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47.23 6.9折 ¥ 68 全新
库存12件
作者西川 武艺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51901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29520408
上书时间2024-11-02
本书以对谈的形式,将武艺的成长之路、充满禅意的艺术创作和丰富的艺术思想生动地展现给读者。书名《淡淡的我》取自第五章的小标题,也传达出西川在解读武艺作品《先贤像传》时的独特视角。全书分“尺幅·书本意识·印刷品”“功夫·前辈们”“道具般的小物件”“旅行·中国人的平面感·一个‘色’的皮肤”“淡淡的我”五个章节,对谈内容从画家武艺幼年接触绘画到如今从事艺术创作几十年的丰富经历,映射出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进程,画家每一时期作品的不同风格的背后是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缩影,这种生命力是在以往任何时代所不具备的。
本书以对谈的形式,将武艺的成长之路、充满禅意的艺术创作和丰富的艺术思想生动地展现给读者。书名《淡淡的我》取自第五章的小标题,也传达出西川在解读武艺作品《先贤像传》时的独特视角。全书分“尺幅·书本意识·印刷品”“功夫·前辈们”“道具般的小物件”“旅行·中国人的平面感·一个‘色’的皮肤”“淡淡的我”五个章节,对谈内容从画家武艺幼年接触绘画到如今从事艺术创作几十年的丰富经历,映射出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进程,画家每一时期作品的不同风格的背后是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缩影,这种生命力是在以往任何时代所不具备的。
西川,1963年生于江苏,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北大三诗人”之一、随笔作家、翻译家,
曾任美国纽约大学东亚系访问教授(2007),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写作系奥赖恩访问艺术家(2009),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 , 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曾获鲁迅文学奖(2001)、上海《东方早报》“文化中国十年人物大奖”(2001―2011)、腾讯书院文学奖致敬诗人奖(2015)、中坤国际诗歌奖(2015)、
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2015)、德国魏玛全球论文竞赛十佳奖(1999)等。
武艺,1966 年生于长春市。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壁画系第四工作室主任。自1994年开始,作品展览于中国美术馆、佩斯北京、松美术馆、香港艺术馆、德国国家美术馆、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汉堡美术馆、哥廷根美术馆、法国巴黎卢浮宫、英国萨奇画廊、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美国托伦斯艺术博物馆、马来西亚国家美术馆、东京艺术大学、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当代艺术博物馆等国内外重要美术馆及艺术机构。著有《巴黎日记》(2005)、《大船》(2009)、《复兴路9号》(2009)、《逗留》(2010)、《那些地方》(2011)、《穿行》(2012)、《布拉格之夏》(捷克版,2013)、《游于艺》(2014)、《逍遥游》(2014)、《道德经·武艺》(捷克版,2016)、《布拉格》(2016)、《采茶歌》(2017)、《修真图》(2019)、《日常与游记》(2019)、《云层之上——贾平凹对话武艺》(2020)等。
尺幅·书本意识·印刷品 7
功夫·前辈们 27
道具般的小物件 53
旅行·中国人的平面感·一个“色”的皮肤 73
淡淡的我 105
本书以对谈的形式,将武艺的成长之路、充满禅意的艺术创作和丰富的艺术思想生动地展现给读者。书名《淡淡的我》取自第五章的小标题,也传达出西川在解读武艺作品《先贤像传》时的独特视角。全书分“尺幅·书本意识·印刷品”“功夫·前辈们”“道具般的小物件”“旅行·中国人的平面感·一个‘色’的皮肤”“淡淡的我”五个章节,对谈内容从画家武艺幼年接触绘画到如今从事艺术创作几十年的丰富经历,映射出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进程,画家每一时期作品的不同风格的背后是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缩影,这种生命力是在以往任何时代所不具备的。
西川,1963年生于江苏,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北大三诗人”之一、随笔作家、翻译家,
曾任美国纽约大学东亚系访问教授(2007),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写作系奥赖恩访问艺术家(2009),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 , 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曾获鲁迅文学奖(2001)、上海《东方早报》“文化中国十年人物大奖”(2001―2011)、腾讯书院文学奖致敬诗人奖(2015)、中坤国际诗歌奖(2015)、
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2015)、德国魏玛全球论文竞赛十佳奖(1999)等。
武艺,1966 年生于长春市。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壁画系第四工作室主任。自1994年开始,作品展览于中国美术馆、佩斯北京、松美术馆、香港艺术馆、德国国家美术馆、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汉堡美术馆、哥廷根美术馆、法国巴黎卢浮宫、英国萨奇画廊、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美国托伦斯艺术博物馆、马来西亚国家美术馆、东京艺术大学、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当代艺术博物馆等国内外重要美术馆及艺术机构。著有《巴黎日记》(2005)、《大船》(2009)、《复兴路9号》(2009)、《逗留》(2010)、《那些地方》(2011)、《穿行》(2012)、《布拉格之夏》(捷克版,2013)、《游于艺》(2014)、《逍遥游》(2014)、《道德经·武艺》(捷克版,2016)、《布拉格》(2016)、《采茶歌》(2017)、《修真图》(2019)、《日常与游记》(2019)、《云层之上——贾平凹对话武艺》(2020)等。
西川:我翻看你的画册,也看了里面的文字,我脑子里产生了很多好奇和问题。先从小处问起吧。你的画好像都不是太大,对吗?对你而言,大幅画和小幅画的区别在哪里?
武艺:我的画多是中等尺寸或是小画,我也画大画。我画的的画长 9.2 米,高 2.7 米,是 2011 年参加在今日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式书写”的作品《晨》,事先按照美术馆的墙面来设计构图,这也是当代艺术展很重要的特征,讲究作品与环境的关系及协调性。这张画大约用了一个半月完成,画里有二百三十七个人物,是在山林拂晓的晨雾中,上百名游击队员准备伏击火车的场景。当时是在一个不大的画室完成的这张画,没有足够的空间来感觉画面的整体,只能通过想象来协调画面间的元素。等画挂到美术馆的墙上,画的张力完全显现出来。这里有些值得玩味的事:在小空间画大画,在大空间画小画,在小空间画小画,在大空间画大画,这四种作品与在美术馆展示出的作品视觉之间存在着许多未知、意外与惊喜。对我而言,尺幅的变化可以带来视觉上的变化,甚至带来思维方式上的变化,但在画面气质的传达上是一致的。
西川:我感觉有些人用画小画的意识画大画,有些人用画大画的意识画小画。画幅大小的问题涉及很多东西,比如过去美院画大幅画的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给国家机构、博物馆、美术馆画,还有一种是想体现个人的雄心抱负。你会感觉到凡是经常画大画的人,他心里面都有一种史诗性的东西。我感觉到你的画很有意思,别人可能需要通过大画幅来处理你的绘画题材,但是,你用小尺幅。能不能说是你用小尺幅消解了什么?我从你的小尺幅画里感觉到一种文人性。你是怎么在画中养成了这种偶然性或者说日常性的意识的?这是你绘画过程中自然的走向吗?
武艺:从 2002 年在巴黎居住开始观念上有了变化。在那里,半年时间我画了四百多张游记式的小画,并配以文字。2003 年初回国后,由当时广西美术出版社的震西兄策划设计约两年时间,2005年出版了我的部个人海外游记《巴黎日记》。书出版后,重新审视了日常、创作、主题、文本之间的关系,似乎明确了以后的思路,这是文本反馈给我的意义。一个绘画主题,有些人靠一张大画来完成,我可能需要一个组画来完成。其实我也是在画“一张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