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攻玉集/孙显斌
  • 攻玉集/孙显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攻玉集/孙显斌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3.24 6.4折 68 全新

库存2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显斌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559665089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29494637

上书时间2024-11-01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前言

转眼博士毕业已满十年,从攻读硕士学位开始陆续发表了一些论文,想想可以结集一下出版,也算是对这一阶段的总结吧。《诗经》有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用“攻玉集”命名论文集,意思即是虽然驽钝如石,却还勉强可以攻玉,所谓愚者千虑,或有一得。早已过了不惑之年,华发早生,半百即在眼前。吴玉如先生有诗句“已然老去休悲往,劣石安磨幸此生”,正可写我此时心境。收录的论文分为五组。组是两篇古文献学主题的论文。《古文献学科体系初探》是我看重的一篇,所谓“初探”,当然不是指学界的初探,而仅是自己一点不成熟的想法。由于我是理科出身,学习古典文献学专业以来,就一直在思考这个“学”也就是“学科”如何成立的问题。传统的“文献六艺”即目录、版本、校勘、文字、音韵、训诂,只有前三项算是古文献学的独特分支,由于它们和古籍整理实践紧密相关,所以发展也比较成熟。这篇论文的主要观点是古文献学的分支主要包括从传统文献学基础上逐步扩大的八个分支:即目录、版本、校勘、编撰、典藏、流通、整理、注释。目前,我们尚需不断在上述八个分支领域的应用部分坚持不懈地探索,通过丰富扎实的具体研究总结提炼理论与方法,逐步将其系统化,不断拓展和完善古文献学的学科体系。另一篇《写刻之间:〈汉书〉文本面貌之嬗变浅议》主要内容来自于我的博士论文,济南大学的陈静老师主持一个出版史的专栏,同学李伟兄帮忙约稿,我就改写了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考察今传本《汉书》与《史记》文本面貌的差别,即《汉书》更接近汉代原貌,探析其中的原因,揭示古书从写本时代到刻本时代文本面貌变化的总趋势。第二组是四篇古籍整理方面的论文。博士毕业后我来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图书馆工作,在张柏春所长的鼓励和支持下,开始尝试做些科技典籍整理的工作,并一起策划整理“中国科技典籍选刊”。这既符合我的专业背景,又能满足所里研究方向的需求,算是很好的结合。《中国科技典籍整理的回顾与思考》同样是张柏春所长的约稿,在他主编的英文期刊《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国科学技术史)》首发。这篇论文在科技典籍整理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目前通行的“定本式整理”的范式,对于回到“作者”的目的来说自然是有效省力的方式,版本源流提纲挈领,校勘记撰写要言不烦。但是它的局限就在于无法全面展现文本流传过程中的变异情况,大量丢失考察文本传播史和研究史的重要线索。从而提出一种典籍整理的新范式,称之为“图(像)定(本)异(文)参照式整理”。这一新范式反映了我们在典籍整理中希望贯彻的“三心二意”:三处用心即影印限度保持典籍原貌的图像,配以对应的标点文本和校勘成果,后辅以各版本的特征异文;两个用意即回到“作者”的文本还原和文本传播的发生学网络。也只有这样才足以支撑我们对典籍全面的历史的研究。《中国科技基本典籍刍议》一文提出若干条“科技基本典籍”的遴选标准,并在前人的基础上增补出一个700余种的选目。《方以智〈物理小识〉与近代“科学革命”》主要内容出自我和王孙涵之博士合作整理的《物理小识》的导言,是孟繁之兄代为约稿,并为修改题目。论文以方以智为着眼点,讨论在明末清初中西学交汇的背景下我国科学思想的发展,算是在整理科技典籍同时学习科技史的一点心得。《略论〈[嘉庆]隆庆志〉》实际上是一个整理说明,整理这部地方志是董洪利老师古籍整理实践课的作业,我和同门师妹金玲合作完成。虽然现在还没有出版,但毕竟是我次实际点校古籍,从中受益良多。第三组是六篇目录学的论文,目录学是我感兴趣的方向。《古籍引书目录浅说》是我硕士期间撰写的,是我发表的篇学术论文,还得了中文系届学术论文二等奖,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东汉之前的道书叙录》即出自我的同名硕士论文,《历代目录对道书的著录与分类》则是硕士论文的导言。《〈七略〉〈别录〉编撰考》《〈七略〉与〈别录〉释名》《读汉代三目札记两则》都来自我博士期间的中期论文,那时候本来想继续硕士的题目,做《〈汉书艺文志〉研究》,后还是听从导师安先生和其他老师的建议做了《〈汉书〉颜师古注研究》的题目。第四组是两篇数字人文方面的论文。《谈人文研究中人脑与电脑的合作》是博士期间陈平原老师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课的作业,并有幸被推荐发表。虽然通篇没有一条参考文献,就是一个读书心得,但是2008年的时候就提出古籍数字化分图像化、文本化、数据库化三个层次,应该也算比较早的了。由于我本科是学计算机软件的,所以2008年开始参加系里李铎老师主持的诸多古籍数字化项目,负责组织数据加工,先后参与开发了“资治通鉴分析平台”“中国历代典籍总目系统”等产品,基于以上工程实践经验,发表了《古籍数据库化工作浅谈》。这篇论文主要谈了基于“本体—标记”的技术手段可能是古籍数据库化的一条重要路径,各种场合我不断呼吁建立基于本体的古籍数据库,并戏称自己是“孙本体”。第五组是两篇海外汉学方面的论文。我参加了硕士导师杨海峥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美汉籍收藏与汉学研究关系”,开始留意学习海外汉学和汉籍收藏史的研究。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本来就有安先生等前辈开创的海外汉学和汉籍研究的优良传统,我自己对此也很感兴趣。《略论美国汉籍收藏史》是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时居家两三个月阅读撰写的,现在也成为一种特别的回忆。《跨学科与跨文化:从海外汉学看国学或中国古典学的意义》则是人民大学国学院十五周年院庆的时候,吴洋师兄邀请我参加座谈会的发言。近日,国务院学位办在新成立的“交叉学科门”下设立了“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这种以区域划分的社会历史文化综合研究,的确是对现代学术分科的一种有益补充,跨学科自然是其应有之义,但跨文化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能给我们更多更深的启迪。谈到历史学的作用,我们有时会引用英国政治家丘吉尔的话“我们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用以来表达其“资治”的功能。而通过历史文化传统理解现今不同区域的文明、观念、制度和政策,也许更为重要。南江涛兄运营的“书目文献”公号和目前由我主持的“古籍研究青年同仁联谊群”是合作紧密的伙伴,公号2020年策划了一组“青年学者说文献学”的访谈文章,这组访谈即将以《嘤其鸣矣——青年学者说文献学》名称汇集出版。我也撰写了一篇,因为其中回顾了我的求学经历,所以作为附录,就当做是论文集的“自纪篇”吧。另外,我的博士论文《〈汉书〉颜师古注研究》正式出版时,我扩充了后记,记录了这些年我的一些思想动态,现在看来我也无法比之前写得更好,只是又做了一点补记,一起作为这本论文集的后记。后,在这里我要感谢恩师安平秋先生、杨海峥教授,是他们一直指导和关心我的成长,给我鼓励和鞭策。也要感谢张柏春所长、袁萍书记的指导和提携。还要感谢我的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给了我锻炼成长的机会和氛围,并且资助这本论文集的出版。



