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维光电纳米材料技术与应用(陈勇)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低维光电纳米材料技术与应用(陈勇)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2.65 5.5折 59 全新

库存16件

广东广州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5.90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勇、程佳吉、曹万强 等 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413512

出版时间2022-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元

货号29445580

上书时间2024-11-01

评价13318好评率 99.94%

  • 物流很快 310
  • 发货速度快 283
  • 包装仔细 278
  • 品相不错 275
  • 非常满意 231
  • 价格实惠 204
  • 值得信赖 204
  • 服务态度好 199
  • 物超所值 189
  • 品相超预期 175
  • 包装简陋 3
  • 发货太慢 2
  • 物流太差 2
  • 发货有点慢 1
  • 品相未达预期 1
  • 包装损坏 1
  • 服务态度差 1
  • 没收到货 1
查看全部评价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低维光电纳米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多方向热门前沿领域:量子点优异的发光性能、手性材料独特的生物活性和二维材料的红外敏感特性均在国内外激起了广泛而强烈的研究兴趣,在高性能光电信息器件、能源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掌握低维光电材料在结构与性能方面的可控制备是上述应用的前提和基础。本书详尽地论述了低维光电纳米材料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前沿的发展动态和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为低维光电材料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素材。

本书主要有3篇:第1篇为低维光电纳米材料基本性能与制备方法的介绍,包含6章。主要介绍了无机量子点,铯铅卤钙钛矿纳米晶,手性无机纳米材料,手性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二维材料和用于器件制作的柔性透明电极等方面的基本性质、常用的可控制备方法和相关成果,构建了制备低维光电器件的基础。第2篇介绍基本的光学测试原理、手性测试原理和固体发光理论。其中,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原理和荧光分析原理结合了量子点材料发光的测试原理;手性测试原理主要介绍涉及偏振光的光学性质和圆二色谱法测试手性材料的基本原理;元激发方面介绍了涉及有机材料和半导体材料的激子原理及其光吸收特性,涉及金属纳米材料的等离子振荡原理及其共振光吸收特性;固体光吸收部分介绍了由麦克斯韦方程组所导出的材料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对光吸收及光反射的规律。第3篇详细介绍了8个光电纳米材料制备实验和3个实际研发范例。8个材料制备实验包含了发光量子点、手性材料和二维材料的制备,均为基础性的入门级实验,便于读者学习和实践,逐步理解实验制备原理、测试原理和分析方法。3个实际研发范例指导读者如何从物理和化学的基本原理入手,通过机理分析发现现有的实验缺陷,从而产生思路,再通过大量试验逐步获取规律,从而完成整个研究的过程,体现了基础知识对设计实验方案和解释实验结果的指导意义,从而避免了实验工作的盲目性,展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实验中如何产生创新思维具有启发性。

本书由陈勇、程佳吉、曹万强等编著。参加编写人员分工如下:第1篇第1章由潘瑞琨负责编写;第2章由沈孟负责编写;第3章由曹万强负责编写;第4章由叶葱负责编写;第5章由张蕾负责编写;第6章由郑克玉负责编写;第2篇由陈勇负责编写;第3篇由程佳吉负责编写。感谢陈威博士、李以文博士和刘培朝博士的帮助及王仁龙、乐耀昌和赵祺提供的研发范例,感谢郭志航、周君、龚甜和林家颖提供的制备实验资料。感谢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储泽马博士和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陈嘉伟博士对部分内容的修改。

特别感谢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游经碧研究员和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曾海波教授的指导及撰写了第2章中的部分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的材料类研究生低维光电方向的理论及实验课程教材或自学入门教材,以及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教材、相关本科专业的公选课教材、实验操作指导教材,也可作为先进材料领域内从事专门技术研发人员的培训教材或技术参考书。

