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 历史、文本与文学性
  • 全新正版 历史、文本与文学性
  • 全新正版 历史、文本与文学性
  • 全新正版 历史、文本与文学性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 历史、文本与文学性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09.87 8.0折 13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段怀清 编选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98394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38元

货号29334131

上书时间2024-11-02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收入“复旦中文学科建设丛书”,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卷,以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师们的相关专题论文为基础,从中选辑三十余篇,包括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分期、整体性、类型文学、文学史中的关键词研究、重要作家作品研究、有影响的文学期刊流派现象研究、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等具体方向,基本上涵盖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一些学术前沿问题,并代表了当时学界在相关领域及课题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和重要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段怀清(1966—  ),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燕京访问学者。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近现代文学关系以及比较文学。学术关注为:中国文学中的语言问题:从晚清到五四;“西学东渐”与中国知识分子的转型;清末民初的留学运动与留学生文学;江浙沪地域文化与晚清以来的都市通俗文学;近现代上海文学等。主要研究成果有《〈中国评论〉与晚清中英文学交流》《白璧德与中国文化》《清末民初报人——小说家:海上漱石生研究》《王韬与近现代文学转型》《朝觐东方:理雅各评传》等。



目录

近代文学研究


 


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节选) 陈子展


《中国近代文学史稿》绪论  鲍正鹄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兼及“近代文学”问题  章培恒


晚清各体文学的走向和中国文学的古今演变  朱文华


国近代文学社会运行机制的转变及作用  袁进


“深文理”:晚清新教来华传教士与“文言”及“文言文” 段怀清


清末语言文字改革运动中的“言文一致”论  倪伟


“直译”词源考——兼论“直译”在古汉语中的语义演变  陶磊


 


现当代文学研究


 


1933年的中国电影  洪深


六十年来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一瞥  贾植芳


中国近现代留日学生与中国新文学运动  贾植芳


《新中国文学词典》序  潘旭澜


论文学研究方法论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向  陈鸣树


沈从文的“浮沉”与现代文学的研究  吴立昌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引言  王永生


琵琶千载颂相知——试论曹禺的历史剧《王昭君》 徐培均 王继权


也谈文学研究会会员  苏兴良


近百年文学大师论——兼论巴金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上的原创性和杰出贡献  唐金海


《文学改良刍议》探源——胡适与黄远生  沈永宝


京派文学:在现代与传统之间  许道明


中国新文学史研究的整体观  陈思和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发展概述  陈思和


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陈思和


海派电影传统与中国电影学派的建构  周斌


中国当代小说的转型  王东明


诗意:放逐与收复——论“第三代”诗中的“他们”与“莽汉”现象  李振声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史学化”趋势  郜元宝


现代中国文学语言论争的五个阶段  郜元宝


学院空间、社会现实和自我内外——西南联大的现代主义诗群  张新颖


中国当代文化反抗的流变:从北岛到崔健到王朔  张新颖


1892: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论《海上花列传》的断代价值  栾梅健


文学史线索中的巴金与鲁迅——悼巴金并纪念鲁迅逝世六十九周年  张业松


海派文学、现代文学的通俗化走向  李楠


《现代》杂志的转型及“现代派”文学实践终结  张芙鸣


现代新诗史:经典、史料与重写  杨新宇 姜方媛


《茶馆》文学本演变研究  孙洁


“角色化生成”与“主体性成长”:青年形象创造的文学史考察  金理


 


台港澳及世界华文文学研究


 


《文学杂志》与台湾现代小说  陆士清


20世纪华语话剧发展轨迹及其趋势  梁燕丽


 


编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收入“复旦中文学科建设丛书”,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卷,以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师们的相关专题论文为基础,从中选辑三十余篇,包括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分期、整体性、类型文学、文学史中的关键词研究、重要作家作品研究、有影响的文学期刊流派现象研究、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等具体方向,基本上涵盖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一些学术前沿问题,并代表了当时学界在相关领域及课题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和重要研究成果。



主编推荐

段怀清(1966—  ),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燕京访问学者。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近现代文学关系以及比较文学。学术关注为:中国文学中的语言问题:从晚清到五四;“西学东渐”与中国知识分子的转型;清末民初的留学运动与留学生文学;江浙沪地域文化与晚清以来的都市通俗文学;近现代上海文学等。主要研究成果有《〈中国评论〉与晚清中英文学交流》《白璧德与中国文化》《清末民初报人——小说家:海上漱石生研究》《王韬与近现代文学转型》《朝觐东方:理雅各评传》等。



精彩内容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发展概述[1]

陈思和

在中国高校教育体制内,中国现代文学[2]是独立的二级学科[3],规定开设各种必修课和选修课,设置硕士和博士的研究生学位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具有较长的学科史和具体的学科内涵。如果我们追溯它的学术研究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新文学”的研究阶段(1917—1949);

第二阶段:“现代文学”的研究阶段(1950—1985);

第三阶段:“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研究阶段(1985— )。

“新文学”“现代文学”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个概念代表了不同历史阶段对这门学科的不同认识。

 

阶段:“新文学”的研究阶段(1917—1949)

 

