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三书
  • 地震三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地震三书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5.4 5.5折 82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西闽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87263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82元

货号29571396

上书时间2024-11-02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地震三书》是汶川大地震幸存者、作家李西闽的真实记录。收录了写于汶川5·12地震后两个月的亲历记《幸存者》、纪实文学《救赎》以及震后十年写就的非虚构作品《我们为什么要呼救》。合集是对地震时的经历、震后的心理创伤与疗愈的全面记录。

《幸存者》从视角,真实记录了李西闽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被埋76个小时的全过程:从初至事发地,到被废墟深埋,经历惊恐、愤怒、委屈,继而是平静中的坚持、等待,以及挣扎求生的本能反应,直至获救。全文细腻再现惊心动魄的人类灾难场景,更以平实质朴的文字展现了人性中的美与善。《幸存者》在《收获》杂志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并获得当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奖”。

长篇纪实小说《救赎》讲述了在大地震中失去儿子和母亲的何国典,长期陷入难以解脱的痛苦之中,他随妻子杜茉莉来到上海后,在周围善良的人们的关怀和帮助下,渐渐走出心理阴影,一步一步走向自我救赎之路。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悲悯的情怀真实再现了灾难给普通人带来的伤害,深层次剖析了受难后人们的心灵创伤,感人地书写了现实生活中普通人身上的人性之光。

《我们为什么要呼救》是作者献给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的作品,讲述作家李西闽、杂志摄影师苏青和农民杨松树一家震后挣扎求生、战胜身体与心理伤痛的故事。

“总有一些东西应该被照亮。”《地震三书》以视角真实呈现了灾难现场和创伤现实,并在每个当事人身体和心理的自救过程中始终指向光明,虽然艰难却坚定地重申了生命内在的柔软与坚韧、脆弱与不屈,展现了生命的神圣尊严。



商品简介

《地震三书》是汶川大地震幸存者、作家李西闽的真实记录。收录了写于汶川5·12地震后两个月的亲历记《幸存者》、纪实文学《救赎》以及震后十年写就的非虚构作品《我们为什么要呼救》。合集是对地震时的经历、震后的心理创伤与疗愈的全面记录。

 

《幸存者》从视角,真实记录了李西闽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被埋76个小时的全过程:从初至事发地,到被废墟深埋,经历惊恐、愤怒、委屈,继而是平静中的坚持、等待,以及挣扎求生的本能反应,直至获救。全文细腻再现惊心动魄的人类灾难场景,更以平实质朴的文字展现了人性中的美与善。《幸存者》在《收获》杂志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并获得当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奖”。

 

长篇纪实小说《救赎》讲述了在大地震中失去儿子和母亲的何国典,长期陷入难以解脱的痛苦之中,他随妻子杜茉莉来到上海后,在周围善良的人们的关怀和帮助下,渐渐走出心理阴影,一步一步走向自我救赎之路。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悲悯的情怀真实再现了灾难给普通人带来的伤害,深层次剖析了受难后人们的心灵创伤,感人地书写了现实生活中普通人身上的人性之光。

 

《我们为什么要呼救》是作者献给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的作品,讲述作家李西闽、杂志摄影师苏青和农民杨松树一家震后挣扎求生、战胜身体与心理伤痛的故事。

 

“总有一些东西应该被照亮。”《地震三书》以视角真实呈现了灾难现场和创伤现实,并在每个当事人身体和心理的自救过程中始终指向光明,虽然艰难却坚定地重申了生命内在的柔软与坚韧、脆弱与不屈,展现了生命的神圣尊严。



作者简介

李西闽


作家,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奖得主,恐怖小说大王。


在《收获》《天涯》《作家》《青年作家》《福建文学》等刊物发表大量文学作品。著有“唐镇故事”系列,以及《死亡之书》《狗岁月》《血钞票》《崩溃》等长篇小说三十余部,散文集《肉身》,小说集《孤独旅行家》等。



目录

幸存者


救  赎


我们为什么要呼救



内容摘要

《地震三书》是汶川大地震幸存者、作家李西闽的真实记录。收录了写于汶川5·12地震后两个月的亲历记《幸存者》、纪实文学《救赎》以及震后十年写就的非虚构作品《我们为什么要呼救》。合集是对地震时的经历、震后的心理创伤与疗愈的全面记录。


《幸存者》从视角,真实记录了李西闽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被埋76个小时的全过程:从初至事发地,到被废墟深埋,经历惊恐、愤怒、委屈,继而是平静中的坚持、等待,以及挣扎求生的本能反应,直至获救。全文细腻再现惊心动魄的人类灾难场景,更以平实质朴的文字展现了人性中的美与善。《幸存者》在《收获》杂志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并获得当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奖”。