导语摘要

本书是古文献研究者孙显斌的学术论文集。作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古典文献学专业,师从安平秋、杨海峥两位教授,并曾长期主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图书馆工作,是近年古文献研究领域比较活跃的中青年学者之一。论文集收录作者已发表的论文16篇,分五组,内容涉及古文献学研究的若干方面,如古文献学理论、古籍整理实践、古典目录学、古籍数字化和海外汉籍收藏等。论文集所收关于科技典籍整理和古籍数字化的论文颇具代表性。另外,古典目录学也是其专注的研究领域之一,而《古文献学学科体系初探》一文则是作者对古文献学学科体系长期思考的成果。



作者简介

孙显斌,1975年生,哈尔滨人。2011年取得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博士学位,同年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图书馆工作,曾任馆长,2020年转任古代史研究室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古典文献学、典籍数字化和科学技术史。现任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智能开发与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科技典籍选刊”联合主编。合作整理《王祯农书》《物理小识》,出版《〈汉书〉颜师古注研究》,发表《古籍引书目录浅说》《东汉之前的道书叙录》《〈七略〉〈别录〉编撰考》《古籍数据库化工作浅谈》《写刻之间:〈汉书〉文本面貌之嬗变浅议》《中国科技典籍整理的回顾与思考》等论文。



