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忠实散文(作家散文典藏)(精)/陈忠实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陈忠实散文(作家散文典藏)(精)/陈忠实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2.98 5.7折 58 全新

库存1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忠实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21223620

出版时间2023-08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29611095

上书时间2024-11-03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陈忠实散文》是作家出版社重点丛书“作家散文典藏”中的一种。
本书精选陈忠实经典散文五十篇,全书分为六辑。既有《原下的日子》《生命之雨》《父亲的树》等对家乡故土、亲人充满感情的记述和描摹;也有《天之池》《伊犁有条渠》的游历感思;也有如《告别白鸽》《家有斑鸠》《火晶柿子》等对动物、植物独到的观察、领悟;还有《喝茶记事》《白墙无字》等记录生活的琐事趣事。陈忠实的散文带有西北浑厚大气的文学气息,他的作品文字质朴、自然、厚重,保持着一个西北人的本心。他的散文广受读者喜爱,值得阅读品味。



作者简介

当代作家,陕西西安灞河南岸白鹿原下西蒋村人。1965年初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白鹿原》,中篇小说《蓝袍先生》《康家小院》《四妹子》,短篇小说《信任》《李十三推磨》等。1997年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2004年散文《原下的日子》获《人民文学》优秀作品奖。



目录

第一辑 原上少年


第一次投稿 3


晶莹的泪珠 9


蚕 儿 17


儿时的原(节选) 26


旦旦记趣 39


生命之雨 44


收获和耕耘 51


我经历的狼 57


 


第二辑 一缕秦腔弦音


原下的日子 69


难忘一渠清流 77


麦 饭 82


六十岁说 85


回家回家 89


三九的雨 93


我的秦腔记忆 97


愿白鹿长驻此原 103


汽笛·布鞋·红腰带 107


 


第三辑 一段人生,一路风景


鲁镇纪行 115


再到凤凰山 120


天之池 124


太白山记 128


口红与坦克 131


神秘一幕 134


伊犁有条渠 139


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 144


 


第四辑 顿生诗情上高崖


一株柳 155


告别白鸽 158


拜见朱鹮 167


家有斑鸠 171


种菊小记 175


火晶柿子 178


两株玉兰树 186


遇合燕子,还有麻雀 191


 


第五辑 白鹿原头信马行


父亲的树 201


家之脉 209


别路遥 212


默默此情谁诉 215


难忘一种鸟鸣声 220


毛乌素沙漠的月亮 223


解读一种人生姿态 228


1980 年夏天的一顿午餐 239


 


第六辑 活出一种人生姿态


喝茶记事 249


一个人的邮政代办点 253


最初的晚餐 259


饭事记趣 262


白墙无字 278


接通地脉 282


何谓良师 286


何谓益友 301


陷入和沉浸 314



内容摘要

 《陈忠实散文》是作家出版社重点丛书“作家散文典藏”中的一种。
本书精选陈忠实经典散文五十篇,全书分为六辑。既有《原下的日子》《生命之雨》《父亲的树》等对家乡故土、亲人充满感情的记述和描摹;也有《天之池》《伊犁有条渠》的游历感思;也有如《告别白鸽》《家有斑鸠》《火晶柿子》等对动物、植物独到的观察、领悟;还有《喝茶记事》《白墙无字》等记录生活的琐事趣事。陈忠实的散文带有西北浑厚大气的文学气息,他的作品文字质朴、自然、厚重,保持着一个西北人的本心。他的散文广受读者喜爱,值得阅读品味。



主编推荐

当代作家,陕西西安灞河南岸白鹿原下西蒋村人。1965年初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白鹿原》,中篇小说《蓝袍先生》《康家小院》《四妹子》,短篇小说《信任》《李十三推磨》等。1997年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2004年散文《原下的日子》获《人民文学》优秀作品奖。



精彩内容

第一辑 原上少年

 

 

第一次投稿

背着一周的粗粮馍馍,我从乡下跑到几十里远的城里去念书,一日三餐,都是开水泡馍,不见油星儿,顶奢侈的时候是买一点杂拌咸菜;穿衣自然更无从讲究了,从夏到冬,单棉衣裤以及鞋袜,全部出自母亲的双手,唯有冬来防寒的一顶单帽,是出自现代化纺织机械的棉布制品。在乡村读小学的时候,似乎于此并没有什么不大良好的感觉;现在面对穿着艳丽、别致的城市学生,我无法不“顾影自卑”。说实话,由此引起的心理压抑,甚至比难以下咽的粗粮以及单薄的棉衣遮御不住的寒冷更使我难以忍受。