感谢湖北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对本书工作的支持。

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导语摘要

《低维光电纳米材料技术与应用》共分为3篇。第1篇针对低维材料中的无机量子点、钙钛矿量子点、手性材料、手性有机-无机钙钛矿材料和二维材料,介绍了它们的基本概念、合成方法、光电性质及其应用;第2篇介绍了基本的光电测试方法,以及用于解释测试结果的物理原理;第3篇详述了8个基本的合成实验,引导读者按照实验操作步骤制备出相应的材料,并详述了3个研发范例,介绍了如何利用物理原理或化学原理系统性地设计实验方案,解决材料研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光电器件的性能。《低维光电纳米材料技术与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材料类专业研究生低维光电方向的理论及实验课程教材或自学入门教材,也可作为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教材、实验操作指导教材,或作为先进材料领域技术研发人员的培训教材或技术参考书。



商品简介

《低维光电纳米材料技术与应用》共分为3篇。第1篇针对低维材料中的无机量子点、钙钛矿量子点、手性材料、手性有机-无机钙钛矿材料和二维材料,介绍了它们的基本概念、合成方法、光电性质及其应用;第2篇介绍了最基本的光电测试方法,以及用于解释测试结果的物理原理;第3篇详述了8个基本的合成实验,引导读者按照实验操作步骤制备出相应的材料,并详述了3个研发范例,介绍了如何利用物理原理或化学原理系统性地设计实验方案,解决材料研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光电器件的性能。《低维光电纳米材料技术与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材料类专业研究生低维光电方向的理论及实验课程教材或自学入门教材,也可作为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教材、实验操作指导教材,或作为先进材料领域技术研发人员的培训教材或技术参考书。



