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60.36 5.5折 ¥ 109 全新
库存63件
作者朱建军 曹昱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313122
出版时间2023-0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09元
货号29535291
上书时间2024-11-02
《情绪词典:你的感受试图告诉你什么》是一本用系统、直观、中国人更容易理解的方式阐释160多种人类的的感受和情绪的书。
每个感受词和情绪词都是独一无二的,它能精准地表达人们当下的内心。只有更好地理解感受和情绪,才能真正明白自己和他人情绪背后想要表达的意思,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终读懂人性。
该书的内容既通俗易懂,又包含着作者的许多真知灼见,尤其是中国文化视角下对“委屈”“惭愧”等词的独特理解,以及文化碰撞下对“快乐”“愤怒”等词演变的特有思考。读者可以直接去阅读和品味自己感兴趣的感受词、情绪词,也可以带着好奇心去体味不熟悉的感受和情绪,也许在某一点会豁然有所感悟,并对自己和他人产生新的理解。
借助此书,心理咨询师可以助人,来访者和有心理困扰的人可以自助,平常人可以自学心理学;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年轻的父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获得更幸福的人生。
第二部分,解读人的各种主要的感受,分别命名每种感受、描述其体验、总结触发它的情境,它的特点,它的影响,它的转化规律等。这个部分可用作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的工具书,对他们深入理解来访者的内心感受很有帮助。
这本书填补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空白。
《情绪词典:你的感受试图告诉你什么》是一本用系统、直观、中国人更容易理解的方式阐释160多种人类的的感受和情绪的书。
每个感受词和情绪词都是独一无二的,它能精准地表达人们当下的内心。只有更好地理解感受和情绪,才能真正明白自己和他人情绪背后想要表达的意思,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最终读懂人性。
该书的内容既通俗易懂,又包含着作者的许多真知灼见,尤其是中国文化视角下对“委屈”“惭愧”等词的独特理解,以及文化碰撞下对“快乐”“愤怒”等词演变的特有思考。读者可以直接去阅读和品味自己感兴趣的感受词、情绪词,也可以带着好奇心去体味不熟悉的感受和情绪,也许在某一点会豁然有所感悟,并对自己和他人产生新的理解。
借助此书,心理咨询师可以助人,来访者和有心理困扰的人可以自助,平常人可以自学心理学;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年轻的父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获得更幸福的人生。
第二部分,解读人的各种主要的感受,分别命名每种感受、描述其体验、总结触发它的情境,它的特点,它的影响,它的转化规律等。这个部分可用作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的工具书,对他们深入理解来访者的内心感受很有帮助。
这本书填补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空白。
朱建军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意象对话学部主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生态与环境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创始人和首任系主任、教授。
朱建军教授是国内早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和知名的咨询师之一。迄今已从事心理咨询30多年,并于20世纪90年代创立了我国本土优秀的心理治疗技术——意象对话心理治疗。这是我国本土优秀的原创心理治疗技术,也是自钟友彬创立认知领悟疗法后,我国独自创立的第二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追随者和学生无数。
出版著作40余部。除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之外,还涉及文化心理学、心理历史学、环境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多个领域,作品有《意象对话心理治疗(第3版)》《心由境造》《释梦》《我是谁》《你有几个灵魂》等。