在这种处处使人感到困窘的生活里,我却喜欢文学了;而喜欢文学,在一般同学的眼里,往往是被看作极浪漫的人的极富浪漫色彩

的事。

新来了一位语文老师,姓车,刚刚从师范学院毕业。第一次作文课,他让学生们自拟题目,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是我以前所未遇过的新鲜事。我喜欢文学,却讨厌作文。诸如《我的家庭》《寒假(或暑假)里有意义的一件事》这些题目,从小学作到中学,我是越作越烦了,越作越找不出“有意义的一天”了。新来的车老师让我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我有兴趣了,来劲了,就把过去写在小本上的两首诗翻出来,修改一番,抄到作文本上。我第一次感到了作文的兴趣而不再是活受罪。

我萌生了企盼,企盼尽快发回作文本来,我自以为那两首诗是杰出的,会震一下的。我的作文从来没有受过老师的表扬,更没有被当作范文在全班宣读的机会。我企盼有这样的一次机会,而且正朝我走来了。

车老师抱着厚厚一摞作文本走上讲台,我的心无端地慌跳起来。然而四十五分钟过去,要宣读的范文宣读了,甚至连某个同学作文里一两句生动的句子也被摘引出来表扬了,那些令人发笑的错句病句以及因为一个错别字而致使语句含义全变的笑料也被点出来,终究没有提及我的那两首诗,我的心里寂寒起来。离下课只剩下几分钟时,作文本发到我的手中。我迫不及待地翻看了车老师用红墨水写下的评语,倒有不少好话,而末尾却悬下一句:“以后要自己独立写作。”

我愈想愈觉得不是味儿,愈觉不是味儿愈不能忍受。况且,车老师给我的作文没有打分!我觉得受了屈辱。我拒绝了同桌以及其他同学伸手要交换作文的要求。好容易挨到下课,我拿着作文本赶到车老师的房门口,喊了一声:“报告——”

获准进屋后,我看见车老师正在木架上的脸盆里洗手。他偏过头问:“什么事?”

我扬起作文本:“我想问问,你给我的评语是什么意思?”

车老师扔下毛巾,坐在椅子上,点燃一支烟,说:“那意思很明白。”

我把作文本摊开在桌子上,指着评语末尾的那句话:“这‘要自己独立写作’我不明白,请你解释一下。”

“那意思很明白,就是要自己独立写作。”

“那……这诗不是我写的?是抄别人的?”

“我没有这样说。”

“可你的评语这样子写了!”

他冷峻地瞅着我。冷峻的眼里有自以为是的得意,也有对我的轻蔑的嘲弄,更混含着被冒犯了的愠怒。他喷出一口烟,终于下定决心说:“也可以这么看。”

我急了:“凭什么说我抄别人的?”

他冷静地说:“不需要凭证。”

我气得说不出话……

他悠悠抽烟:“我不要凭证就可以这样说。你不可能写出这样的诗歌……”

于是,我突然想到我的粗布衣裤的丑笨,想到我和那些上不起伙的乡村学生围蹲在开水龙头旁边时的窝囊,就凭这些瞧不起我吗?就凭这些判断我不能写出两首诗来吗?我失控了,一把从作文本上撕下那两首诗,再撕下他用红色墨水写下的评语。在要朝他摔出去的一刹那,我看见一双震怒得可怕的眼睛。我的心猛烈一颤,就把那些纸用双手一揉,塞到衣袋里去了,然后一转身,不辞而别。

我躺在集体宿舍的床板上,属于我的那一绺床板是光的,没有褥子也没有床单,唯一不可或缺的是头下枕着的这一卷被子,晚上,我是铺一半再盖一半。我已经做好了接受开除的思想准备。这样受罪的念书生活还要再加上屈辱,我已不再留恋。

晚自习开始了,我摊开了书本和作业本,却做不出一道习题来,捏着笔,盯着桌面,我不知做这些习题还有什么用。由于这件事,期末我的操行等级降到了“乙”。

打这以后,车老师的语文课上,我对于他的提问从不举手,他也不点我的名要我回答问题,校园里或校外碰见时,我就远远地避开。

又一次作文课,又一次自选作文。我写下一篇小说,名曰《桃园风波》,竟有三四千字,这是我平生写下的第一篇小说,取材于我们村子里果园入社时发生的一些事。随之又是作文评讲,车老师仍然没有提到我的作文,于好于劣都不曾提及,我心里的底火又死灰复燃。作文本发下来,揭到末尾的评语栏,连篇的好话竟然写下两页作文纸,最后的得分栏里,有一个神采飞扬的“5”字,在“5”字的右上方,又加了一个“ ”号,这就是说,比满分还要满了!