目录

第1篇低维光电纳米材料的基本性能与制备方法1

第1章无机量子点2

1.1量子点定义2

1.2量子点分类2

1.3无机量子点的制备4

1.3.1制备方法概述4

1.3.2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4

1.4量子点的物理性质7

1.5量子点的应用8

1.5.1量子点的主要应用领域8

1.5.2量子点的柔性显示应用9

1.6面临的重点技术挑战11

1.6.1在可调激光器应用领域面临的挑战11

1.6.2对量子点原子排列的精确操控12

参考文献12

第2章铯铅卤钙钛矿纳米晶的制备、改性与应用14

2.1铯铅卤钙钛矿纳米晶的调控原则14

2.2MHP量子点的制备方法15

2.2.1沉淀法15

2.2.2热注入法16

2.2.3问题与挑战18

2.3量子限制MHP量子点的制备方法19

2.3.1全无机QC MHP量子点的合成19

2.3.2有机-无机QC MHP量子点的合成20

2.3.3QC纳米线和钙钛矿纳米片的合成21

2.4量子限制MHP-NCs的光学性质22

2.4.1MHP量子点的尺寸相关激子能级结构和吸收截面22

2.4.2MHP量子点中尺寸相关的激子动力学24

2.5增强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稳定性和耐用性的策略25

2.5.1概述25

2.5.2CsPbX3量子点的结构、合成及形态控制25

2.5.3表面配体修饰27

2.5.4二维掺杂和二维-三维结构改性策略31

2.6研究进展35

2.7应用37

2.7.1钙钛矿红外线光电探测器37

2.7.2钙钛矿量子点的光伏应用38

2.8未来展望39

参考文献39

第3章手性无机纳米材料的性质和应用41

3.1手性的概念41

3.2低维手性无机纳米材料42

3.2.1低维手性贵金属纳米材料43

3.2.2手性半导体纳米粒子45

3.3手性磁性纳米粒子52

3.4手性等离激元纳米材料52

3.4.1等离激元纳米结构52

3.4.2等离激元纳米结构的光学活性52

3.4.3等离激元纳米结构与手性分子的相互作用53

3.4.4手性等离激元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54

3.5手性无机纳米材料的应用54

参考文献55

第4章手性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的研究56

4.1手性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概述56

4.2手性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的设计方法58

4.2.1配体诱导58

4.2.2合成后手性配体交换59

4.2.3无机表面的手性扭曲59

4.2.4手性配体辅助再沉淀法60

4.3手性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的制备实例60

4.3.1制备的物理原理60

4.3.2制备方法60

参考文献62

第5章二维材料63

5.1二维材料的概念63

5.2二维材料的制备方法65

5.2.1外延生长65

5.2.2水热法生长66

5.2.3液相剥离法66

5.2.4化学气相沉积法67

5.3二维材料的种类67

5.3.1石墨烯68

5.3.2二维层状过渡金属硫化物(TMDCs)69

5.3.3黑磷(BP)69

5.3.4单元素化合物家族(Xenes)70

5.3.5全无机二维铅卤钙钛矿Cs2PbI2Cl271

5.4二维材料的主要应用72

5.4.1电子/光电设备72

5.4.2电催化72

5.4.3电池73

5.4.4超级电容器73

5.4.5太阳能电池74

5.4.6光催化74

5.4.7传感器74

参考文献75

第6章柔性透明电极及其制备方法77

6.1柔性透明电极概述77

6.2柔性透明电极的制备方法78

6.3柔性透明电极薄膜的制备及其效果80

6.3.1柔性透明电极薄膜的制备80

6.3.2柔性透明银电极薄膜的性能81

参考文献82

第2篇光谱测试与光吸收原理83

第7章光谱测试原理84

7.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85

7.1.1分子结构与吸收谱线85

7.1.2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原理85

7.1.3无机材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86

7.1.4有机材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88

7.2荧光分析原理89

7.2.1分子的激发与弛豫89

7.2.2荧光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91

7.2.3有机化合物的荧光93

7.2.4无机物的荧光95

7.2.5二元配合物的荧光96

7.2.6原理应用——OLED的三线激发发光96

7.3手性材料的测量方法98

7.3.1圆偏振光的概念98

7.3.2圆偏振光的实现方式99

7.3.3圆偏振光的测量方法99

参考文献100

第8章元激发与光吸收原理101

8.1元激发原理101

8.1.1激子原理101

8.1.2等离子振荡原理102

8.2固体中的光吸收104

8.2.1固体光学常数间的基本关系104

8.2.2电介质、金属和半导体的光吸收原理104

参考文献106

第3篇低维光电材料的制备与研发107

第9章低维光电材料制备实验108

9.1实验一CdS和ZnO量子点的制备108

9.2实验二核壳结构量子点CdSe/CdS/ZnS的酸辅助制备110

9.3实验三碳量子点荧光材料的制备111

9.4实验四蓝光CdSe纳米片晶型调控的制备113

9.5实验五氧化硅包覆钙钛矿CsPbX3量子点的制备115

9.6实验六二氧化硅包覆AgInS2量子点纳米颗粒的制备117

9.7实验七无机纳米手性实验118

9.8实验八水热法制备二维碲纳米片119

第10章低维光电材料应用研发范例123

10.1QLED的喷墨技术攻关案例123

10.1.1喷墨打印设备123

10.1.2马兰戈尼流126

10.1.3毛细管运动和马兰戈尼流运动126

10.1.4有机溶剂的选择127

10.2钙钛矿薄膜的光电性能及其太阳能电池制备研究130

10.2.1研究思路130

10.2.2试剂及仪器131

10.2.3配体的性能132

10.2.4器件的制备步骤133

10.2.5位阻效应对器件性能的影响133

10.3柔性透明银纳米电极制备技术136

10.3.1制备方案136

10.3.2制备设备和原料137

10.3.3制备步骤137

10.3.4制备结果139

10.3.5结论140

参考文献140


 



内容摘要

《低维光电纳米材料技术与应用》共分为3篇。第1篇针对低维材料中的无机量子点、钙钛矿量子点、手性材料、手性有机-无机钙钛矿材料和二维材料,介绍了它们的基本概念、合成方法、光电性质及其应用;第2篇介绍了基本的光电测试方法,以及用于解释测试结果的物理原理;第3篇详述了8个基本的合成实验,引导读者按照实验操作步骤制备出相应的材料,并详述了3个研发范例,介绍了如何利用物理原理或化学原理系统性地设计实验方案,解决材料研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光电器件的性能。《低维光电纳米材料技术与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材料类专业研究生低维光电方向的理论及实验课程教材或自学入门教材,也可作为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教材、实验操作指导教材,或作为先进材料领域技术研发人员的培训教材或技术参考书。



   为你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