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44.24 5.6折 ¥ 79 全新
库存533件
作者潘卡吉·米什拉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ISBN9787549637461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79元
货号29604648
上书时间2024-11-02
印度在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里实现迅猛发展,但在这腾飞的新世界中,大多数印度人找不到自己所属的位置。
在这样一片大陆上,潘卡吉·米什拉开始了一段长达十年的旅程。他从喜马拉雅山麓的村庄出发,拜访不再辉煌的佛陀诞生地蓝毗尼;前往商贸大厦与露天排水沟并存的德里,倾听青年对佛教等古老思想的不满;在暴乱不断的克什米尔,遇见一个个只能在封闭阴冷的房间中泄愤和哭泣的异见者;最后回到喜马拉雅山麓的村舍,在这个充满暴力又困惑丛生的世界中,重新书写佛陀。
沿着佛陀的思想轨迹,米什拉行走在东方智慧与西方哲学之间,用思考连接现实和历史,在佛陀教诲中寻找终结苦厄的可能性。
潘卡吉·米什拉(Pankaj Mishra)
思想家、评论家,1969年生于印度,现居伦敦。
长期关注东西方文化冲突与后殖民问题,为《纽约书评》《纽约时报》《卫报》等媒体撰写多篇评论,以雄辩的文风和犀利的观点著称,被《经济学人》誉为“萨义德的继承者”,被《外交政策》评为“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2008年成为英国皇家文学学会成员。
作品获多种奖项,《从帝国废墟中崛起》获莱比锡欧洲理解图书奖和温德姆·坎贝尔奖,《愤怒年代》入围奥威尔奖。《苦厄的终结》是他的简体中文版作品。
序曲
“佛教”的发明
佛陀的世界
上帝已死
通往中道的漫长之旅
心的科学
转动达摩之轮
眼中的微尘
寻找自我
火诫
精神的政治
帝国与民族
西方的佛法
克服虚无主义
圆寂之旅
无常
印度在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里实现迅猛发展,但在这腾飞的新世界中,大多数印度人找不到自己所属的位置。
在这样一片大陆上,潘卡吉·米什拉开始了一段长达十年的旅程。他从喜马拉雅山麓的村庄出发,拜访不再辉煌的佛陀诞生地蓝毗尼;前往商贸大厦与露天排水沟并存的德里,倾听青年对佛教等古老思想的不满;在暴乱不断的克什米尔,遇见一个个只能在封闭阴冷的房间中泄愤和哭泣的异见者;最后回到喜马拉雅山麓的村舍,在这个充满暴力又困惑丛生的世界中,重新书写佛陀。
沿着佛陀的思想轨迹,米什拉行走在东方智慧与西方哲学之间,用思考连接现实和历史,在佛陀教诲中寻找终结苦厄的可能性。
潘卡吉·米什拉(Pankaj Mishra)
思想家、评论家,1969年生于印度,现居伦敦。
长期关注东西方文化冲突与后殖民问题,为《纽约书评》《纽约时报》《卫报》等媒体撰写多篇评论,以雄辩的文风和犀利的观点著称,被《经济学人》誉为“萨义德的继承者”,被《外交政策》评为“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2008年成为英国皇家文学学会成员。
作品获多种奖项,《从帝国废墟中崛起》获莱比锡欧洲理解图书奖和温德姆·坎贝尔奖,《愤怒年代》入围奥威尔奖。《苦厄的终结》是他的简体中文版作品。
我家的经历可以说与维诺德家的情况非常相似,只是我家较为窘迫,而且更早遭遇变故。我的父亲生于20 世纪30 年代中期印度西北部与尼泊尔接壤的一个小村庄。我们家族是婆罗门,在过去某段时间,世代都有人担任祭司;不过,在至少一个世纪以来,他们都是农民和小地主,生活相对富裕,但都胸无大志,只将钱财投入房产和珠宝,或赞助一两座寺庙。除此之外,他们完全被极其繁重的日常劳作吞没。按照尼采的说法,他们充其量也就是拥有某种“奴隶的喜悦,既无须对任何事情的后果负责,也不认为过去和未来竟有任何事要比当下更值得珍惜”。
当时的印度处于殖民统治之下,但在我父亲的村子里,并不容易看到这一点。法院、警署、税务局等英国殖民统治的机构,都在距离村子最近的一个小镇上,到那里去要坐牛车走好几个小时的土路。我父亲小时候从未见过一个英国人,也很少出过村子,后来他不得不努力去想象一个名为印度的大国,它一度遭到西方白人的奴役,而后一些伟大的印度民族主义者使它获得了解放。
等到父亲对印度有所了解的时候,印度已经摆脱殖民统治,但他的家族已经变得一贫如洗。令维诺德赞许的、西方世界用以组织人类社会的理性,已开始发挥功效,塑造着他的未来。