“新文学”是五四时期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同人参与编辑的《新青年》杂志发起的一个强调白话为主要语言、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形成的各类文学样式为主要形式、旨在批判中国传统社会及其文化的落后现象、提倡人的自觉和人性高扬的文学运动。“新文学”的对立面,一是表现传统士大夫阶级没落情绪的贵族文学及其形式(旧体诗、骈体文、桐城派古文等),二是新兴于文化市场的以消遣为主要功能的市民大众文学[4](鸳鸯蝴蝶派以及各类通俗文学)。“新文学”的“新”,代表了以世界先进自然科学与先进社会科学为标志的现代人的追求目标(科学与民主),也代表了中国人以世界先进国家为参照系努力发展未来的方向。新文学运动因为紧接着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学生爱国运动(1919)而得到普及,产生深远影响;它提倡白话文的主张,终也获得国家*门的认可和采纳(1921)。陈独秀、胡适、鲁迅、周作人、钱玄同、刘半农、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沈雁冰、郑振铎等都是这一文学运动的奠基者,他们在“五四”都发表了许多批判旧道德、提倡新文学的激烈主张,这些主张可以看作是“新文学”
早的理论。

关于“新文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35年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赵家璧主编的十卷本《中国新文学大系》[5],次系统汇编了新文学初十年(1917—1927)的主要成果,分成建设理论一卷,文学争论一卷,小说三卷,散文两卷,新诗、戏剧、资料各一卷,编选者胡适、郑振铎、茅盾、鲁迅、郑伯奇、周作人、郁达夫、朱自清、洪深、阿英各人撰写的长序,总结新文学各个领域的成就,并由蔡元培写总序。这些执笔者大多是新文学运动中的主将,他们的地位和眼光决定了这套书的特殊价值。尤其是各卷导言,从不同分类和不同认识层面上总结了新文学的十年历史,合订在一起,形成一部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新文学史的雏形。同时,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国内若干高等院校设置了新文学的课程。现在能够找到的两种文献:一种是王哲甫撰写的《中国新
文学运动史》[6],是作者在山西省立教育学院的授课讲义;另一种是朱自清在清华大学的授课讲义,讲的是“中国新文学研究”[7]。这表明了一个信息:在30年代初,“新文学”的研究已经从一般的文艺批评中脱离出来,作者有了文学史的研究眼光,并且让“新文学”进入了高等院校课堂,虽然是少数的高校开设这样的课程,但标示了新文学研究已经含有学科的雏形。[8]

新文学运动早期涌现许多文学批评家,他们都属于一些新文学团体,宣传自己团体的文学主张,攻击别的文学团体,如文学研究会的沈雁冰和郑振铎,创造社的成仿吾,语丝社的周作人,新月社的闻一多和梁实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瞿秋白、冯雪峰、胡风等,他们的文学批评成为新文学理论的重要遗产。30年代中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高校的教授们介入新文学批评,尤其是关于新诗理论的探讨,朱光潜、梁宗岱、叶公超等文学批评家引进西方文艺理论,形成比较学理化的文艺批评。当时杰出的书评家李健吾,用刘西渭的笔名对一些著名作家的创作进行精湛而独到的艺术分析。刘西渭充满感悟、抒情的文艺批评,不仅摆脱了作家圈子的狭隘意识,也摆脱了意识形态化日益严重的批评阴影,对以后的作家研究产生了良性的影响。1942年5月,在延安整风期间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做了重要讲话,阐释了抗战期间文学艺术与政治、战争以及人民大众生活的关系,提出了文艺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号召,并对于投入抗日实践的知识分子如何适应这一新的形势提出了具体的途径。的文艺思想和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对敌斗争的实践中总结了许多经验教训以后获得的集体思想结晶,对以后的现代文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1] 本文是笔者正在撰写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程》“导论”的一部分。

[2] 现代文学的学科概念,在1950—1979年期间主要是指1917年新文学运动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期间的新文学;以后内涵逐渐扩大,从晚清到当下的中国文学都包括在内。

但是,由于大陆教育体制把1949年以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称作“当代文学”,*设定的学科全名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但笔者认为,目前学界流行的“当代文学”概念是一个与实际内涵不相符合的概念。contemporary含有当下的意思,当代文学应该是指当下文学,即在进行中的文学。所以,本教程所讨论的“现代文学”主要内涵是20世纪的文学,新世纪(21世纪)开始的文学作为当下文学,将放在结语部分给予阐述。

[3] 中国*设定“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其下属八个二级学科: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理论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文献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4] “市民大众文学”是范伯群先生提出的概念,建议以此取代文学史上“鸳鸯蝴蝶派文学”或“民国通俗文学”的概念。本文采用范先生的观点,参见范伯群《中国市民大众文学百年回眸》“自序”《请为他们戴上“市民大众文学”的桂冠》,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5] 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0卷,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初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出版影印本。

[6] 王哲甫《中国新文学运动史》,杰成印书局1933年初版,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出版影印本。

[7]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文艺论丛》第14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8] 据胡楠近发表的《文学教育与知识生产:周作人在燕京大学(1922—1931)》,周作人在1922年由胡适介绍进入燕京大学国文系,建立现代文学组,开设新文学课程。起初是文学通论、习作以及讨论等,后逐渐扩大,添设了近代散文、日本文学、新文学之背景等课程,近代散文课程里包括了新文学作家的散文作品。应该说,这是新文学进入课程的初雏形(《现代中文学刊》2014年第1期,第39—50页)。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