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摘要
吴正宪、范存丽主编的《让儿童在对话中学数学》一书重点阐述了如何帮助儿童在对话中理解和学习数学。儿童有四大天性:好奇心、好探究、好秩序和好分享。课堂学习中既要有儿童个体的独立思考探究,也要有群体的交流分享。这种相互讨论、倾听、补充、调整、修正、欣赏、沟通与分享的学习过程,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要鼓励儿童敢讲话、会讲话、善提问、敢追问,学会与同伴对话、交流、分享;鼓励儿童用自己原生态的语言诠释对数学概念的理解;鼓励儿童充分表达,注重儿童“讲数学”,让他们把自己的思考说出来。学习中要营造民主平等交流的氛围,让儿童在争辩中获得正确的认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激活思维。要使“一言堂”的数学课堂变成师生互动交流的“群言堂”。课堂上要让儿童有话可说,有问题可质疑。巧妙的设问、适时的追问、恰到好处的“煽风点火”和环环相扣的问题,搅动儿童的思维,让思考在对话中调整、在追问中丰富、在反思中深刻,使思维品质得到良好的发展。
商品简介
丛书明确地提出了“儿童数学教育”的理念和教学策略,确立了将“儿童”作为数学教育研究和实践对象的基本立场,要以儿童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满足儿童的发展需求,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努力为儿童创设“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教育。
丛书聚焦一个主题——“儿童数学教育”,又各有特色和侧重——分别从引导儿童“在问题中学数学”、“在涂画中学数学”、“在对话中学数学”三个不同的维度展开,提供了创设“好吃又有营养”的儿童数学教育的三种途径和方式,*终实现“发展儿童数学关键能力”这一目的。
其中,《让儿童在对话中学数学》一书提出了“对话”——这也是课程改革所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作为一种强调沟通合作、注重互动交往和创造性开发的教学方式,“对话”被引入小学数学课堂,顺应了儿童的天性和发展特点,为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活力。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师“独白式”的课堂,把单纯的讲授变成了平等的对话,它强调的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思考。
本书主要围绕“儿童需要对话”展开,从对话需要读懂、对话需要伙伴、对话需要分享、对话需要活动、对话需要环境五个方面进行阐述,给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建议。
作者简介
吴正宪,正不错教师,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国家督学,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数学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东北师范大学和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第十一届北京市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委员。
范存丽,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博士,北京版小学数学教材副主编,北京市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著《很好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参与撰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师学习指导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目录
第一部分 儿童需要对话,对话需要读懂
在观察中读懂儿童
在对话中读懂儿童
第二部分 儿童需要对话,对话需要伙伴
教师要成为儿童的学习伙伴
注重同伴学习共同体的建立
促进儿童在小组合作中学习
第三部分 儿童需要对话,对话需要分享
分享以独立思考为基础
分享从倾听开始
分享需要学会表达
分享需要大胆质疑
第四部分 儿童需要对话,对话需要活动
活动需要顶层设计
活动实施需要学习单
活动需要跨学科视野
第五部分 儿童需要对话,对话需要环境
关注天时,创设适宜的语言环境
关注地利,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
关注人和,创设适宜的心理环境
后记
内容摘要
。。。
精彩内容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