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从容的父母
  • 做从容的父母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做从容的父母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6.41 5.3折 49.8 全新

库存50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尹烨,果麦文化 出品

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45485936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8元

货号29558476

上书时间2024-11-02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自序

 

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混得还不错”,首先得感谢父母。因为谈起教育,我基本上没啥发言权,至少我的父母会比我更有说服力。我爸从小带我讲相声,我嘴皮子就溜起来了;我妈从小带我背古诗文,我记忆力就逐渐增强了;我爸教我写稿,我写东西就慢慢有了感觉;我妈天天带我上山抓蚂蚱,我就喜欢上了生命,终走上生命科学的道路。

研究了二十多年基因的我,没有任何一个学位和证书是和教育相关的,而稍有的实践——对大女儿的“陪伴”,在世俗的评价标准里,不到十一岁的她成绩也仅是中等。要知道每个人成为父母之时,先能延续的当然是他小时候的印记,比如熟悉的儿歌。故当我成为父亲,教育起自己的女儿时,也如法炮制着“文脉的传承”,带她背古诗,讲相声,夜观生物,去历史名胜之地,游各大博物馆,用实践而不是死记硬背的方式教给她知识。当然,这丝毫不影响我做好了她很有可能只会成为一个普通人的准备。我终所希望的就是她对世界有好奇,对自己能自洽,这就够了。

我也经常会想,按照我父母的培养方式,就能再造一个“尹烨”吗?答案显然是不能。且不说过程中有太多偶然因素,而是她也根本没必要成为我。

教育是主观的,没有统一答案,这本书仅代表我的一家之言。

虽然对教育并不专业,但我深刻意识到,面对这个日趋焦虑的社会,父母的教育方式必须改变。

实际上,自古以来,人类的教育方法一直在迭代,始终在根据社会的需要和科技的发展而演进。古希腊斯巴达的教育非常严格,以军事训练为核心内容,但不重视发展人的智慧和才能;雅典讨论式的教育非常开明,但是通常比较有限;此后学徒制的教育方式虽然注重德育,但往往因为门户观念制约而不够大气,且师傅的能力和教育方式往往就成了徒弟的天花板;“铁血丞相”俾斯麦开启的义务教育在他那个时代无疑是成功的,但千篇一律的通用型人才培养已远远跟不上如今的形势;后续人们又把科学理解为“分科的学问”,将高等教育折腾得“四分五裂”后,现在又开始重新提倡“跨界融合”……当下提到教育,热的词莫过于“双减”,可相当比例的家庭却越来越焦虑。

“慕课”(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作为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其实是个不错的创新,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教育普及化的鸿沟,特别是对欠发达的区域而言。但任何科技皆是双刃剑,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各种网课日趋普及,孩子们很难进行师生之间目光的交流,与此同时很多家庭在若干个社交平台群里交换着彼此的焦虑。相当比例的父母总爱拿孩子们比来比去,学习好了要求有特长,特长够了要求会为人处世。这就是影院效应,排的人站起来了,第二排的人也必须站起来,即便你不焦虑也会被别人带着焦虑,全民就这样进入集体教育焦虑的时代。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是“卷一代”,我很担心卷一代长大后,会不会继续因为攀比不如意,进而培育“卷二代”。毁了下一代的,往往就是上一代。

更让我担心的是,无论求学期间你有什么梦想、会什么特长,到了社会后大家往往会用钱、权来衡量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现在很多家长的教育目标,就是让孩子上好大学,找好工作,挣很多钱,然后再让下一代继续上好大学,找好工作,挣更多的钱,陷入无解的循环之中。这背后当然是社会问题的缩影,然而光抱怨没用,特别是当老龄化和少子化的趋势叠加之时,我们要一起想办法破局,重点就要从破解焦虑入手。

