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
  • 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6.86 5.4折 68 全新

库存97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大伟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312279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29494974

上书时间2024-11-01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前  言    

2010 年第 9 期的《人民教育》在回顾创刊 60 年(1950 — 2010 年)来报道过的有影响力的事件与人物时,把“观课议课”列为 33 个“有影响力的事件”之一。文章中给出的理由是:“2006 年第 7 期《人民教育》发表了看似平常的两篇文章《探寻一个敞亮的教学视界 —— 记一次现场议课活动》《为了教师的批判精神——关于‘观课议课文化’的对话》,结果,‘观课议课’一词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在全国走红,并被学校广泛采纳。原来,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并不只是词的变化,而是教研文化的变革 …… 它强调平等、开放,是对单向的、权威的听课评课文化的反叛,适应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潮流的需要。”

2021 年 1 月 6 日的《中国教师报》梳理了在实践领域深刻影响一线教师、引领教学改进的概念,“观课议课”与“三维目标”等 16 个概念榜上有名。文章中有对观课议课的推荐语 ——“基于改善教研和教学生活的目的,观课议课强调如下观念:‘改善生活的实践观’‘以学论教的质量观’‘促进思想的发展观’‘成长创造的幸福观’‘相互滋养的生态观’‘境脉特征的真理观’‘促进理解的对话观’,这构成了当下观课议课文化的整体框架和理想愿景,并由此构造观课议课的实践策略,积淀观课议课的实践品性。”

《人民教育》和《中国教师报》的认同,让我们意识到研究与推广观课议课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近几年,尽管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各地观课议课的培训活动受到限制,但学校对观课议课的需求却越来越大,热情越来越高涨。在与各学校校长和教师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他们深入学习相关理论、借鉴观课议课的实践成果的强烈愿望。在通过微信公众号“成都陈大伟”推送观课议课的相关成果的同时,我一直在思考和准备一本关于观课议课的新著作。

本书的书名之所以是“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是因为观课议课的优先关注点是参与观课议课的教师以及教师的专业成长,优先聚焦人的发展而不是课。我对课与人的关系有这样的理解:, 一位教师一生要上很多节课,很难每节课都用集体教研的方式进行研究;第二,时代要求在变,国家课程标准在变,教材在变,仅仅研究课的教法是不够的;第三,学生本身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决定了没有适合所有教学情境的课;第四,教师是专业人员,有选择在自己的课堂上“教什么”和“怎么教”的专业权利,教师应该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承担思考和选择的责任;第五,教师有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的途径是进行课程与教学研究,教师需要通过独立的课程与教学研究增长自己的实践性智慧。教师的工作是育人,育人首先要育己。“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教师
把自己培养成才了,教育学生才有基础。观课议课主要定位于人的发展。我认为,教师有了积极性,并且经过专业上的发展,有了研究和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能力,就能想办法解决今后在课堂上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长至上是教师理解和实践观课议课真正的“钥匙”。

基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来理解观课议课:从定位来看,观课议课是以课程为对象、以课堂为载体的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从发展内容来看,观课议课关注全人型(信念与积极性、思维与选择、行为与效果等)的教师发展;从发展方式和途径来看,观课议课强调以教师为本,促进专业发展走向自组织;从实践效果来看,观课议课简便易行,已经得到了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同。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

上篇是“推进:理念与实践”,主要包括观课议课新理念、观课议课有效实践、观课议课实践工具与推进方案,这是近年来观课议课理论和实践成果的精要。观课议课如何体现师生关怀?如何更有质量地观察课堂?如何更有成效地讨论课堂?如何用观课议课做案例研究与行动研究?如何通过观课议课改善教学?如何做区域的观课议课推进工作?如何参与、组织观课议课比赛?通过精读精研这部分内容,大家不仅可以对这一系列问题有新的理解,获得新的能力,而且可以更新已有的教育观念,改善已有的教学思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中篇是“观课议课与教师专业成长的问与答”。我选取了一线教师在观课议课实践中的新问题,并统一做出回答。“问答九”讨论了教育主张、教育信念等有关教师专业成长的深层和高阶问题,期待能引领大家进行更深层的教育思考。