曹昱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文化与心理治疗学组委员、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中国分会(CSAP)监事,国际候选心理分析师、意象对话督导师。
合著有《爱本来可以不这样痛苦——意象对话心理咨询札记》《东方苍穹下的心理与心灵:意象对话与传统文化》等五部作品。
学术贡献为意象对话临床咨询十余种子技术创新,与朱建军博士合创回归疗法和沙屉技术。
部分? 关于感受的心理学知识
第 1 章? 人与动物是如何感受的 3
什么是感受 3
感受的七个层次 5
第 2 章? 意象对话心理疗法与回归心理疗法 18
意象对话 18
回归疗法 20
第 3 章? 感受词与情绪词 23
感受词和情绪词的习得 23
感受词和情绪词对人的意义 25
感受词和情绪词学习的质量与影响 27
不同语言中感受词和情绪词的差异的影响 29
新文化运动中感受词和情绪词创新的利弊 32
什么是中文感受词和情绪词,以及中国人的情绪 35
第二部分? 感受词和情绪词释义
第 4 章? A 39
哀 39
爱 43
安全感 48
第 5 章? B 51
卑贱感 51
被忽视感 55
被监视感和被窥视感 56
被纠缠感 61
被看到感 64
被抛弃感 65
被侵入感 69
被指责感 73
崩溃感 77
逼仄感 80
憋闷感 82
濒死感 83
不对劲感 84
不洁感及厌恶 87
不平感 90
不祥的预感 92
不真实感 94
第 6 章? C 98
惭和愧 98
成就感 101
耻感 103
充实感 106
崇高感和崇敬感 106
愁、闲愁和万古愁 108
存在感 111
挫折感 115
第 7 章? D 117
大乐 117
(自我)独特感 120
对跌落的不安感 122
第 8 章? F 123
烦 123
方向感 125
丰饶感 127
第 9 章? G 130
尴尬 130
感恩或感激 131
孤独感 135
归属感 137
第 10 章? H 140
寒凉感 140
好感 141
“好像有什么”的感受 143
恨 144
怀 147
怀疑 149
幻灭感 152
荒谬感 155
慌乱感 156
悔或后悔 157
混沌感 161
豁然开朗感 163
活力感、能量感和力量感 165
第 11 章? J 167
饥饿感 167
急迫感 168
嫉妒(或妒忌) 169
焦虑 173
界限感 176
矜 181
惊 182
敬畏感 183
纠结 185
疚与内疚 187
沮丧感 191
第 12 章? K 193
开阔感 193
空虚感 194
恐惧 198
控制感 201
匮乏感 204
第 13 章? L 207
理所当然感 207
连续感 209
怜悯或悯 212
第 14 章? M 215
麻木感 215
满足感 216
迷茫感和迷失感 218
秘密感 219
陌生感 221
目标感 223
第 15 章? N 225
怒 225
第 16 章? P 230
疲劳、疲倦、疲乏和疲惫感 230
漂泊感 231
第 17 章? Q 233
亲密感 233
清晰感 237
确定感和不确定感 238
第 18 章? R 242
荣、荣耀感和荣誉感 242
融合感 244
辱 248
第 19 章? S 252
神秘感 252
神圣感 253
生死攸关感 255
胜任感 258
失控感 260
失落感 263
失望感 265
时间感 266
使命感 268
释然感 271
受害感、受伤感、受伤害感 271
疏离感 274
熟悉感 276
顺心感和不顺心感 278
宿命感 280
第 20 章? T
《情绪词典:你的感受试图告诉你什么》是一本用系统、直观、中国人更容易理解的方式阐释160多种人类的的感受和情绪的书。
每个感受词和情绪词都是独一无二的,它能精准地表达人们当下的内心。只有更好地理解感受和情绪,才能真正明白自己和他人情绪背后想要表达的意思,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终读懂人性。
该书的内容既通俗易懂,又包含着作者的许多真知灼见,尤其是中国文化视角下对“委屈”“惭愧”等词的独特理解,以及文化碰撞下对“快乐”“愤怒”等词演变的特有思考。读者可以直接去阅读和品味自己感兴趣的感受词、情绪词,也可以带着好奇心去体味不熟悉的感受和情绪,也许在某一点会豁然有所感悟,并对自己和他人产生新的理解。
借助此书,心理咨询师可以助人,来访者和有心理困扰的人可以自助,平常人可以自学心理学;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年轻的父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获得更幸福的人生。
第二部分,解读人的各种主要的感受,分别命名每种感受、描述其体验、总结触发它的情境,它的特点,它的影响,它的转化规律等。这个部分可用作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的工具书,对他们深入理解来访者的内心感受很有帮助。