长篇纪实小说《救赎》讲述了在大地震中失去儿子和母亲的何国典,长期陷入难以解脱的痛苦之中,他随妻子杜茉莉来到上海后,在周围善良的人们的关怀和帮助下,渐渐走出心理阴影,一步一步走向自我救赎之路。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悲悯的情怀真实再现了灾难给普通人带来的伤害,深层次剖析了受难后人们的心灵创伤,感人地书写了现实生活中普通人身上的人性之光。


《我们为什么要呼救》是作者献给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的作品,讲述作家李西闽、杂志摄影师苏青和农民杨松树一家震后挣扎求生、战胜身体与心理伤痛的故事。


“总有一些东西应该被照亮。”《地震三书》以视角真实呈现了灾难现场和创伤现实,并在每个当事人身体和心理的自救过程中始终指向光明,虽然艰难却坚定地重申了生命内在的柔软与坚韧、脆弱与不屈,展现了生命的神圣尊严。



主编推荐

李西闽

作家,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奖得主,恐怖小说大王。

在《收获》《天涯》《作家》《青年作家》《福建文学》等刊物发表大量文学作品。著有“唐镇故事”系列,以及《死亡之书》《狗岁月》《血钞票》《崩溃》等长篇小说三十余部,散文集《肉身》,小说集《孤独旅行家》等。



媒体评论

《幸存者》是关于汶川大地震真实、令人难忘的记录。作者是大地震的亲历者,有着长达七十六小时被废墟掩埋的黑暗记忆,他的幸存,对于证明生命和信念所具有的强大力量,具有独特的标本意义。或许,回忆是痛苦的,但李西闽简约的文字,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不苛不饰、直白其心的个体经验,同样能够感人肺腑。这是一些用血换来的句子,像针尖一样锋利,也像石头一样质朴,它不仅在提示我们这场灾难有多么的深重,还告诉我们,灾难的背后是一种难以消除的创伤记忆——这种创伤是一种心灵的内伤,而文学所要面对的,正是这种被心灵所咀嚼和消化过的苦难。只有这样,作家对苦难的书写才不会把苦难符号化、数字化,才能俯下身来体察每一个人的具体创痛。“抽象是记忆的狂热的敌人。”确实,巨大的苦难是由一个人一个人的苦难叠加而起的,伟大的同情也应是由一个人一个人的同情累积而成。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授奖词

 

我看完《幸存者》后想说的是,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的相聚,珍惜生命中哪怕是细微的快乐。珍惜和心爱的人说话、相守,珍惜和父母的团聚,珍惜与朋友的友谊,既不要为难自己,也不要为难他们。我们要及时说出自己的爱。不需要掩饰,不要怕唐突。人生如白驹过隙,说不定什么时候会有灾难降临,我们要把自己内心的感情,及时告诉别人。我们要宽容,宽容是好的记忆,是对受难的岁月以及死难的人群好的怀想。经历了死生之痛,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不能宽容的?

                     ——作家  老猫

 

与死神擦肩而过,李西闽为自己、也为每个鲜活的生命,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记忆。不同于其他文本的阅读,或惊悚,或刺激,或悬念丛生,或气吞山河,对于故事结局你必须坦然接受。读李西闽劫后余生亲历记《幸存者》,仿佛陪同整个中华民族,重新经历了一回揪心撕肺的“5.12”汶川大地震!又仿佛陪同李西闽一道,穿过精灵般蝴蝶翩翩的舞动,感受了一回生命的抗争与顽强。

                   ——作家  阎欣宁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为什么要呼救》中“为什么要呼救”的追问,也是关于我们为什么要写作的一个隐喻。因为,写作其实也是一个“呼救”的过程。作为文学期刊的编辑,我一直在焦虑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去说服读者:不只要读中外的经典之作,也要看看跟你生存在同一片天空下的写作者他们的创作。我觉得西闽兄这部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启示,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情境。我们自己的伤痛和焦虑,只有同时代的写作者为了解。同时代的写作者在读者面前的角色并不是一个教导者,而是和读者形成一种陪伴的关系。就像我们的朋友亲人身上发生了不幸的事,遭遇生命中暗淡甚至黑暗时刻,求助于智慧的长者,或许会得到现成的答案,但好的劝慰方式,其实是有人陪伴在近旁,倾听他们,伸出臂膀,与他们一同难过,一同面对生命中的种种惊惧、伤痛与难题。当代文学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就像暗夜里相距不远又彼此隔离的孤岛之间,微弱却坚定的呼唤与应和。