既然有如此好的评语和“5 ”的高分,为什么评讲时不提我一句呢?他大约意识到小视“乡下人”的难堪了,我猜想,心里也就膨胀了愉悦和报复,这下该有凭证证明前头那场说不清的冤案了吧?

僵局继续着。

入冬后的第一场大雪是夜间降落的,校园里一片白。早操临时取消,改为扫雪,我们班清扫西边的篮球场,雪下竟是干燥的沙土。我正扫着,有人拍我的肩膀,一仰头,是车老师。他笑着。在我看来,他笑得很不自然。他说:“跟我到语文教研室去一下。”我心里疑虑重重,又有什么麻烦了?

走出篮球场,车老师的一只胳膊搭到我肩上了,我的心猛地一震,慌得手足无措了。那只胳膊从我的右肩绕过脖颈,就搂住我的左肩。这样一个超级亲昵友好的举动,顿然冰释了我心头的疑虑,却更使我局促不安。

走进教研室的门,里面坐着两位老师,一男一女。车老师说:“‘二两壶’‘钱串子’来了。”两位老师看看我,哈哈笑了。我不知所以,脸上发烧。“二两壶”和“钱串子”是最近一次作文里我的又一篇小说中两个人物的绰号。我当时顶崇拜赵树理,他的小说的人物都有外号,极有趣,我总是记不住人物的名字而能记住外号。我也给我的人物用上外号了。

车老师从他的抽屉里取出我的作文本,告诉我,市里要搞中学生作文比赛,每个中学要选送两篇。本校已评选出两篇来,一篇是议论文,初三一位同学写的,另一篇就是我的作文《堤》了。

啊!真是大喜过望,我不知该说什么了。

“我已经把错别字改正了,有些句子也修改了。”车老师说,“你看看,修改得合适不合适?”说着又搂住我的肩头,搂得离他更近了,指着被他修改过的字句一一征询我的意见。我连忙点头,说修改得都很合适。其实,我连一句也没听清楚。

他说:“你如果同意我的修改,就把它另外抄写一遍,周六以前交给我。”

我点点头,准备走了。

他又说:“我想把这篇作品投给《延河》。你知道吗,《延河》杂志?我看你的字儿不太硬气,学习也忙,就由我来抄写投寄。”

我那时还不知道投稿,第一次听说了《延河》。多年以后,当我走进《延河》编辑部的大门深宅以及在《延河》上发表作品的时候,我都情不自禁地想到过车老师曾为我抄写投寄的第一篇稿。

这天傍晚,住宿的同学有的活跃在操场上,有的遛大街去了,教室里只有三五个死贪学习的女生。我破例坐在书桌前,摊开了作文本和车老师送给我的一沓稿纸,心里怎么也稳定不下来。我感到愧悔,想哭,却又说不清是什么情绪。

第二天的语文课,车老师的课前提问一提出,我就举起了左手,为了我的可憎的狭隘而举起了忏悔的手,向车老师投诚……他一眼就看见了,欣喜地指定我回答。我站起来后,却说不出话来,喉头哽塞了棉花似的。自动举手而又回答不出来,后排的同学哄笑起来。我窘急中又涌出眼泪来……

我上到初三时,转学了,暑假办理转学手续时,车老师探家尚未回校。后来,当我再探问车老师的所在时,只说早调回甘肃了。当我第一次在报刊上发表处女作的时候,我想到了车老师,应该寄一份报纸去,去慰藉被我冒犯过的那颗美好的心!当我的第一本小说集出版时,我在开着给朋友们赠书的名单时又想到车老师,终不得音讯,这债就依然拖欠着。

经过多少年的动乱,我的车老师不知尚在人间否?我却忘不了那淳厚的陇东口音……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