远在新德里的一部分印度人,在取代英国殖民者,宣告自己的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和世俗主义的信仰之后,便开始对付大地主。大多数的后殖民主义者都有意识地将18世纪的法国革命者奉为效仿的典范,誓要扫除一切被他们称为封建主义的迹象。和欧洲大部分地区一样,土地所有权的变革开启了印度现代化的进程:凡个人有效经营的耕地,都将用于产生工业化的资本;部分农业人口必须迁入城市,在市内的工厂和办公室工作。
因此,有一天,一名来自附近镇上的官员,带着一个线团和独立印度的新奇的文具用品,造访了我父亲的村庄。他用这些东西丈量和记录了我父亲家的农田,然后将它们分给了村里的其他几家农户。
我父亲被迫离开了原本就一贫如洗的家,在勒克瑙开始了崭新的城市生活。在那里,他的家庭所享有的一切优势,都不再有价值。他还发现,连接种姓与社会的纽带已不再是身份与安全的来源;相反,它们已成为落后的标识。
数以百万计的人有过这样的经历:被迫离开自己的原生环境,流落到陌生的异乡,赤手空拳地置身于自由和痛苦之中——佛陀对此早有探讨,维诺德也提及过。但是,每个人仍要独自承受这样的认知:维系旧日种姓制度与社会阶层的支柱已不复存在,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意识,既带来自由,也带来痛苦。
贫穷,这一简单的事实,或许冲淡了我父亲更为切身的一些生存焦虑,既限制也明确了他的选择:必须去西式学府接受高等教育,如医学和工程院校。在那里,成千上万像他这样的年轻人拿到了学位,并准备好投身于新近独立的印度屈指可数的工作岗位。如果他失败了,就意味着要回归一穷二白的乡村生活;一旦成功,他便可以获得和享受诸多事物—电扇、自来水,甚至平房、仆从和汽车—也就是英国人从前在此地享有过的物质生活。
新世界的来临让父亲震惊不已,一切都受到管控:从清晨街道清洁工的到来,到嘈杂的庞大火车站。一列列蒸汽火车又从那里启程,驶过河流、湖泊和峡谷,穿越广袤的旷野,以及星罗棋布的小城和聚落,最终抵达难以想象的大型官僚和金融都市——孟买和德里。
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上个世纪;与此同时,我父亲的祖辈还在耕耘着自家的土地,期盼着丰沛的季风雨。然而,这样的变化并非无章可循,其背后似乎暗含着一种意愿和目的。
当其他人都在合谋让世界变得更恐怖时,《苦厄的终结》提供了一个极/具吸引力和发人深省的方案。
——2009年奥威尔奖得主安德鲁·布朗
米什拉是清醒和善的作家与文思敏捷的思想家,他将对印度历史的全/新解读与对西方经典的透彻剖析交织在一起,将佛陀与苏格拉底联系起来,阐明了佛教教义具有先见之明的现代性。他对佛教的思考眼光独到,文笔优美,影响深远,富有启示。
——《书单》
米什拉的作品将佛陀的故事与佛陀出生地附近的村庄,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的故事联系在了一起。他坦诚地面对“躁动、执着的自我”,并将从佛陀人生中学习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所处的瞬息万变的世界之中。
——《纽约客》
米什拉的书沿袭了佛教的传统,既冷静又深入,既复杂又简单,既博学又不乏深刻的人文关怀。
——《纽约时报》
米什拉向我们展示了,他不仅是一位天才的传记作家,还根据佛教文献,构建了一个生动、时而震撼人心、如忙碌的医生那般直率的佛陀形象。
——《西雅图时报》
对于严肃读者而言,这是一本内容丰富且富有挑战性的书,邀请读者去探索佛陀跨越几个世纪、大洲和文化的遗产。
——《出版者周刊》
作者以坦诚而不情绪化的方式写作,更像是一名知识分子的仰慕者,而不是一个信徒。他设法收集并整合了大量佛教知识,其中包含的奥秘足以让学者和信徒钻研数个世纪。这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对佛教思想的概述,其中不乏充满闪光点的发现。
——《科克斯书评》
在讲述佛陀的故事时,米什拉剥去了神话的外衣,描绘生活在那时那地的人的故事,并在其中发现了结束人类苦难的可能方案,令人惊讶的是,这方案依旧适应于现代世界。
——《华盛顿邮报》
书中关于历史,尤其是关于精神生活的历史,使得米什拉的书作为游记与传记的融合,成为一本让人难以抗拒的读物。
——《纽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