下篇是“回顾:过程与成果”。算起来,从我开始关注、研究教师成长到实践、完善观课议课,已经有二十多年时间了。文章写了不少,书也出了几本,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但一直没有机会整体交代观课议课的来龙去脉。这本书完成了我的这个心愿。这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回顾,另一方面也满足了我的愿望:期望大家从这部分内容中,不仅可以看到研究的成果——“鱼”,同时也可以看到获得这些研究成果的过程与方法——“渔”。另外,如果大家想查阅观课议课的相关成果,这部分内容也可以提供线索。

后,要说明的是,尽管观课议课已有二十多年的沉淀,但我越来越觉得还有很多问题研究得不够透彻、表达得不够准确,有的理念的实践指导性不足……这本书可能也有这样的问题,还请各位朋友批评指正。

在和教师交流时,我常说观课议课是自己的事,期望大家把自己的事当成值得用心做的事,努力把自己的事做好,让观课议课能够对自己的专业成长、课堂教学改进有更大的帮助。同时,我还期望大家能参与观课议课的研究,增强观课议课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为更多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课堂教学改进贡献智慧和力量。   

 

 

正文节选                                   

     怎样观察和学习名师的课堂教学?

【问】 我们都喜欢观察名优教师的课堂教学,希望从名优教师身上学到更多好西。可是,很多名优教师的课看着很好,但我们就是学不会、做不到。我想知道如何观察名优教师的课,如何向名优教师学习。

【答】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我看来,所有教师的课堂都有学习的意义和价值,都值得我们认真观察和学习。相比较而言,名师之所以被称为名师,大多是因为他们对教学有更多的研究和实践,他们的教学蕴含着较为丰富的教育意义。而且处在不同阶段的教师(比如,新手教师、成熟型教师、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关注课堂的重点可能会不一样,选择学什么也会有差异。所以,我在这里不谈学什么,而主要谈如何学。

  • 要知道课堂上可学的东西是什么

在“基于教育假设的教师发展与教学改进”一章中,我们已经讨论过,假设是人的基本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人生活在对世界的假设中,总是基于假设而行动。人的观念影响行动,对未来的预判影响当下的决策。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教师有着自己的教育假设,包括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更有意义,什么样的教学是好的教学,本课值得教的东西是什么,学生适合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怎么样,等等。

教师基于教育假设开始设计教学。比如,中低段语文教师面对说明文时,可以这样设计阅读教学:遍让学生朗读,读正确;第二遍让学生读流利;第三遍让学生默读,理解文章中的说明对象和说明方法;第四遍让学生自由读,想一想还有哪些需要讨论的问题。

有了教学方案后,教师在课堂上实施组织、引导、讲解和评价等教学行为。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教师需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但在课堂上不能只是照搬教案,而是需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和改变,也就是好的教学需要教师精心预设和动态生成并行不悖。

在教师清晰的教学指令(学习对象明确,学习任务明确,学习方法合适,检查方式正确)下,学生通过默读、思考、勾画、交流等学习行为,达成理解课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方法的教学目标,取得教师期盼(假设)的学习效果。

通过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意识到,一节课不仅能体现出教师教的行为,还能体现出教学设计背后的教学观念,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路和选择,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和处理、对学生学习的研究和预设,等等。我们要学就学这节课背后的名师的理性思维,而不是只学教学行为。

 

  • 坚持以学论教的视角

坚持以学论教,就是要以学生的参与状态、学习过程、学习行为、课堂生活质量、收获与进步等反观教师教学行为的合理性以及价值大小,选择真正能促进和实现学生发展,能够给学生带来愉悦和美好的学习体验的教学行为。

我在“怎样有质量地议课”一章中讲过一个事例。一位小学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题,然后说:“下面,我要找一位这节课上还没有举过手、没有发过言的同学来做这道题。”接着他叫了两位学生,没想到两位学生都说自己已经发过言了,他显得十分尴尬。