这本书填补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空白。
朱建军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意象对话学部主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生态与环境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创始人和首任系主任、教授。
朱建军教授是国内早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和知名的咨询师之一。迄今已从事心理咨询30多年,并于20世纪90年代创立了我国本土优秀的心理治疗技术——意象对话心理治疗。这是我国本土优秀的原创心理治疗技术,也是自钟友彬创立认知领悟疗法后,我国独自创立的第二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追随者和学生无数。
出版著作40余部。除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之外,还涉及文化心理学、心理历史学、环境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多个领域,作品有《意象对话心理治疗(第3版)》《心由境造》《释梦》《我是谁》《你有几个灵魂》等。
曹昱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文化与心理治疗学组委员、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中国分会(CSAP)监事,国际候选心理分析师、意象对话督导师。
合著有《爱本来可以不这样痛苦——意象对话心理咨询札记》《东方苍穹下的心理与心灵:意象对话与传统文化》等五部作品。
学术贡献为意象对话临床咨询十余种子技术创新,与朱建军博士合创回归疗法和沙屉技术。
序
能感受,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活着的根本标准和重要标准之一。
当我们向小孩解释死亡的时候,通常会这样说:“人死了,就什么都感受不到了,就是一动都不能动了。”这种对小孩说的话,其实比任何哲学家高深的用词更准确,更能抓住要点。
人作为生命体,与那些无生命的事物存在两个重要的差别?D?D能感和能动,即人能觉知和行动。如果这两个根本的东西无法兼得,比如几乎完全丧失了行动力的人但依然能感,那么他还是可以算作一个活人。比如,霍金全身瘫痪,仅有三根手指能动,但他还是活着的人,而且可能比很多身体健康的人活得更有深度。然而,如果一个人失去了感觉和感受的能力,就不能称之为“活人”了。感觉是因感而觉,也就是知道了;感受是因感而有了受,即存在愉悦和不愉悦之分。在动这个方面,机器人的行动力很快就会让人类难以望其项背了,但如果机器人没有意识,它就不算是活着的。即使机器人可以采集光信号、声音信号等,还能加工信息,但只要它没有感受,它就不过是一台机器。
人会本能地追求快乐和幸福,逃避痛苦和不幸。说到底,人一生所做的事情,无非就是在感受中选择?D?D选择那些愉悦的感受,回避那些痛苦的感受。有的人一生都在赚钱,以为自己是为了赚钱而活,但是稍微一反思就会知道,从本质上来说,赚钱不过是让人获得一种富有的感受,或是用钱换来一些其他的好感受而已。有的人非常高尚,一生为道义而活,其实也是因为他更喜欢正义感等高级的好感受。所谓的“善”,无非是给别人带来一些好的感受;所谓的“恶”,无非是给别人带来了痛苦和烦恼。
感受是人生的核心。弄懂人的各种感受,按理说是人需要做的事情。不过,在现实世界中,人们花力气研究的不是感受,而是诸如如何赚钱、战斗等其他的东西。好奇怪!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人们常会认为,让自己的感受好,靠的是一些外在的条件。条件具备了,就一定会有好的感受;条件不具备,就只能将痛苦留给自己了。因此,人一生经营,以求获得那些外在的条件。一人如此,很多人也如此;古代如此,当今也如此。人们都想获得快乐、幸福,与之相比,研究感受就显得不那么要紧了。如果一个人没有钱吃饭,那么他首先是要去挣钱,而不是研究美食的学问。这个例子的确情有可原,但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如果我们不懂得各种感受和这些感受的规律,那么即使我们具备条件,也未必就能获得好的感受,这不得不说有点可惜。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亿万富翁活得很不开心的也不少,有美妻帅老公却还是感到不幸福的人也很常见。
