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8.19 4.8折 ¥ 3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吴兢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10458125
出版时间2016-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23992808
上书时间2024-11-01
吴兢,河南开封人。著名历史学家,谏臣。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迁右拾遗内供奉。尝任左拾遗内供奉、水部郎中、修文馆学士、光禄大夫、相州长史、邺郡太守等职。
目 录
作者序
编序
卷·总则
002 节 治国大纲
008第二节 施政要略
第二卷·任贤
020第三节 招揽贤才
032第四节 诚心求谏
038 第五节 虚心纳谏
044 附 直言诤谏
第三卷·人事
056第六节 上下齐心
065第七节 选拔官吏
072第八节 封建利弊
第四卷·子孙
084第九节 诸侯定分
087第十节 尊敬师长
094 第十一节 教戒王孙
099第十二节 规谏太子
第五卷·德行
110第十三节 仁义治国
112第十四节 竭尽忠贞
118 第十五节 孝悌友爱
120第十六节 公正无私
130 第十七节 诚信为本
第六卷·节制
134第十八节 勤俭节约
138第十九节 礼让谦恭
140第二十节 仁慈怜悯
142第二十一节 谨慎爱好
144第二十二节 克制言语
146第二十三节 杜绝谗言
150第二十四节 有过必改
152第二十五节 骄奢必败
155第二十六节 贪心引祸
第七卷·教化?
160第二十七节 崇尚儒学
163第二十八节 文史记录
165第二十九节 修订礼乐
第八卷·内政
174第三十节 致力生产
176
第三十一节 定刑制法
182第三十二节 不赦罪犯
184 第三十三节 贡赋有度
186 第三十四节 兴亡可畏
第九卷·外交
190第三十五节 征战讨伐
199 第三十六节 安定边疆
第十卷·立身
206 第三十七节 巡幸游览
208第三十八节 外出游猎
211第三十九节 福祸吉凶
215第四十节 善始善终
吴兢,河南开封人。著名历史学家,谏臣。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迁右拾遗内供奉。尝任左拾遗内供奉、水部郎中、修文馆学士、光禄大夫、相州长史、邺郡太守等职。
节】
治国大纲
002
必先修身? 然后治国
贞观初年时,唐太宗对身边的大臣说 :"君王治理天下,必须先养护百姓。
如果以损害百姓的利益来供奉君王自己,那么就好比是割自己大腿上的肉来
吃,肚子是饱了,但人却丢了性命。想要天下安定,
行,没有身正而影子歪,君上安顺而臣下却叛乱的。我每每想到,使人们受到
伤害的不是身外之物,而都是由自身的贪欲带来祸害。君王如果沉溺于声色美
味之中,他贪欲得越多,那么造成的祸害必然也就越大,既妨碍国家政事,又
扰乱百姓民生。一旦再讲出一些不太明智的话来,就会使得无数臣民离心离
德,长此以往,离弃和背叛恐怕就接踵而来了。我每次想到这点,就不敢有一
丝的骄奢和懈怠。"谏议大夫魏征回答说 :"古代的圣君明主,也都观察身边的
事物,并由此而推断出世间万物的规则。从前楚王礼聘贤人詹何,向他讨教治
国的诀窍,詹何回答说要修养个人的德行。楚王又问詹何具体该如何施行,詹
何说 :'我从来没听说过有
理,其实就和古代圣贤的观点一样。"
贞观二年时,唐太宗问魏征说 :"怎么样才算是
君?"魏征说 :"君王之所以圣明,就在于他能广泛听取臣下的不同意见;而君
王之所以昏庸,就在于他只听信个别亲信之人的一面之词。《诗经》上说 :'先
辈们总说,国家有疑难事情无法解决,就询问山上的砍柴人。'上
的治国方法,是广开任用贤才之门,遍
听四方的意见。所以圣人的圣明普照天
下,共工、鲧之类的奸徒不能蒙蔽他 ;
什么花言巧语都不能迷惑他。秦二世胡
亥把自己和人民隔离起来,只听信奸佞
小人赵高,结果到了天下都已叛变,他
还被蒙在鼓里。梁武帝偏信朱异,结果
叛贼侯景带兵进攻皇城时还一无所知。
隋炀帝也是偏信虞世基,结果连各路英
雄义军已经在到处攻城略地了,他身为
皇帝却一点都不知道。所以身为君王的
人,只要多听听各路的消息,多采纳臣
下的意见,那么随便哪个权贵都不可能
堵塞言路、
的情况就能够如实地传递给君王。"唐太
宗非常赞赏魏征的这些话语。
创业不易? 守业更难
贞观十年时,唐太宗对身边的大臣
说 :"帝王的功业,创业和守成哪个更
汉殿论功图? 【明】刘俊
此图取材于汉殿论功的典故。汉高祖
刘邦初立,功臣争功邀赏,致拔剑砍
殿柱。叔孙通乃说高祖召鲁地诸生,
规定朝仪,高祖大喜,以为如此始知
皇帝之尊。
难?"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回答说 :"天下大乱的时候,群雄并起,只有攻破敌
阵才能让对手投降,战胜敌军才能让对手归顺。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创业比较
难。"魏征回答说 :"天命的帝王兴兵逐鹿天下,必然是乘着天下衰败混乱的时
机,推翻百姓厌恶的前朝,上天授命,百姓支持,并不算太难。但是得到天下
之后,君王往往就骄奢纵欲,老百姓想要过平静安逸的日子,君上却总是无休
止地强征徭役,统治者生活奢靡而百姓的生活凋敝不堪,一个国家的衰落就是
这样开始的。这么说的话,还是守成更难啊!"唐太宗说 :"房玄龄跟随我一
起打天下,九死一生,历尽艰辛,所以感受到了创业的不易。魏征帮我治理天
下,担心一旦开启骄奢淫逸的风气,那就必然会使国家陷入危亡的境地,所以
感受到守成的艰难。现在创业的艰难已经成为过去,只有守成的困难摆在眼
前,我一定会和诸位一起面对这个困难。"
经营治理? 唯在德行
贞观十一年时,魏征给唐太宗上呈奏疏说 :
003
"我注意到,自古以来,受命掌
控
一样德行深厚,像日月一样光耀天
下,自己开创的皇位子子孙孙世代传
递,永无止境。然而能始终坚持的实
在罕见,一个个相继败亡是这些朝代
与国家的终命运,这到底是什么原
因呢?这是因为他们没有遵守治理天
下的规律。前代的经验就在眼前,可
以引以为戒。
"隋朝当时统一天下,兵强马壮,
立国三十多年,盛名远播,威震万里
之外的异邦,有朝一日背离了天下治
理的规律,马上就被人取而代之。隋
炀帝难道就那么讨厌天下的安定,一
心不顾国家的长治久安,故意效仿夏
桀的暴行,以便让国家快点灭亡吗?