课后,我询问这位授课教师:“你是怎么想到用这种方法的?”授课教师说:“我近观察了几位名师的课,有一些名师就是这样做的。”这几位名师为什么会这样处理?大概是想表明他们的教学是关注全体学生的,他们关心每一位学生。但说不定学生会想:“若是承认自己没有发过言,大家会觉得我比较笨。”“若是承认自己没有发过言,大家会认为我学习不主动,班主任也会批评我。”通过观察,我们会意识到,有的名师的一些教学方法并不可行。教学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观察名师的教学也好,观察其他教师的教学也好,都要坚持以学论教的视角。

 

  • 积极关注行为背后的观念与假设

学习名师的课堂教学,怎样避免东施效颦?我认为,我们要做到:不仅要观察名师的教学行为,而且要体会名师的教学行为背后的观念、假设和思维;要学习行为背后的理论、决策,学习可学可用的教学策略。

我们来看一段课堂教学实录。

 

一位小学老师走进教室,准备讲解有关“热胀冷缩”的知识。
老师举起一瓶橘子水,大声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这里可学的东西是:上课之初,要先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收心。这是开始上课时基本的活动。)


   生:橘子水。
   师:看到这瓶橘子水,你们想要研究什么呀?

 

(这里可学的东西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后,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教学内容。这是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生(纷纷发言):我想研究为什么橘子水是甜的。我想研究为什么用玻璃瓶装橘子水。我想研究橘子水为什么是黄色的。……

见学生一直没有说到点子上,于是老师左手拿着瓶子,张开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在橘子水瓶没有装满的位置比画了一下。

生:老师,我想研究橘子水为什么在玻璃瓶中没有装满。

 

(这里可学的东西是内容指引:学生提出的很多问题不适合在这节课里研究,教师需要对教学的内容和进程进行适度的把控。教师只将两根手指比画了一下就完成了“内容指引”。)

 

师:好啊,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橘子水为什么没有装满。现在,请大家想一想,除了橘子水,我们还曾看见过哪些东西在容器里是没有装满的?

生:酒没有装满。还有醋。还有煤油。

师: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它们都是液体。

师:好的,我们就来研究生产厂家为什么不把它们装满。

 

(这里可学的东西是建立联系的教学策略。它使学生意识到,橘子水、醋、煤油都是例子,而这些例子的共同特征是:它们都是液体。这为接下来教师教授学生“液体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知识埋下了伏笔。这种教学策略体现了教学的延展性,为学生理解和运用教学内容打下基础。)

显然,我们不能每次都拿一瓶橘子水去上课,也不能每节课都说这样的话语。但我们可以学习的、真正有用的是“引起注意”“激发好奇心”“内容指引”“建立联系”的教学路径和教学策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理解了名师的教学行为背后的依据、假设和策略,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才算看出了门道,学到了该学的东西。

 

  • 努力争取和名师对话

我们和授课教师终究是有差异的,而且受种种条件的限制,我们的观察也是不充分、不深入的。要更全面地了解名师,更好地向名师学习,我们还需要听取名师的教学分享,争取和名师对话。

有的教师观察完名师的课后就扬长而去,对名师课后的教学分享缺乏兴趣,这是一种不太好的现象,是一种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学习方法。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曾说过,没有什么比一个好理论更富有实践性了。学习名师的课是得“鱼”,了解名师教学行为背后的理论和依据是得“渔”。

我特别提倡的学习方式是积极主动地争取和名师对话。和名师对话的时候,针对效果理想的教学行为,我们可以询问名师“你有过什么样的思考”“你做过哪些准备”,从中了解效果理想的原因,找到达成良好教学效果的条件,为自己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创造可能性;针对自己不明白或存在疑惑的问题,我们可以先说“我注意到课堂上有这样的现象 ……”,然后再用“请问,你是怎么想的 ……”等问题去向名师讨教,以挖出现象背后的原因,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导语摘要

或许你已听过观课议课,那你知道观课议课的深层意蕴是什么?或许你想实践观课议课,那你知道实践观课议课更有实效的路径是什么?如何用好观课议课的工具和文化方式,实现更好的专业成长?观课议课的首倡与实践者陈大伟教授将在本书中对这些问题一一为您作答。
在本书中,观课议课的首倡与实践者陈大伟教授以中小学广泛关注的观课议课为题,讨论观课议课的核心理念与实践方法,对观课议课的实践问题答疑解惑,致力以观课议课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改革与学校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