目录

前言


古文献学通论
古文献学学科体系初探
写刻之间:《汉书》文本面貌之嬗变浅议


古籍整理
中国科技典籍整理的回顾与思考
中国科技基本典籍刍议
方以智《物理小识》与近代“科学革命”
略论《[嘉靖]隆庆志》


目录学
古籍引书目录浅说
东汉之前的道书叙录
历代目录对道书的著录与分类
《七略》《别录》编撰考
《七略》与《别录》释名
读汉代三目札记两则


数字人文
谈人文研究中人脑与电脑的合作
古籍数据库化工作浅谈


海外汉学
略论美国汉籍收藏史
——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塔东亚图书馆为中心
跨学科与跨文化
——从海外汉学看国学或中国古典学的意义


附录  
青年学者说文献学丨孙显斌
《〈汉书〉颜师古注研究》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是古文献研究者孙显斌的学术论文集。作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古典文献学专业,师从安平秋、杨海峥两位教授,并曾长期主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图书馆工作,是近年古文献研究领域比较活跃的中青年学者之一。论文集收录作者已发表的论文16篇,分五组,内容涉及古文献学研究的若干方面,如古文献学理论、古籍整理实践、古典目录学、古籍数字化和海外汉籍收藏等。论文集所收关于科技典籍整理和古籍数字化的论文颇具代表性。另外,古典目录学也是其专注的研究领域之一,而《古文献学学科体系初探》一文则是作者对古文献学学科体系长期思考的成果。



主编推荐

孙显斌,1975年生,哈尔滨人。2011年取得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博士学位,同年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图书馆工作,曾任馆长,2020年转任古代史研究室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古典文献学、典籍数字化和科学技术史。现任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智能开发与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科技典籍选刊”联合主编。合作整理《王祯农书》《物理小识》,出版《〈汉书〉颜师古注研究》,发表《古籍引书目录浅说》《东汉之前的道书叙录》《〈七略〉〈别录〉编撰考》《古籍数据库化工作浅谈》《写刻之间:〈汉书〉文本面貌之嬗变浅议》《中国科技典籍整理的回顾与思考》等论文。