好在有心理学这个学科,专门研究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当然也包括感受。作为本书作者之一,我还是一名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咨询师,所以研究人的各种感受对我而言是职责所在。在心理咨询课程的教学中,我也意识到,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熟悉和了解人类的各种感受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心理咨询师不仅要知道它们的名称,还要能感受到、知道产生这些感受的缘由,并能根据来访者外在的表现识别这些感受,以及知道如何转化这些感受。
有心理困扰的人,甚至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与平常人并无本质不同,只不过他们受困于某些负性的、不愉快的或者痛苦的感受之中,努力挣扎却又难以挣脱而已。例如,强迫症患者有一些在常人看来稀奇古怪的做法,如反复洗手、反复检查门锁。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只不过是因为他们的某些感受比常人更强一些罢了。例如,手碰了脏东西,人人都会产生不洁感;想到门万一没锁好,人人都会产生忐忑不安感。如果这些感受轻,人的行为就会比较正常;如果这些感受较为强烈,人就会忍不住做一些事来缓解这些感受,而这些事在旁人看起来可能就会显得不那么正常了。一旦懂得了这些感受,我们就能更理解这些特别的人。如果心理咨询师对各种感受都有过亲身体验,并能掌握相应的知识,那么在理解这些心理受到困扰的来访者时就会比较容易?D?D虽然程度有别,但是能懂他们的感受,这本身对来访者来说就是一种慰藉。
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做一些研究和教学,以提升心理咨询师对人类感受的体会和理解能力。在研究人的感受方面,很多心理学家都做过很多工作,留下了很多有用的成果。然而,他们往往是聚焦于一两种感受做研究,以让研究做得更加有专业性。这就会带来这样的问题:心理咨询师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找到并看懂那些散落在很多不同期刊文献中的、针对不同感受的研究材料。也就是说,如果一位心理咨询师想了解人类感受,他要是只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查找心理学期刊中的各种文献来学习,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推测,我打算来做这项汇总工作。抱歉,你猜错了,我也不擅长做这项工作。
我想到的是另外一种做法?D?D我决定做一项简单、初步,但是很有帮助的工作:先汇总人类各种主要的感受,列出一张清单;然后,运用心理学知识去逐一解释每种感受。这有点类似于编写一部关于人类感受的小词典。
对每一种感受,我大体都会讲解以下内
心理咨询师应该懂得人的种种喜怒哀乐,懂得人的种种感受。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就认识了朱建军,他对人的心理有深入的体验和研究。这本《情绪词典》是一本关于人的各种情绪、情感的书,心理咨询师看了会有收获。
——张伯源
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情绪词典》一书作者之一朱建军总结归纳了160余个属于人的感受词与情绪词,这是一个极具创造性、有价值的探索。该书的内容既通俗易懂,又包含着作者的许多真知灼见,尤其是中国文化视角下对“委屈”“惭愧”等词的独特理解,以及文化碰撞下对“快乐”“愤怒”等词演变的特有思考。读者可以直接去阅读和品味自己感兴趣的感受词、情绪词,也可以带着好奇心去体味不熟悉的感受和情绪,也许在某一点会豁然有所感悟,并对自己和他人有了新的理解。向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人员、广大读者推荐!
——贾晓明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情感的体察、细分、命名、语言表达,是运用精神分析治疗走向健康的基本方法。《情绪词典》一书有助于我们提高情感的自我体察和理解能力,提高共情和沟通能力,成为一个体验丰富的“有情人”。
——丛中
北京大学医学部精神卫生研究所主任医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对朱建军老师的认识和敬佩是源于他提出来的意象对话心理疗法。为此,我读了他所有与之相关的书籍。如果书籍是为了让人在人生这一路上走好、走稳,那么朱老师的书籍则是告诉我们人生其实还有另外一条路可通“罗马”;如果人生需要打开局面、增长见识,那么朱老师的书籍会让你见到真正的“世面”。所谓“世面”,是对“世”界多元化,多维度的认知“面”;如果你认真地读完这本《情绪词典》,那么你一定还会想读朱老师的其他书。
——张焱
优越文化教育创始人、全民阅读推广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