陈大伟,成都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教师幸福生活、观课议课、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科研方法等。主持的“教师职业道德”被评为一流本科课程。出版《教育案例写作与研究》《追寻理想的语文教学——我这样观课、议课和上课》《影像中的教育学——从电影中体悟教育与人生》等著作。



目录

前 言 
| 上篇 | 推进:理念与实践
一、对课堂观察的“观察” 
(一)课堂观察的意义 
(二)课堂观察的维度 
(三)课堂观察的工具 
(四)课堂观察的变革 
二、观课议课要以人为本 
(一)观课议课的人本目的 
(二)观课议课的人性依据 
(三)观课议课的人文方法 
三、观课议课:让我们“同在共行” 
(一)“同”是指需要同情与支持的立场和条件 
(二)“在”是指“身在”“心在”“思在” 
(三)“共”是指开放和理解的前行方式 
(四)“行”以发展进步为目的追求 
四、观课议课的文化样貌 
(一)人际“和” 
(二)求“不同”


(三)致力于“思” 
(四)追求“诗” 
五、观课议课要有教师立场 
(一)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特点 
(二)基于教学实践的观课议课变革 
(三)观课议课中的教师尊重与关怀 
(四)以学习活动和效果作为主要观、议对象 
六、观课议课如何体现和实现学生关怀 
(一)避免把学生当成教研的工具 
(二)引导学生求真 
(三)给学生以尊重课堂的示范 
(四)关怀和帮助身边的同学 
七、怎样有质量地观课 
(一)有质量地观察自己的课 
(二)用心观察其他教师的课 
(三)借助他人的课反观、提升自己 
八、怎样有质量地议课 
(一)聚焦和指向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使用问句做价值澄清 
(三)发挥想象力探讨新的教学可能 
(四)运用促进思考和对话的议课模型 
(五)议课的“三忌” 
九、观课议课的主要实践路径 
(一)走向对话和深度研究的课后反思 
(二)案例研究的实践路径与方法 
(三)观课议课的行动研究路径与方法



  • 基于教育假设的教师发展与教学改进 
    (一)观课议课的“知行统一” 
    (二)教育假设的意蕴和价值 
    (三)基于教育假设的教师发展与教学改进 
    十一、观课议课记录量表的设计与使用 
    (一)量表的适用对象与核心理念 
    (二)量表的使用方法与流程 
    十二、怎样组织观课议课的个人和团队比赛 
    (一)观课议课的个人比赛方案 
    (二)观课议课的团队比赛方案



| 中篇 | 观课议课与教师专业成长的问与答
问答一:怎样理解和体现观课议课的研究性? 
问答二:观课议课如何帮助教师“洗心”与“革面”? 
问答三:“假如我来教……”的价值是什么? 
问答四:怎样避免观课议课成为“萝卜炖萝卜”? 
问答五:怎样观察和学习名师的课堂教学? 
问答六:如何填写和使用观课议课记录表? 
问答七:观课议课有哪些主要环节?主持人应如何发挥作用?
 
问答八:观课议课时教师如何“照镜子”?如何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新? 
问答九:怎样理解教师的教育主张、教育信念及教学风格? 


 


| 下篇 | 回顾:过程与成果
一、研究的主要过程和阶段性任务 
(一)成果的孕育和成型 
(二)成果的检验与完善 
(三)开启观课议课的课程研究 
(四)案例研究和方法推广 
二、研究致力于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厘清观课议课的侧重点及议课与评课、磨课的区别 
(二)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提高教师的教学变革积极性 
(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的形成 
(四)提出以学论教的理念与实践方案 
(五)完善观课议课的主要实践路径 
(六)用观课议课推动课程变革 
三、相关概念、基本理念与研究体会 
(一)实践观课议课需要深化的相关概念 
(二)观课议课坚守的基本理念 
(三)观课议课的研究体会



内容摘要

或许你已听过观课议课,那你知道观课议课的深层意蕴是什么?或许你想实践观课议课,那你知道实践观课议课更有实效的路径是什么?如何用好观课议课的工具和文化方式,实现更好的专业成长?观课议课的首倡与实践者陈大伟教授将在本书中对这些问题一一为您作答。
在本书中,观课议课的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