家长对孩子焦虑,其本质上是一种“我执”,但实际上,家长应该“执我”。如果不能做到静待花开,也绝不应该拔苗助长。很多家庭教育的问题,就是寄希望于让下一代人来弥补上一代人的遗憾,这对孩子显然是不公平的。家庭是孩子的个学校,家长是孩子的任老师,故教育方式的进步首先要从改变父母的内心开始。父母要先平和下来,不断地去汲取知识,然后把焦虑转化成确定性的行动,一点一滴去实现。

一开始我们认为,改变所有事情就会幸福,到后来会发现,改变自己才是幸福的开端。或者说,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只有自己变好了,所有事情才有可能变好。

莫向外求,反求诸己。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用一颗心灵去影响另一颗心灵。如果你希望孩子爱看书,得先自己爱看书。如果父母经常看书,孩子就会认为看书是生活的一部分,他自然会尝试去看书;如果你希望孩子懂音乐,那就让他从小沐浴在音乐的氛围下,他自然就会去了解乐理。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种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啡肽驱动性。孩子是上天给父母的礼物,但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一个“盲盒”。父母有必要帮助孩子发现他的驱动性,而不是一味要求孩子走某条刻意规划的道路。

我们必须接受自己的孩子极大概率就是个普通人——正如我们自身一样。从事一份看起来或许普通但亦有价值的工作,同时热爱生活,有烟火气,内心充盈而阳光积极,总能发现生活的美感,这样的人生难道称不上幸福吗?

经常会看到很多家长要打孩子的时候,都会默念三遍“是亲生的”。是啊,从基因的角度看,孩子会遗传父母的“血脉”,表现好的时候可以为你的基因骄傲,表现不好的时候可以让你的基因检讨。然而基因并不是全部,因为父母子女生活在一起,彼此之间的肠道菌群也会趋同,孩子还会继承父母的“菌脉”,所以我常劝父母要自己多带带孩子,更重要的是,只有亲自带才会有所谓“文脉”的传承。文脉,诸如家教家风,其实和血脉同样重要。一个小家的父母当表现出文脉应有的样子,才能耳濡目染地影响下一代,甚至影响他们新成立的小家。家是小国,国是千万家,修身齐家后面才是治国平天下。一个又一个注重文脉的家庭,必将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感谢祖父母、外祖父母,将血脉、文脉传承下来,为我塑造了一种乐观和谐的家族氛围;感谢父母,用一种温柔包容的方式影响我,使我成为一个阳光达观的人;亦感谢妻子,她的理解和陪伴温润着我;还特别感谢孩子们,愿意和我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以至于终有了此书的些许感悟。

敢竭鄙诚,恭疏为序。

 

尹烨



导语摘要

 

生命科学研究者、华大集团CEO尹烨家庭教育心得,俞敏洪、吴军、杜兰等企业家和科学家一致推荐。全书从生命科学的角度切入,帮助父母理解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的初衷。

尹烨认为,当下集体教育焦虑的根源在于父母永不知足的比较,但其实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内在驱动性,一味和别人比较只会让父母和孩子双方都陷入焦虑。家长真正要教给孩子的是自我成长的动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能让他自我探索的环境,帮助孩子实现主动而自觉的成长,找到他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同时父母也应该意识到,孩子不是自己的工具,成长是他们的目的。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接受自己的孩子此生极大概率就是个平凡人。但平凡并不等于平庸,每个孩子都可以在自己热爱又擅长的领域里做到“平而不凡”。



商品简介

华大集团CEO尹烨写给每位父母的家教书,一位生命科学研究者亲身实践十年的教育手记,站在生命科学的高度思考教育问题,帮助父母理解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的初衷。

 

尹烨认为家教难题应先从缓解父母的焦虑入手,孩子本就是父母基因斗争又合作的结果,父母应该接受他,也一定能够接受他。孩子不是父母的工具,成长是他们唯一的目的。父母与其去拔苗助长,不如以身作则,静待花开。每位父母都必须接受自己的孩子此生极大概率就是个平凡人。但平凡并不等于平庸,每个孩子终究都可以在自己热爱又擅长的领域里做到“平而不凡”。



