼环伺,步步惊心”的北宋政治中,苏轼如何展现“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人生哲学。



作者简介

郭瑞祥,著名文史作家,专注于古典文化和历史创作。近年来主要耕耘于宋史领域,已出版《大宋文官:变法视角下的宋朝士大夫观察》《宋仁宗和他的帝国精英》《一看就停不下来的宋朝史》《辛弃疾传》《李清照》等十数部作品。



目录

序 苏轼这一生 001


卷一 家人:更结来生未了因


第一章 父母为师,学霸的成长密码 012


第二章 一起历劫的女人们 026


第三章 与苏辙的命运共同体 044


第四章 惟愿孩儿愚且鲁 060


 


卷二 师长:安得如公百无忌


第五章 自屈自信张方平 076


第六章 与余俱是识“翁”人 088


第七章 忠义范镇,岂以闾里 102


第八章 和而不同司马光 112


卷三 知己:冷落共谁同醉


第九章 政坛密友李常 130


第十章 此心安处是王巩 145


第十一章 遗世而独立的陈慥 159


第十二章 黄州的明月大江 171


 


卷四 艺术家:安得世上有绝笔


第十三章 竹痴文同 196


第十四章 风流驸马王诜 212


第十五章 同道中人米芾 227


第十六章 古来画师非俗士 243


 


卷五 政敌:平生文字为吾累


第十七章 “怨友”王安石 258


第十八章 复仇者章惇 278


第十九章 “乌台诗案”的杀手们 292


第二十章 元祐党争中的政敌 302


 


卷六 弟子:沧海何曾断地脉


第二十一章 亦友亦徒黄庭坚 316


第二十二章 于四学士中最善少游 332


第二十三章 学士中的“小圈子” 345


第二十四章 桃李满天下 357


 


卷七 方外人:咸酸杂众好


第二十五章 最与参寥稀 376


第二十六章 原是一山僧 384


第二十七章 人生之“道” 399


第二十八章 隔世之交陶渊明 411


参考文献 427


参考论文 431



内容摘要

如果苏东坡也有“朋友圈”,是什么体验?


诗友、书友、画友、酒友、驴友,无所不有;诗词、书法、绘画、吃食,无所不谈;天生的乐天派、悲天悯人的大诗人、黎民百姓的好朋友都不足以概况这位大宋天才。


本书以苏轼的“朋友圈”为观察点,在丰富的史料基础上,从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米芾、秦观、黄庭坚等众多北宋人物入手展现苏轼与大宋三十多位文化精英的命运交织和人生纠葛。作者细致地按照时间脉络,结合苏轼当时所处的境况遭遇,解读苏轼的诗词作品。通过苏轼与家人、师友、知己、政敌、弟子等人的社会交往,读者可一览北宋文人圈的艺术生活,窥见“乌台诗案”牵涉的诸多往事,充分了解苏东坡人格魅力和极其丰富的一生,在“群狼环伺,步步惊心”的北宋政治中,苏轼如何展现“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人生哲学。



主编推荐

郭瑞祥,著名文史作家,专注于古典文化和历史创作。近年来主要耕耘于宋史领域,已出版《大宋文官:变法视角下的宋朝士大夫观察》《宋仁宗和他的帝国精英》《一看就停不下来的宋朝史》《辛弃疾传》《李清照》等十数部作品。



精彩内容

第一章 父母为师,学霸的成长密码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地偏远,道路艰险,不与中原通人烟。然而蜀地天和地润,钟灵毓秀,中国顶级的文学天才半数在蜀地。汉赋的扛鼎之人司马相如、扬雄都是成都人,登临唐朝诗歌巅峰的李白是江油人,宋朝诗文革新运动主将欧阳修也出生在绵阳。

嘉祐二年(1057),苏洵带着苏轼和苏辙走出巴山蜀道,风尘仆仆来到汴京。他们带来一股新的文学旋风,人们再次对四川刮目而视,宋朝文学注定由此开启最绚烂的篇章。

苏洵和苏轼、苏辙并称“三苏”。三人并驾齐驱,看似文友,实际上苏洵既是二人的父亲,又是老师。

 