不是的,他只是仗着自己国家富强,
隋炀帝杨广像? 【唐】阎立本
004
以为自己可以不顾后果地随意行事。他驱使天下百姓为所欲为,竭力搜刮天下
的财物以供他一个人享受,强征国内的美女,到处寻访各种奇珍异宝。宫殿花
园的装饰极为华美,亭台楼阁的构建极为壮丽,徭役无休无尽,战争更是接二
连三。外表看起来庄重威严、不可侵犯,实际上内部已经是危机重重。邪恶奸
佞之徒享受好处,忠诚正直之人却性命不保。君臣上下互相蒙蔽,老百姓生活
艰苦不堪,国家也因此而崩溃。隋炀帝以九五之尊,终命丧一个凡人之手,
其子孙血脉也因此断绝,被全天下人所耻笑,这难道还不够令人心痛吗?
"陛下乘着巧合的机缘,拯救苍生于水火之中。不到十二个月,就使远近
的人民过上了秩序井然的日子。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使天下祥和安定,刑
罚杀戮趋于无用。现在皇上宫殿楼台都已经拥有,各种奇珍异宝也都应有尽
有,美女佳人都在身边服侍,全天下人都成为您的臣民。如果皇上能借鉴隋朝
失败的教训,记住我朝得天下的原因,每天谨慎处事,即使休息时也不能完全
懈怠,烧掉鹿台华而不实的宝衣,毁掉像阿房宫一样无用的宫殿,住在壮美的
楼宇也能心忧天下的危亡,身处简陋的房舍也能心怀百姓的安定,那么一定会
与天地神灵合为一体,达到天下无为而治的境界,这便是君王德行的境界
了。如果舍不得已经建好的华丽宫殿,那么就让它保留原样,去除掉不急需的
供奉,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享受,使普通的茅屋和华丽的豪宅能够同时并存,让
玉制台阶和一般石级可以掺杂并用,使老百姓
力,时常感念享受者的安逸与劳动者的辛劳,让亿万百姓乐于见到你的到来,
而主动顺从你的统治,这是君王德行的第二层境界。如果一意孤行,不顾百姓
死活,不知善始善终,忘记创业者的艰难,以为自己有天命的倚仗,便可为所
欲为,抛弃打天下时的朴素作风,一味追求华丽广大的宫殿楼阁,在原来的基
础上大肆扩建,广为修饰,其他的事情也是类似这样,做事不知道节制,人民
看不到他的功德,只看见劳役越来越多,这就是君王德行的一层境界了。
这好比是背着柴草去救火,搅动开水来阻止滚水的沸腾,用新的暴政来取代旧
的乱世,这样的后果实在是不堪设想,更不用说后代子孙如何看待了!当局者
没有处理好政事必然会招致人民的怨恨,而人民的怨恨又会引发神灵的愤怒,
神灵一旦愤怒,就要降灾难于人间,而一旦灾难降临,那么民变和叛乱恐怕就
不可避免了,而变乱如果已经发生,居上位者要保全身家性命就很难了。我大
唐顺应天意改朝换代后,将有千百年的国运,江山社稷子子孙孙万代相传,可
是得江山这么艰难而失江山如此容易,为人君主者怎么可以不认真考虑这个问
题呢?"
正本清源? 行善积德
同一个月,魏征又上表奏
疏说 :
"我听说要想让树木长得高
大,一定要先使其根基稳固 ;
要想让河水流得长远,一定要
先疏清它的源头 ;要想让国家
长治久安,一定要广积德行道
义。源头未疏清却希望江河流
得长远,根基不稳固却想要树
木长得高大,德行不丰厚却想
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愚蠢无知,
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陛
下这么圣明!君王身为一国之
主,身居天下要冲,地位如同
天地一样崇高,永生享受荣华
富贵,如果不能居安思危、用
唐皇帝出巡仪仗图? 佚名
陕西省乾县李重润墓室壁画
005
006
节制的美德来取代奢侈的劣习,不能积累深厚的德行,而沉溺于各种欲求不可
自拔,那么就和砍掉树根还想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