精彩内容

《〈汉书〉颜师古注研究》后记
虽然论文的写作到此算是告一段落,但内心敬畏的感觉转而更深,自知对于这个题目自己把握得还很不够,文章亦缺乏创见,深感惭愧!如果说有些许可安慰自己的,就是通过博士论文的写作,我对颜注以及其他典籍注释产生了兴趣,日后可以把这方向的研究继续下去,深化自己的认识,修正先前的谬误,完善论文的研究。
回想起03年非典时期辞职回京考研,一晃已是八年,在人生中这自然是不短的一段。我再进入北大学习,个需要感谢的就是董洪利老师,因为我英语没有过线,是董老师帮我申请的破格录取,使我有幸能再进入到北大学习。硕士三年,是杨海峥老师指引我进了古文献这个大门,还推荐我在中心集刊上发表了我篇学术论文,虽然它非常不成熟,但对于我来说是有着纪念性意义的。我也是杨老师带的个硕士,这份师恩也是一种缘分吧。接触古典文献学以来,慢慢有一种此“门一入深似海”的感觉,在祖先经年留下的文献遗产面前,个人显得格外渺小,虽说文献学是一凭借,但仍怀“孤舟泳海,弱羽凭天”之叹。
07年我考入安平秋先生的门下,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受到安先生的悉心指导,这个论文题目就是安先生帮我选定的。学习期间在选修各位老师的课程以外,给我感受深的就是在各种考试和答辩会上中心诸位先生对学生们的谆谆教导。参加我综合考试、开题、预答辩的就有杨忠、曹亦冰、董洪利、高路明、廖可斌、刘玉才、杨海峥等诸位老师,从他们的指导中我受教良多。我还作为秘书参加了为数更多的考试和答辩会,身在其中,感受到春风化雨般的言传身教,至今难忘。在我看来古文献中心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在这里生活的七年是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在这个大家庭中,我还结识了诸位师兄弟,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都给了我很多教益和帮助。
中文系07级博士班同样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从我们燕园初识,到潭柘寺秋游,十渡的篝火,日常生活中的促膝谈心,聚会上的觥筹交错、酒酣耳热,一个个鲜活的面孔深深地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印记。
刚回来读硕士的时候,看到南宋张孝祥的一首词《西江月•丹阳湖》,觉得和那时的心境相似,其实今天也还是一样,姑录其词记我此时的心境。“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如老杜诗中所说“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人生正是如此,只不过此时飞向下一站罢了。
记得我本科毕业时给系刊《听潮》写的小文中后有一句“他朝归来日,重举凤凰刀。”我用了十二年做了这个说不上华丽的转身,不知道多年以后的我再看这篇后记时的心境如何,抑或与今日的心境并不会有很大的不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书是我的博士论文,上面的部分就是其后记。文中说希望日后可以把这方向的研究继续下去,深化自己的认识,修正先前的谬误,完善论文的研究。可是实在惭愧,毕业也将近七年了,又是一段与读硕博同样的时间,由于工作的原因一直也没时间再继续这个题目,想想可能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也没机会订补,索性拿出来出版好了,也算对自己的论文有个交代。因为以上原因,论文基本上停留在2011年毕业时候的模样,不免使看过它的师友失望了,那我也只能用纳兰的词“人生若只如初见”自嘲了。其中关于《汉书》写本的一小部分拿出来单独发了文章,有师友关心指教,发现了一些疏漏,借这次出版做了一些修补。由此想见,书中的问题一定还很多,如果把论文比喻成作者的子女,那我也只能希望“子不嫌母丑”了。真心希望此书出版后师友们继续赐教,让我不断进步,我在这里再厚着脸皮许一次愿,争取将来拓展完善。虽然作为子女的论文希望能总是“若只如初见”而青春永驻,但是作为父母的我们还是希望它能走向成熟,哪怕历尽沧桑。
回首这七年,除了鬓间华发渐茂,人生中的变故就是母亲的去世,写到这里我一时也只能停下来。她去年走了,虽然全程不突然,但完全出乎意料,更留下了不少遗憾。遗憾的是她后一段突然休克,让我没有机会和她说一句“妈妈,我爱你。”也希望诸位读者也能以我为戒,不要留下永远的遗憾。后来看到一句话,正能写我现时的心境:“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上面后记里感谢的董老师也仙逝了,年龄比母亲还小不少,真希望世界是电影《寻梦环游记》里描写的那样,他们因我们的怀念,能够放下此生的沉重,在万寿菊桥的那边自在栖迟。书出版的时间可能在母亲的周年前后,就用来纪念她吧,虽然她一定是看不懂的,但是能想象到她会为我高兴,她从来只是简单地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感受到幸福,从而在儿子心目中永远是平凡又伟大的母亲。真的希望她现在就在我身边,看着我敲打着键盘。
后,还要感谢我现在的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这七年她给了我很多,包括资助这本书的出版。感谢尊敬的领导和亲爱的同事,你们使我成长,让我生活得安静而充实。
戊戌年孟夏
续草于保福寺桥西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上是《〈汉书〉颜师古注研究》一书的后记,权用作这本论文集的后记。这里再补记有关母亲的一桩事,生活中的琐事往往能给我们治学醍醐灌顶的启发。我有少白头,遗传自母亲,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读研后。因为我生性慵懒,也不很介意,所以很少染发。除了过年,暑假我都要回家看望父母,每次一到家,母亲恨不得就开始张罗给我洗头染发,我有时觉得染起来麻烦,就说“头发白就白呗,没事。”母亲则说“我们看着你们年轻人头发都白了,不好受。”我听了也就不再执拗,顺从地让她给我染发。一次开学到系里报到,教务曲老师一眼就看出变化,打趣说你又染发了,我就把母亲的理由给她重复一遍,她不禁唏嘘。母亲已经走了好几年,满头霜华的我,不时要向别人解释自己少白头,遗传自母亲。去年的某一次,我突然醍醐灌顶一般理解了母亲真正着急给我染发的缘由,因为她一直因遗传给我心里愧疚,一看到我的白发,愧疚感就更强。所以每逢我一到家刚安顿下来,她就张罗给我染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染发剂,似乎一刻也不能耽搁。当体会到这一点时,我心里莫名地难受,之所以后知后觉,是因为我从来就不介意,但在母亲心里却成了一个负担。可惜已没有机会和她当面解释我根本就不介意,我应该还因此感觉和她更亲近。母亲不在了,我还能戴着她给我的白发,长着她的样子生活在这人世间。《红楼梦》里有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研究历史,觉得自己参透了历史真相,其实往往只不过停留在历史现象的表面,如果缺乏“世事洞明”和“人情练达”,我们所做的学问文章不仅缺乏温度,恐怕与真相也有距离。
壬寅年孟春
续草于惠新西街北口



媒体评论
通过丰富扎实的具体研究总结提炼理论与方法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