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工作方法论
  • 经济工作方法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经济工作方法论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1.65 6.6折 48 全新

库存2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立胜 等 著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ISBN9787522321646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29581348

上书时间2024-11-02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无以待之,则十百而乱;有以待之,则千万若一。”完成工作任务必须注重工作方法。要想开展好具体工作,完成任务,必须正确地运用方法。只有正确地运用方法,才能深入了解问题的根源、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从而制订出符合实际情况的长远规划和具体目标。

经济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做好经济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重大任务。经济工作方法是关系经济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只有工作方法恰当,才能促进经济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在“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经济发展目标和经济工作方法之间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体现。“一五”计划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和目标任务,涉及建设基础设施、发展工业、扩大农业生产、改进金融体制等各个方面,同时,也着重强调了经济工作方法的重要性,包括科学规划、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技术革新、节约能源、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通过科学的规划和有针对性的政策,“一五”计划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为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发展目标是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经济工作方法则是达成经济发展目标的手段和路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目标和经济工作方法之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只有科学规划,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只有正确把握经济发展目标和经济工作方法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地完成目标任务,推动经济的发展。在制订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可行性,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而在运用方法时也要考虑目标要求,不断完善和创新方法,以更好地实现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党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领导人民埋头苦干,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国家经济实力大幅跃升。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七大,我们党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始终从发展新要求出发,一以贯之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作出全面部署,党中央多次召开全会专题研究部署改革发展稳定重大工作。我国改革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突破,逐步转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并全面铺开,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党坚决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同时进行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体制改革,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党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开发开放浦东、推动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经过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为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人才强国等重大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鼓励和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这些目标的实现,都与经济工作方法密切相关。

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十分必要、至关重要的利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工作方法,特别是针对经济领域的工作方法。面对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中旗帜鲜明地强调了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坚持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同时,他也十分注重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来指导经济工作实践和探索经济发展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 万美元,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这些成果的取得,正是正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经济工作方法的好回答。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方法论对于全面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经济领域的原创性贡献,系统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对于正确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怎么看、怎么干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分五个部分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大经济工作方法论进行通俗阐释和系统解读,每一部分对应一种方法论进行重点论述,旨在更好地帮助党员领导干部提高攻坚克难、化解矛盾、驾驭复杂局面的本领、能力和素质,帮助其掌握正确的经济工作策略和方法,进而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

王立胜

2023 年5 月



导语摘要

本书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系统阐述了五大经济工作方法论,包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系统观念、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和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通过对这五大经济工作方法论的理论阐释和实践应用,旨在帮助领导干部和经济工作者深刻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实质,提升经济工作能力和水平,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商品简介

本书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系统阐述了五大经济工作方法论,包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系统观念、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和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通过对这五大经济工作方法论的理论阐释和实践应用,旨在帮助领导干部和经济工作者深刻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实质,提升经济工作能力和水平,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作者简介

王立胜,哲学硕士,法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哲学研究杂志社社长,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毛泽东思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等。曾担任中共山东省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副主任,中共潍坊市委副秘书长,中共昌乐县委副书记、县长,中共青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副总指挥、潍坊市副市长、山东省对口支援办公室副主任,中共喀什地区地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喀什地区行署常务副专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多次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颁发的优秀对策奖、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科研成果奖、全国党校系统优秀研究成果奖等。



目录

章 行稳才能致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节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总方针 / 002


第二节 蹄疾步稳启新程 / 013


第三节 该进的要进取 / 035


第四节 以稳求进、以进固稳:“稳”与“进”的辩证统一 / 054


第二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坚持系统观念


节 系统观念的思想源流 / 070


第二节 坚持系统观念的理论内涵 / 078


第三节 坚持系统观念的实践方略 / 095


第三章 有的才能放矢——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


节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理论逻辑 / 115


第二节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历史逻辑 / 129


第三节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实践逻辑 / 147


第四章 心无旁骛攻主业——坚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节 坚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的主要内容 / 164


第二节 坚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的意义 / 183


第三节 如何坚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 194


第五章 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


节 强调真抓实干,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 216


第二节 抓落实,要一张蓝图绘到底 / 226


第三节 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 / 231


后 记 / 243



内容摘要

本书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系统阐述了五大经济工作方法论,包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系统观念、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和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通过对这五大经济工作方法论的理论阐释和实践应用,旨在帮助领导干部和经济工作者深刻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实质,提升经济工作能力和水平,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主编推荐

王立胜,哲学硕士,法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哲学研究杂志社社长,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毛泽东思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等。曾担任中共山东省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副主任,中共潍坊市委副秘书长,中共昌乐县委副书记、县长,中共青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副总指挥、潍坊市副市长、山东省对口支援办公室副主任,中共喀什地区地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喀什地区行署常务副专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多次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颁发的优秀对策奖、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科研成果奖、全国党校系统优秀研究成果奖等。



精彩内容

节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理论逻辑

历史总是在每个时代不断树立新目标、解决现实问题中前进的,历史的进步呼唤理论创新。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是因为它给我们这个时代提供了宏伟目标的科学世界观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方法论,在应对各种问题时绽放出真理的光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创新发展,引导我们逐步走向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视角理解马克思主义根本价值目标,我们可以看到,坚持目标导向正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实现目标要敢于正视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

一、坚持目标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伟大历史使命和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奋斗目标,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有很强的目标导向,他的根本价值目标是追求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规划,以目标为导向,把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美好生活向往转化为具体行动。

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奋斗的过程,正确的目标带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步,对社会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马克思正是因为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创立了唯物史观。可见,基于马克思唯物史观视域,社会发展目标建构就有了科学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透过历史表象,进一步探寻到了社会历史深处动力的动力。他们发现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于此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重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社会基本矛盾作出了明确阐释:“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基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得出建立实现人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宏伟目标。

那么马克思、恩格斯为了实现奋斗目标,是如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呢?

,从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着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