血脉上的烙印

现代基因学告诉我们,人们的生老病死、性格爱好都与DNA上那一串神秘信息有关,包括天赋。苏家的基因里显然有文学天赋。

苏味道生活在唐高宗、武则天时代,二十岁考中进士。要知道唐朝进士有多难考,科举不常设,每次录取的人数二三十人而已。白居易及第时欣喜若狂,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那一年只录取了十七人,而所谓的“最少年”也已经三十多岁了。那位写过“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孟郊,进士及第时四十六岁。唐朝才子中二十岁前及第的只有李贽、柳宗元、娄师德、常建等寥寥数人而已。苏味道天分既高,又会处事,一路仕途顺遂,官至宰相,还写下了《苏味道集》十五卷,并有一些诗歌传世,其中比较有名的如《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苏味道的处世哲学是“难得糊涂”,比如当上宰相后,别人问他天下事,他总是“模棱以持两端可矣”,因此还为后世贡献了一个成语“模棱两可”。但此后苏味道的倒霉运就来了,吃过官司、坐过牢,武则天倒台后被贬到遥远偏僻的蜀中,任眉州刺史。

苏味道死于离任眉州的途中,当时他的次子苏份还没来得及启程,就在眉州州治眉山县安了家、落了户,繁衍后代。

这就是眉州苏氏,苏轼的族支。

此后苏家一直是眉州的豪绅。到了北宋初年,苏家家主是苏序。

苏序有一副侠义心肠。李顺起义时波及眉州,他在眉山县城参与防御,表现勇敢。眉山城中有个茅将军庙,香火旺盛,却骗人钱财。苏序不信鬼神,醉酒后带领二十多名村民将茅将军像砸毁。

苏序是一个热心且乐善好施的人。他家里有些土地,大部分被种上了不容易霉烂变质的粟,吃不完就装进粮仓储存起来,等到荒年开仓救济穷人。他平日里对自家事不管不问,邻里族人有事却分外热心。

苏序待人真诚、厚道。他出入很少骑马,且对孩子们说:碰到年老的长辈在路上行走,骑马怎么跟他们打招呼呢?

苏序对当官比较淡泊。宋仁宗庆历年间诏令各州府办学,鼓励县里也设立公办学校。公办学校有一个职位叫县学执事,有点文化的人都在争抢,苏序是眉山大户,是强有力的竞争者,但苏序主动放弃,甘心过淡泊自守的布衣生活。

虽然苏序不想做什么县学执事,但宋仁宗时期,政府一直在倡导地方办学,鼓励贵族和平民子弟学习文化。好文之风吹到眉州这个偏远小地方,改变了苏家的命运。

 

第十三章 竹痴文同

《宋史》记载,文同与苏轼为“从表兄弟”,表亲指父祖辈的姻亲,那么是苏家女儿嫁到了文家,还是文家姑娘做了苏家媳妇,或者他们分别娶了第三家的姐妹,没有史料交代。文同祖上自汉代起就居住在四川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盐亭县),与眉山相距遥远,苏家数代无人外出做官,不知两家是如何结亲的。

二人的亲戚关系是一桩公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苏轼出蜀前,他们并不相识,更没有任何交集。

 

竹品能见人品

文同的祖上、西汉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创办了一所学校,取名石室。学校后来多次毁于天灾和战火,但屡毁屡建,一直在原址上延续了下来,历代名人如司马相如、郭沫若、何其芳都曾就读于这所学校。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石室都深深地打上了“文氏”的烙印,所以文同被称为“石室先生”。

文同性格内向,朋友不多,能够交心的朋友更少。他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发呆发笑,自号“笑笑先生”。苏轼曾写过文同的“笑”:

客有赞之者曰:先生闲居,独笑不已。问安所笑,笑我非尔。物之相物,我尔一也。先生又笑,笑所笑者。笑笑之余,以竹发妙。竹亦得风,夭然而笑。

文同比苏轼年长十九岁,不折不扣算苏轼的长辈。他庆历六年(1046)应举,乡试第一,进士第五,可以说是“优质学霸”。

苏氏第二次出蜀后,苏洵被安排编纂礼书,文同在朝廷参与编校《新唐书》,应有交集,不过文同与苏轼并不相识。不久,文同因父亲去世,回乡守制。

英宗治平三年(1066),文同服满回朝,出秦岭路过凤翔,去拜访任凤翔签判的苏轼,这是二人初次见面。苏轼后来说:“我官于岐,实始知君。”文同形容当时的心情:“子平一见初动心。”“子平”原为“子瞻”,宋徽宗朝将苏轼列为元祐党人,“子瞻”二字遂成为敏感词,后人在编辑文同诗稿时将“子瞻”改为“子平”。

“子平一见初动心”,颇有男女一见钟情的感觉,说明文同和苏轼绝不同于官场士大夫的泛泛之交,他们在短期内从相识到相知,缘于心有灵犀、心领神会、心意相通。之所以如此,在于二人有着非常接近的价值观、艺术观。

文同进入仕途的起点很高,但终其一生只做到偏远地区的太守,曾知陵州(今四川仁寿县)、知洋州(今陕西洋县),最后死于上任湖州的路上。文同的主要成就在艺术,苏轼认为他具有“四绝”:“诗一、《楚辞》二、草书三、画四。”其中最绝的是画,尤其是画竹。

竹属于古老的植物品种,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里就有吟咏。竹子与文人的结合大约可追溯到魏晋,嵇康、阮籍等七位忧郁的音乐家、诗人、酒鬼,聚集于太行山南麓竹林之下,“越名教而任自然”,纵歌饮酒,或卧或躺,或哭或笑,率直任诞,放荡不羁,被称为“竹林七贤”。

以他们为代表的“魏晋风度”受到后世知识分子的赞赏,竹子也因此被赋予超凡脱俗、超然独立的人格化品性。

晋代的王徽之是竹痴,《世说新语》记载,王徽之家里种满了竹子。

有一次他借住别人的空宅,让家人种上竹子,家人不解,既然是暂住,何

必这样麻烦。王徽之啸咏良久,指着竹子说:“何可一日无此君!”

自此文人爱竹形成了传统。

竹子的绘画史并不长,始于唐代或者五代,但到了宋徽宗时,《宣和画谱》里将墨竹画从花鸟类中独立出来,成为单独一类。画竹发展得如此之快,正是得益于文同和苏轼。

熙宁元年(1068),文同母亲去世,他回到家乡永泰县服丧,在家居东面的空岩前建造了一栋房屋,作为书房和画室,取名“墨君堂”。中国写意画一般纯用水墨,画家笔下的竹便是墨竹,尊称为墨君。文同像王徽之一样,将房前屋后全部种上了竹子,没事就坐在一旁观察竹子,看它们在风中摇曳,在雨中沙沙作响,在月下倒映于粉墙之上,日积月累,对竹的形态、秉性烂熟于心,然后口吟为诗,笔绘为图,画竹技艺精进,遂成为当世第一。

文同有《墨竹堂》一诗记述自己种竹画竹:

嗜竹种复画,浑如王掾居。

高堂倚空岩,素壁交扶疏。

山影覆秋静,月色澄夜虚。

萧爽只自适,谁能爱吾庐?

王徽之曾任大将军桓温的参军,为掾吏,文同以王徽之自比,比的不仅仅是对竹的痴,还是对人品的敬重。

事实上,文同洁身自好、随性超然,他非常推崇北宋隐士林逋。林逋隐居在西子湖畔,一生不娶不仕,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文同对苏轼说:“此身之外何赢余,栩然而寐其觉蘧。请看湖上人名逋,此子形相谁解摹。”

“此身之外何赢余”,文同看淡世事。苏轼赞扬他:“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瘠而不辱。群居不倚,独立不惧。”这种品行,在儒家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道家叫“得失随缘,宠辱不惊”;在释家是舍得、放下。宋代先贤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是这个意思。

苏轼在《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中进一步称赞文同的人品:“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与可之诗,其文之毫末。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其诗与文,好者益寡。有好其德如好其画者乎?悲夫!”与可是文同的字。这段话说,与文同的品德比起来,他的文章不值一提,而文章又好于诗歌,诗歌又好于书法和绘画。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