作者简介

 


尹烨


华大集团CEO,哥本哈根大学生物工程博士,基因组学研究员,科普作家。


曾主持、参与近百个国际基因组合作项目,长期致力于科普事业。


已出版《了不起的基因》、《生命密码》系列、《趣解生命密码系列》作品。



目录

 


章 孩子岂是工具 成长才是目的


1.1  生命科学要求教育把人本身当作目的


1.2  孩子不是父母的工具,成长是他们的目的


1.3  童年安全感的建立影响孩子的一生


1.4  让孩子知道家很安全,他很有用


 1.5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切都要反求诸己


 


第二章 好奇成就兴趣 事事皆可学习


2.1  童年培养一生的兴趣


2.2  兴趣指引人生的方向


2.3  大学教育的本质是讨论


2.4  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该学的


2.5  一切都是好的安排


2.6  在年轻时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


2.7  为中华之复兴而读书


 


第三章 万事莫要攀比 育儿必先育己


3.1  在孩子到来之前做好准备


3.2  父母都需要进行再教育


3.3  为什么父母会永不知足


3.4  幸福童年的根本在于亲子交流


3.5  将孩子看作独立的生命个体


3.6  孩子的个性并无好坏之分


 


第四章 身教胜于言传 童年治愈一生


4.1  孩子应该养成的三个好习惯


4.2  管理孩子情绪的重点是让他们共情


4.3  一个家庭至少应该有三百本藏书


4.4  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


4.5  让孩子相信世界是可被认知的


4.6  学习的终目的是实践


 


第五章 重视科技创新 呼唤多元教育


5.1  文化自信与文脉传承


5.2  科技是未来教育的重心


5.3  我们时代所呼唤的教育


5.4  以身作则,静待花开



内容摘要

 


生命科学研究者、华大集团CEO尹烨家庭教育心得,俞敏洪、吴军、杜兰等企业家和科学家一致推荐。全书从生命科学的角度切入,帮助父母理解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的初衷。


尹烨认为,当下集体教育焦虑的根源在于父母永不知足的比较,但其实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内在驱动性,一味和别人比较只会让父母和孩子双方都陷入焦虑。家长真正要教给孩子的是自我成长的动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能让他自我探索的环境,帮助孩子实现主动而自觉的成长,找到他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同时父母也应该意识到,孩子不是自己的工具,成长是他们的目的。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接受自己的孩子此生极大概率就是个平凡人。但平凡并不等于平庸,每个孩子都可以在自己热爱又擅长的领域里做到“平而不凡”。



主编推荐

 

尹烨

华大集团CEO,哥本哈根大学生物工程博士,基因组学研究员,科普作家。

曾主持、参与近百个国际基因组合作项目,长期致力于科普事业。

已出版《了不起的基因》、《生命密码》系列、《趣解生命密码系列》作品。



媒体评论

 

尹烨这本书从缓解父母的焦虑入手,帮助父母回归教育的初衷。他在书中强调,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切都要反求诸己。父母有了从容的心态,才能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书中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值得每一位家长认真学习。

——俞敏洪 企业家,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

当今社会正缺少这样一本讲述如何为人父母的好书。当大多数父母的思维还停留在农耕时代让孩子出人头地的局限中时,教育的内卷是必然的结果。尹烨夫妇则不同,他们的关注点是如何让孩子成为自己,进而在自己的领域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相信广大父母一定能从中获得启发。

——吴军 计算机科学家,硅谷投资人,作家

尹烨从生命科学的视角解读教育问题,认为生命科学天然地要求教育要把人本身当作目的,而不是工具。生命科学也告诉我们,孩子的出生本就是父母双方基因斗争又合作的好结果,所以每一个孩子都是奇迹的馈赠。推荐你读一读这本书,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教育问题。

——杜兰 企业家,科大讯飞副总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