——《当代》杂志主编  徐晨亮

 

关于汶川地震的“灾难文学”,李西闽在《我们为什么要呼救》之前曾写过具有很大影响的非虚构作品《幸存者》,我也看了,看了之后很震撼。他说他活在真实之中。这种真实自然包括他所感受到的所有爱、绝望、伤痛、病痛等。之后又写过《救赎》。作为一个作家,对一场灾难能够反复地书写,这首先需要才华,需要勇气,更需要一个强健的内心来直面灾难中的一切。对一个题材,从非虚构进入虚构。我本人认为,是值得信赖的。如果一个事件刚刚发生,就对其进行虚构表达,我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写入小说中的事件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是需要作家来思考的。

                

——《青年作家》副主编 、作家  卢一萍

 

李西闽是非虚构写作与虚构写作的两栖者。在汶川大地震十年祭之际,李西闽用一部长篇小说《我为什么要呼救》展示了他的自我救赎。在我看来,这是一部集小说、散文、非虚构写作于一体的跨文体写作之书。他以结实、丰满、广阔的视野,深情回顾了那一场地震对于人们灵魂、心灵造成的后遗症,一个人如何面对苦难,如何面对绝望,如何与灾难达成和解。如果说《幸存者》展示了地震之烈,那么《我为什么要呼救》则体现了三个人震后挣扎求生、战胜心理与身体伤痛的故事,意义非同寻常。小说里,更有女性志愿者文霞催人泪下的真实故事。李西闽把伤口撕开,却没有把自己的疼痛局限在非虚构上,而是挖掘呈现出一部高明的虚构小说。反过来说,“真实经历的离奇已经无需虚构”是非虚构写作的前提,那么,虚构的伟大力量荣耀了小说叙事的光辉,再次成为了李西闽的两把利器。大地震后的救赎与疗救,构成了小说的主旨。李西闽在汶川地震被埋76小时,所受的心理创伤和身体创伤是任何人无法体会的。但他终于熬过来了。李西闽不但成为了一个更为沉潜的作家,一个不断出现在各种灾区的救助志愿者,他还成为了一名心理医生,通过写作来实现疗伤和救赎。由此,也昭示了《我为什么要呼救》文本之外的巨大社会意义。

               ——作家  蒋蓝

 

 

没有反思的眼泪只是水。十几年来,国内作家对于汶川大地震的讲述并未缺席。但这类作品宏观叙事多,微观描写少,事件罗列多,人物个性少,以至文学性缺失。历史在进步,相信今天没有人希望汶川大地震被记住的方法,仍是在历尽艰险重建家园之后,只剩下一座高耸入云的孤独纪念碑。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李西闽没有将善良的人们从严肃的问题前推开,消磨人们在经历灾难中对生命的感悟,而是继续以守望者的姿态对灾难的遗忘提出警醒和告诫,敬畏自然,关爱生命,帮助他人,所有这一切才是一个民族对待灾难的心灵觉醒图。感谢李西闽,通过《我为什么要呼救》,我们知道,没人会忘记,没人被忘记。

 

                 ——作家  王龙

 

李西闽做人并不高调,他没有把自己描述成一个视死而归的传奇英雄,他只是希望传达出一种对死亡的思考,对生命切肤之痛的理解。他的叙事不是全视角、大题材的宏篇叙事,也不刻意追求深邃的历史纵深感,而仅仅是在现实场景中感悟真实的人性,无奈、痛苦、恐惧、绝望乃至希望、坚强、力量在字里行间跳跃、激荡,谱写着令人荡气回肠的生命赞歌。显然,这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对生命敏感的作家的体验,而且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生命抗拒存在晦暗的坚韧。更为可贵的是,他把这场生死考验写成了人性的试金石。有的人在恐惧面前望而却步,选择了逃亡以保全自身;但更多的人却面对灾难抒写了人性的光辉。

           

 ——评论家  梁海

 

读完本书,我涕泪滂沱。我感谢作者留下了这样的经历,让我的灵魂受到了又一次的震颤,生命真的只有一次,珍惜于我们只有一次的生命是如此之重要。此时,就如作者所说:“你是一个幸运的生命,你还活着,还可以吃饭,还可以喝水,还可以看到高远的天空和人间景象,还可以向别人伸出手和别人相握,感觉到人体的温暖和无声的爱……”其实,我们都是幸运者,每过一天,我们都应该感激这种幸运。

                  ——读者  荆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